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未來是「移動的生育機器」夠諷刺

2021-01-18 影視劇來電

「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一個兒女,所謂活出了自己都是蒙人的,讓你再年輕30年,到了100歲,你的容顏難道還能保護30歲樣子,即使你再美再優秀都是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到了90歲,兒孫滿堂那種天倫之樂。」

近日,楊麗萍發布的生活視頻下的這一條熱評引發爭議。

對於這一說法,戚薇力挺楊麗萍老師,更新動態稱「一個人最大的失敗是:時至今日 還在給我們「女人」下定義,還把兒孫滿堂當作女人唯一的成就……生育工具?!呵呵,我們早就不是了!」

「小龍女」李若彤霸氣駁斥「不結婚比找錯了湊活湊活強吧!」

為何人們見不得這樣的評論?

留下熱評的人,強行將自己的三觀附加給了楊麗萍老師:

1、沒有兒女,是女人的最大失敗

2、容顏不是女人的價值,最多算作是女人的附加值

很喜歡一句話:我希望您能指點,但不想看到指指點點。

無論是」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兒女「還是」一個人長大就要成家立業「,他們的評價就是強行攤派任務,並因你的現狀不符合他或她的要求,而加以斥責。

女人從不是生育機器,一個女人的價值是什麼或者說一個人的價值是什麼,早已不再是依靠別人評價過活的時代。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理應由親生經歷自己人生的人去作出評價。如果一個人適合平庸,那他的價值就是平庸;如果一個人的價值是奉獻,那他的價值就是奉獻。

收起假意為別人患得患失的措辭,你眼中的酸甜苦辣並不是她或他的。

每當看到女人最大價值在於生兒育女,尤其是母慈子孝、兒女優秀云云就感到無比傷心。女性獨立的認知就是不依賴他人,不再物質和精神上依賴他人。你可以去信賴,但不要想著去依賴。生兒育女的成就,不應該成為評判一位女性的標準。一位母親可以為之自豪,不要將它認定為自己唯一的價值。

想到這裡,更期待看到《使女的故事》第四季。《使女的故事》拍出了三季,拍到了第四季。故事背景是在世界經歷巨變之後,世界人口急劇減少。人類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人類為了能夠繁衍生息下去,開始實行一夫多妻制。每一位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都是寶貴的國家財富。儘管小說和電視劇都是虛設的世界,但故事的內容卻能夠在現實中找到貼切之處。

原著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也表示,《使女》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都不是自己瞎編亂造的,她不寫地球上從沒發生過的事兒:

「我寫作有一個規矩,就是我書裡的每一個情節,它不能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不管是科技也好,什麼也好。我的書裡沒有虛構的物品、虛構的法律、虛構的暴行。人們說,上帝隱藏在細節中。沒錯,但魔鬼也一樣。」

三季下來,兩部評分8.5,一部9.0。在這部劇中的女性有著自己不同的職責和分工:

「妻子」是統治階層「大主教」們的妻子

「瑪莎」負責家庭中的家務勞動

「經濟太太」是中下層國民的妻子

以女主角Offred為代表的「使女」們則是國家統一管理調配的生殖機器。

她們是」被選中的天使「,她們不需要辛苦勞作,不需要從事任何社會生產活動。她們享受著錦衣玉食和周到的服務,她們存在的價值就在於能夠為統治者生下孩子。

說她們是「移動的子宮」,並不為過。

女主發現自己的資產被凍結,更為可怕的是更多女性資產被凍結。她意識到這絕非偶然也不是表面文章那麼簡單,在出逃被抓之後,她成為了」使女「。作為一名使女,儘管免除了勞作,但也剝奪了她們的權利。她們接受洗腦,沒有自由,生活就像是施捨,完全依靠別人生存。這就是女主反抗的原因。

