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關於餘旭的謠言,軍中人士有話說

2021-03-0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煒、單大毛

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的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當多數人以沉痛的心情面對這則消息時,網上竟傳出「餘旭不夠格」、「女人不適合開飛機」等等無端推測。這幾天來,為餘旭正名者不斷湧現,觀察者網特邀兩名軍內人士,一抒己見。

餘旭飛行時間不夠格?呵呵

——西安政治學院軍事理論研究室 高煒

前幾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進行飛行訓練時發生碰撞事故,女飛行員餘旭血灑長空。從當日晚間開始,微博、朋友圈幾乎都被餘旭的各種信息刷屏,每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軍隊的人都禁不住落下熱淚。

然而,餘旭烈士屍骨未寒,已經有人開始大放厥詞曰:餘旭飛殲十的時間不過幾十個小時(甚至說總飛行時間不過幾十個小時),本不具備進入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資格,空軍領導為了吸引眼球強行將不夠格的女飛行員拉入特技飛行表演隊,以至發生此慘痛事件云云,一時間網絡上流言蜚語,更多人被蒙在鼓裡。事實真的如此麼?

進入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資格是什麼?

根據《南方日報》2016年11月4日文章《優秀飛行表演隊是如何「煉」成的》所言,該報記者採訪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隊長曹振忠時獲悉:「表演隊飛行員的選拔,有三個硬性的標準:年齡在35歲以下,飛行時間800小時,殲-10的飛行總時間達200小時以上。」顯然,餘旭的年齡沒有問題,那麼飛行時間是不是真如謠傳的只有幾十個小時呢?

「幾十個小時」的由來

根據《南方周末》2014年11月11日文章《八一飛行表演隊女飛行員檔案》所載,該報記者在2014年11月11日採訪當時八一飛行表演隊所在師師長趙康平時得知,八一飛行表演隊的女飛行員們「剛飛了約80個小時殲-10表演機」。

由於再也沒有搜到其他關於餘旭飛行時間的信息,所以基本可以認定,這是謠傳中餘旭只飛過「幾十個小時」的源頭。明眼人一看便知,人家說的是飛了80個小時的「殲-10表演機」,而餘旭從05年進入航校到14年長達9年時間不可能只飛「殲-10表演機」。

何況,這頂多只是餘旭加入八一飛行表演隊之後的飛行時間,與餘旭是否具備進入該隊的飛行時間完全沒有關係。

中國空軍的年度飛行時間

年度飛行時間,是用來衡量一國空軍飛行訓練強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關於這個指標,中國空軍曾經有著讓人難以回首的數據——在經濟不發達的年代,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們甚至一年只有幾十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勉強達到某些強國空軍的零頭。

然而,隨著近年來經濟實力的大幅增強,以及國防建設的需要,中國空軍的飛行訓練時間也急速增加,其提升幅度之大,令外人驚訝——根據《南方周末》2011年1月27日:《南中國上空的暗戰》一文所述:「北約國家空軍年飛行時間在180小時到250小時左右,而中國飛行員也早就達到190小時以上。」

餘旭在進入八一飛行表演隊前的飛行經歷

噩耗傳來,舉國悲痛,各媒體紛紛刊文介紹餘旭,以寄哀思,這位胸懷藍天夢的女英雄的成長足跡已經明了:

2005年,餘旭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航天大學。

2009年4月,北空某部飛行員。

2009年10月1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閱兵,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

2012年7月29日,駕馭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戰機(指殲-10,筆者注)首次單飛。

(以上部分參見《百度百科》「餘旭」詞條,已得到多方媒體信息的印證)

《中國軍網》2014年11月19日轉載《中國國防報》文章《「空中玫瑰」綻放珠海藍天:走進殲擊機女飛行員》(後簡稱《空中玫瑰》)提到,八一飛行表演隊隊長曹振忠告訴記者:包括餘旭在內的4名女隊員是2013年12月調入我八一飛行表演隊的。

簡單的加減乘除

根據前面的各方面信息,我們用小學算術水平即可算出:

