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段偉朵杜一格
閱讀提示|近日,市民孟女士發現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愛上了流行曲《倍兒爽》,「孩子太小,總是把『情愛』或者『閃瞎』之類的詞掛嘴上,真的好嗎?」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家長都有孟女士類似的困惑,小學生不愛兒歌,反而喜歡唱成年人的「戀曲」或網絡「神曲」,是該鼓勵還是該阻止?
【現象】小學生唱流行曲,「情愛」掛嘴上
近日,市民孟女士發現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亮亮放學回家後總喜歡哼一首歌曲,曲調活潑,孩子唱起來興高採烈,還配著誇張的舞蹈動作。起初,孟女士並沒有在意,後來卻聽到歌詞中提到「情是那麼蕩漾,心是那麼浪,化作一道光芒,閃瞎所有傷……」就有點不淡定了。
原來,亮亮迷上的這首歌是201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歌曲《倍兒爽》,由於歌詞好玩,曲調朗朗上口,不少大人很喜歡,沒想到在小學生中也流行開了。「孩子喜歡唱歌是好事,但還太小,總是把『情愛』或者『閃瞎』之類的詞掛嘴上,真的好嗎?不知道該鼓勵還是該阻止。」
曹先生有個5歲的女兒,從小喜歡唱歌。「我們會下載一些類似《讓愛住我家》的溫情歌曲讓她學,感覺孩子學學也挺好。」曹先生說,有一次他帶女兒去KTV,女兒竟無意中學會了唱《卡門》。當女兒唱著「愛情不過是一種普通的玩意,一點也不稀奇;男人不過是一件消遣的東西,有什麼了不起」的時候,曹先生夫婦哭笑不得。
「最怕網絡流行的『神曲』!」宋女士8歲的兒子一度學會唱《傷不起》、《愛情買賣》等網絡歌曲,在家時不時就來一句「你的微博,裡面辣妹很多」。「歌詞挺直白的,孩子老跟著學,擔心影響『三觀』。」宋女士說。
【析因】學會「流行曲」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我們班上很多同學都喜歡這首歌,大家都會唱幾句,很正常啊。」在9歲的亮亮看來,學會班上的「流行曲」《倍兒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音樂老師課堂上教的那些歌曲,都『老掉牙』了,出了課堂同學們都不喜歡唱。」
「小學生不愛兒歌,反而喜歡唱成年人的歌,剛開始我也很疑惑。」孟女士說,後來,她仔細回想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似乎也以學會各種流行歌曲為「榮」。「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上海灘》等片尾曲,當時在學生們中間傳唱率特別高,這或許是一種期待長大的心理,也是對優美旋律的本能喜愛吧。」
【建議】不用過分禁止,應做適當引導
「這個現象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洛陽市教育局直屬第二小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師亦蘋認為,小學生對成年人流行歌曲中的很多詞語缺乏理解能力,歌曲中也有不少詞語不適合小學生學習,所以不提倡小學生或者校園裡傳唱這些所謂的流行曲。但由於不少流行歌曲曲調優美,傳唱範圍廣,不管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在父母的手機、電腦、電視上,孩子們聽幾遍可能就學會了,很難禁止。
「孩子學唱成人歌曲,不用過分禁止,但哪些歌詞不適合傳唱,家長和老師要做適當引導。」師亦蘋說,另一方面,學校和家長可以多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優秀歌曲、世界名曲讓孩子學習,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