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珍重駐蘭橈(上)

2020-12-26 華西都市報

碧潭珍重駐蘭橈(上)

武則天祠廟皇澤寺。

李商隱雕像。

  

□王軍

  筆者來碧潭的時候,正飄著雨。碧潭亦稱江潭,這是美稱或通稱。潭本名黑龍潭,在廣元城南。
  此潭出名,是因為當地口口相傳,說潭中有黑龍,當年武則天的母親在此感孕而生武則天。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隱自長安赴東川節度使幕府,途經黑龍潭,留下了「碧潭珍重駐蘭橈」(《利州江潭作》)詩句。


赴東川一路作詩西行

  李商隱這次赴東川節度使(州治在梓州,今三臺縣)幕府,是奉東川節度使柳仲郢的聘請。柳仲郢是大書法家柳公權的侄子,剛被任命為東川節度使。
  李商隱此時正沉浸在喪妻之痛中。暮春夏初,他的妻子王晏悅病逝。李商隱從汴州(開封)星夜兼程回京,也沒趕上見妻子最後一面:「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房中曲》)。李商隱的兩個孩子年紀尚小,按當時的風俗,要在家守孝服喪三年。
  柳仲郢先赴梓州,他囑咐李商隱安頓家事以後即趕去上任。據《舊唐書·地理志》,梓州至京師二千九百裡。蜀道難行,至少要五十天至兩個月。
  李商隱把兩個孩子託付給好友韓瞻照看。韓瞻,字畏之,時任尚書省員外郎。他和李商隱是同榜進士,所謂「同年」。他倆又分別娶了時任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六女兒、七女兒。他倆是好友加親戚。
  李商隱離開長安時,韓瞻攜著兒子韓偓(韓冬郎)為他送行。一程又一程,長亭更短亭。送到鹹陽,已是黃昏,舉目不見長安。李商隱作了「京華庸蜀三千裡,送到鹹陽見夕陽」(《赴職梓潼留別畏之員外同年》)
  韓偓當時才10歲,即席賦詩。李商隱後來作了「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他日餘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回贈韓偓。
  李商隱一路西行,經過大散關時,遇到大雪。旅宿夢見鴛機,那些寒衣蓄著飽滿的棉花,針腳均勻細密。夢裡以為有家可歸,醒來倍覺悽涼。李商隱寫下了《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從大散關開始,李商隱沿嘉陵江順流而下至利州。利州是廣元的古稱,嘉陵江穿城而過。兩宋時,利州與益州、梓州、夔州並稱「川陝四路」「四川路」,四川因此得名。
  李商隱行經利州,想起關於武則天的傳說。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於貞觀年間做利州都督,傳說武則天的母親曾泊舟江潭,感龍交受孕而生武則天,於是寫下了《利州江潭作》:
  「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雲散錦遙。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他時燕脯無人寄,雨滿空城蕙葉雕。」
  這首詩吟詠武則天,歷來沒有爭議。因為李商隱在詩題下自註:「感孕金輪所」。
  「感孕」是封建時代帝王的懷孕誕生。古人認為,天子是上天通過特殊的方式使某個女子懷上孕。「金輪」是武則天的尊號「金輪聖神皇帝」的簡稱。自武則天登基之後,尊號更換數次,都沒有去掉「金輪聖神」這四個字。利州至今尚有皇澤寺,寺裡有武則天真容殿。