2009到2013年一共可算4年,2012年7月到2013年12月是1年半,而中國空軍戰鬥機部隊的年均飛行時間是190小時以上,這意味著,餘旭即便沒有飛夠總飛行時間的800個小時,但不會差太多,而飛殲-10的200個小時,餘旭應該完成得綽綽有餘——《空中玫瑰》一文也提到,加入飛行表演隊的4名女飛行員「飛行時間都在750小時以上」。

這只是理論數據,實際上考慮到她們還參加了國慶閱兵,那麼之前肯定會進行強化訓練,訓練時間必然高於平時,再加上航校還會有幾十個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滿足800小時的要求是沒有問題的。

從美國空軍飛行時間看餘旭「不足」

在搜索關於女飛行員的信息時,一篇文章引起筆者的注意。這篇2016年3月28日載於《西陸網》的《解放軍飛行員訓練時間首超美軍一線飛行員》有這樣一段話:

美國空軍官方雜誌《空軍》2015年5月號刊發了年度特刊——《美國空軍2014年年鑑》,總結了一份截止2014年9月30日美國空軍最新的實力統計表。

據統計表透露,美國空軍戰術戰鬥機部隊飛行員年均飛行小時數在2010年達到232.8小時這一峰值後,開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4年僅為158小時。據稱,這是由於美國空軍採用更加高效的模擬器輔助訓練作為補充所致……。

而且,根據軍事資深博主「默虹_美海軍學習小站」2016年8月21日的博文《2016美國空軍實力一覽,中美對比差距巨大》提到的,截至2015年9月30日,「空軍戰鬥機、攻擊機等戰術飛機飛行員年平均飛行小時數154.8小時」。同時該文也提到「雖然逐年下降,但使用飛行模擬器的時間正在日益增多」。

由以上兩組數據不難看出,通過在模擬器上進行飛行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實際飛行訓練,從而使飛行時間雖然大大下降,訓練水平卻能夠保持。

而觀察者網2016年11月14日文章《殲10女飛行員餘旭犧牲續:失事飛機引擎和黑匣子已找到》中,和餘旭相處八年的戰友劉強(化名)也提到「為了進入殲-10,餘旭在模擬器上不分時日地訓練」,可見餘旭除了實際飛行訓練,還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器訓練。

綜上所述,餘旭絕不致如造謠者所說的,「沒飛夠訓練小時」所以水平不夠,從而釀成慘劇。

灑淚祭餘旭,又不由得想起了當年「飛鯊」從「遼寧」號上騰空而起,引得舉國歡騰,「航母style」大行其道之時,房兵大校提醒人們:大國空軍是摔出來的,當我們為中國的大國空軍夢而歡呼雀躍時,就要準備接受禍從天降的現實。

我們的「金飛雀」飛遠了,但中國空軍的大國步伐仍然會堅定地邁向前方。這是任何靠造謠中傷博出位的宵小阻擋不了的。

***************

關於餘旭飛行事故的技術貼

——軍隊一員 單大毛

1、為什要設立飛行表演隊?

飛行表演的本質,是飛行訓練。更進一步說,是對飛機性能的追求、對人體和飛行極限的挑戰。因此說,飛行表演是一國空軍人才素養、裝備性能、訓練水平等各項指標的直觀體現,有助於發掘人與裝備的潛能,提高作戰實力。

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飛行表演隊。除了中、美、俄、英、法這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外,世界上僅有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有飛行表演隊。

現今各國空軍的特技飛行表演隊,考慮到戰備需求與操作成本,大多數使用教練機作為表演機種。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使用第三代戰鬥機進行特技飛行表演。

用戰鬥機做飛行表演,足以看出這些國家的飛行表演充分考慮到了作戰需求。

2、特技飛行表演本身,有何意義?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特技飛行,是人類在不斷挑戰飛行的極限。今天,一些飛行特技動作已成為業界經典。比如:俄羅斯飛行員飛出的「涅斯捷羅夫筋鬥」、加力盤旋、躍升半滾倒轉;法國飛行員飛出的終點筋鬥、阿波羅橫滾、旋轉木馬,等等。不少表演科目是世界航空表演史上獨一無二的內容。

