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是不太平啊!
上個月埃及西納半島清真寺遭受恐怖襲擊,造成至少305人死亡。昨日消息奈及利亞2起自殺式爆炸致13死。
恐怖襲擊接連發生!到底是人性的淪喪?還是道德的扭曲?
歡迎收看本期「恐襲在身邊」系列報導,讓我們了解為什麼恐怖分子一直在戰鬥,從未被消滅。
以美國為例,美國一直是國際老大哥的形象,什麼事都要插一腳。
1999年的這部《黑鷹墜落》就是講美軍參加索馬利亞戰爭的事情。
1.《黑鷹墜落 》
豆瓣評分 8.5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
主演: 喬什·哈奈特 / 伊萬·麥克格雷格 / 湯姆·塞茲摩爾 / 金·寇茲 / 艾文·布萊納 / 艾瑞克·巴納 / 休·丹西 / 威廉·菲德內爾 / 奧蘭多·布魯姆 / 湯姆·哈迪 / 詹森·艾薩克
《黑鷹墜落》改編自真實事件。
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執行軍事行動時出現意外。由於情報有誤,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RPG火箭擊落,機內人員遭到索馬利亞人攻擊。
這次行動最高指揮官蓋瑞森派救援部隊增援解救他們。戰鬥一直持續到早晨,美軍才撤回基地。
本次行動共造成美軍19人陣亡,73人受傷。
這是美軍越戰以來,所遭受的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
影片沒有熱血,沒有煽情,都是血淋淋的戰鬥場景,真實且可怕。
美國到處樹敵的行為,也迎來了最慘痛的報復。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
恐怖分子劫持4架飛機,兩架撞向世貿大廈,一架撞向國防部的五角大樓,另一架墜毀在賓夕法尼亞州空地。這次襲擊共造成2996人死亡,直接損失2000億美元。
美國人民直到五年後才敢直面這次的傷痛。
2006年兩部「9·11」相關電影上映,一部講述襲擊慘狀的《世貿中心》,一部萬幸中的不幸《93航班》。
2.《世貿中心》
豆瓣評分 6.5
導演: 奧利佛·斯通
主演: 瑪麗亞·貝羅 / 尼古拉斯·凱奇 / 瑪吉·吉倫哈爾 / 康勒·帕奧羅 / 麥可·佩納
影片也是真實事件改編,兩位主人公都確有其人。
故事發生在世貿大廈被撞後,兩位警察過來救人,不料轟然倒塌的廢墟將他們深埋在內。
在被困之後,他們所面臨的是鋼筋、磚頭、灰塵、殘肢、屍體,眼見之處都是絕望。
「9.11」事件更多被當做政治事件,很多人不能直觀感受到這場可怕的災難。這部影片就是把災難現場及經歷者的心理高度還原出來。
讓我們知道,生命很脆弱。
3.《93航班》
豆瓣評分 7.3
導演: 保羅·格林格拉斯
主演: J.J. Johnson / Gary Commock / Polly Adams / Opal Alladin / Starla Benford / 大衛·阿倫·伯施理 / 理察·貝金斯 / 蘇珊·布洛馬特 / 克裡斯蒂安·克萊門松 / Denny Dillon / 奧莉薇·瑟爾比 / 莉莎·科倫-扎亞斯
不了解那段歷史的話,還以為是一部空中自我營救的主旋律電影。
故事發生在一架民航飛機上,飛行途中遭遇劫匪,飛機上的人先是慌亂,之後起義反抗,奪得了控制權。
但,結尾時屏幕一黑,飛機隕落。這架飛機是93號航班,命運已經註定。
93航班是當時被劫持的4架飛機中,唯一一架墜毀到平地上的飛機。
鵝叔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能跟編劇一樣,幻想他們英勇反抗,奪得飛機控制權,將飛機駛出華盛頓。
雖然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但飛機上乘客無一倖免。
恐怖襲擊,傷害的大多是無關戰爭的平民。
「9·11」之後,美國通過愛國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時任美國總統布希宣布發動「反恐戰爭」,自此入侵阿富汗,開始長達10年的復仇行動,目標獵殺賓·拉登。
4.《獵殺賓·拉登》
