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逸楓
為了搶人才、搶人口,地方放寬落戶,推出的戶籍新政一個比一個牛批,一個比一個寬鬆。深圳、廣州等一二線城市大專落戶,到青島、福州等二三線城市的放寬中專落戶,或者是沒有學歷、社保年限的落戶,無錫等三四線城市的住所證明落戶,最後到全國最牛的地級市,蘇州租房落戶。總之,拼了。
蘇州落戶新政,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的意義,即租房落戶。蘇州的租房可落戶,直接與戶口、教育、社保、醫療掛鈎了。按照蘇州落戶新政規定,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租房落戶,是否意味著租購同權時代來臨,仍需要觀察。
蘇州的租房可落戶,值得支持。關鍵是是否可行性,是否會產生其他一系列問題。不知道蘇州的房東,或者是其他13個城市,敢不敢真正的租房落戶。因為一旦租房落戶,戶口與租的房子掛鈎,新的戶口(租客)是否享受著與房東同樣的孩子上名校、買二套房的權利。因為按照住房限購政策規定,本地戶口的,可以購買二套房。
會不會出現「租房」落戶,變炒房途徑或者是手段,出現多個戶口或者是假戶口,利用這個戶口進行投資買房。會不會變炒學位房、炒戶口的現象。會不會租金因落戶,突然之間暴漲十倍。會不會因一房多學位,學校拒收學生,因多佔教育資源。一旦出現學校拒收學生,房東與租房落戶的小孩誰優先。
租售同權和戶籍政策結合、共有產權住房保障和租賃住房保障的結合,都是值得去探索、研究的。不過,在沒有法律與完善的制度、政策情況下,即使有租房可落戶的政策,非常難實施。因為租房落戶會引發起到法律、學位、租金、購房、戶口管理等一系列的問題。相信,蘇州的房東短期內不敢租房落戶。
戶籍制度的改革與落戶限制的調整,自2019年以來最為明顯。2019年4月8日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規定,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同時在2019年12月25日的意見指出,全面取消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到2020年的4月9日,又下發通知,督促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
說明未來落戶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目前各城市居民落戶方式主要有三種,合法穩定住所、合法穩定就業、人才引進落戶。當前在合法穩定住所落戶方面主要的政策方向是放開租房落戶的限制,或縮短租房落戶的年限要求。
在合法穩定就業方面,降低社保繳納時間要求或無需社保繳納要求。在人才引進落戶方面,主要的政策方向是降低或取消學歷落戶要求。其中在人才政策方面,主要的政策方向聚焦於放寬落戶限制、放寬購房條件、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等。截至2020年12月17日,共65省市出臺104條落戶及人才相關政策。
目前全國684個城市之中,北京、上海是全國落戶門檻最高,人口限制嚴的城市,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放得很低。過去五年,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二孩放開效果不好的情況下,一線與核心二線城市的戶口新政,針對性比較強,基本上是高學歷、技術型、創新創業型的年輕、中青年落戶。
其他二線城市最寬鬆,最吃虧的是三四線城市。因為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的資源有限,住房相對容易、收入不高、前景的發展相對低,戶口的吸引力比較差。而一二線城市的戶口,最值錢,主要是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的資源相對好,並且收入、就業、前景相對好。一旦解決戶口、住房,基本上能夠留下。
譬如落戶政策越來越松的城市裡面,基本上是二線城市為主。今年以來,南昌、濟南、秦皇島、南寧、張家口、贛州、福州等城市均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這將是未來除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的政策方向。而在未完全放開落戶限制的城市裡,政策聚焦於逐步放開租房落戶限制及降低學歷落戶要求。
其中的哈爾濱、瀋陽、福州、太原等城市規定中專、職業院校、技校畢業生可直接落戶。而人才政策裡面,深圳、廣州多區放寬人才購房限制。其他城市的人才政策主要在發放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方面發力,其中山東淄博的補貼力度較大,本、碩、博購房補貼分別為5萬、8萬、30萬,三四線城市比不了。
其一是現在零門檻落戶的城市,主要是指全面取消參保、購房、經商、居住年限、學歷等遷入城鎮的條件限制,實行以群眾申請為主、不附加其他條件、同戶人員可以隨遷的準入政策。按照不完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12月中旬,南昌、濟南、福州、秦皇島、南寧、張家口、贛州等城市均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
其二是全面放開合法穩定住所落戶城市,主要的政策方向是取消租房落戶的限制或租房落戶的年限要求。今年以來,張家口、濟南、南寧、聊城、南昌、贛州、福州、蘇州等14個城市均出臺政策規定租房可直接落戶。紹興、溫州、嘉興租房落戶需相應的居住年限要求。江門、寧波租房落戶需社保繳納要求。
其三是人才落戶,降低學歷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超大城市的上海2020年在引進人才落戶政策方面有放鬆。根據此文件,應屆博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學科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上海。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同濟、華東師範應屆本科可直接落戶。
2018年以來各城市以人才形式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從最初要求本科學歷可直接落戶,到大專學歷可直接落戶,到2020年很多城市出臺中專、職業院校和技工學校畢業生(含教育部認定的留學歸國取得同等學歷)可直接落戶。截止到2020年12月中旬,瀋陽、聊城、福州、江門、哈爾濱、惠州、太原、營口、嶽陽、鹽城等城市均出臺政策。
其四是人才政策之中,有放寬購房資格,譬如廣州。2020年以來,廣州市黃埔區、白雲區、荔灣區相繼發布人才政策,規定獲得人才綠卡的持卡人無需連續繳滿5年個稅或社保即可購房。 還有太原。2020年9月28日,太原發通知指出,只要符合太原人才引進政策的,可購二套房,享受本市城鎮居民購房待遇,不受相關限購政策限制。
另外是發放生活及購房補貼, 如山東、鄭州等城市。發放生活及購房補貼,是城市吸引人才政策最重要的內容。除高層次及特殊人才引進政策外,生活補貼及購房補貼的發放通常依據學歷劃分,按本、碩、博分等級給予不同額度。其中生活補貼額度一般較低,購房補貼的額度相對較高。
今年以來人才相關政策中,山東淄博的補貼力度較大。其中,生活補貼連發5年,博士每月4000元,碩士2000元,學士1000元;一次性購房補貼,博士30萬,碩士8萬,學士5萬。就購房補貼來看,鄭州的力度相對較低,博士、碩士和「雙一流」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10萬、5萬、2萬首次購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