詠物詩感嘆身世飄零

  李商隱的詩歷來號稱難解。前人每說「一篇《錦瑟》解人難」「獨恨無人作鄭箋」。李商隱在詩中喜歡用典,一個典故接一個典故,一個故事連一個故事,前人稱之為「獺祭魚」。大意是說,就像獺捕捉到魚一條一條鋪放岸邊,如同祭祀陳列供品。
  在《利州江潭作》中,李商隱以「神劍」指龍,典出南朝雷次宗《豫章記》和《晉書·張華傳》。大意是,西晉雷煥曾於地下挖出兩把寶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他留著一把,另一把送給了張華。張華死後,其劍不知所終,後來雷煥也死了。雷煥的兒子雷華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然從他腰間飛出,直飛入水。雷華使人下水去取,沒看見劍,卻見兩條龍各長數丈。原來雷華的劍化為龍,和張華的劍化成的龍相聚在延平津裡。明白這個典故,就知道這首詩通篇是在詠龍。而結合詩題下自注,龍是暗喻武則天。武則天在襁褓中,袁天罡已經驚嘆她龍瞳鳳頸。據初唐小說,龍女喜食燒好的燕子肉,即燕脯。更見出以龍喻武則天。
  《舊唐書·李淳風傳》裡有段重要史料,大意是太宗李世民召見李淳風,問三世之後有女主代有天下的傳聞是否屬實,準備下旨將疑似者斬盡殺絕。李淳風回答「天之所命」「王者不死」,勸太宗不要違背天命,太宗聽從了。李淳風說「王者不死」,即是「神劍飛來不易銷」的最好註解。武則天註定要成就帝業,武則天也果然成就帝業。
  首聯以神劍的典故起興,神劍藏於龍潭並非在利州江潭,這裡也是借來比武則天。這裡用比興手法暗喻龍與武則天母親的遇合,猶如雌雄雙劍之會合。
  頷聯正面描繪龍人交合情景。屈原在《天問》中提到燭龍是古代神話中照明的神物,可以銜燈照明或以目照明。這句描繪神龍迅疾移去室內燈珠,散開龍鱗鋪成錦茵。神奇的珠宮貝闕輝煌壯麗,軒窗的帷簾飄卷猶如玉錦冰綃。
  這裡表一層寫碧潭中傳說的黑龍,次一層暗喻武則天的母親感孕,再一層是寫武則天喜歡張昌宗、張易之等男寵。這裡既有悼念武則天、追懷當年帝業輝煌之意,也充滿了自己身世飄零之嘆。龍攜明月之珠,足使燈火盡廢,這裡也有詩人自負之意!
  尾聯說,當武則天死後,再也沒有人來貢獻祭品了。即使是武則天這樣的「神龍」,運去時移,終歸寂寞。只有空城裡秋雨中蕙葉飄零,正如自己的身世。
  據《博物志》《南部新書》《太平寰宇記》等記載,有人以燒燕獻給龍女,龍女大喜,以大珠三、小珠七、雜珠一擔回報。前人評論,李商隱生不逢時,未曾遇到明主。晚年漂泊西南,覺得還不如前人給龍女獻燒燕,滿載寶珠而還。


嘆人生虛負凌雲萬丈才

  武則天當政時比較重視人才。前人讀這首詩時,曾舉駱賓王的例子:「武后見駱賓王檄文,猶以為斯人淪落,宰相之過。義山為令狐綯所擯,白首使府,天子曾不知其姓名,有不與後同時之恨。故因過其所生之地,停舟賦詩。」(清·何焯《義門讀書記》)
  當年武則天廢掉剛登基的中宗李顯,另立李旦為帝,自己臨朝稱制,為自己進一步登位稱帝作準備。徐敬業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駱賓王投在徐敬業幕下,撰寫了《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武則天埋怨宰相不能夠網羅人才,致使駱賓王為敵所用。
  其實,唐代開國之初是十分重視人才的。當年唐太宗重用文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褚遂良,武將李勣、李靖、李宗道、薛萬徹等人,出現了「貞觀之治」。
  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為宰相,出現「開元盛世」。晚年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為宰相,出現了「安史之亂」。所以,用人得失關係重大。
  李商隱一直認為賢人是國家興盛的根本。如果知人善任,唯才是舉,那麼政治勢必清明,國勢必定強大。反之,如果親小人,遠賢明,那麼政治勢必腐敗,國勢必將衰廢。
  李商隱生逢六個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他寫史諷刺皇室是常有之事。作為本朝宗室,李商隱的每一首詠史詩都有當朝皇帝的影子,從太宗、武則天、玄宗到自己所經歷的敬宗、文宗、武宗、宣宗。
  他曾諷刺宣宗「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抨擊文宗「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諷刺玄宗「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馬嵬》)。
  駱賓王都起兵謀反了,武則天尚能容他,不想錯失人才。如果在武則天時代,李商隱絕不會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
  李商隱在歷經了無數人生道路的崎嶇後,已朦朧感覺唐王朝中興無望,見出一種江河日下、黃昏漸近的時代氣氛。
  李商隱看得太清楚,終究不能不為大唐的日薄西山、自己的漂泊晚年而感嘆。

