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根根湯、換肚腸,這個雲南普洱人必備的端午節目,已入選非遺

2020-12-23 遠山墨雨

文圖|遠山墨雨

在地處雲南南部的普洱市思茅區一帶,有一個獨特的端午美食習俗:食藥根根湯、換肚腸,用文雅一些的說法就是「端午百草根」藥膳。

每年的端午節,思茅人將採自山林裡的多種多樣的中草藥的根莖若干,混合在一起,與火腿、土雞、豬骨一類同煮,用慢火熬煮的方式將草藥的精華溶於湯中,作為一道端午節必備的美食。

思茅人將吃藥根根湯看作是清理腸胃、排毒養生的方法之一,藥食同源,有病治病、無病養生,是老少皆宜的地方特色美食,受到廣泛的青睞和推崇。

普洱地處雲南省南部,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率高、植物資源豐富。在茂密的深山老林中,生長著品種多樣的各式中草藥。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前後,是萬物生長旺盛、生機勃勃的時節。民間流傳一種說法,在端午節種什麼植物都能成活。

這時也是物產豐富的季節,山野裡的各種奇花異草,這時進入了生長茂盛的時期。

都說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思茅人喜食藥根根的傳統與當地的水土有關。從農曆5、6月開始,思茅就進入了雨季,溼潤而綿長。在這樣的環境下,人體會出現很多不適。

聰明的人們發現,端午吃藥根根有助於通氣、養胃、護腸。在歷史上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思茅人就有就地取材、利用中草藥強身健體的傳統。如此慢慢演變,就有了「端午吃藥根、換腸肚」的說法。

很久以來,思茅人就有食藥膳的傳統,到了端午季節,食藥根的習俗更是達到了極致。

在思茅,人們將可以入藥的植物的根莖通稱為「藥根根」,可食用的藥根根有數十種、甚至數百種,品種繁多。我們熟悉常見的有小紅蒜、小紅參、雞刺根、茴香根、滿山香、白布等等。

端午節前後,農貿市場就成了藥根根的天下,那些從深山腹地採挖來的藥根根佔據了市場裡的大部分攤位,褐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深色的,淺色的,琳琅滿目,場面十分壯觀。

每年的端午節,思茅人家通常都會燉上一鍋香味飄逸的藥根根湯,家人一起分享。

將藥根根買回家,仔細清洗乾淨,這個清洗過程有些費時。將藥根根搭配老火腿、土雞或是豬骨,一起放入鍋中,加水沒過食材,用文火熬煮、慢燉數小時,一道端午盛宴「藥根根湯」就製成了。

原汁原味的藥根根湯令人回味,馥鬱的藥味融入了肉裡,清濃相宜、完美結合。食藥根、換肚腸,成為思茅人端午節裡一個重要的節目。

近些年來,伴隨著藥根根湯的聲名遠播,名氣越來越大,有很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品嘗。每年端午節期間,在普洱市思茅區、寧洱縣,會舉辦主題旅遊節,名曰「端午百草根美食文化旅遊節」,藥根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端午節期間,各個飯館、餐廳中大都會有藥根根湯出售,這是應季的當地特產,去思茅旅行的人們,建議您不要錯過。

搭配不同品種的藥根,能熬製出不同功效的藥根根湯,健胃護肝的、祛風除溼的、安神通氣的……藥食同源的調養方式,是思茅端午文化的精髓之一。

端午思茅藥根根湯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人們食用的藥根都是非常安全的。

老人們常說,食用了藥根根湯對身體很有益處,雖然達不到他們所說的「一年不生病」的目標,但是我們相信,這個老祖宗傳承已久的傳統,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現在物流、快遞、網上交易發達,對於離開家鄉的思茅人來說、對於不能到思茅親自體驗的遊客來說,如果對思茅的端午藥根根湯情有獨鍾,也能在網上購買、快遞寄送了。

