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承認筆者觀賞這部電影的目的並不那麼單純,所以看完之後的失落……你懂的。不過在這個預告片永遠比電影本身精彩的年代,除了「褲脫我看」的怨念之外,筆者不得不承認《軍中樂園》仍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情懷片和年代劇,這一點當然得益於導演鈕承澤早年的眷村生活,以及臺灣電影教父侯孝賢的剪輯功力。
電影本身的劇情並不複雜,1969年一個來自書香門第的年輕新兵羅寶臺(阮經天飾演)入伍後被分配到距離大陸最近的離島金門,從此開始了其為其兩年的軍旅生活。自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以來,直到2002年臺灣地區政府正式宣布試行「募兵制」改革之前。服兵役都是每一個年滿18周歲的臺灣男丁都必須承擔的責任。
當然對於應徵者,當時的臺灣「國防部」也有相對嚴格的體檢和「政審」程序,不過考慮到當時臺灣島內的政治生態,以有過「反對」傾向的「身家不好」為由逃避兵役,實在風險太大。因此要避免被徵召,只能從體檢環境打開缺口。在例行的身體檢查後,役男的體格被分為三種:甲種,乙種和丙種(不及格)。身體素質者自然是甲種,有近視者是乙種,有傳染疾病或身體殘疾者則為丙種,免於徵調。
比如本應與羅寶臺同年高中畢業的陳水扁日後便以手肘外彎為由逃過一劫。不過根據其著名反對者——作家李敖的說法:「陳水扁根本未參加過兵役體檢。他為了逃兵役,將自己說成是丙種體形,像陳水扁那樣手肘外彎去當兵的大有人在,他們是怎麼通過體檢的?」對此陳水扁出面澄清說:「我家是臺南縣的三級貧戶,沒有什麼後臺,如果不是丙種身體,怎麼能逃得過兵役?」好吧!我們只能想見蔣總統先生當時已經預見到了陳水扁有「反動」的潛質。
無論原因何在,被免於兵役的陳水扁此後先後考上了臺灣大學的商學系和法學系,從此開始了獲得獎學金、當上律政先鋒、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道路。而悲催的羅寶臺則不得不在順利通過體檢之後,通過「抽籤」決定自己未來兩年的命運。這樣「抽籤」分為兩次,第一次決定兵種,一般來說待遇優厚的空軍為上籤,雖然苦悶但每隔數月可以回臺休假的海軍則為中籤,而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則被視為下籤。第二次「抽籤」則決定服役的防區,臺北等大城市的各直屬機關自然是上籤,臺灣島內及澎湖的各類軍事基地則為中籤,而金門、馬祖以及南海的太平島則被視為下籤。而為期兩年的兵役,對大多數臺灣男丁來說是一種磨鍊,更是一種耽誤。
「海龍蛙兵」——兩岸對峙時期的臺灣兩棲偵察兵
從羅寶臺在電影中的境遇來看,他無疑是抽到了「下下籤」,被分配到了駐守金門的陸軍兩棲偵查連。不過由於每一個籤筒中40多支籤裡只有兩支外島籤(金門、馬祖)、一支離島籤(太平島),由此被抽中著往往會被調侃為「金馬獎」,因為一組人一起去抽,如果前面的人把島外都抽完,剩下的人就肯定不會去了。 那如果前面的人都在島內,最後一個人也根本就不用抽了,便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而比中「金馬獎」更為鬱悶的是,羅寶臺抵達金門之後才發現自己被分入了俗稱「海龍蛙兵」的兩棲偵察兵。
有一些影評將羅寶臺所加入的部隊寫作「中華民國陸軍第101兩棲偵察營」,但事實上作為直屬於臺灣陸軍總部的戰略突擊力量,第101偵察營直到1973年才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執行單兵兩棲突擊任務的「海龍蛙兵」則分別各陸軍師的「成功隊」、第1001、第1002偵察連以及由美國顧問團所訓練的所謂「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隊」。