更為重要的,許多特技飛行動作具有實戰意義。

1987年,在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的一架P-3B型反潛巡邏機,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時,遭遇一架Su-27戰機,這架Su-27第3次逼近P-3B時,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側的一號發動機上,像手術刀一般劃開了一個大口子,P-3B差點墜毀,而Su-27則因垂尾損壞很快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

這次事件就是前蘇聯飛行員的一次特技飛行表演。從這樣的冒險中,人們領略了前蘇聯飛行員精湛的飛行技術,同時也看到了冒險的價值:給對手造成了事實上的麻煩和心理上的震撼。

3、殲-10,到底行不行?

一般來講,飛行表演隊的飛機,由這個國家裝備數量最多、操控性能最好、技術最成熟穩定的飛機來擔當。比如:美國採用F-16,俄羅斯採用Su-27、MIG-29,英國選擇的是隼T.1。

那麼,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所用的殲-10,到底情況如何?

從技術上看,八一飛行表演隊所用為殲-10AY和殲-10SY兩種型號,後者是前者的雙座版。無論哪個版本,發動機、機體、電傳飛控等關鍵部件沒有變化,飛機性能跟我們平時所說的殲-10A完全一樣。

殲-10戰機不同於其他國家飛行表演用機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鴨翼+大後掠角三角翼的氣動布局,這也被認為是殲-10戰機的最大優點,就是在飛行過程中更加靈活,擁有極強的機動性,其瞬時機動能力甚至可以與安裝矢量噴口的F-22相媲美。

但同時,由於機動性好,對飛行員的反應提出更高要求。特別是在做飛行表演動作時,一般飛機之間靠得很近,因為操作靈敏度高,飛行員就更需謹慎,稍有不慎就會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在動力方面,殲-10戰鬥機大部分採用的是俄制AL-31FN發動機,後期裝備了部分國產渦扇10(WS-10)A渦輪風扇發動機,這兩種發動機總體性能都很優異,推力在122.58kN以上,能夠提供300 m/s的爬升率。

但也都存在著一些製作工藝上的短板,給飛行安全帶來一定隱患。特別是殲-10作為高敏捷、高機動的單發戰鬥機,對發動機的消耗比較厲害、質量要求也更高一些。

儘管我們是世界上僅有的能自行製造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的三個國家之一(美、俄、中),但我們要正視在這一領域存在的差距,及早解決大國重器的心臟問題。

總的來看,殲-10已經列裝部隊10多年,屬於比較成熟的機型。在這10多年間,戰機損失和列裝總數之間的比例是在正常範圍內的。總之,殲-10的總體表現是不錯的。

4、女飛行員不適合飛戰鬥機?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成為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行員,首要的身份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包括航天員劉洋、王亞平在內的女飛行員,很多都曾飛過戰鬥機。

餘旭作為我軍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2012年就已完成了第三代戰機殲-10的單飛,並取得優秀成績。實際上,二戰時期就女性飛行員就開始駕駛戰鬥機。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前蘇聯空軍特地組建了女飛行員飛行團,駕駛戰鬥機為第599夜間轟炸機團提供協同作戰。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批女性戰鬥機飛行員。其中一些女飛行員最後甚至發展成為擊落5架敵機以上的王牌飛行員。

目前,世界上已有超過15個國家的軍隊擁有女飛行員,美軍目前共有多達近千名女飛行員,甚至有了能飛F-22的女飛行員。衡量一個人是否適合飛戰鬥機的標準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條當然不是性別。

美軍F-22女飛行員

自從噴氣式飛機問世以來,人類飛行的速度就得到了成倍的提升,加之新式戰機操作的靈活性,這對人的反應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殲-10的最大飛行速度大於2.0馬赫,即2倍音速,超過2450公裡/小時,即便是日常平均飛行速度,也到了800-900公裡/小時。

同等條件下,駕駛不同的飛機,飛行速度慢的,留給飛行員反應的時間當然就更長一些。可即便空中飛行速度再慢,幾乎所有的空中緊急情況處置,也都是按毫秒、微秒來計算的。

每一名飛行員都是萬裡挑一選出來的,戰鬥機飛行員更是優中選優,在反應速度上超過常人,足以應對一般突發情況。

5、為什麼跳傘還會犧牲?

