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宅家的日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各大衛視滾動播出,熱度依舊。
這部劇,可謂是2018年末、2019年初最火的電視劇了。這個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家宅內鬥的故事,不論是演技、服飾、畫面都很出色,一經播出便收穫了廣大好評。
就連主題曲《知否,知否》同樣火遍了大江南北,這也讓李清照的詞,再度回到大家視野。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文採斐然,在詞的創作上成就最高,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稱。
如此有才情的詩人,自然感情也是很豐富的,而作為催情作用的媒介,最常見的便是酒了。在女詩人中,能把飲酒、醉酒及酒醒寫得如此千姿百態的,李清照無疑是第一人。
年輕時,以酒會友,青春浪漫。
結婚後,夫妻共飲,品酒談詩。
寡居後,借酒消愁,愁上加愁。
而李清照的「酒詞」高明之處在於:以酒入詞,而詞無醉態。
如夢令 一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半酣。少女時代的李清照,以酒會友,詩意浪漫。
如夢令 二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宿醉。一夜好眠之後,依然不能醒酒,一顆少女心卻還心繫著院中的海棠花。
漁家傲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以酒助興。新婚後的李清照,借著花好月圓的良辰美景,以酒邀約。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酒剛上頭。夫君「負笈遠遊」,留下自己孤苦伶仃,酒入愁腸,勾起無限相思及委屈。
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微醉。重陽佳節,可惜夫君亡故,靜謐的夜,令人悲傷,令人悽涼。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已醉。夫君去世,又恰逢冬末春寒,醉意更加沉重。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大醉。亡夫加故國淪喪,內心悲苦至極。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醉到迷糊。第二次婚姻失敗,再加上亡國的雙重打擊,李清照的哀怨悲愁愈加強烈。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似乎與酒不可分割。
無論是年少時的飲酒作樂,婚後的琴瑟和鳴,還是後來的寄託愁絲。每每酒後,都要賦詞一首,真是美酒與寫詞更配哦。
酒在李清照的詞作中具有獨特的藝術美,也正是這詞中之酒,才使李詞的內容更加空靈,更具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