上述這三支部隊之中,「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隊」成立最早,但戰績平平。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除了該部隊受制於由軍統轉化而成的「國防部情報局」、陸軍、海軍多方領導之外,更重要的是國民黨當局給這支部隊所訂立的本身就是其無力承擔的戰略使命。1955年,隨著韓戰的結束,美國與蘇聯、中國之間的對立逐漸冷卻,彼此間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加上解放軍在近海作戰的機動性增加,國民黨方面軍事反攻大陸的計劃,無論在國際條件或登陸作戰的優勢上,都出現走下坡的趨勢,如何重新推動「反攻」的事業,成為了國民黨當局面臨的新課題。此時,「國防部情報局」偵防組組長谷正文以明代的倭寇為例,提出在沿海地區進行武裝騷擾行動的相關計劃。
在蔣介石的首肯之下,成立於金門的「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隊」擴大了其行動範圍,北至山東萊陽,南至廣東陽江均被歸入其突擊的範疇之下。但隨著國民黨方面突擊的頻率增加,中國大陸反擊也隨即採取了積極的應對策略,沿海解放軍與民兵均夜間輪流巡視, 出海漁船也受到嚴格的保護。 大陸方面的高度警惕,自然使得海上突擊行動困難重重。1962年11月底,三十餘名武裝突擊人員喪生於廣東臺山外海,無一生還。雖然如此,國軍仍未放棄突擊行動。
1965年8月,國軍方面進行「田單作戰」的蓬萊一號、蓬萊二號計劃,意圖以國民黨海軍的「劍門」與「章江」兩艘軍艦,搭載「陸軍總司令部特種軍事情報隊」的膠舟1艘,載特戰工作人員7人,以東山島為目標,計劃實施兩棲偵察及海上突擊襲擾,並相機摧毀解放軍沿岸雷達站。但8月5日清晨6點,這兩艘軍艦尚未穿過海峽中線,即被解放軍雷達截獲,隨即便被解放軍的護衛炮艇和魚雷艇編隊重重包圍。在激戰四個小時後,「劍門」和「章江」皆被擊沉,國民黨海軍巡防第二艦隊司令胡嘉恆少將以下22名軍官、175名艦員與隨艦陸軍特種兵死亡,「劍門」號艦長王韞山中校、第二艦隊參謀黃致君中校以下33人落海被俘。解放軍方面僅有2艘護衛艇、2艘魚雷艇負傷,4人陣亡,28人負傷。是為著名的「八六」海戰。經此一役之後。國民黨「海軍總司令」劉廣凱引咎辭職,臺灣方面從此再也不敢輕言「反攻大陸」。
就在「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隊」 執行武裝襲擾頻頻失手的同時,駐守金門國軍戰術級兩棲偵察部隊——「成功隊」逐漸成為軍中新寵。所謂「成功隊」全名為「成功特種蛙人隊」,最初是分別隸屬於金門駐軍各師,執行師級戰術偵察任務,之所以命名為「成功」,倒不是取「馬到成功」的意思,而是告誡參與行動的兩棲蛙人們「不成功,便成仁」。不過由於指揮權下放各師,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軍方面對「成功隊」的使用相當混亂。除了戰術偵察任務之外,為了撈取政治資本,國軍各師還要求「成功隊」蛙人只配備一把短刀、一雙蛙鞋,深夜潛入對岸、突擊摸哨,甚至異想天開的提出過暗殺解放福州軍區司令員的計劃,但除了換來巨大的傷亡之外,更由於解放軍方面的反擊而引發了金門全島駐軍的恐慌。
