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李清照的背後,居然藏著這樣悽美的故事

2021-02-08 十點讀書

這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為同名電視劇熱播,也跟著火了。

今天就聊聊這首看似簡單的小令。

我的讀者大概都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不知道的,小心李清照讓你只肥不瘦。

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先回顧一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哪一年寫的,書上沒記載,基本可以肯定,她當時還是個小姐姐。

那個春天的夜晚她喝醉了,沉睡過去。第二天睜開眼,就問小丫鬟:

「一夜風雨,院子裡的海棠花咋樣了?」

小丫鬟很大條:

「還是老樣子呀!」

李清照覺得她們不在一個頻道上溝通,趕緊糾正:

知否?知否?肯定是綠葉多、紅花少。

碎了一地的海棠花,讓她傷感了。


這首詞看起來非常簡單,我們的課本裡,也只是作為一首單獨的詞,背完就翻頁了。

可事實上,這首詞大有來頭。

因為它不是李清照一個人寫的,而是好幾個人、用400年時間寫的。

在那個海棠花落的早晨,它掉落在詩詞的大樹下,被李清照用它的妙手,偶然撿了起來。

來,我們看看它是怎麼穿越到李清照面前的。

時間回到大唐開元初年。

也是一個春天早晨,襄陽城外,鹿門山上,20出頭的孟浩然剛剛起床。

他在這裡已經隱居兩年,不用在襄陽城擠地鐵,也不用為生計發愁,他要安安靜靜做一個美男子。

山裡風雨停息,腦海詩意洶湧,小孟同學幾乎脫口而出,一首簡單到極致的小詩就出來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好詩有兩個特徵,一是不能夠解釋,二是讀起來比看起來更好,並且百讀不厭。

這首《春曉》就是這樣。自然天成,一點雕琢的痕跡都沒有,只用20個常見字,就造出一個詩意的場景。

或許你看出來了,孟浩然的「夜來風雨,花落多少」,不就是李清照「雨疏風驟,綠肥紅瘦」麼?甚至,有的大咖在給這首《如夢令》選標題時,直接叫它《如夢令·春曉》。

看到這你想說啥?原來李清照也不過如此嘛?

先別急,事實沒這麼簡單。從《春曉》到《如夢令》,中間還缺幾樣東西。

第一個,叫作「情」。必須有一位足夠深情、心如細絲的人,才能補上這一環。

終於,100年後,一位情詩大高手緩緩走來。

他的名字,叫李商隱。

孟浩然走的是田園風,很清淡,很佛系。

而李商隱是個男版林黛玉,體內有杜甫的真傳加持,情感洶湧,一出招就是化骨綿掌,輕者黯然神傷,重者肝腸寸斷。

在他的詩裡,什麼春風、春光、春日,菊花、桃花、荷花、杏花,一大堆,一有花花草草遭受風雨,他就會出招。

「我為傷春心自酸,不勞君勸石榴花。」

「莫驚五勝埋香骨,地下傷春亦白頭。「

「君問傷春句,千辭不可刪。」

「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

……

有沒有黛玉葬花的既視感?

所以一句「留得枯荷聽雨聲」,就把處女座林妹妹給徵服了。

這一年暮春,李商隱參加了一場詩友會,夕陽殘紅,曲終人散。他走進庭院,看到繁花凋謝,一陣傷感莫名襲來: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滿地花瓣,他不是去喊保潔員,而是不忍心掃去。看到樹上的花還在繼續亂飛,他竟然哭了。

這是不是一記化骨綿掌?

