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577字,閱讀約4分鐘
最大膽的行為藝術:她全身麻醉,6個小時後,全身傷痕累累。
20世紀50年代,歐洲藝術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種被稱為"行為藝術"的現代藝術形式應運而生。所謂行為藝術,是藝術家親自加入,按照事先的計劃一步步進行,與他人交流或與他人產生共鳴,慢慢獲得結果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行為藝術家是自由的、大膽的,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藝術表演。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一個1946年出生在塞爾維亞的女孩,在中國有一種說法,家庭環境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由於瑪麗娜的父母在二戰期間都是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軍和黨的特遣隊員,戰爭勝利後,她的家庭自然成了英雄家庭,而她自己也成了英雄後代,一舉一動都在眾人的眼皮底下。
1973年,瑪麗娜將她的首場演出《節奏10》獻給了愛丁堡藝術節。在眾目睽睽之下,瑪麗娜拿出了20把不同樣式的刀,她依次拿著刀,朝著地面,五指張開手來猛刺。受傷是不可避免的,她只能儘量刺到指縫,一刀刺完後,她會拿起另一個繼續之前的動作,還會放出錄音,儘量讓手指傷停補時,跟上一次保持一致。
當時,人們很難理解瑪麗娜的想法,他們認為瑪麗娜的行為完全是自殘,稍有差池,整隻手就會殘廢。但瑪麗娜一點都不在意,她說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考驗,之後呈現給大家的,才是真正的藝術。第二年,在《節奏5》中,瑪麗娜用刀在腹部刻了一顆五角星,然後迅速躺在地上的火圈中,直到缺氧失去知覺。
事後,瑪麗娜非常生氣,因為她發現人的身體是有限的,失去意識後,無法順利控制精神和身體,無法繼續完成表演。1974年,為了考驗觀眾與表演者之間關係的極限,瑪麗娜進行了更為大膽的嘗試,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演出了她的巔峰之作《節奏0》,引起了世界各方的關注。
在《節奏0》演出前,瑪麗娜先在房間門口貼出告示,她讓觀眾從桌子上的72件物品中隨意挑選,然後用在表演者的身上。在這72件物品中,有玫瑰、蜂蜜等象徵美好的物品,也有剪刀、匕首、灌腸器等危險的器具,但最危險的是裝有子彈的手槍。儘管瑪麗娜表示自己可以承擔任何後果,觀眾不應該負責,但她仍然不想吃子彈。
此外,為了讓觀眾隨心所欲,瑪麗娜還將自己全身麻醉,不僅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也沒有任何反抗。隨後,瑪麗娜安靜地坐在椅子上,等待觀眾配合。一開始觀眾很警惕,不知道能對她做什麼,還得不停地試探她,但當發現瑪麗娜真的一動不動時,他們逐漸變得大膽起來。有觀眾拿起剪刀剪碎了瑪麗娜的衣服。一些觀眾舉起玫瑰,在瑪麗娜的眼前晃動,然後把它們塞進她的腹部。
鮮血,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其中一位觀眾拿起刀,不停地在瑪麗娜的身上划來划去,絲毫沒有顧忌瑪麗娜悲傷的眼神。然而,最讓人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一位膽大的觀眾拿起桌上的手槍,慢慢地塞進了瑪麗娜的嘴裡,他要向她開槍。幸運的是,另一名觀眾恢復了鎮定,迅速抓起手槍,向瑪麗娜道歉。在六個小時的過程中,瑪麗娜內心充滿了恐懼,她感覺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當她失去了抵抗,觀眾真的會對她做任何事情。
麻醉結束後,淚流滿面的瑪麗娜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她的衣服幾乎全沒了,身上布滿了淤青。瑪麗娜一言不發,只是平靜地將目光掃過觀眾席,仿佛在無聲地控訴。然而,觀眾們因為忍受不了瑪麗娜的眼神,連連後退後選擇私自逃跑,不知是在逃避什麼。
後來,她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你把所有的決定權交給公眾,那麼你離死亡就不遠了。
這裡是《熱愛永遠都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