很簡單,當你過分依賴或者是被剝奪權利後,你的命運便被別人所掌控。你沒有話語權,你沒有經濟能力,你沒有行動自由,你更沒有決策權。壓抑的狀態,必然會催生出反抗。

相關焦點

  • 可怕的不是男人把你當生育機器,而是女人願當生育機器
    不管這個90年的男人在城裡站不住腳,年紀輕輕相親結婚,對老婆沒有愛,年輕時當生育機器,老來時當個伴。我悄悄問過她,為什麼不反抗不和娘家說?她眼睛盯著旁邊玩耍的女兒,懷裡餵著剛三個月的兒子,嘆了一口氣說:這就是命,幸好生了個兒子,也挺好的。那一刻我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男人把女人當生育機器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連女人願做生育機器。
  • 女人真的是生孩子的生育機器麼?
    「我感覺在怎麼也不要把女人比做生育機器好吧感覺超級難聽」目標很明確,女人不要把自己當作生育機器。真的很難聽的,孕育生命是一個很神聖的事情,說成機器。男人又沒有在你生完孩子就離婚或者其他問題。生孩子就是生孩子,生育機器。這個詞我個人不喜歡,只是發表一下言論。「生孩子本來就是女人很驕傲的事情,不願意生就不生,願意生就生。」
  • 豆瓣8.6分,女人成生育機器,男人是戰爭機器,喝奶維生!
    這系列影片設定在近未來的反烏託邦社會,由於水資源稀缺引發了連綿不絕的戰爭,人們割據各地形成自己的國度。  外號「不死喬」,面容恐怖的獨裁者在戈壁山谷建立了強大的武裝王國,這裡,女人是生育機器,為當局者生育小孩,並且要一直在機器上產奶供給整個國家,人民的孩子被洗腦成戰爭之子,他們駕駛裝備尖端武器的戰車四下掠奪,殺戮無度。
  • 日本女人成為生育機器,二戰期間日本頒布的一系列政策也太雷人了
    導語:日本女人成為生育機器,二戰期間日本頒布的一系列政策也太雷人了在二戰中一個國家的人們需要強大的軍隊補給,就需要這個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來作為後盾,但是日本的領土小,人口基數也比較小,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幫助國家來打仗呢?日本的女人選擇了生孩子這個方法,生更多的孩子來幫助男人們打仗。
  • 女人不是生育機器,別讓懷孕綁架了愛情
    張倫碩的回應事實上,女人從古至今一直受三從四德的思想束縛,尤其是古代,大多數人都把女人當作生育的機器,認為男人跟女人結婚的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古代缺乏勞動力,家裡人丁興旺才能富起來,而且戰爭頻發,很多人戰死沙場,加上有時候疾病和瘟疫的流行,偶爾也會死很多人,所以必須要有更多的出生人口來補充,官府也會出一些激勵機制來鼓勵女人多生孩子,這也無可厚非。可是,如今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地球上人口接近70億,再多生的話恐怕加劇地球負擔,畢竟資源有限。而且一個女人絕對不會是因為要給你生孩子,才選擇嫁給你。
  • 郭碧婷才不會當豪門的生育機器
    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幾乎所有嫁入豪門的女性,都難以逃過一個詞:生育機器。剛生下孩子的郭碧婷,也不例外。前幾天,向太在採訪中透露,郭碧婷已經答應要生三個孩子。網友坐不住了,嘲諷的嘲諷,憐憫的憐憫。「這是在談生意嗎?」「漂亮的生育機器!」「借肚生娃?」
  • 悲慘的挪威女人:二戰被德國當作「生育機器」,戰後還遭國民唾棄
    悲慘的挪威女人:二戰被德國當作"生育機器",戰後還遭國民唾棄說起挪威,在許多國民眼中,都是一片風景秀美,氣候宜人的天府之國。挪威也成為了無數人追求和嚮往的定居王國。然而,二戰時期的挪威,卻是一片腥風血雨,這裡的女人,經歷了一場令常人無法想像的悲劇。
  • 德國瘋狂計劃,把女人當生育機器,出生的嬰兒不符合要求直接處死
    不提遠在歐洲的德國,單單是近在眼前的日本,我們就能夠充分的體會到什麼是瘋狂。在軍國主義思想的教育下,年紀輕輕的士兵可以駕駛著幾乎沒有任何防禦能力的飛機去送死一般的攻擊美國的軍艦;在這種思想的洗腦作用下,日本的女人可以為了所謂的日本榮光,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偉大的開路者軍人,女人雖然在戰場上不如男人,但是女人的身體可以讓做些在屍山血海裡的士兵迅速的冷靜下來。
  • 女人不過是移動的產子機器!高分美劇《使女的故事》:人權已死亡
    《使女的故事》設定在未來,由於環境汙染、生育率下降這些雜七雜八的問題,極端宗教組織建立了一個名叫基列國的烏託邦政權。這樣一個高度文明、極度集權的國家,乍一看似乎真的構成了更美好的世界,但現實總會有例外。
  • 《使女的故事》中的人口危機管理:強制女性成為生育機器
