紀錄片《另一個香港》觀影有感

2021-02-08 心的窗口

今天看完一部紀錄片《另一個香港》,向我們展示了2019年香港修例事件引發暴亂的現象以及實質背景,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記得我小時候最希望去到的地方就是香港,因為在上初中的時候迷上了言情小說,很多的小說都是以香港為故事發生背景的,對香港這個地方有一種朦朦朧朧的期待感。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那天,我記憶很深刻,我們一家人都圍坐在電視機前面等著看移交儀式,還記得父親和我們說的一句話:可想而知,當時的江澤民主席肯定也是非常緊張的。當時年少的我,還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會緊張呢?不就是進行一個儀式麼?

慢慢地了解到,香港的歷史,香港的價值,以及,對我國以及整個國際的意義。

去年,從網絡上獲得一些關於暴亂的隻言片語,不甚了解具體的緣由,也因為有各種言論,不知道該相信哪些。

今天在紀錄片中了解到了事件引發的導火索:陳同佳殺人案卻無法被判有罪,引起香港相關法律修改計劃啟動,卻被反中亂港分子利用,掀起遊行示威活動浪潮。在停止法律修改計劃後,遊行示威並未停止,而是已經變形為暴動行為,暴亂分子已經不在乎陳同佳是誰,因為其背後是由那些西方反華勢力在左右和控制了。

紀錄片中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香港當地的教育教材出現的問題,香港教育通識的教材,編錄者對歷史的歪曲,對新一代年輕的認知影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們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同時也明白,針對孩子教育的時候,真的不能僅僅讓孩子在學校接受的那些知識,教材也會存在片面的問題。孩子們需要閱讀更多更全面的書籍,多方面了解歷史,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當然,這個問題我們不僅僅期待孩子們有所改變,我們每個成年人也一樣,或許上學的時候荒廢時光了,沒有讀到更多的書,現在開始醒悟也還來得及。

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恰當的時候。對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摩西奶奶76歲因關節炎不得不放棄刺繡,開始繪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展,引起轟動,成為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隨著暴動的發生,香港經濟發生下滑,當地民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希望那些被帶偏了的年輕人們,能夠更加成熟、理性,而不是被人當槍耍了。

