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只大冒險》為玩家鋪開了一個相當精緻的平臺,作為一款冒險遊戲,其解謎元素與環境自然地融為一體,關卡設計顯得別出心裁。同時本作清新可愛的畫風,讓遊戲裡的世界顯得如童話般明媚豔麗。
而遊戲的故事背景其實都寫在名字裡,兩隻小機器人為了讓行星上的燈塔恢復正常運行的功能,為太空旅行者照亮前進的道路,進行了一次大冒險。
在《只只大冒險》中,玩家所扮演的就是這樣的一個腦袋圓圓大眼萌的雙足機器人。它的身姿晃晃悠悠,仿佛隨時都會倒地不起。那兩條磕磕絆絆的腿,是主角與這個世界互動的全部工具,你將藉此解開遊戲裡的所有機關謎題。在閃展騰挪間,你總會不自覺地搞錯下一步應該邁出哪條腿,進而導致主角失足掉下懸崖。遊戲提供的這套操作方式,總會在一次次失敗的解謎嘗試中讓你笑出聲來。
這意味著本作雖然披著解謎遊戲的外衣,但骨子裡是想讓玩家上演一齣喜劇。在實際遊玩過程中,機關謎題的設計並不複雜,很多時候一眼就能看破。《只只大冒險》真正的難點在於如何駕馭這兩條不聽話的腿。滑鼠的左右鍵或者手柄的左右搖杆分別控制其中的一條腿行走,想要做出伸腿抓取、拖拽和觸發機關等操作,也都要依靠這套交互機制來「腳動」實現。
當一些用手可以輕易實現的操作改成用腳的時候,本作呈現出來的結果就顯得既荒唐又令人抓狂。比如說,就算是撥動拉杆機關這種簡單動作,都需要花點時間瞄準,甚至還有可能觸發失敗。想在遊戲裡實現精確的「腳動」微操十分困難,但是這樣的操作又恰好是解謎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雖說每次失敗的嘗試都能轉換為成功的經驗,但是從某種程度上打擊了玩家堅持玩下去的信心。
《只只大冒險》對遊戲世界的渲染令人印象深刻,每個關卡都會展現出了全新的場景風格和關卡謎題。像是沙漠關卡裡的蹺蹺板和滾筒機關,冰凍關卡中出現了攀爬冰架和打破冰面的設計。這些不斷更迭的新內容搭配上遊戲小清新的畫風,讓玩家能始終對遊戲後續發展充滿期待。但是比較遺憾的是,關卡內的機關和謎題大多獨立存在,中間並沒有太多的聯動和延伸。它們僅僅是用滑索和氣球等快速切換場景的方式簡單地串聯在一起,並未能像《三位一體》等遊戲一樣帶來互相關聯、影響又緊密結合的解謎體驗。
另一個能展現《只只大冒險》核心特點和遊戲性的,還在於雙人合作模式。遊戲提供了線下合作和線上聯機兩種多人模式,以滿足玩家們的不同需求。遊戲中的多人模式關卡構造與單人流程有著不少差異,再結合上雙人合作帶來的不同思路,當兩名玩家最終通力合作破解機關之時,遊戲會散發出一種別樣的樂趣。
比如當兩位玩家踏上同一個機關時,會被限制只能有兩條腿或者三條腿碰地,不然就會一起掉下深淵;還有需要兩位玩家協同運動保持平衡的蹺蹺板小路;以及根據承重而轉動的滾筒通道等等,都需要兩位玩家對時機和位置掌控得當,遊戲的操作難度也會因此會更上一層樓。
當然了,《只只大冒險》的雙人合作模式也存在隊友互坑的元素。這主要體現在兩個角色之間的碰撞效果,比如你在用腳拔胡蘿蔔的時候動作太大,會用胡蘿蔔把隊友打飛出去;或者在行進間不經意抬腳把隊友從懸崖邊緣踹下去。以及一些在解謎過程中的溝通失誤,也很容易歸結到坑害隊友這個點上。如果有個小夥伴願意和你一起胡鬧,這樣的互坑元素會給合作模式平添了不少「樂趣」。好在遊戲並沒有死亡懲罰,每次掉下懸崖很快就能在任務點附近活過來,也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坑隊友的心理負擔。
《只只大冒險》的雙人模式通關之後,還會解鎖額外的「進階挑戰」。在這裡,兩名玩家將會面臨最艱難的挑戰,遊戲難度大幅提升。像是以往簡單無比的蹺蹺板和滾筒通道等機關,就在這裡加入了額外的障礙物以阻攔行動。可以這麼說,如果此前的關卡挑戰是把你和朋友的友情放在鐵板上煎炸,那麼挑戰關就相當於把你們直接架在火上烤,是對友情和默契程度的雙重考驗。
由於《只只大冒險》採用了固定視角的設計,你還需要和透視效果作鬥爭。這主要是因為兩名玩家同時出現在一個屏幕裡,在某些場景會出現樹木或者其他障礙物擋住視野的情況。你們有時候會判斷不準角色面前的路是否真的存在,一腳踏空而重新開始,遊戲體驗也會因此受到不小的影響。
遊戲內置了一個簡單的角色定製器,能讓你的機器人看起來更特別一些。定製的內容目前僅限於帽子,不同的帽子除了造型各異之外沒有任何特殊效果加成。解鎖這些帽子的條件就是收集在關卡中看見的金幣,這使得遊戲通關之後幾乎沒有再玩一遍的意義。除非你看上了一頂昂貴的帽子,非要將其拿到手不可。
較為可惜的是,《只只大冒險》目前流程不算太長。這使得遊戲裡的解謎內容像是點綴在麥旋風表面的奧利奧碎屑——雖然味道不錯但就是量少了點。
結語
《只只大冒險》是一款主打雙人合作的幽默小品,遊戲場景與解密元素的融合令人印象深刻。比較可惜的是遊戲的身量還不夠粗壯,以及一些設計上的問題使得遊玩體驗打了折扣。但如果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玩,那麼本作依然會給你們帶來許多歡樂。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只只大冒險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