    在這個將時間點設置到了未來的國度裡,女性們被褫奪了財產、工作和自由外出的權利,被強制徵用安排到家庭的各種位置中——包括作為社會管理者配偶的夫人、為社會管理者服務的僕人(負責家務的馬大、負責生育的使女)、普通人的配偶經濟太太以及負責培訓使女的嬤嬤,或被徹底拋棄——到輻射區工作至死或成為地下俱樂部的蕩婦妓女。
  • 日本古代的女人到底有多慘?生育機器、和親工具,這部新番給出了答案!
    看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那並非是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而是一句把百鬼丸的母親當做是「生育機器」的話。可是其他的女人就沒有她這麼好的運氣了,特別是那些出生於武士之家的女人,在男丁不夠到時候,這些女人也需要拿起武器上陣殺敵,對於這些女性武士,日本有一個單獨的稱呼「姬武士」。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風氣盛行,日本也出了不少有名的姬武士,日本第14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氣長足姬尊就是其中之一。
  • 奚夢瑤被嘲生育機器?但自信的女人真的很美麗
    最近有網友爆料奚夢瑤疑似已經懷了二胎,所以很多人都嘲笑奚夢瑤為生育機器,畢竟她放著大好的事業不發展,卻一個接著一個生孩子。已經30歲的奚夢瑤,就目前的狀態來說,也是妥妥的小姐姐,果真,自信的女人才是最美麗的。
  • 智力殘疾的女人,最終只能淪為生育機器嗎?
    女人小悅智力二級殘,男人小闖智力三級殘。小悅今年24歲,身材矮小。父親幾年前騎電瓶車摔倒導致顱腦損傷,常常記不住事,母親早年病故了。因為父親怕自己隨時會死亡,想託人給女兒找個人家,以後能有個依靠 。於是在2018年年底經人介紹,小悅和小闖見面後沒多久就結婚了。小闖今年27歲,智力三級殘,五官端正。母親、父親健在,還有一個弟弟正念高三。
  • 「天選之女」8年生4胎,努力嫁入豪門,就是為了當生育機器?
    我們很多人不敢生二胎,大部分都是因為經濟壓力,婆婆不幫你帶孩子,自己沒法上班……人家生了,不用自己帶,照樣逛街、吃喝玩樂,怎麼就成了生育機器呢?經濟條件好,喜歡多子多孫,能養得起,這就是自己願意生,談不上是生育機器吧!2、自己不想生,婆家想讓你生有些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婆家又不願意幫忙帶,還逼著你生孩子,你自己竟然還聽了。很多女人生了女兒以後,公婆不高興,自己就被帶跑偏了,非得生個男孩才行。這樣的婆家,就是把你當成生育機器啊!
  • 公園內排隊等候,美女充當生育機器
    希特勒認為日耳曼人是最高貴的民族,為了更好地維護日耳曼人的高貴,希特勒制定了一個計劃,要大力培育日耳曼人,讓他們將來能夠統治世界,為了實施這個計劃,二戰期間,在德國的一個公園裡,有很多女人在排隊等著和男人生孩子,這些女人就像生育機器。
  • 能46歲懷三胎不被說成生育機器的,也就蔡少芬了吧
    雖然是喜訊,但多少有點意外吧,之前張晉在節目裡說過不讓蔡少芬生三胎的,當時說的是,就算老婆想生我也不願意,有兩個小公主就夠了,不會追生要一個兒子的。有媒體就此事向張晉查詢,張晉直言不是與太太計劃懷孕,蔡少芬懷上第三胎是意外驚喜。還說不知道是男是女,「上天要給我們(寶寶)便很開心地接受!」
  • 鹹素媛婆婆雙標現場,懊悔曾經沒主見淪為生育機器,現又強迫兒媳
    鹹素媛婆婆雙標現場,懊悔曾經沒主見淪為生育機器,現又強迫兒媳一直關注韓綜《妻子的味道》回憶過往,這段經歷無疑成了她心中永遠的痛,她十分懊惱於那時被人牽著鼻子走,不懂反抗而淪為生育機器的自己,錯誤的將自己人生的價值與給婆家添丁等同起來
  • 生多了被嘲是「生育機器」,不生孩子又變成了失敗者
    「30+」的年齡,結婚和生育也會成為不可避免的話題。41歲的胡杏兒,今年因為《演員請就位2》獲得關注。而在聖誕節,胡杏兒官宣懷上三胎,。2015年結婚後,胡杏兒不時地會和老公秀恩愛,41歲還生產,這是絕對的「高齡產婦」。
  • 胡杏兒官宣三胎,結果被網友操心是「生育機器」
    打破形象扮醜、學習新的方言,就像陳凱歌說的那樣,胡杏兒對自己夠狠。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知道,胡杏兒是港姐出身。在1999年的港姐選拔中,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的胡杏兒,出乎很多人意料地摘下了季軍桂冠。微博@胡杏兒再有媒體問起她以前的感情經歷,她是這麼說的:「我的前前任和前任都很棒,他們一個教我做成熟優雅的女人,一個教我做獨立懂事的大人。」
  • 模特出身卻淪為陳浩民的生育機器,5年生4孩,住院還要帶貨賺錢
    可是身為明星夫人的蔣麗莎生病住院時卻沒有停止直播,確實也夠拼的。 為愛痴狂,折翼夢想張愛玲說,女人戀愛的時候就像與世隔絕一般。戀愛中的蔣麗莎似乎也如此。 那個曾經沒想成為設計師的女孩,在遇到自以為的真命天子後,收起了自己的鋒芒,隱藏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