同時希望香港儘早恢復繁盛狀態。

網絡圖片

相關焦點

  • 「窺探人生」四部紀錄片的雲觀影
    當我們回首這十年時光的時候,應該慶幸有優秀的紀錄片作者留下如此真實又有力量的影像,它在不同的人群和階層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繫,讓現實的擬像與超真實的社會不斷對話,直抵下一個十年。瓦爾達曾將自己的紀錄片創作方式比喻為「拾荒」,我選擇的「人生四章」亦如此。當我們去「拾取」這十年間這一個個鮮活、完整實體的時候,繁榮景象下的斷層不斷在我們眼前成型,仿佛我們就是其中一個個微小但強大的組成部分。
  • 大型紀錄片《信天翁》觀影會
    有人說,你去看看紀錄片《ALBATROSS信天翁》(原名《中途島》),紀錄片拍攝者Chris正是這張照片的作者,在影片中你會找到答案。      那天在裕明農場,我們5個大人加3個孩子(最小四年級)迫不及待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即使沒有字幕沒有中文翻譯,但唯美的畫面一點也不影響我們來獲取記錄片所想傳達的意思,「這將是非常不同的一部紀錄片,無關乎數據,而是以藝術和詩意的方式寧靜地展現悲劇。」      記得那晚外面下著雨,我們安靜地看完記錄片,一片沉靜,而內心卻翻江倒海。
  • 觀影《八佰》有感: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2020年第 83 期觀影《八佰》有感多少個感人的瞬間?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在那場戰爭中消散,一部電影讓把你我深深感染,那當年的戰鬥何等慘絕人寰!
  • 昆明紀錄片影迷「打飛的」來廣州通宵觀影
    《奧遜威爾斯:大師視野》、《少年廚神》、《超越極限》、《禪與骨》4部精品紀錄片連續上映,近百名紀錄片影迷通宵觀影,更有影迷專程從雲南昆明「打飛的」來廣州,感受影展之樂。據悉,今年「金紅棉影展」將展映60餘部100餘場紀錄片。
  • 2020年最高票房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免費觀影
    本場觀影時間為:19:00-21:00(取票時間:18:30)映後分享會:21:00-21:50特別提示!本場觀影時間為:19:00-21:00映後分享會:21:00-21:50必須參加完映後分享會(即21:50)才能離場。搶票時請確認回復,否則一律無票!如果提前離場,將會留下不良記錄哦!
  • 10部金融紀錄片,你值得觀影!
    今天為大家推薦幾部優質的金融紀錄片,從電影裡一步一步了解金融。Overdose: TheNext Financial Crisis導演: Martin Borgs信用和債務的演化與促成文明崛起(從古代的巴比倫到今天的香港)的任何科技革新一樣重要。1929 : The Great Crash (2009)導演:Ellen Hovde與Muffie Meyer
  • 觀影會「一部拍攝時間最長」的紀錄片《老鷹想飛》
    「老鷹想飛」是臺灣猛禽研究會繼「九九蜂鷹」、「山林魅影-林鵰」之後的又一部優秀猛禽生態紀錄片!
  • 觀影|徐辛紀錄片《長江》:荒蕪視角下的「未知之域」
    清明假期最後一天,過長江、登老山,到位於老山國家森林公園之中的四方當代美術館,觀看南京本地導演徐辛老師的紀錄片《長江》。看完電影之後,一直說要為這部電影寫一點東西,然而本周雜事繁多,撰文之事,一直沒有時間進行。眼看本周將逝,想著對美術館新朋友的承諾,還是抽出時間,將本片的大致觀感和觀影筆記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 我敢說這是全網最強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觀影攻略!
    除他以外,臺灣導演蔡明亮、日本紀錄片導演原一男也會來到電影節與觀眾見面。青霞身著紅裙站在藍色高牆下的畫面令人過目難忘,本片是香港電影首次設立美術指導一職,而擔綱此任的就是張叔平。這裡有個有趣的幕後,阿叔為青霞試裝時,認為青霞的胸罩把量身設計的幾套裙裝的原始美感和流暢線條破壞了,希望她真空上陣,起初青霞不同意,阿叔便給她戴胸罩穿裙和不戴胸罩穿裙各自拍了一張照片,讓她自己決定。當然,青霞最後選擇了全片真空上陣。
  • 《再見,嘴唇》觀影是在過著另一種生活
    「感性地感受當下,這是一個樂隊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觀賞一部影片就像是走進角色的世界,找尋一種慰藉,過著另一種人生觀影是在過著另一種生活。
  • 豫章師範學院積極開展《另一個香港》觀影教育活動
    中國高校之窗近日,豫章師範學院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組織開展了《另一個香港》觀影教育活動。6月3日,豫章師範學院在官微發布《另一個香港》,組織全校師生通過線上進行觀看學習。7月7日下午,豫章師範學院各基層黨組織又開展了集中觀看,全體教師一起參加了學習。
  • 人點亮人的「遇見」《因為遇見你》觀影有感
    人點亮人的「遇見」——《因為遇見你》觀影有感褚清源一切「遇見」都是為了更好地抵達。美國詩人惠特曼說:「一個孩子朝前走,他最初看見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看完影片我隨手在手機上記下了三個關鍵詞:真實、故事、幸福。我想,這三個關鍵詞可以更好地串聯和解釋微電影和玉泉小學背後的秘密。關於「真實」。故事一旦來自於真實,便是最能打動人的。這個20多分鐘的影片,不僅故事本身是真實的,影片從演員到編劇,從製片到導演,均為玉泉小學師生及家長參與完成。
  • 紀錄片《香港生命線》的藝術特色
    作者:李寧紀錄片以真實時代背景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通過加工與再現的創作手法,在探尋和挖掘社會重大主題中,保持著對時代發展、個體意識以及群體文化思潮的獨到見解。在眾多旨在記錄和觀照社會發展的文藝作品中,以紀實為基礎的紀錄片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節目樣態。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播出了五集紀錄片《香港生命線》。
  • 《四個春天》觀影注意事項
    後來我去了西寧,參加First青年電影節,在那裡我見人就一把拉住對方說:「請你一定要看一下《四個春天》。」在閉幕頒獎晚會上,播放最佳紀錄片提名電影時,工作人員一時疏忽,沒有放出《四個春天》,現場瞬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等到最終宣布《四個春天》獲獎,寂靜裡突然爆發出雷鳴一般的歡呼,每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自己得了獎那麼激動不已。
  • 4部「香港電影周」文藝電影展映長沙觀影 芒果發布
    說起香港電影,大家腦海裡首先浮現的是不是「槍戰、黑幫、暴力……」諸如此類的黑色詞彙?所以,主辦方才把這次香港電影周的主題定為「發現更美的世界」。為推廣香港的創意產業及電影業,促進香港和湖南省的電影文化交流與合作,今年6月12—16日,「香港電影周2016」在長沙舉行,本次活動由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以下簡稱「駐武漢辦」)與瀟湘電影集團、湖南省電影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湖南)文旅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 《天·火》觀影后有感而發
    很深的『龐貝末日』和『侏羅紀公園』的影子,電影視覺特效基本及格,但遠未達到震撼的效果,並且電影配樂和音效方面,在大場面氣氛烘託上也不到位,劇情設計平淡,無驚喜,整場看下來索然無味,反觀旁邊一起觀影的五歲女兒,看得卻很開心,也看懂了,和我聊了很多劇情方面的話題!
  • 《香港關公節》紀錄片上線,為香港的和平穩定獻策出力
    》的紀錄片在這個特殊的節點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而關公也早已成為祖國大陸與香港的文化「媒介」,三屆香港關公文化節便是最好的詮釋。紀錄片《香港關公節》便介紹了這尊關公銅像,從山西運城到香港中環遮打花園,再到香港元朗的「搬遷故事」,雕像起運、海關換車、到花園的木板鋪路……這一路艱辛不易,也證明了再遠再難也終會抵達。
  • 觀影|紀錄片《日常對話》
    紀錄片開場,沙發上剪著寸頭的婦人,臉色不耐。手持攝像機的女兒問:「媽,我結婚了以後你會怎樣?」
  • ...議題「由冷到熱」——《氣候變化大會之旅》紀錄片觀影會在京舉行
    「大家好,我是溫旭,是一名探險者,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在18個小時前剛剛抵達南極點,現在在南極點跟大家聯繫。」北京時間1月10日下午8點,身在南極點的中國青年探險家溫旭打通了北京的衛星電話,電話的這頭是他的妻子和百餘位剛剛看完紀錄片《氣候變化大會之旅》的觀眾。
  • 過去一年,你最需要關注的十佳紀錄片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凹凸鏡DOC(pjw-documentary)不知不覺,已經來到2019的春季,回顧2018年的紀錄片觀影片單(因為渠道有限,觀看量也有限),作者發現紀錄片的產量還是較低的,知名紀錄片導演的新作品不多,更多的是新作者;題材和議題更豐富,特別是私影像讓人驚喜;國外紀錄片除了幾大電影節的入圍、獲獎作品,幾乎很少能夠被看到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