相關焦點

  • 碧潭珍重駐蘭橈(下)
    清代改琦《嫦娥獻壽圖》題有李商隱詩《嫦娥》。  柳仲郢又為他奏請了檢校工部郎中的憲銜,這是從五品上階,雖是榮譽稱號,卻也是李商隱一生最高職務。  柳仲郢看李商隱中年喪妻,十分同情,他非常關心李商隱的個人問題。當時幕府中有一位容貌秀麗的歌舞樂伎張懿仙,柳仲郢有意撮合,準備賜予李商隱,希望為他縫補衣裳和幫助料理生活起居。  張懿仙的容貌和技藝是第一流的,李商隱也說張懿仙「本自無雙,曾來獨立」。
  • 麗駐蘭補水安瓶,我的補水四部曲
    自從我用了麗駐蘭小安瓶,皮膚有了很好的改變。麗駐蘭是一家來自韓國的品牌,它利用海洋生物DNA煥膚技術,從鮭魚DNA中提取促進人體肌膚再生的成分C-PDRN,可以促進深層皮膚生成膠原蛋白,改善受損老化的細胞,充分補水保溼,增強皮膚的再生能力。
  • 國禮「碧潭飄雪」背後的故事
    溫杯之後,一杯泡好的徐公制茉莉花茶似一汪碧潭,有幾簇飄雪,因此被贈予「碧潭飄雪」之名。而一杯好的碧潭飄雪,花香茶香交融,精神高潔的美感呼之欲出,在炎炎夏日下清淡而享受。  徐公原名徐金華,作為中國制茶大師和碧潭飄雪的創始人,半個世紀以來,他以茶為媒,以茶交友,志在千裡弘揚茶文化。
  • 正確選擇抗衰護膚品:麗駐蘭(曾譯麗珠蘭)重塑肌膚活力
    原標題:正確選擇抗衰護膚品:麗駐蘭(曾譯麗珠蘭)重塑肌膚活力 肌膚衰老是無法避免的,但如何延緩、抵禦衰老?做好護膚,可以讓你衰老的比同齡人更慢,選用合適的護膚品,比如麗駐蘭(曾譯麗珠蘭),幫助重塑肌膚活力。
  • 麗駐蘭(曾譯麗珠蘭)補水安瓶:讓每一位女生都時刻保持美麗
    幫無數女生保持美麗、停駐時光的麗駐蘭(曾譯麗珠蘭),致力於讓消費者如同蘭花一般擁有精緻的生命力。麗駐蘭(曾譯麗珠蘭)中的成分由於為純動物提取,因此其在韓國護膚領域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品牌聲譽也一直很好。
  • 「碧潭飄雪」的名字居然是擺龍門陣擺出來的?
    都曉得成都人愛喝茶,出太陽的時候,一張小方桌,幾把竹靠椅,幾盞蓋碗茶,三五個好友,就能聊上一下午。蓋碗茶、太陽、好友,是成都人幾百年來休閒放鬆的最佳拍檔。近些年來,喝茶也開始有了儀式感。一些人願意去尋一處古色古香的僻靜之地,伴著悠揚的古琴聲,用精心挑選的茶具泡上一壺好茶,在氤氳茶香中端坐,別有一番悠遠曠達的意境。
  • 和過去勇敢的說拜拜,麗駐蘭(曾譯麗珠蘭)帶你重拾自信
    答案當然是保養,說道保養,我想選對護膚品是關鍵,其中麗駐蘭(曾譯麗珠蘭)就是不錯的選擇。   女生通常會因為自己的皮膚狀態不好而自卑,麗駐蘭(曾譯麗珠蘭)作為一款修復類產品,可以幫助你恢復自信。麗駐蘭(曾譯麗珠蘭)針對女性臉部不同部位和皮膚症狀設計了不同的產品,如,麗駐蘭(曾譯麗珠蘭)的回春修復面膜,可以針對換季過敏、經常擠痘等情況進行修復,有效的解決了肌膚煩惱,鎮定疲憊肌膚,通過誘導角質脫落,從而改善膚色。
  • 碧潭秋月杯中酒
    唐代詩人劉長卿《送方外上人 》詩中開頭兩句寫道:「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方外上人,自然是僧人。一般僧人都崇尚六根清淨,無欲無求,自在灑脫。此時心中便一片空明。唐大師高僧寒山有詩:「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秋月倒映碧潭之中,凡塵一洗,俗慮全無,高情對酒,暢懷臨風。《滕王閣序》中提到「四美俱,二難並。」當是此情也。
  • 今宵多珍重
    愁看殘紅亂舞憶花底初度逢難禁垂頭淚湧此際幸月朦朧愁緒如何自控悲哀都一樣同情意如能互通相分不必相送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哪日重見只恐相見亦匆匆懷裡情人在怨相愛偏不能容情人無言地哭心怎不隱隱痛>愁看殘紅亂舞憶花底初度逢難禁垂頭淚湧此際幸月朦朧愁緒如何自控悲哀都一樣同情意如能互通相分不必相送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抱入懷裡深深一吻莫匆匆懷裡情人在怨相愛偏不能容情人無言地哭心怎不隱隱痛放下愁緒今宵請你多珍重哪日重見只恐相見亦匆匆