在他鄉的思茅人,也有條件自己動手,烹製一鍋藥根根湯、做一道非常應景的端午美食了。

吃藥根根湯、換肚腸,這個雲南普洱人必備的端午節目,已入選非遺。2013年6月,普洱市將思茅端午藥根儀式習俗納入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端午季,普洱的氣溫不高、空氣溼潤、舒適宜人,清麗脫俗的荷花已早早開放。

除了品嘗藥根湯、百草宴,這個季節去思茅,徜徉在「城市裡的森林、森林裡的城市」中,賞夏日裡綠樹如蔭、鮮花盛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來來來,端午節思茅人喊你吃藥根換腸肚!
    端午每年端午,思茅人餐桌上的主角不是粽子,而是藥根。藥根飄香的端午,思茅民間有「吃藥根,換腸肚」的說法。「換腸肚」意為通過吃各種草藥根排毒除溼,調節腸胃,滋補身體,達到強身健體之功效。
  • 好好念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換一副肚腸
    回家第二天,忽從床上坐起來,見眼前金光一道,光中化佛無數,有佛菩薩對她說:給你換!她忙問:換什麼?「換肚腸呀!」話音剛落,頓覺身輕,病已痊癒。那天,她對我笑道:我的一別肚腸是菩薩給換的啊!
  • 「淘寶-雲南手藝人好店」可買到雲南非遺好物
    7月10日至12日,阿里巴巴集團 「淘寶手藝人」業務推出「淘寶手藝人-雲南手藝人好店推薦專場」,集中展現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推薦的20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店鋪。活動期間,打開手機淘寶搜索「雲南手藝人」,即可瀏覽雲南手藝人好店推薦專場。
  • 已入選國家非遺項目
    近日無意間看到福州入選國家非遺項目中有詠春拳,以為作者寫錯了。結果一查,申報地區確實是福建省福州市,入選國家非遺時間是2014年,好幾年了!我也是驚呆了,一直以為詠春拳是廣東的,畢竟傳說中的詠春拳大師都是廣東人。
  • 便民| @普洱人,營業執照可以自助列印了
    便民 | @普洱人,營業執照可以自助列印了 2020-12-10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端午,有點不一樣!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個端午,有點不一樣!陳凱洲分享他與端午文化相關的記憶一同在端午祈願國泰民安以時下流行的直播新形勢結合非遺文化的傳承讓非遺不局限於傳統的觀賞模式以年輕人喜歡的姿態「活」起來讓傳統帶著愛延續讓更多獨具特色的非遺文化火熱
  • 麗江4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其中,由麗江市永勝縣申報的「銀胎掐絲琺瑯器製作技藝(永勝琺瑯銀器製作技藝)」、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申報的「三多節」、寧蒗彝族自治縣申報的「普米族拈達則封山儀式」、古城區申報的「童謠(納西族童謠)」4個項目全部入選,進入公示階段。
  • 至2019年底,雲南共建有公共圖書館151個、文化館149個
    我省入選「中國文化藝術之鄉」20個,命名「雲南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6個。重大文藝活動精彩紛呈。先後成功舉辦第十二屆全國舞蹈展演、雲南省新劇目展演、雲南省花燈滇劇藝術周、雲南省青年演員比賽、昆明美術雙年展、雲南省新年戲曲晚會等活動。二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 雲南推出10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你的家鄉在哪條?
    《通知》要求,各州市需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在鞏固和壯大非遺保護成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合理利用代表性項目保護地非遺資源,加強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打造,提升雲南旅遊線路文化品位,塑造高質量文化旅遊品牌。
  • 浦東這些「非遺」美食 你都知道嗎?
    「舌尖上的浦東」精心遴選了6種浦東特色的非遺美食,涵蓋冷菜、熱菜、點心等多個種類,讓大家在大快朵頤的享受中,感受特有的歷史與民俗。這些讓人食指大動的美食,你都吃過哪些?三林本幫菜  入選上海市第3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曾經的鄉下流水席,在歲月流轉間,演變成了經典的上海特色菜系。三林本幫菜「老八樣」是逢年過節的聚餐必備菜品。