突發情況下的主動跳傘一定要選擇一個最佳時機。對於飛行員來說,生死抉擇往往就在瞬間。哪怕是不到1秒鐘的時間裡,彈射時機的把握也尤為重要,早一點或晚一點都會影響到彈射的成功。

2003年9月14日,美軍「雷鳥」飛行表演隊的F-16戰機墜毀,飛行員在墜地前0.8秒彈射,差點就喪命。今年4月份犧牲的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張超,正是由於試圖保住戰機,而錯失最佳跳傘時機,彈射角度幾乎與地面平行,墜地重傷壯烈犧牲。

6、事故的一種假設推斷。

據多家媒體報導,餘旭犧牲前,2架飛機在進行「雙機滾轉」訓練時相撞,其中1架殲-10雙座型表演機墜毀,前艙飛行員成功跳傘,坐在後艙的餘旭彈射時撞上僚機副翼,不幸以身殉職。

新聞中提到的「雙機滾轉」全稱叫「雙機繞軸滾轉」,即長機或僚機不以自身的軸線滾轉,而是圍繞對方進行螺旋滾轉飛行。2機是同向前進做「纏繞」動作,要求雙機速度、高度保持一致。

可以肯定的是,飛機沒有相撞!之前有的網友一直誤認為2架飛機在空中對衝相撞。如果是對衝,兩架飛機剮蹭後彼此的距離會越來越遠,飛行員彈射後應該不會撞到另外一架飛機。

而且,如果是對衝發生剮蹭,兩機的相對速度就會翻倍,造成的破壞力會非常大,幾乎瞬間就可以造成2架飛機的粉碎解體。有些媒體把報導標題寫成《八一表演隊2架飛機相撞1死1傷》,實際上是不嚴謹、不專業、不準確的。

造成飛行事故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一般來講,雙機訓練彼此會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並時刻保持空中無線電聯絡暢通,飛行員會留意儀表數據,等等。

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造成飛機在高速、貼身飛行中發生意外。儀表發生問題可以導致飛行高度、速度等數據不準,溝通不暢也可以導致事故發生。

此外,空中還有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複雜空氣對流,有時瞬間風力大到完全可使飛機發生位移、偏離預定路線。

另外,還有一些根本意想不到的因素也可誘發飛機發生事故。比如:1982年,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4架T-38教練機在表演翻筋鬥的時候,長機過頂點沒有拉起來,後面的三架飛機跟著長機一齊以菱形編隊撲向地面,無人倖存。

後來查明,是長機操作杆被一個小沙粒卡住導致事故的發生。

孔雀已去,無論這次事故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希望大家都不要隨便議論,更不要造謠、傳謠。逝者為大。


🚗:微博@觀察者網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動,老司機請提高警惕⚠️

轉載規範請後臺回覆:轉載

合作/廣告/投放/溝通

✉️:pr@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觀察者網App上都有!

