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辦了十一屆的金掃帚獎,其實很不容易
雖然我寫影視內容,但對於娛樂圈,我既不喜歡、也不感興趣。
都是家長裡短、人心叵測的東西,跟藝術一點邊都不沾。
近日第十一屆金掃帚獎的獲獎名單,肖戰拿了最令人失望男演員。
為了維護自己偶像的「顏面」,肖戰粉絲們又開始跟金掃帚的創辦&策劃人程青松展開「論戰」,並且還引來《陳情令》導演陳家霖的「未提名聲援」。
其實說實話,除了「不小心」演了《誅仙》,這裡面真的沒有肖戰本人什麼事。
並且這個獎本身也不具備「藝術含金量」,僅是個娛樂性的獎項。
張藝謀、陸川、馮小剛、郭德綱、景甜、楊冪、鄧超、甄子丹、高曉松等等,都「被迫」拿過這個獎。
王寶強是極少數來領獎的「獲獎人」
雖然一般無人認領,但王寶強來領過「最令人失望導演獎」之後,藉此獲得了非常好的風評。
他的演講真誠、態度誠懇、承認自己的《大鬧天竺》有差距,也表示自己會更加努力獲得大家認可,起碼讓大家從感性上,感受到了他本人勇於面對自己的態度。
當然,畢志飛也憑《逐夢演藝圈》領過,調侃自己是憑「實力」拿到金掃帚的,不是靠關係,但由於片子實在太不可名狀,所以收效甚微。
畢導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還是現身領獎了
為什麼其他人都不願意領?
一是因為看不上這個「不官方」的業餘獎,二是因為面子更重要、不接受批評。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批評」其實有兩種含義:
1. 基於美學意義的解釋,指通過運用理論方法對作品進行梳理和評論;
2. 基於狹義的生活習語,是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批評不是指責、不是抱怨、不是批判,反之亦然。
在今天討論的這個議題裡,不管是這兩種中的哪一個,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貶義詞彙。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字典。
《誅仙》的肖戰拿了最失望男演員
《誅仙》的孟美岐拿了最失望女演員
合理利用這個獎本身的輿論功能,其實對新人尤其是有幫助的,虛心能使人進步,狂妄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或者,即便如此你還是不接受、對批評特別當回事,氣的青筋暴起,也可以先去了解下美國的「金酸梅獎」是怎麼回事。
有其他更大的腕兒陪榜,可能你的心情會好一些。
美國人一樣準備了「金酸梅獎」給娛樂界人士
金掃帚的矛盾,主要就是肖戰粉絲和公共價值體系之間的矛盾。
正如汪海林說的,他自己之所以來當評委,是因為肖戰粉的挑釁。
給他提名最差男演員,也是點名了是要給肖戰和肖戰的運營模式、資本後臺、粉絲團體一個教訓(當然票選結果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
他的演技並非最差,《誅仙》也並非真的爛中之爛,是粉絲群體讓鹿晗敗給了肖戰。
汪海林是出了名的不給「小鮮肉」情面
所以不管是汪海林,還是程青松,還是其他人,都不是能決定肖戰是否最差的關鍵一票。
是肖戰粉絲和資本後臺的對立面,給了肖戰最大的一個否決票。
這個對立面是誰?
當然是主動或者被迫站在另一面的普通老百姓。
這是網絡上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輿論狀態造成的。
一方越是強勢具備攻擊性,受到擠壓的一方也會越來越壯大,路人他不是踩這邊,就是踩那邊,中間態現在越來越少,除非你壓根不上網,不逛社交媒體。
金掃帚獎完整獲獎名單
是不是挺諷刺?