豆瓣評分 7.6
導演: 凱薩琳·畢格羅
主演: 傑西卡·查斯坦 / 傑森·克拉克 / 喬爾·埃哲頓 / 詹妮弗·艾莉 / 馬克·斯特朗 / 凱爾·錢德勒 / 埃德加·拉米雷茲 / 詹姆斯·甘多菲尼 / 克裡斯·普拉特 / 卡蘭·馬爾韋 / 泰勒·金尼 / 弗蘭克·格裡羅
發動追捕行動之後,美軍派遣特工尋找塔利班頭目奧薩馬·賓·拉登。
瑪雅是美國中情局一位女探員,被派遣到巴基斯坦大使館工作,她的任務就是尋找賓·拉登。
她將人生的10年鍥而不捨的投入到一件事上:從浩如煙海的反恐情報中尋找到一根稻草,然後用它壓死一隻叫做賓·拉登的駱駝。
她為此不惜嚴刑逼供罪犯,她認為抓捕賓·拉登的任務高於一切。
2011年5月1日,獲取到賓·拉登位置後,美國制定「斬首行動」,擊斃賓·拉登。
而這一切結束後,瑪雅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這8年,除了抓捕賓·拉登,我什麼都沒做。」
戰爭對人的改變不僅僅是生命,還有青春,時間。
有句話是「沒有戰爭是正義的」,同樣受用於這次。在2006年出的一部紀錄片中就揭露了美國政府的醜惡嘴臉。
5.《華氏911 》
豆瓣評分 7.9
導演: 麥可·摩爾
主演: 本·阿弗萊克 / 斯蒂夫·旺達 / 喬治·W· 布希 / James Baker III / 理察·蓋法特 / Tom Daschle / 傑弗裡·圖賓
這部紀錄片從布希獲勝成為總統開始,講了許多關於「9·11」的內幕!
其中包括,在「9·11」發生時布希的舉動:
他正在一所學校與學生互動,當他的參謀長過來告訴他,國家正在遭受襲擊時,他一下子蒙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影片還有一些布希家族與中東富翁的金錢糾葛,通過這些事件一步步推出「9·11」的發生。
在探尋戰爭根源的同時,鏡頭裡還有美國社會的聲音,還有伊拉克的現狀:
在伊拉克,有厭倦了戰爭的美國士兵、被恥笑的伊拉克俘虜、飽受戰亂之苦的當地人民。
這部紀錄片詳實的反映出戰爭給美國及當地人民帶來的苦難。
影片獲得第5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現在的美國依舊在經歷恐怖襲擊,尤其在川普上臺後,對穆斯林的打壓使社會矛盾更加激烈。
2013年就有造成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的「波士頓馬拉松恐怖襲擊事件」。
6.《恐襲波士頓》
豆瓣評分 8.1
導演: 彼得·博格
主演: 馬克·沃爾伯格 / 凱文·貝肯 / 約翰·古德曼 / 米歇爾·莫納漢 / J·K·西蒙斯 / 梅莉莎·班諾伊 / 亞歷克斯·沃爾夫 / 歐陽萬成 / 蕾切爾·布羅斯納安 / 埃裡卡·麥克德莫特 / 克裡斯朵夫·奧謝 / 文森特·庫拉託拉 / 詹姆斯·科爾比 / Themo Melikidze
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馬拉松現場發生爆炸事件,造成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奧巴發公開電視講話,發誓全力抓捕兇手。
這部電影就是對當時事件的還原,不僅有爆炸現場,也再現了美國警方如何在5天內,完成破案到抓捕的過程。
影片以馬克·沃爾伯格為主視角講起,他從爆炸後就第一時間來到現場,之後與搭檔連夜奮戰,在煎熬與信念中抓捕罪犯。
電影最後還有一段真實採訪記錄,極端宗教信仰真是可怕。罪犯也在最後說後悔奪走這些無辜人員的生命。
陷於「恐襲」危機感的美國人民還拍了一部朝鮮進攻美國的電影。
7.《奧林匹斯陷落》
豆瓣評分 6.3
導演: 安東尼·福奎阿
主演: 傑拉德·巴特勒 / 艾倫·艾克哈特 / 芬利·雅克布森 / 迪倫·麥克德莫特 / 尹成植 / 摩根·弗裡曼 / 安吉拉·貝塞特 / 梅麗莎·裡奧 / 拉達·米切爾 / 科爾·豪瑟 / 艾什莉·賈德
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美式意淫。
影片講的是美國白宮被朝鮮攻佔,朝鮮先是派了一輛戰鬥機橫衝直撞來到白宮,之後是偽裝成遊客的大部隊進攻,接著還有臥底來個surprise!
