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的書,是一種符號

2021-02-19 有格調的部落

    微信公眾號:秋風乍起Derrickniu,歡迎大家關注;

        人無趣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我一直覺得,活著的最好狀態就是有情趣。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做有趣的工作,結交有趣的朋友,看有趣的書,去有趣的地方旅行.這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精神追求。


                                                              

     

        第一次讀大冰的書,是畢業一年後,讀的那本書《乖,摸摸頭》。但聽說大冰的書,是大三那會,朋友推薦說你記得大冰嗎?作為一個山東人,小時候最愛看山東電視臺《陽光快車道》,怎麼會不記得主持人大冰呢。朋友說他出書了,名字叫《乖,摸摸頭》,寫得挺好的。朋友是那種向來只愛看玄幻小說的主,他推薦的書估計也是這種類型。還「摸摸頭」,這算什麼書名,幹嘛不摸摸自己的腳丫子? 不看!

       

       與其他電視臺百花齊放的局面不同,山東臺可謂特立獨行已久,廣告越來越奇葩,節目內涵更是越辦越土。作為山東人,深以為恥,也就不再關注山東臺的主持人們。雖然如此,在我的印象中,大冰確實是個幽默風趣的主持人。主持人跨界寫書,雖然當下是熱門,但幾年前似乎覺得這事並不靠譜。直到微信讀書偶然讀到了大冰的第一本書《乖,摸摸頭》。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陸續讀完了《他們最幸福》、《好嗎好的》、《阿彌陀佛麼麼噠》。他最新的書《我不》也已經開始籤售。

        大冰的這些書,描繪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個世界裡的人們有著與我周邊的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正如大冰自己所言,「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過著你要想要的生活」。

        讀大冰的書,第一次感覺不再孤獨,原來這個世界有那麼多跟我一樣想法的人。我們獨自一人行走在這個世界上,要去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不同的人,我們會經歷很多心酸,也會擁有許多幸福。活得瀟灑,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流行話語。每一個瀟灑的人生態度背後,一定有一段屬於他自己的辛酸與孤獨。

        大冰描繪的這些故事讓我學會了「自處」,「孤獨」的含義於我而言有了更深的意義。

 

       當看懂了一些事情,心會慢慢變得寬容。對周邊的人的生活方式逐漸理解、認同,有人喜歡安逸,有人願意折騰,取向不同無關對錯,尊重他人的選擇,亦有自我的堅守。

   

       

        大冰在我眼中是生活的智者。年輕時背著背包一路賣唱,從成都走到西藏,在拉薩開過酒吧,拉薩當年的浮遊吧,是流浪藝人的駐足地,也是那個時候拉薩文藝的象徵。他當過主持,做過編導,寫過文字,唱過民謠。他自己說「我有很多不同的世界,每個世界都有不同的朋友圈子,而非單一的朋友圈。我既不靠作家這個身份來安家立命,又不只靠主持人這個身份來養家餬口,也不是光靠歌手、畫師、銀匠或者其他身份,來維繫我的整個人生。」這是大冰的多元化世界。

     

        所以有些話,只有生活經歷豐富的人才有資格講,有些話也只有歷經風霜才能講得出。大冰的書裡有很多經典的話,讓人贊同讓人嚮往。比如這句「每個人是每個人的過客,鳥與礁,綠洲與駱駝。」瞬間戳中我的心。

 二

       一直以來,大冰筆下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都滲透著善意。《乖,摸摸頭》這本書裡的第一個故事是關於「雜草敏」的,那個被大冰罩著的姑娘,也一直照顧著大冰的姑娘。我至今記得讀這個故事時的感受,它就像一塊柔軟的毛毯,迅速溫暖了我的冰凍的心,當時我放下手機,閉上眼回味,故事裡的每一個情節。雜草敏送別大冰去西藏邊啪嗒啪嗒掉眼淚邊說「哥,你別死」,那種感動瞬間戳中內心。

       

        大冰在故事的最後說:「我路過了許多的城市和村莊,吃過許多漂亮女孩子煮的面,每一個姑娘都比你胸大、比你腿長,可沒有一個能煮出你那樣的面來,又燙又香的西紅柿雞蛋面,燙得人眼淚噼裡啪啦往碗裡掉。」


        我在想,原來這個世界真的可以有這種友情,兄妹情。那個時候突然意識到周邊的同事朋友,只要真心相處,不也一樣可以有這樣的感情嘛。很多時候習慣了冷靜而疏遠地看待這個世界,但到底是什麼時候變得如此理智的呢?