整個20世紀60年代關於解放軍蛙人部隊頻繁地滲透入金門防區,對國軍哨兵乃至整個營地實行突襲的報復行動的恐怖故事一度在金門軍中廣泛的流傳,最有名的一個傳聞發生在小金門,傳聞當地青岐村有一個南山連在駐守,結果有一天晚上整個連被對方的「水鬼」摸掉,幫部隊洗衣服的阿伯早上6點去寢室看,發現所有士兵都被割喉,雖然這個傳聞一直未經證實。諷刺的是主動發起蛙人滲透襲擊的臺灣軍方在此期間的戰績卻乏善可陳。即便是在電影之中,羅寶臺等新兵討論起被譽為「魔鬼老張」的士官長(陳建斌飾演)時,也不過是說其一個人從金門遊到廈門,逼迫當地電影院的放映員播放臺灣軍隊的宣傳片而已。
根據「魔鬼老張」自己的回憶,他來自山東的一個窮苦農民家庭。父親早年參加抗日遊擊隊,從此一去不復返。而其本人則被國民黨敗兵裹挾著來到了臺灣。從電影中的表現來看,「魔鬼老張」雖然有些粗暴,但不失為一個合格的士官長,無論是在挑選新兵還是日常訓練之中,他都盡心盡責,也並未出現勒索新兵等舉措。甚至在羅寶臺幫助其完成了一次典當之後,還主動提出要請他去「八三一」消費。以上種種固然是「魔鬼老張」個人的操守使然,但同時也是當時劉雨成領導之下「成功大隊」軍紀相對嚴明的一個縮影。
在蔣經國的幹預之下,統一管理金門各師蛙人的「成功大隊」於1962年成立。首任大隊長便是第 92師「成功隊」隊長劉雨成。劉雨成出生於江蘇省銅山縣(今徐州市銅山區),抗日戰爭時期投筆從戎,加入了以在校學生為主組建的青年軍。跟隨國民黨殘軍敗退臺灣之後,劉雨成被選入有著臺灣黃埔軍校之稱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不過當時的國民黨部隊軍官嚴重冗餘,劉雨成畢業之後也只能頂著少校的軍銜幹著排級軍官的工作。或許正是源於這份鬱悶,當上了連級規模的「成功大隊」大隊長之後,劉雨成狠抓部隊訓練和內部紀律。因此國軍兩棲蛙人偵察部隊成為「軍中精銳」,大致要從劉雨成接掌「成功大隊」開始。
1973年,「成功大隊」正式與陸軍第1001、第1002偵察連以及「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隊」合併,成立「中華民國陸軍第101兩棲偵察營」,劉雨成升任中校營長。而第101兩棲偵察營也由此成為了各方軍政人士錘鍊家族子弟的大熔爐,如郝伯村便將其子郝龍斌送入第101兩棲偵察營服役,而軍方高官子弟不必抽籤便被分配到最為艱苦的崗位,在當時也是一種慣例。
「八三一」——金門特約茶室的前世今生
不過電影中的男主角羅寶臺並沒有在「成功大隊」待太久,便由於先天對水的恐懼而被迫調去管理俗稱「八三一」的「特約茶室」。所謂「特約茶室」是國民黨政府為解決金門等前線駐軍的生活需要而設置的「特殊服務場所」。為防禦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國民黨軍政府不得不在金門等地布署大量的兵力。十數萬軍隊終日以碉堡為家,與槍炮廝守,生活苦悶、士氣低落,自然成為國民黨軍方急需解決的問題。
大多數都是奔著香豔鏡頭來的
軍方為「調劑官兵生活,安撫他們的心靈」,自1950年初就策劃設置「特約茶室」,取名為「軍樂園」。不過當時,仍在金門擔任司令官的胡璉對這種舉措並不認可,在其任期內,「特約茶室」只在大、小金門各設置一處。「特約茶室」真正泛濫成災,是在1955年劉玉章代替胡璉成為金門的司令官。在他的任期內,「軍樂園」先後在金城、安岐、東林、小徑、庵前等6個島上設置分院,從業人員達到兩百多人。
這些「軍樂園」成立之後,由一位背景特殊的杜先生全權擔負招聘「服務人員」的任務。臺灣媒體稱,杜先生負責從臺灣省各地「風化區」裡招募從業者,年齡在二十至二十五歲之間,要求容貌不一定妖嬈美麗,但「身家必須清清白白,審查十分嚴格,從本人往上推三代,不得有任何反動嫌疑」。此外,本人如有過賭博、吸毒、偷盜等方面「足以影響軍隊紀律的不良前科」者,也一概不予錄取。而凡被錄取者,每人發給安家費一萬元——這筆數在當時而言不可謂不豐厚。