此前汪海林也一再強調肖戰會被他的粉絲反噬。
對於這點,我完全是同意的。
我真的懷疑肖戰粉絲的平均心理年齡都在20歲以下,並且平均文化水平都不太高,因為誰說話,說什麼,他們都會表示自己不認識,沒聽說過。
要麼是真不知道,要麼就是為了吵架裝不知道。
當然,為了一碗水端平,無腦黑也是一樣的,因為他們也只會說一句話「XX必糊」。
第十一屆金掃帚提名名單
肖戰其實很像是個被打造出來的「娛樂產品」,並非是什麼演員、歌手,那些只不過是資本運作的形式,只不過是一些「名稱頭銜」,並不存在於肖戰本人的血液裡。
我並非針對肖戰,還有很多人也是如此,大家都在做這個職業而已。
而他的出身也不是什麼秘密,他沒紅之前確實是半路入行的素人。
誅仙和上海堡壘成金掃帚最大贏家
這都無可厚非,藝術或者娛樂領域一向不問出處,看的是個人實力、個人特點,一個有潛質的人是完全可以鍛鍊出來的,是可以學習的,是可以進步的。
大家寫頭條號,也沒有人教你要怎麼寫,寫什麼,有些東西完全是靠自覺意識和天賦嗅覺。
但問題就在於,他周圍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是否給他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一個「產品」。
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一方面給偶像提供超出他接受能力的養料,一方面又「割下」他肥碩的枝葉去滿足自己的「飢餓」。
這種「力量」我們一般稱之為資本。
肖戰可能提前賺到了這輩子的錢,但卻失去了自由
至少,現在,我看肖戰本人沒有「人格」可言,完全是被脅迫、裹挾、架空的狀態。
在汪海林看來,肖戰自己的「不作為」,一味的接受、默許、縱容,是造成粉絲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這背後,少不了肖戰團隊的操作伎倆,注意,假裝不作為一樣是操作。
你都可以想像的到,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只要有熱度,只要有人撐腰,沒有什麼底線是不能刷新的,沒有什麼原則是要暗自遵守的,只要有錢,什麼都是對的。
如果沒有肖戰粉,鹿晗拿最失望男演員也沒什麼意外
肖戰粉絲裡,大多數人並不明確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表演,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大部分只是普通人,甚至是很年輕的青少年,他們只是因為感性因素來選擇自己的偶像來宣洩荷爾蒙。
這個偶像,在他們那裡,更多的功能是宣洩自己的情感,尋找自己的精神寄託,釋放自己的荷爾蒙,以及確立自己心中完美的異性伴侶模型。
而所謂的「控評人」,不過是從普通粉絲變成了拿錢辦事的「挑事人」。
大部分沒理沒據的差評、懟人其實都是情感宣洩,不是嗎?
黃子韜的風評也曾一度不良,但是靠耿直boy屬性翻了身
《烏合之眾》裡面講,群體智慧大部分時候都要低於個體智慧,而決定群體智慧的是這個群體中智慧最低的個體,所以一個群體越龐大,他能呈現出的智慧水平就越低。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再的徒勞,「有些朋友」依舊不能反省,不能認清事實、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對「偶像」好的原因。
這讓我想起了消費者買東西,既然大家花了錢買了「小鮮肉」,自然就有一股當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識。
「小鮮肉」這個稱呼自帶情色意味,暗含著女對男的「包養」意圖。
許多流量藝人都被慣壞了
所以不管是買肖戰的唱片、代言的產品、還是買票,「消費行為」在肖戰和肖戰粉絲間,都是個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如果,大家都只是因為喜歡這個人的作品,而去當他的粉絲,其實並不會出現現在這個情況。
就是因為飯圈文化,要用真金白銀去「入會」,入完會要定期的給偶像「發工資」,這樣性質就變了,肖戰成了名副其實的「養成系偶像」,也就是靠粉絲的「打賞」來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當然,目前的肖戰是因為被資本扶持起來了,所以不完全依靠粉絲的「包養」,他也可以靠商演代言養活自己,只是再也不能擺脫早期的粉絲供養模式,這就是「原罪」。
有責任感的年輕人要把時代守住不是嗎
粉絲花了錢支持了自己的偶像產品,當然要維護他,維護他就是維護自己的品味、自己的選擇,要不然既對不起自己花的錢,又打了自己臉。
這挺令人悲哀的,肖戰本人完全是個被資本和粉絲架空的產物,他自己已經沒有任何發聲的能力,或者為自己辯護的能力。
粉絲越是添油加醋,肖戰本人就必須更加努力去抵消這種不良影響,越是努力,粉絲的群體就越龐大、氣焰就越囂張,外界的惡評也隨著變得越來越大,因為粉絲,路人既可能路轉粉,也可能路轉黑,如此成了一個不良循環。
肖戰其實是無辜的
而這一切,跟肖戰本人的人品、演技、作品、定位等等,完全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唯獨跟他的沉默有關係。
所以就這麼挺著,這邊是輿論的口誅筆伐,這邊是粉絲和資本的壓力,挺難受的。
在這種粉絲把支持偶像變為立場的過程中,也就形成了一定宗教性,當支持肖戰變成了一個人群的信仰,那就沒有什麼理性可言了。
我相信如今仍有很多人壓根分不清肖戰和王一博
誰是真的蠢?
是沒有獨立思考能力隨波逐流的人。
誰是真的壞?
是處心積慮在用麻痺心智和洗腦方式來收割信眾的人。
不去領獎沒關係,程青松應該會安排人給他們郵寄過去的。
歡迎關注:一個專注電影領域的頭條號,一個只寫電影的迷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