跟李清照的綠肥紅瘦一起看,一樣的見不得花謝,一樣的傷春。只是當時的李商隱,是個命運多舛的中年大叔,功力深厚。

十七八歲的李清照還達不到「斷腸」的程度,只有淡淡的憂傷。

寫完這首《落花》,李商隱大叔一聲長嘆:

「碌碌塵世,會有人繼承我的衣缽嗎?」

「有。」

一個清脆的聲音答道。

李商隱轉過身,他十幾歲的外甥站在身後,拿著一枝海棠。李商隱擦乾眼淚,面露欣慰:

「孩子你過來,大姨夫把畢生功力都傳給你。」

這個給李商隱叫大姨夫的孩子,名叫韓偓。

韓偓是誰,可能你不太熟悉,但關於他的一句詩非常有名。

那一年,才十歲的韓偓作文篇篇滿分,在家宴上被親戚們稱作「別人家的孩子」。

李商隱微微一笑:「不好意思,這是我家的孩子。」

然後賦詩兩首誇外甥,其中一句叫:「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丹山上的鳳凰展翅高飛,雛鳳的叫聲,比老鳳還清亮。

意思相當於長江後浪推前浪。

長大後,韓偓果真繼承了大姨夫的衣缽,成為晚唐著名情感作家。後來有一本叫《香奩集》的詩集,被認為是韓偓寫的。

香奩,就是女人的化妝箱。

光聽這名字你就知道他的詩風,綺豔,纏綿。

比如「三月光景不忍看,五陵春色何摧殘」「樹底草齊千片淨,牆頭風急數枝空」。

再比如「總得苔遮猶慰意,若教泥汙更傷心」等等,題目都是殘花、傷春、惜春之類,深得姨夫真傳。

又是一個春天,韓偓看到一個小姐姐,她頭天晚上喝醉了,第二天睡了個懶覺,想到院子裡的海棠被風雨打落,春心大動。

這意境太美了,韓偓手起筆落,站在小姐姐的角度,寫了一首《懶起》:

百舌喚朝眠,春心動幾般。

……

曖嫌羅襪窄,瘦覺錦衣寬。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

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 

是不是似曾相似?

沒錯,「百舌喚朝眠」,就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但它比《春曉》更有煙火氣,加了一味「情」。後面三聯,簡直是唐詩版的《如夢令》。

是不是又忍不住了,原來你是這樣的李清照?

光有這首《懶起》,還是不能寫出《如夢令》,缺的另一樣東西,是音樂。

幾乎同一時期,又一個李家人上場了。他推開身邊的小姐姐,拿過話筒:

「沒有音樂嗎?來人,上吉他!」

上場的這位,名叫李存勖。

話說,晚年的韓偓已經不是大唐公民,當時唐朝已經倒閉,進入五代十國。其中一個叫後唐的短命小國,創始人就是李存勖。

李存勖不僅很能打,還特別喜歡玩音樂,被稱作「伶官天子」。

他遷都洛陽,把國家大事交給一幫太監打理,一門心思搞歌舞匯演,各種作死。

諷刺的是,沒過多久,後唐爆發內亂,李存勖肉體毀滅。

幾個宮廷樂師給他辦了一場很藝術的告別儀式:堆起一大堆樂器,把李存勖架上去,一把火燒了,史稱「音樂發燒友」。

李存勖當皇帝不靠譜,卻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導師。在某一場後唐好聲音上,一位天后級歌手如仙女下凡,李存勖後來念念不忘,給她的曲子填了一首詞: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

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

殘月落花煙重。

那次天上人間,小姐姐的舞姿太美了,如夢一般。

李存勖擱下毛筆,對這首詞很滿意,就叫它《憶仙姿》吧。

這是一首經典金曲,從五代十國,一直唱到北宋末年。

公元1084年,是北宋文壇的黃金時代。

在首都汴梁,一個66歲的老頭終於完成他的史學巨著,他長舒一口氣,鄭重寫上宋神宗欽賜的書名:《資治通鑑》。這個老頭叫司馬光。

在常州,49歲的蘇軾剛剛結束黃州歲月,守得雲開見月明。曾打算「西北望、射天狼」的他,突然歲月靜好起來。

大江東去,就讓去吧,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來,看看我的《憶仙姿》: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忘小橋流水。

