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中正紀念堂,值得好好看一看

2020-12-22 文藝蜀黍看世界

過去,大陸遊客到臺灣旅遊的時候,中正紀念堂是一定要去打卡的景點之一。中正紀念堂所處的這處廣場,原本就叫做中正紀念堂廣場。2007年被臭名遠揚的阿扁倡導的所謂「正名運動」,硬生生地將中正紀念堂廣場大牌坊上的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掛上了「自由廣場」的名字。

中正紀念堂這座建築宏偉大氣,四方底、寶塔頂彰顯著中國古建築的富麗堂皇之美。自1980年建成以來,歷經了40年的風雨歷程。它是為了紀念蔣公所建,我們能有幸去參觀悼念都表達著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偉人的敬意。

中正紀念堂是白色和藍色為基調,白色的牆面和藍色的屋瓦令整座建築莊嚴肅穆、明淨素雅,漢白玉的圍欄及浮雕更彰顯著中國古典建築之博大精深。它是臺北最壯觀的紀念性建築之一,對於第一次來臺北旅行的人們,是一定會來遊覽參觀一番的。

中正紀念堂寶頂為八角形,它的寓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寶頂造型呈數個人字型,聚於寶頂之上,上與天接,寓意為「天人合一」。整個建築氣度不凡、宏偉壯觀。

中正紀念堂的列兵換崗儀式是遊客們參觀中正紀念堂的一大看點。我們大可不必糾結於列兵換崗儀式的動作之花哨,以及花槍表演的「花拳繡腿」,無論怎樣,都要對列兵嚴謹的作風、整齊劃一的動作給予讚美,他們營造出安靜肅穆的氛圍令人動容。

在中正紀念堂一層,陳列著蔣公生平事跡及各種文物。有許許多多的史實資料是值得我們慢慢參觀瀏覽一番的。這其中也有極為珍貴的蔣中正日記手稿真跡數頁,這些都是中國現代史的重要的史實資料,據說蔣中正日記現在暫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中。

這臺豪華的卡迪拉克古董車看起來亮麗如新,它是蔣公和宋美齡生前的座駕,均為華僑所饋贈。中正紀念堂中的史實資料以及一些遺存遺物還是非常耐看的。它們是那段歷史真實的記錄和再現,後人能一睹為快實乃人生之幸事。

中正紀念堂並不大,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參觀遊覽,半天的時間就足夠了。我看到有很多的年輕人會來中正紀念堂參觀,這對於他們了解那段歷史會有很大的幫助,關於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在這裡的很多史料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在中正紀念堂二層紀念館內,是蔣公面帶慈祥笑容的坐姿銅像,身後是蔣公根據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提出的思想綱領「倫理、民主、科學」。每天白天整點時分,列兵會在這裡舉行換崗儀式,這也是參觀者不容錯過的參觀內容。

自由廣場兩側是劇院和音樂廳,都是中國宮殿式建築,它們與中正紀念堂的八角頂,成為三山並立的格局。風光旖旎的寶島臺灣,中式建築與大陸一脈相承。

中正紀念堂廣場是處於喧鬧的臺北市中心的一處安靜愜意之地,無論從哪裡來,都可以在這裡尋到一個悠閒自在、安靜肅穆的午後,或是清幽涼爽的上午。總而言之,既然來了臺北,總要與它來一場邂逅。