據在「軍樂園」擔任管理員11年之久的袁喜晉回憶說:「軍樂園」服務的對象,起初是沒有階層區別的,後來才劃分為軍官與士兵兩個階層,分別購票入園,軍官15元,士兵10元,逐漸漲價為校官300元,尉官250元,士兵200元。不過由於杜先生招聘來者,只強調素質,不注重容貌,一些士兵被召喚入室後,看到「小姐」的容貌過於「抱歉」,返身要求換票的現象一度頗為常見,樂園於是決定取消對號入室的辦法,讓他們自由選擇,同時讓「服務員」們像軍隊換防一樣,定期在七個分園和總園之間進行輪換。
特約茶室娛樂票實物
金門島的「特約茶室」存在了四十年之久,1990年9月30日,國民黨宣布廢除「軍樂園」,但為避免單身官兵突然適應不了,還特地轉由民間經營了一段時間,直到1991年11月底才相繼關門。「軍樂園」的設置被視為罪惡的象徵,但在臺灣官兵們看來,卻是「合理」的。臺灣媒體曾援引一名叫陳長慶的金門退役士官的話說:「茶室在1951年設立,到八十年代結束,在金門存在長達三十多年的歷史,金門如果沒有茶室的設立,金門婦女不知會有多少人受到傷害」。
對於金門島士兵危害島上婦女的現象,1958年(當時爆發了震驚世人的「炮擊金門戰役」),大陸方面曾有篇題為《遭我炮擊後的金門蔣軍》中寫道:金門島的婦女受到蔣軍慘無人道的欺壓蹂躪。所有十八至三十歲的青年婦女都被編入「婦女隊」,經常被迫到各碉堡去進行「勞軍」,受到蔣軍官兵的調戲和汙辱。另外,蔣軍官兵還經常闖到居民家裡去蹂躪婦女,對敢於反抗的,即殘酷地加以槍殺。許多居民咬牙切齒地罵他們是「賊兵」……目前,蔣幫在金門蔣軍中,大力推行所謂宣誓效忠運動,並用「勳章」、「獎章」、「獎金」、封官晉級和女人「歡迎」「陪伴」「慰問」等辦法來收買蔣軍繼續賣命
從當事人的回憶來看,金門島內的「特約茶室」似乎純屬市場行為,似乎並無逼良為娼的現場。但綜合當時臺灣島內的經濟形勢,無數跟隨國民黨政府流落臺灣的普通女子生活無以為繼,被迫流落風塵何嘗不是另一種殘酷。而電影中與羅寶臺暗生情愫的妮妮(萬茜飾演)這樣由服刑監獄自願轉入「特約茶室」以求縮短刑期的情況也並非空穴來風。
在臺灣作家管仁健所撰寫的《你不知道的臺灣》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1978年4月13日臺灣第117步兵師中尉軍官徐興倫與女兒程某某於桃園市民生路182號的金信銀樓搶劫殺人。案件告破之後,案件告破之後,徐興倫被判處死刑。程某某則因年僅17歲,所以「從輕量刑,以啟自新」。不過坊間卻謠傳程某某之所以被免於死刑,是因為自願調去金門的「特約茶室」。更有好事者說其在金門為某高級將領所寵愛,常載著她坐吉普車與金門街道呼嘯而過,引來百姓的爭睹。當然管仁健最後也宣稱:「以上均為道聽途說,兩蔣在軍中所搞的八三一,是否有女囚獻「身」報國,屬於國家機密」。
棄暗投明——國民黨金門駐軍逃亡現象
電影中除了羅寶臺和「魔鬼老張」與「軍樂園」中「服務生」間的情感糾葛之外,另一條故事主線,則圍繞著與羅寶臺同期應徵入伍的鐘愛華(王柏華飾演)不堪老兵欺凌,帶著「軍樂園」中同樣對生活絕望的「服務生」一統泅海通往大陸展開。應該說在兩岸對峙期間,國民黨金門駐軍逃往的案例非常之多,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然還是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的林毅夫先生。
