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鋼琴了,學了十年古典鋼琴,最讓我驕傲的就是,拿到很複雜的譜子也可以很好的彈下來。
我覺得自己已經很了解音樂了。
可當我開始了新的學習之後,我感覺自己只是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雖然內心不太願意相信,可擺在我面前的,的確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彈古典鋼琴和彈爵士鋼琴是很不同的。
爵士樂令我著迷的地方就在於即興,但是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要看譜彈奏的人來說,最難的地方就是要擺脫照譜彈。這也一度讓我對自己的創造力產生懷疑。
我是在一年前萌生學習爵士這個念頭的。
最早的時候,我四處走訪路邊琴行,因為我以前就是這麼一路找老師學過來的。可現在這條路似乎不管用了。因為每次走進琴行,別人總會問我是不是想學《夢中的婚禮》或者《卡農》。
後來,我聽一位琴行的老闆說:「學爵士第一首曲子應該是秋葉,你去網上搜一下秋葉的譜子,然後自己練不就好了嘛。」
聽到這個消息,我便開始上網搜索,第一次看到的譜子是這樣的:
但是這種譜子,對於一直學習古典的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以前看的譜子都是長這樣的:
拋開那些讓我不明所以的記號來說,就算只是彈奏譜例中的旋律,聽起來也沒有一丁點爵士的味道。
這種情況大概持續到兩個月以前。
在那之前我也陸續在網絡上找到了一些相關資料,也知道了那些字母符合」C、D7「是和弦的意思。其實在我過往彈奏的東西中,它也是有存在的,只是那時候我不知道還有這種標記法而已。
後來,直到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別人發的海報,報名了鄭宇星老師線上爵士鋼琴的課程。
第一次報名網絡課程起初是有些擔心的,畢竟從來都是在線下跟著老師面對面手把手的學,擔心隔著屏幕自己學不會,也不知道要怎麼練習,有問題怎麼辦。
但是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令我豁然開朗。整個課程雖然只有七個章節,但每個章節後面都有非常多的練習,可操作性也非常強。跟著練習來練那些複雜的和弦記號,慢慢的,就把這些符號給記進了腦子裡去,自然的手也就跟上了。
老師也提出了一些學習方法:
1)根據時間周期,分階段設定練習目標,指標包括腦速、手速、流暢度。
2)每十分鐘的專注練習中間休息一小段時間,要始終保持高效。
3)在能熟練地用一種指型彈好某個standard曲目的comping後,嘗試換別的指型,並嘗試移調練習。總之,儘可能不停地跳出練習舒適區,鍛鍊思維的敏捷度。
雖然我現在才開始練習了2個月的時間,但是每天我都會給自己安排至少20分鐘的練習,現在已經可以基本熟練彈奏左手四聲部的Comping,也可以簡單的彈奏一些即興了。雖然還不是很成熟,但是至少也是不一定非得照著譜子來了,也算達到了自己一開始的目標吧。
最後把自己的學習經驗也分享給大家:
1、首先多聽:在聽的時候最好能對著樂譜,要想著音樂現在進行到哪個段落,同時可以思考不同的樂器在段落中扮演的角色。
2、其次多練:一是練腦子,這是最重要的,因為腦子要走在手的前面。
練腦子要練看到和弦就知道有哪些組成音;練腦子要練看到和弦就知道每一個組成音分別對應和弦中「根三五七延伸音」中的哪個音;練腦子要練看到和弦就想到其他的和弦、音階、琶音中有哪些音和當前的和弦音有共同的音。
二是練手,形成肌肉記憶,快準穩地執行腦子傳達的指令。
最後最後,馬上鄭老師也要推出一個12周的訓練計劃了,這裡也推薦給大家這門非常實用的課,希望到時候也可以跟更多和我一樣想要學習爵士鋼琴的同學一起練習,一起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