  • 包粽子、看大戲、品文化……這個端午約會泉州
    包粽子、看大戲、品文化……我市各地將舉行豐富多彩的端午文化旅遊主題活動這個端午約會泉州包粽子是端午最具「古早味」的習俗 (林勁峰 攝)泉州有豐富的戲曲文化資源,傳統節日常有公益惠民演出。(陳起拓 攝)端午小長假馬上就到了,想好怎麼過了嗎?因為疫情,不少人打消了出遠門的念頭,其實留在泉州就很好玩,泉州除了有好山好水好味道,端午期間,泉州古城及各縣(市、區)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端午文化旅遊主題活動。包粽子、吃粽子、看大戲……這個假期,來泉州感受濃鬱端午文化。
  • 雲南文旅創新產品添彩假日市場
    用旅遊賦能非遺傳承,推出親子遊特色產品,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端午小長假期間,雲南省各景區和涉旅企業紛紛推出新產品,豐富並提升遊客的體驗。這個小長假,麗江東巴造紙傳承協會會長和秀紅格外忙碌,他的秀紅東巴造紙體驗館裡遊客絡繹不絕。
  • 墊江縣大石竹編「非遺」傳承人入選「全國能工巧匠」
    墊江縣大石竹編「非遺」傳承人入選「全國能工巧匠」",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dianjiang/dianjiangxinwen/2020-12-21/3455100.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dianjiangxinwen/2020-12-21/b951ce47a1d313f7519988f3f809f41a.jpg
  • 端午假期首日 國內遊客超1700萬人次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大數據中心發布,昨天(6月25日)也就是端午假期首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1727.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44.7億元。龍舟競渡、粽葉飄香。在江蘇南京、海南三沙、甘肅天水等地,人們通過參與形式多樣的活動,感受濃濃的端午節日氛圍。
  • 端午,安康
    、龍舟節、浴蘭節等,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每年端午,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小時候,端午是吃粽子、戴五彩繩,長大後,端午是思念和歸心似箭。時間緩緩流過,但端午的記憶不變。 小時候,一到端午就要戴五彩繩,母親將紅、黃、藍、白、黑五種絲線,編織成繩子,於端午早晨,讓我們戴到手腕、腳腕或脖子上。
  • 第五批國家非遺公示,珠璣巷人南遷傳說、潮州菜、莫家拳入選
    南都訊 記者郭毓玲 12月22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推薦項目共有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非遺綜藝節目:莫把非遺元素當點綴
    與此同時,一批以保護和傳承非遺為宗旨、兼具教育功能和娛樂功能的綜藝節目興起,同時越來越多的娛樂性綜藝節目開始加入非遺元素,「非遺+綜藝」這一模式逐漸讓非遺在一些節目中燃出了星星之火。吃飯時,遇到非遺菜,食者會興趣與食慾陡增;逛文創店時,遇到非遺工藝品,消費者更願意為傳統工藝買單;旅途中,遇到非遺表演,遊客會忍不住駐足觀看和體驗……這些現象表明了非遺概念的深入人心。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鮮花、文創、非遺展演……長三角文博會後,在家門也能「遇見·雲南...
    又作為長三角文博會分會場在上海環球港啟動,鮮花、文創、非遺展演薈萃於一處。野生菌、昆陽滷鴨、黑皮花生、生態糯米、瓜子等農特產;永生花、古滇仿真青銅工藝品、鄭和卡通系列文創產品;少數民族刺繡服飾、飾品,配合花藝DIY、多肉植物DIY、插花體驗等浪漫體驗活動以及當地特有的烏銅走銀、竹雕鳥籠、晉寧剪紙、民族刺繡、寶峰調子等非遺現場展演,讓上海市民在家門口「遇見·雲南」。
  • 這個端午,一起來東較場比畫比畫!
    這個端午,一起來東較場比畫比畫!在艾葉飄香的端午佳節2020年龍門縣「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互動體驗活動將在東較廣場舉辦而「龍門美好生活暢想」百米長卷繪畫將是眾多精彩活動中極為濃墨重彩的一章請旋轉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