林毅夫出生於臺灣省宜蘭縣,1975年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於陸軍官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隨即留校擔任學生連排長,第二年考上國防公費臺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1978年獲政大企管碩士,隨即返回軍中,派赴金門馬山播音站前哨擔任陸軍上尉連長,負責接待外賓參觀第一線連的任務。馬山連是全師最重要的一個連,不但全連官兵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而且裝備福利都是全師最好的。因為這個連的位置正在馬山,是全金門距大陸最近的據點,退潮時離對岸直線距離只有2300 米,通過望遠鏡可以清楚地看到對岸軍民的活動,所以多年來都是金門防務部接待外賓眺望的明星據點。
毅夫自己買了一臺半導體收音機,每當夜深人靜,他就悄悄地收聽大陸電臺,遙望對岸星星點點的燈火,心潮澎湃,對祖國大陸充滿了無限嚮往之情。然而,臺灣海峽如一道屏障,硬是生生地將兩岸人民骨肉分離,使他心中的「大中國思想」無法實現。他痛恨這種人為的分離,卻又無法改變現實。林毅夫曾聽人說,十年前,金東題旅部某連有一名搜索排長,從天摩山下由後嶼坡泅水到對岸。當時這名排長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說要下海學遊泳,泅水的當晚到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綠豆湯,第二天一早對岸就廣播,宣布那名排長「起義歸來」。這個故事給了林毅夫極大的啟發,他的心情豁然開朗。經過深思熟慮,一個大膽的念頭冒出來了。
按照當時盛傳的說法,1979年5月16日傍晚時分,林毅夫「假傳演習命令」,下達宵禁令,由連傳令兵通知沿海崗哨,不準駐防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點名後走出營房;若發現有人下海遊泳,嚴禁開槍射殺,以讓遊泳者順利泅水「叛逃」對岸;即使聽到槍聲,也不準一探究竟。其實,那個「遊泳者」不是別人,正是下達宵禁令的林毅夫。林毅夫失蹤的那天晚上,金門全島雞犬不寧,所有駐軍出動,連夜展開全島水陸兩域地毯式搜索。為防「叛逃」洩露軍機,連隊當即修訂了作戰計劃,兩天後展開了全島東西守備部隊互換防區的大規模演習。
有趣的是坊間一度有林毅夫是抱著兩隻籃球遊過海峽的。對於這個傳說,在2008年3月7日的林毅夫夫婦的新聞發布會上,被證實是謠言。陳雲英(林毅夫妻子)在發布會上透露,林毅夫是個遊泳健將,至今仍可以連續遊2000米。「沒有人能抱著籃球遊過臺灣海峽,不信你抱抱看!」林毅夫這時插進來說,「尤其是兩個籃球。」在場記者全被夫婦二人逗笑了。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有林毅夫那般的幸運。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臺灣法官高秉涵便曾坦言他審的第一個案子是金門逃兵案,一個姓鄭的士兵在值崗時冒險抱一隻輪胎穿越金門海峽想遊回廈門的家,第二天一早終於登了岸,舉起雙手對走過來的持槍者說:「不要殺我,我是回來看我媽的」,他不知道他遊了一夜,海水回流,自己又被衝回了金門。
這個逃兵當年並不是軍人,他是廈門漁民,出門給半身不遂的母親抓藥時被強抓入伍的,僅在1950年,舟山撤退的四天,為了補充兵力,國民黨軍隊從舟山一地帶走一萬三千人,岱山兩萬多人口中,帶走四千人。明知危險,這個被強徵入伍的漁民還是要逃亡,因為他駐崗的地方,天氣晴好時能看到自家村莊的屋頂。按照當時臺灣《陸海空軍法》第九十七條,他被判處死刑。姓鄭的士兵對我講,希望能夠早一點槍斃:「他說早一點槍斃,他說他的靈魂可以去看他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