如何獲得?👇

相關焦點

  • 餘旭的最後一條朋友圈:祝空軍生日快樂 餘旭個人資料簡介
    11月12日,親友們都在為川妹子飛行員餘旭哭泣。她,是中國首個殲- 10女飛行員。  從12日下午起,社交媒體就傳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的消息。與她熟識的人都不願意相信,都期望這是一個謠言。  12日晚,就在餘旭父母飛往事發點後,親人們把微信群「歡樂群」,更名為了「等你回來!!」  群中,每個成員都祈願群主餘旭回來。
  • 關於西瓜的不實謠言,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有話說
    關於西瓜的不實謠言,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有話說  近來,天氣日益炎熱,西瓜作為具有降溫解暑效果的當季水果,備受廣大市民的青睞,然而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關於西瓜的不實謠言存在。接下來,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收集了3個生活中常見涉及西瓜的不實謠言進行權威解答,並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確選購、食用西瓜。
  • 易安閣同題悼餘旭
    縱有萬千言,難將忠魂慰。暗禱鏗鏘玫瑰去,再入天堂媚。《痛惜金孔雀魂斷藍天》現代詩你,在我們眼裡還是個孩子,你,在父母眼裡還是個小女。你,在姐妹們眼裡還是閨蜜,你,在母校中學生眼裡還是那個偶像學姊。不,你是中國軍人中的巾幗精英,向世人展示著颯爽英姿,尖端科技!
  • 《餘旭和郭川》
    >文 | 黃瑞勇短短1個月之內,餘旭和郭川,接連2位「勇士+英雄」突然隕落,令人捶胸頓足,不勝唏噓。2位皆高顏值,皆富情商,皆行事磊落,皆極有擔當。2位皆民族英雄,明知所事項目時刻挑戰自身極限,然從不退縮,迎難而上。偉大的水手,他的歸宿必然是無際的大海。而偉大的飛行員,其歸宿定是無邊的藍天。人活在社會的最大意義,不在於位高權重,而在於他對社會的推動、他為社會創造的價值。郭川之於中國航海,正如餘旭之如中國航空。
  • 餘旭精神,照亮前方的路
    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河北唐山進行飛行訓練中,發生事故,尾翼打中了身體,餘旭跳傘失敗,壯烈犧牲。餘旭,1986年出生在四川崇州。2005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大學。因為有個特長,會跳孔雀舞,所以代號為「金孔雀」。餘旭成績優秀:2009年10月1日,參加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慶的大閱兵,擔任機隊右二僚機的位置。 2016年11月1日,曾經在珠海航空展,代表中國八一飛行表演隊,施行飛行表演任務。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餘旭留給世界最後的聲音
    「我們會有很累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的是任何人感受不到的。比如像我們這個年紀的女孩,她們體會不到坐在座艙裡的感覺,也體會不到飛在空中,看見大地、看到白雲的這種感覺,當然她們也體會不到那種載荷壓到身上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們是特殊的體會,所有很多東西都是有付出,但是也有得到。」
  • 餘旭遺體在天津火化 父母親人好友戰友含淚送別
    11月16日,這是殲-10女飛行員餘旭離開的第五天。這也許是平津大地最冷的一天。這一天,餘旭的遺體被火化,她的父母、親人、好友、戰友,在這個冷得骨頭哆嗦的日子,含淚送走了她。  在天津武清區殯儀館,成都商報記者用一束白菊,送了這位所有人心目中的女英雄最後一程。這個偏僻的小鎮上,餘旭這個名字也許會永遠留存在淡藍的天空。
  • 「金孔雀」餘旭犧牲4周年 懷念!
    【「金孔雀」餘旭犧牲4周年 懷念!】她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入伍,先後飛過4種機型;她是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也是首位駕殲-10飛機飛上藍天的女飛行員。2016年的今天,餘旭在訓練中不幸犧牲,年僅30歲。
  • 【活著】犧牲女飛行員餘旭珍貴老照片:八年,從青澀到蛻變
    餘旭的人生像煙花一般倏然划過中國藍天史,留下一道不凡的印記。也許是命運安排,攝影師家哥從2009年開始持續記錄了餘旭從青澀的鄰家女孩一年年成長為金牌飛行員的全過程。八年間,餘旭羽翼漸豐,勇敢離巢,最終歸屬於天空。
  • 有一種奉獻叫犧牲 11月12日「金孔雀」餘旭犧牲4周年
    有一種奉獻叫犧牲 11月12日「金孔雀」餘旭犧牲4周年時間:2020-11-12 13: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一種奉獻叫犧牲 11月12日金孔雀餘旭犧牲4周年 她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入伍,先後飛過4種機型;她是中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也是首位駕殲-10飛機飛上藍天的女飛行員
  • 追憶「金孔雀」餘旭:一個渴望天空 自信而又果敢的女飛行員!