       

        說到底內心的不安全感讓自己與這個世界隔離開來。但這一生走過來,受點傷又算什麼、傷心受騙又能怎樣?最關鍵的是對這個世界始終真誠地看待,真誠地待人。

  

        最近看到熊太行的一段話,講的特別好,「什麼樣的男人是好男人?就是生活背叛了他,他遭到極大的打擊和挫敗之後,還能保有勇氣,還能安慰其它被誤解之人,還會對口吐愚蠢之言的人寬厚相待。」

        大冰書裡的故事很好,無論結局的悲喜都能感受到故事的真誠,大冰很會講故事,用來描述的語言也很美,這些故事背後都是一群有著獨立人格的人,他們也許就是身邊普通的一員,但是會讓我們感受到他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於愛情的執著,對於生命的珍視。



        有人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思想與身體,一定要有一樣在路上。但我說實在,對於說走就走的旅程,我並不覺得是一件多麼瀟灑的事情。我雖熱愛旅行,但這個時代似乎把旅行捧得太高了,許多人總以為走得越遠越好,把窮遊當人生,認為所有的美好都在遠方,於是盲目辭職退學去流浪。結果也許只有夢想的破碎,到頭來換得一場空虛。旅行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場修行,用心對於生活體悟,其實不必非要跋山涉水。

       但年輕時多去幾個地方走走,一直是我的想法。我沒有去過麗江,雖然心嚮往之,但行程一直被耽擱。今年趁著假期抽時間去了一趟西安,西安是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在西安,除了美景,更有一些意外的收穫,那就是與「大冰的小屋」、「那是麗江」的不期而遇。去西安的那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行程:

      

        「半日的顛簸,來到了西安。如願住進了西塘青旅,趁著晚霞登上了古城牆,而後來到了慕名已久的『那是麗江』酒吧。幽暗的燈光,傷感的民謠,讓我想起了酒吧老闆大樹的傷感愛情故事,看著滿牆兜兜(老闆過世的女友)的照片,也許註定今夜無眠.」



        兜兜帶著大樹的愛去了天堂,大樹依舊堅守在「那是麗江」。誰說相親的沒有真正的愛情,只是沒有遇到那個她(他)而已,真正的愛情讓我們為之付出一切。

        

        大冰的小屋,是一個避風港,大冰常說「我的族人」,那些對生活抱有自己想法的人,因小屋聚在一起,也會有一天散去,但小屋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大冰書裡的故事,總是離不開小屋。



「除夕之前,許多人都會專程趕來小屋。

大都風塵僕僕,大都單身一人,大都是孤兒。

這是小屋多年的傳統:除夕不打烊也不做生意,大門敞開,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

和情懷無關,也並非悲憫,結個小善緣而已。

小就是不深不淺,善就是天性使然,緣就是聚合離散。」

而每一個孩子,都是有故事的人。

走了就走了咱都別矯情,有緣就明年再聚,緣盡就相忘於江湖。

只要小屋不死,你就永遠有地方過年。如果找到了另一半,記得除夕那天一起帶回來,如果修成了正果,終於擁有了棲息地,那這塊礁石也就不必再重返。

   

    

    

        所以我說大冰的書,描繪的或許就是一種生活態度,那是大冰的族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灑脫不羈,肆意遨遊,敢愛敢恨,勇敢追逐。

        大冰故事裡,有我們熟悉的趙雷,那個時候的趙雷還沒有名氣,手裡拿著一把吉他,在拉薩過著流浪歌手的生活。有我們熟悉的大鵬,那個時候的大鵬還沒有成為「屌絲男士」,為了夢想硬著骨頭敢拼,差點被砸死在舞臺上。但更多的是我們不熟悉的任務,他們很平凡的生活著,一個隱居滇西北的越戰老兵跌宕起伏的人生、擁有長達13年愛情的椰子姑娘、木頭馬尾的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

        

        喜歡大冰的書,也漸漸開始喜歡上了大冰的音樂。

         

         有一次一個人夜爬華山,在走過的每一個路段,我背包裡的音響一直反覆播放《陪我到可可西裡看海》,那是一種很美好的意境,享受爬山的樂趣更享受音樂的快感。路途上不斷有人跟我打招呼,大家都熟悉這是大冰的音樂,知道大冰的小屋,讀過大冰的書。

 