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參觀臺北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是臺灣紀念蔣介石的大型建築群,該建築群是由戲劇院、音樂廳、自由廣場共同組成,這裡是臺北最大的文化演藝中心和民眾集會的場所
  • 臺灣:國父紀念館VS中正紀念堂
    將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放在一篇文章裡,不僅僅是因為參觀遊覽的順序,更是因為放在一起寫比較容易對比。國父紀念館是我到臺灣第一個去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孫中山先生是兩岸人民都認可和敬仰的偉人,他對中國近現代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國父紀念館也是拍攝101大廈的最理想位置
  • 【旅行印記】臺灣臺北篇——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位於臺北市中心,各個捷運線均可到達。整個景區由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牌樓、圍捕、瞻仰大道、自由廣場、劇院及音樂廳組成。(隱士/攝)自由廣場牌樓和中正紀念堂正對,形成的這片寬闊的廣場,是臺北市重要的文藝演出場所。中正紀念堂主體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
  • 臺北市地標——中正紀念堂 攝影:Theerasak Saksritawee
    攝影:Theerasak Saksritawee中國臺灣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是一個紀念碑、地標和觀光景點,紀念蔣中正。拍攝日期:2014年12月31日拍攝地點:中國臺灣臺北市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I焦距:16 mm快門速度:1/80 sec光圈:f/13ISO感光度:100
  • 小販被打的蝴蝶翅膀70年吹倒中正紀念堂
    並沒有被外星人劫持,而是被一個小販推倒了……70年前,一次臺灣「城管」追打小販,煽動的蝴蝶翅膀,70年後變成颶風,居然就吹倒了臺灣最牛X的老蔣總統的中正紀念堂。其實就在今天,中正紀念堂也不見了——今天閉館謝客。而且今後的每年這一天,也將閉館。今天是啥日子?今天是二二八70周年。啥是二二八?
  • 臺灣"獨派"青年在中正紀念堂潑紅漆 僅被罰不足500元
    圖為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銅像被潑漆。(來源:聯合新聞網)海外網7月21日電臺灣「獨派」青年一再向蔣介石銅像潑漆,行為愈發囂張。他們先是今年2月28日到慈湖陵寢向蔣介石靈柩潑漆,隨後又在該案開庭當天,於7月20日到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再次潑漆。而臺灣警方僅對潑漆的兩人罰款2000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42元),臺當局對此竟解讀為「因社會各界對轉型正義有急迫感」。
  • 臺北七日談 7-6 第六日中正紀念堂 總統府
  • 「原創」「航拍臺灣」中正紀念堂
    中正紀念堂(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位於臺北市中心,分別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信義路的周界,佔地75000平方米。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 中正紀念堂包括紀念樓、中正紀念公園、牌樓、圍捕、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紀念樓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整體建築則以藍、白二色搭配相和,有著自由、平等的寓意。
  • 古雅宏偉的臺北中正紀念堂建築群——大有玄機!
    中正紀念堂建築群位於臺北市中,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去世而建,佔地一萬五千六百平方公尺,由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和信義路交圍而成,採用中國庭園造景為主要設計形制,包括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牌樓、瞻仰大道及兩側的「國家戲劇院
  • 中正紀念堂——為紀念蔣介石而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文藝氣息濃烈
    為紀念蔣介石而建,園區分布著自然景觀和文化建築,是臺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動廣場、文藝表演中心。 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了解另一段歷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歷史人物,每天三個時段有講解,值得跟著講解聽聽他們如何來描述那段風雲歷史。中正紀念堂應該算作是一個旅行團必到景點,免費參觀,不要門票,上午十點多,旅遊大巴已經一輛接一輛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其中最多的,當然還是中日韓三國。
  • 臺北「中正紀念堂」突發砍人案:60歲婦人持刀行兇砍傷路人
    臺北「中正紀念堂」突發砍人案:60歲婦人持刀行兇砍傷路人 海外網6月16日消息,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當日,臺灣知名景點——位於臺北市的「中正紀念堂」發生一起隨機砍人案。
  • 「臺獨」又到中正紀念堂潑墨水 被逮後裝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媒報導,「臺獨」分子陳峻涵26日到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潑紅墨水,隨後當場被制服並被帶到派出所。在此期間,中正紀念堂衛兵一度上前幫助管理人員制服陳峻涵。然而陳被帶走後不老實,在社交網站上說蠢話,稱自己以前認為衛兵是假人扮的,這次被逮「證實了我以前是想錯了!」
  • 中正紀念堂儀隊「對陣」民俗陣頭 場面混搭(圖)
    原標題:中正紀念堂儀隊「對陣」民俗陣頭 場面混搭(圖) 圖自Youtube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12日網絡流傳一段視頻:臺北中正紀念堂衛兵交接時,遭一群「官將」們「對陣」,吸引許多人圍觀。
  • 臺獨分子在中正紀念堂潑墨「蔣介石」:以為衛兵是假人扮的
    「臺獨」分子陳峻涵還說:這次被逮證實了他以前是想錯了……據臺媒報導,「臺獨」分子陳峻涵26日到位於臺北的中正紀念堂,朝蔣介石銅像潑紅墨水,隨後當場被制服並被帶到派出所。在此期間,中正紀念堂衛兵一度上前幫助管理人員制服陳峻涵。
  • 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是臺北民眾假日休閒的最佳去處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自由廣場原名「中正廣場」,是臺灣地區的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自由廣場四周為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和信義路,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體,分布中正公園、自由廣場牌樓、瞻仰大道、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等公共建築。
  • 前綠議員提議將「中正紀念堂」改為性專區 網友怒轟:神經病!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資深藝人鄭惠中22日掌摑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引起各界關注。鄭惠中事後表示「因不滿鄭麗君推動廢除『中正紀念堂』」,強調「去蔣化」是不對的。前民進黨籍臺北市議員童仲彥昨(23日)語出驚人提議,可將「中正廟改為性專區」。網友對此怒罵「神經病、打野砲?」
  • 蔡當局規劃撤出中正紀念堂「三軍儀隊」,還要臺防務部門配合「去蔣」
    臺「行政院促轉會」今天(17)召開「半年任務進度報告」記者會,針對中正紀念堂未來要如何轉型,「促轉會」提出的建議中包括,應規劃撤出「三軍儀隊」。據臺灣《自由時報》12月17日報導,臺「促轉會」代主委楊翠稱,有針對撤出「三軍儀隊」問題規劃第三次會議,將與臺「文化部」進行討論後決定,「促轉會」另外也會與臺防務部門進行溝通,會一步一步「嚴謹進行」。
  •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工人淚訴:1年辛勞2分鐘被毀
    臺北「中正紀念堂」遭潑紅漆。
  • 臺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賀歲,抗議小英的都在這裡集合
    從國父紀念館出來上大巴,幾分鐘後就到了中正紀念堂的側門大忠門,正門是不可以停車下客的。顯然,這裡也是臺北旅遊必到的景點之一。為紀念蔣介石於1976年籌建,工程於1976年10月31日動土,1977年11月動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並於是年4月4日舉行落成典禮,4月5日起對外開放參觀。全區包括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公園、牌樓、瞻仰大道、兩側為劇院及音樂廳,造型仿北京天壇之頂、埃及金字塔之體,高聳威嚴,全是中國宮殿式之建築,有濃烈的文藝氣息。
  • 臺灣省資訊|臺灣旅遊 - 高雄市文化中心 - 前中正文化中心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臺灣旅遊 - 高雄市文化中心 - 前中正文化中心臺北中正紀念堂,去蔣化之後的樣子,就會像是現在的高雄文化中心。是的,高雄大媽說文化中心裏面,就有座超大的蔣介石,大媽小時候看著中華民族的救星銅像,覺得好大好大,比中正紀念堂裡面的那尊還大,直到有一天大媽長大了,他也不坐在裡面了。由在高雄市土生土長的高雄大媽細細訴說著每個景點的特色與脈絡。高雄文化中心,在90年代以前,臺灣藝文活動尚未活絡,藝文中心或是藝術表演廳的成立,都會與蔣介石的名義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