    餘旭是我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之一,曾參加過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等重大活動,在八一飛行表演隊裡,餘旭的代號是金孔雀。如今,金孔雀已經永遠融入了祖國的天空之中。(詳情點擊:她的青春永遠翱翔在祖國的藍天)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今年,餘旭剛剛三十歲。在人生的三十個年頭裡,她通過努力,成為了我國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駕機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並代表我國女飛行員亮相海外。
  • 空中「女超人」餘旭,駕駛殲10戰機血染長空,英雄值得銘記
    後來,餘旭的高中班主任談及這位得意門生的選擇時表示,她名字裡的"旭"字也許註定了她會從事翱翔藍天的職業。 餘旭2005年通過的層層選拔,考入空軍航空大學,成為了第八批女飛行學員中的一員。當年招飛報名的應屆女高中畢業生有20萬人,最後被錄取的只有35人!
  • 軍中無樂園——那些關於寶島電影《軍中樂園》
    不過在這個預告片永遠比電影本身精彩的年代,除了「褲脫我看」的怨念之外,筆者不得不承認《軍中樂園》仍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情懷片和年代劇,這一點當然得益於導演鈕承澤早年的眷村生活,以及臺灣電影教父侯孝賢的剪輯功力。 電影本身的劇情並不複雜,1969年一個來自書香門第的年輕新兵羅寶臺(阮經天飾演)入伍後被分配到距離大陸最近的離島金門,從此開始了其為其兩年的軍旅生活。
  • 女飛行員餘旭,第一位駕駛「殲十」的女性,犧牲後36萬群眾送行
    餘旭就是這樣的女兵,她是一名女飛行員,也是首位殲十女飛行員。2016年11月12日,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因為飛機出現技術性問題,餘旭最後跳傘失敗而犧牲,年僅30歲。1986年,餘旭出生於四川崇州,她的家庭條件不算很好。看著操勞的父母,餘旭養成了獨立的好習慣,她很懂事,自己的事情從來不去麻煩別人,是默默努力的好女孩。
  • 中國首位殲十女飛行員餘旭犧牲,竟被指責女人不適合開飛機
    11月12日,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八一飛行表演隊「金孔雀」餘旭,因跳傘失敗,不幸遭遇飛行事故犧牲。目前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中國僅有4名,餘旭是其中之一。 餘旭坐在後艙,她本人跟操作失誤沒有任何關係。 其次,據媒體報導就能發現,餘旭跳傘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彈射時撞到了另一架飛機」。
  • 「八一」建軍節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祭奠空軍革命烈士餘旭
    8月1日上午,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編委會副主任程玉山、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文藝頻道主任張秀嫣、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秦雯,小記者程樹傑一行,由玉田工作站主任谷守軍、副主任邵國帶隊以及其工作站的記錄者們,一起在玉田金孔雀公園開展了祭奠餘旭烈士活動。
  • 粉碎謠言!這41個關於疫情的謠言,不要相信!
    謠言十一:吸菸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真相: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科學的角度看,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的老菸民抽菸時間長,患有慢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就抵抗力較差,得任何疾病的機率都要明顯高於非菸民。
  • ​軍中無樂園——那些關於寶島電影《軍中樂園》
    不過在這個預告片永遠比電影本身精彩的年代,除了「褲脫我看」的怨念之外,筆者不得不承認《軍中樂園》仍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情懷片和年代劇,這一點當然得益於導演鈕承澤早年的眷村生活,以及臺灣電影教父侯孝賢的剪輯功力。
  • 【凱妮有話說】軍營十大美女出爐 說說你心中最美的女兵
    餘旭——你在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駕機飛越天安門廣場,你在單位殲-10改裝中首個單飛,你不僅空天中起舞,在節慶的舞臺上風採依然。你就是「文武雙全」的飛天驕女。你的手中有一支生花妙筆,先後在《解放軍報》《前進報》等發表文章50餘篇,被軍區評為新聞報導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嘉獎4次。
  • 關於《貞子》和《金陵十三釵》的謠言!
    而5月12日既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誰的群多,轉一下,日本人說中國人是垃圾,不團結,今天騰訊公司和日本人打賭,如果在兩周內轉發超過兩百萬個群的話,日本人就是垃圾。愛國的就轉發。這條謠言依稀記得是始於2012年,從那以後《貞子》每年都會來中國「上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