        大冰的書與大冰的小屋,成為 了一種符號,一種追求自我價值享受生命過程的符號。



微信公眾號:秋風乍起Derrickniu,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大冰:曾經的山東臺一哥,選擇浪跡天涯,把人間百態寫進書裡
    ——大冰一說到大冰主持人的身份,可能有些90後95會感到陌生,確實,這是一個十分暴露年齡的關鍵詞。——大冰後記按說應該更加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主持人身份,但是對於大冰這個文青來說,似乎自由更加可貴。在他跟家裡人說出想要辭職的時候,非常開明的父母都質疑大冰瘋了,放棄了自己光明的前途,父母氣的整整一個星期沒搭理大冰,不過就算如此,大冰還是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去往拉薩的道路。
  • 大冰:曾經的山東臺一哥,選擇浪跡天涯,把人間百態寫進書裡
    那時候的大冰很年輕,擔任著《陽光快車道》的主持人,同為主持人的還有劉敏,很多觀眾就喜歡在臺下揣測大冰和劉敏的關係,在人們的眼中他們倆也就默認成了一對。之後的大冰在山東臺又主持著多檔節目,在山東臺的地位正如日中天,很難說以後會發展到什麼高度,但就在這個時候,大冰逐漸厭倦了這種生活。
  • 《乖,摸摸頭》:大冰老師的書,給你講故事的書
    《乖,摸摸頭》:大冰老師的書,給你講故事的書其實我很喜歡聽別人給我講故事,可是童話對於我們來說還是太幼稚,而很暗黑的故事又不適合大家去讀,因為這樣會讓本來就喪的我們雪上加霜。因此其實一直都沒有遇見一本讓我覺得是一本講故事的好書。但是碰巧的是,室友買了大冰老師寫的書,全套。
  • 窗外,大冰的江湖
    是大冰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一群不一樣的人。《乖,摸摸頭》一本不是遊記、不是小說,可以看可以聽,什麼都像又什麼也不像的書。大冰是山東出名比較早的綜藝主持人。很多人都說是看著他的節目長大,其實並不了解他。這些天因為這本書,我特地去查了大冰的資料。大冰他並非20多歲,也是往大叔年齡發展的老帥哥了。
  • 大冰!你到底是誰?
    文章中的作者「客觀地」評價了一下大冰的書,說到:幾乎沒有文字功底和敘事結構,全篇矯揉造作過分抒情,算不上文學的行列,最多只能對在校學生和涉事未深的年輕人產生影響。這些年輕人的特點是:熱衷幻想,心智不成熟,人格不夠獨立,喜歡自我標榜和特立獨行。哎呦呦!這不就是我麼?
  • 一本寫於南極的書‖大冰《好嗎好的》,去最冷的地方寫最暖的故事
    在他的書裡,我們看到那麼多和他一樣,甚至比他都牛掰的人物。他們的故事那麼離奇,生活那麼艱辛,夢想那麼遙不可及,卻一根筋地死不回頭可著命地堅持。所以,終得命運垂憐。今天我要說的這本書《好嗎好的》是大冰的第四本書,寫於2016年。自此,他的書除了第一本《他們最幸福》和第七本《小孩》外,我都讀了。第一本我一直沒有買到手,而《小孩》則靜待在我的書櫥中。
  • 成都|(二)大冰的小屋
    第一次知道大冰,知道世界上有大冰的小屋這樣的地方,是在2015年,我生病住院時從同病房的阿姨處借來的一本書《阿彌陀佛麼麼噠》。我後來才知道,那已經是他寫的第三本書了。住院的日子裡,這本書給了我很多溫暖。
  • 記者手記大冰:禮崩樂壞下的江湖道統.
    10月27日17點,來到鄭州輕工業學院休息室,見到大冰。已有友媒的採訪接近尾聲,cc靜靜坐下,先聽了起來。他們聊到的是民謠,嗯,大冰是有「民謠歌手」這個身份的。所以,等友媒採完,cc就著他們的話題,直接問了下來……cc:民謠是一種訴說型曲風,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如何會受到熱捧?
  • 【對話大冰】長路漫漫是如何走過
    看見還有同學站著,大冰老師招呼同學們圍坐在舞臺上,就像招呼好久不見的老朋友。  等到大家坐定之後,在眾人的呼籲下,大冰和他的朋友王繼陽先為大家唱了一首蒙語的祝酒歌,拉開了這次活動的序幕。他一直在強調一個平行世界的觀念,人不應該只有一種身份,一個職業,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還要有更廣闊的世界。這不由的讓人想到王小波說的:「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就像大冰說的:「世界上有一種人,既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跡天涯。」
  • 「山東衛視一哥」大冰,事業正紅時浪跡天涯,今40歲依然孑然一身