曲子好是好,就是「憶仙姿」這個名字忒俗,要改。蘇大叔還是尊重原創的:如夢…如夢…就叫它《如夢令》吧。

還是這一年,首都汴梁,一個官宦人家喜提千金。老父親凝視中堂上一聯草書,「一道清流照雪霜」,給女兒取名:李清照。

老中青三代,都在這一年新生,傳遞著文壇火炬。

直到這時,《如夢令》的曲調,和「夜裡風雨花落遍地我很傷心」的意境都有了,一首全新的《如夢令》即將登場。

只是,接下來登場的人,依舊不是李清照。

眾所周知,蘇軾一生桃李滿天下,他最喜歡的是四個尖子生,叫「蘇門四學士」,其中的一個,叫秦觀。

沒錯,就是寫「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位。

這一年,喜歡朝朝暮暮的秦觀同學,又「柔情似水」了,他決定用《如夢令》向老師致敬: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依舊,依舊,

人與綠楊俱瘦。

不愧也是婉約派大師,一出手就釋放他的荷爾蒙,燃燒你的卡路裡。

李清照的父親也是蘇軾的學生,前輩這些作品,青春期的李清照都讀過。

風雨落花的場景,似乎一直埋在她腦子裡,就等著那個「不消殘酒」的早晨。

這次你真的看出來了,在她這首《如夢令》誕生之前,幾乎每個字,前輩們早已替他寫完:

「昨夜雨疏風驟」與「夜來風雨聲」;

「試問捲簾人」與「側臥捲簾看」;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與「海棠花在否?」;

甚至那個點睛的「瘦」字,都有「瘦覺錦衣寬」和「人與綠楊俱瘦」打底。

我都忍不住,真想對她說一句:「知了,知了。」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黑李清照。一樣的場景,一樣的意象,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這恰恰是唐詩宋詞的魅力。

即便現在,對這首詞的解讀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她只是單純的惜春,有人說不對,不忍紅花凋零,分明是感嘆容顏易老。還有的說,她在想念一位小哥哥。

當時真有這麼一位小哥哥嗎?天知道。

有意思的是,多年後,她那個叫辛棄疾的濟南老鄉,寫了這麼幾句:

小樓春色裡,幽夢雨聲中。

……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隨分瘦,忍淚覓殘紅。

相關焦點

  • 知否?李清照的背後,居然藏著這樣悽美的故事
    這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因為同名電視劇熱播,也跟著火了。今天就聊聊這首看似簡單的小令。我的讀者大概都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不知道的,小心李清照讓你只肥不瘦。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先回顧一下: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這篇李清照的詞,這是李清照在去南方之前的作品,整首詞通俗易懂,不過也側面反映出,北宋貴婦們的生活狀態,特別是像李清照這樣的有內涵,有文化的貴婦,她的生活安定,詩意。
  • 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還記得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熱播時,我被劇名吸引,也從頭到尾追完了這部劇。雖然這清新別致的劇名用的是宋代才女詞人李清照的名句,倒也非常符合女主盛明蘭的成長。        盛明蘭從小聰慧貌美,卻遭遇生母被害去世,嫡母不慈,父親不親的困境。無奈之下,她只能藏起聰慧,掩埋鋒芒,忍辱負重,在萬般打壓之下自立自強。
  • 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在眾多的開年電視劇中,一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殺出重圍,贏得了口碑收視的雙豐收。電視劇講述了女主盛家六姑娘明蘭(趙麗穎飾)忍辱負重,為母報仇,其中又遇到了寧遠侯府二公子顧廷燁(馮紹峰飾),互生情愫,兩人一起奮鬥,一路打怪,最後獲得了幸福美滿生活的故事。
  • 16.李清照《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先看詞牌名「如夢令」,這個詞牌名的由來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我們如今能讀到的清照的詞包括存疑之作共約60首,提到酒和喝酒的居然就有29首。愛喝酒還老是動不動就喝醉的女性,即便放在當代也是比較「另類」的吧?可李清照就是這樣的女性。「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一句交代了地點和人物,怎麼看的出來呢?從兩個詞來判斷,一個詞是「濃睡」,一個詞是「捲簾人」,這說明詞人當時所處的地方應該是臥室,捲起來的也應該是臥室的門帘或者窗簾。
  • 電視劇《知否》的背後,是一個醉酒的李清照
    2020年初宅家的日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各大衛視滾動播出,熱度依舊。這部劇,可謂是2018年末、2019年初最火的電視劇了。這個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家宅內鬥的故事,不論是演技、服飾、畫面都很出色,一經播出便收穫了廣大好評。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3首《如夢令》背後是一個悽涼的李清照
    問題:如何賞析李清照的《如夢令》?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前言隨著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熱播, 李清照的《如夢令》又被翻了出來,討論上面這兩個問題前,先一起重溫李清照的這首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來與「她」有關 ——說李清照的《如夢令 》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熱播,這劇名出自於宋朝李清照的一首小令《如夢令》: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今天,就說說這首小詞。如夢令,是詞牌名,非題目。詞大多是沒題目的,題目是後來才出現的。先說說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在看看這首詞的大致內容。
  • 一首《知否知否》,唱火了李清照的《如夢令》!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歌曲《知否知否》是現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主題曲,初次聽到這首歌時,我便對其驚豔不已。引用宋代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所寫的《如夢令》作詞,配以悠揚婉轉的蕭聲,旋律動聽,讓人百聽不厭。
  • 《知否知否》:同樣有趣的靈魂,趙麗穎與李清照的命運卻天淵有別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詞「知否,知否?家中藏書頗豐,在這樣的文學家庭中,她從小耳濡目染,深受薰陶。
  • 知否歌詞被吐槽辭藻堆砌李清照 知否知否主題曲完整歌詞介紹
    辭藻堆砌李清照,知否的主題曲被吐槽了,稱歌詞大意邏輯不通,矯情而不知所云,還不如喊麥。還有人評論稱:李清照的棺材版按不住了,你怎麼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題曲 知否知否完整歌詞介紹知否知否完整歌詞介紹知否知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主題曲) - 胡夏/鬱可唯詞:李清照/張靖怡曲:劉炫豆
  • 一首《知否知否》,竟唱火了李清照的《如夢令》!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胡夏: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合: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鬱可唯:知否胡夏:知否合:應是綠肥紅瘦胡夏:知否鬱可唯:知否合: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歌曲《知否知否》是現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主題曲,初次聽到這首歌時,我便對其驚豔不已。引用宋代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所寫的《如夢令》作詞,配以悠揚婉轉的蕭聲,旋律動聽,讓人百聽不厭。
  • 知否,知否,應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邏輯不通、辭藻堆砌、不知所云、還不如喊麥」被這位網友瘋狂diss的主題曲也就是下面這首歌扎堆的宮鬥劇剛落下帷幕最近又流行起了宅鬥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著實讓李清照小姐姐的詩詞又火了一把知否,知否,應是「千古第一才女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詞賞
    引言 有一部電視劇,名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取自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雖然講的不是李清照的故事,但故事發生在李清照的時代-宋代。電視劇非常精彩,主題曲《知否知否》也十分好聽,推薦給大家,看一看,聽一聽。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花一世界,李清照和盛明蘭的兩種人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來自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才女,詞國皇后之稱的李清照的成名作《如夢令》,李清照出身於書香門第,她出嫁後和丈夫趙明誠琴瑟和鳴,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夫妻二人都擅長長詩詞文章,精於金石學問,過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幸福浪漫生活。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首宋詞火了,出自李清照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一名京人」每日推送李清照,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生於1084年3月13日,逝於1155
  • 《知否知否》大火:李清照7首醉酒詞,寫盡人世無常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首《聲聲慢》成了李清照晚年的註腳。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出自李清照的宋詞《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是寓意著盛明蘭與顧廷燁一生的愛情故事。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知否知否:伊人尚在夫已歿,顛沛流離半世傷,仍舊堅強——李清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詞是2018年熱播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名字,出自於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在這部影視作品中,女主角盛明蘭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女子,在遭遇了生母早亡、被姐妹欺凌的種種經歷之後,最終收穫了自己的幸福。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在濰坊有個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古代社會家庭題材電視劇正在熱播,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走進《知否》詞誕生的地方——青州李清照故居「歸來堂」。「歸來堂」坐落於範公亭公園內,從花開到雪落,從日升到月落,從春花秋葉到夏荷冬雪,青州的李清照故居,顏值爆表,美得攝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