  • 古丁河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高州「響水」碧潭你去過嗎
    茂名晚報訊記者朱傑祺通訊員黃詒高馮章 地處高州市北部山區的古丁鎮大衝村委會垌尾村,有一口「響水」碧潭,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遊玩。從古丁墟出發,沿西北向的村道約走10公裡,就進入了大衝村委會。這裡群山逶迤磅礴,山上樹木蔥蘢,是古丁河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 蘭成走了(上)閆桂花
    蘭成長這麼大最看不慣就是欺軟怕硬之人,隊長一罵拴拴,拴拴頭上直勁兒冒汗,吭哧吭哧泛不上話來,蘭成總替拴拴著急,這還叫男人嗎?俗話說:好馬出在腿上,好漢出在嘴上,你這個窩囊蛋!蘭成生氣了,他就替拴拴出頭,蘭成和隊長吵得兇,他罵隊長:「當個球大點兒的官兒就學會欺負人了,吃柿子捏軟得呀!」隊長氣了,說:「你倆是連襟呀,你那麼替拴拴說話演得是那出戲?」。
  • 【中秋歌曲】今宵多珍重
    【中秋歌曲】今宵多珍重2012-07-17 10:40: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今宵多珍重  南風吻臉輕輕  飄過來花香濃  南風吻臉輕輕  星已稀月迷朦  我倆緊偎親親  說不完情意濃  我倆緊偎親親  句句話都由衷  不管明天  到明天要相送  戀著今宵  把今宵多珍重  我倆臨別依依  怨太陽快升東  我倆臨別依依  要再見在夢中  (music)  南風吻臉輕輕  飄過來花香濃  南風吻臉輕輕
  • 臺灣碧潭水舞光影秀《麥可傑克遜組曲》讓人驚豔!
    2018臺灣新北碧潭水舞光影秀,結合MJ的經典歌曲,長達六分鐘的精彩組曲表演,其中包含:《The Drill》、《Dangerous》、《Why You Wanna Trip On Me》、《She Drives Me Wild》等歌曲,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光影水舞秀!
  • 粵語經典之陳百強《今宵多珍重》
    《今宵多珍重》,是鄭國江作詞,王福齡作曲,鮑比達編曲,陳百強演唱的歌曲,收錄於陳百強1982年6月發行的專輯《傾訴》中。
  • 今宵多珍重,諸君皆安樂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歌,是一首很不錯的老歌——《今宵多珍重》。這首歌呢,也是一共有若干個版本,當中最經典的版本當屬陳百強演唱的版本。傳統意義上,這首歌的感情,較為直接,主要是描寫愛情。此曲可用於相愛之人,這裡相愛之人,不一定只限定於男女朋友,可以是夫妻,歡場浪子與舞女等。(當然我們堅決反對劈腿與婚外情)設想,當時應該是雙方情真意切,纏綿悱惻,你儂我儂的時刻,定是那情意綿綿,盼望天長地久。
  • 上昆—— 「浦江蘭韻」首秀啟航,從此浦江上多了一個崑曲觀演之地
    上海崑劇團與攜程集團聯手打造的「浦江蘭韻」崑曲駐場演出,首次登陸黃浦江上網紅遊輪「船長8號」。這一晚,這葉江上扁舟被打造成古韻十足的崑曲空間,以「夜」為媒,融夜演、夜遊、夜市於一體,市民遊客、崑曲愛好者們在微波顛簸之上飽覽浦江夢幻夜景,領略中國傳統戲曲的魅力,體驗古韻今風的人文情懷。
  • 【歲月如歌】今宵多珍重
    忽然想起你我初次相見的情景,恍如昨日,頓時悲喜交織淚如泉湧,還好此刻明月已爬上枝頭,用夜色為我掩去淚痕,將我的哀愁與思念緊裹在朦朧之中。 歌詞綺麗,情調感傷,容易讓人聯想到同樣書寫傷懷、清麗婉約的宋詞。
  • 梅、蘭、竹、菊,國人的精神寄託!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紅梅》王十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蘭澗》朱熹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竟歲無人採,含薰只自知。《詠蘭》餘同麓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