    喜好書文,主持多個綜藝節目  大冰的家鄉在山東萊陽,自幼大冰便與其他男孩兒不同,他性格安靜,喜好書文。  或許是因為讀了太多的書,又或許是由於先天的語言天賦,大冰極善與人交流。  在高考時,大冰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山東藝術學院,大學學習期間為他以後的主持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 走近作家:大冰的心靈雞湯還能盛行多久?
    「到死之前我們都是需要發育的孩子,從未長大,也從未停止生長」,這句話來自作家大冰的新書《小孩》,也是最近小編正在看的一本。對大冰的記憶一直停留在高二那年,第一次接觸他的書《阿彌陀佛麼麼噠》是在期末考試的前夕,當時在班主任的眼皮底下偷偷摸摸地看完了這本書。
  • 從主持人到暢銷書作家 大冰說自己是「野生作家」
    《我不》大冰這個名字前面的頭銜很多:主持人、民謠歌手、作家。這其中知名度最大、最讓大冰受用的肯定是作家——自2013年出版第一本個人故事集《他們最幸福》以來,大冰已經憑藉《乖,摸摸頭》等多部作品登上了各種圖書排行榜。上月中旬,他的新書《我不》剛開始預售就銷量斐然。
  • 《大冰的小屋》蠢子和小藍的愛情
    看過大冰的文字的人都覺得他筆下的文字簡單但感情細膩。上一年大冰在全國巡演,期中一站就是馬鞍山。qq空間和朋友圈都被刷屏。雖然沒怎麼聽過大冰的音樂,但對他的文字有著感觸。其中《我不》一書中蠢子和小藍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我。
  • 大冰:見過的人越多,越喜歡孩子
    ——他是大冰,野生作家,說書人。一個有故事,會講故事,能把故事講得讓人含笑流淚的人。他的 6 本書,每一本封面都是小孩,每一個故事也是說小孩——苦中作樂的小孩,知苦滅苦的小孩。赤子之心的小孩,自度度人的小孩。大冰喜歡小孩,喜歡孩子一樣的人。他只想講故事,只會講故事,只是講故事。
  • 來自麗江的大冰世界
    很多看過大冰的書的人都對麗江念念不忘,對他的生活圈子也充滿好奇。不記得在麗江的第幾天兩個人真的很想吃燒烤就看了大眾點評,評分還蠻高的就去了。原本準備去老兵火塘對面的大冰的小屋,奈何特殊時期(我們出去旅遊的時候疫情還沒發展成這樣)人太多就放棄了(其實我們住的地方隔這比較近有次路過的時候還有位置不需要排隊,但是看到點評有人說空氣不流通裡面待得有點難受,然後也透過玻璃看到大家直接一堆坐地上所以不太喜歡就沒去)去老兵火塘的時候也還沒有很多人,我開始還以為是上生的要自己烤的那種
  • 大冰的故事讀一次就夠了,《好嗎 好的》
    大冰的書總是很厚,大冰的故事總是充滿了瀟灑江湖的味道,讓人豔羨,但我終究是看不完了。之前我一直模模糊糊地記得,他說過寫完這本就不寫了,但之後還是在微博看到他的新書徵求封面的消息。這本新書是《你壞》,我也只是有一本《好嗎 好的》而已。
  • 大冰的小屋,民謠,吉他,情感與夢想的地方。
    中國有個地方叫雲南,雲南有個小城叫麗江,麗江有個酒吧叫大冰的小屋。大冰的小屋是個小酒吧,酒吧裡有很多人,這些人,可能來自四面八方,這些人,形形色色,這些人,都有著,或悲或喜的故事……酒吧裡有流浪歌手,有吉他,有民謠,也有做生意的,上學的,打工的,寫書的……雖然我不曾真真切切的見到過,我卻在大冰的書裡,有一個對小屋清晰的影子。
  • 大冰《他們最幸福》首發 宋冬野捧場唱《董小姐》
    原標題:大冰新書《他們最幸福》首發 具有主持人、民謠歌手、背包客等眾多身份的大冰,9月16日攜新書《他們最幸福》在後海舉辦首發式。葉世榮、宋冬野等好友趕來捧場。大冰表示,他想告訴讀者有很多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 從當家主持到被雪藏,從月工資500到財富自由,大冰經歷了什麼
    大冰還說,那一年連暖氣費都掏不出來,兩手空空。生活的壓力重重地砸在大冰身上,讓他喘不過氣來,不得不辭去山東衛視主持人的職位。開始了自己另一段人生靈魂作家與自由歌者的結合在寫作的道路上,大冰也是一如既往地深受大眾的喜愛。在2016年4月16日獲得了:年度暢銷作家獎。
  • 從當家主持到被雪藏,從月工資500到財富自由,大冰經歷了什麼
    此後的大冰在主持界如魚得水,可以與當時的何炅汪涵並肩齊名。不僅做起了副製片人,並且主持的節目越來越多,就在這時火過半邊天的大冰卻消失在大眾視野。大冰的文字為自己俘獲了大量書迷,不單單是書中的內容,光是書名就吸引了讀者來賞讀《乖,摸摸頭》等等這一系列的書名即可愛俏皮又使人聽了就想讀一讀其中的內容,品一品其滋味。而讀過的人都被其經歷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