美國部隊的應對措施是,先救總統兒子,以防總統精神受打擊先投降。
然後特種部隊佯裝撤退,再集合一堆流氓準備進攻,當發現白宮內還有一名特工,且戰鬥力驚人時,全隊做好躺贏準備。
虛構的劇情卻也有潛在的威脅。
美國今日的境地,有一部電影說的通:大導演史匹柏的《慕尼黑》。
8.《慕尼黑》
豆瓣評分 7.8
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主演: 艾瑞克·巴納 / 丹尼爾·克雷格 / 塞倫·希德 / 馬修·卡索維茨 / 漢斯·齊施勒 / 阿耶萊特·祖裡爾 / 傑弗裡·拉什 / 吉拉·阿爾瑪戈
《慕尼黑》也是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在1972年西德慕尼黑,第20屆奧運會被恐怖分子襲擊事件。
以色列派遣運動員參賽並且成績喜人,不料巴基斯坦恐怖組織「黑九月」綁架了這批運動員。
聯邦德國警察由於戰略失誤,營救失敗,運動員全部遇難。
以色列大怒,迅速訓練5名特工,開始對與行動有關的11名巴基斯坦人進行「一命抵一命」式的暗殺行動。
影片著重展現了他們在暗殺後的迷茫心理,他們所拿到的11個名單,不知道怎麼得出來的。
他們不知道殺的人是不是該殺。這場復仇的意義在哪裡?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老祖宗很早之前就把這個醒世恆言說了出來。可直到現在,依舊有很多人依舊邁不開這個坎。
《慕尼黑》就是一次對「冤冤相報」的反思,這個環何時才能終結。
小的衝突卻能引起大的戰爭,大量被捲入的無辜者為戰爭殞命,哪怕是復仇也沒有戰爭是正義的。
9.《拆彈部隊》
豆瓣評分 7.7
導演: 凱薩琳·畢格羅
主演: 傑瑞米·雷納 / 安東尼·麥凱 / 布萊恩·格拉格提 / 克里斯多福·沙耶 / 大衛·摩斯 / 拉爾夫·費因斯 / 蓋·皮爾斯 / 克裡斯蒂安·卡瑪戈 / 伊萬傑琳·莉莉
凱薩琳·比格羅絕對是好萊塢最硬的女導演,她拍過很多戰爭題材,這部最為知名。
拆彈部隊是駐紮在伊拉克的一支小隊,它講的不是美國人民如何英雄的把炸彈都拆了,而是這些炸彈都炸了誰。
包括前任拆彈專家,僱傭兵,上校軍醫,士兵,平民,孩子。
其中炸死的小孩印象深刻:一個被做成人體炸彈的小孩,男主以為那就是自己買DVD時混很熟的小男孩「貝克漢姆」。他堅信自己認識他,絕不會認錯。
之後男主又見到小男孩還活著,他先是慶幸,又開始懷疑自己,原來他以為跟伊拉克人建立了感情,可他連最熟悉的人都分不清。
這種隔閡是根植在內心的。
戰爭已經成了不可破解的魔咒,仇恨的種子已經在伊拉克人的後代中種下。所有被捲入這場戰爭機器的人,都被一視同仁,死亡不分高低貴賤,誰都可能死去。
這場訴說直到去年也有人提起,一部圍繞小女孩該不該死的電影。
10.《天空之眼》
豆瓣評分 7.8
導演: 加文·胡德
主演: 海倫·米倫 / 亞倫·保爾 / 艾倫·瑞克曼 / 巴克德·阿巴蒂/ 傑瑞米·諾森 / 伊恩·格雷 / 菲比·福克斯 / 阿曼·哈格伊 / 艾莎·塔蔻
去年被討論最多的一部戰爭片。
同樣是反恐,在美軍進行一次對恐怖分子基地的轟炸時,地圖中出現了一個小女孩。
影片圍繞這個小女孩展開博弈。
這場博弈中,每個人都可能改變戰局,但結局最終是「舍小保大」。
在面對一個無辜人的死,和一堆危險分子活的問題選擇中,所有人都只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場思考。
不同的職位組合成成國家機器,人性漸漸被壓制,眼裡只有殘酷的戰爭。
人命如草芥般消失。
影片最後女孩的父親絕望的眼神,似乎看到了一個溫和的穆斯林在向極端主義轉變。
仇恨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反恐成為惡性循環,永無終結的一天。
北京距離昨日發生恐怖襲擊的奈及利亞1.1萬公裡,距離上個月發生恐襲的埃及7000公裡,距離正在經歷戰爭的敘利亞6900公裡。
不要以為恐怖襲擊離我們很遙遠,在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有可能發生戰爭。
這是一個喧囂的世界,真正的和平還沒有到來,希望能看到這些電影的人都能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