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20大選提前開打,各主要參選人都陸續提出兩岸關係論述爭取認同,從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臺灣」、吳敦義主張兩岸籤署和平協議、韓國瑜「你儂我儂」,到柯文哲的「國、家說」,有虛實、有真假。臺灣需要講真話的政治人物,在資訊透明的2.0新政治,以及緊繃的兩岸關係裡,老套是經不起考驗的。
臺灣2020大選,毫無疑問是以兩岸政策為基調,要選出一位能穩定局勢,讓臺灣繁榮發展的領導人;屆時若是藍綠白三足鼎立,就是拚兩岸論述,近日諸位大咖的發言都有搶先鋪陳、測水溫的意味,也已開始交鋒。
蔡英文最近提到「中華民國」多已改口「中華民國臺灣」。儘管美國在臺協會(AIT)日前發聲明表態不支持「臺獨」公投,蔡英文為鞏固2020大選仍大力拉攏獨派,15日出席「臺灣之友會新春聯誼會」即表示不會屈服對岸壓力,承諾定會勇敢守護主權。獨派內部目前仍有兩股反蔡英文勢力,一派是喜樂島聯盟力推「臺獨」公投;另一派是以辜寬敏為代表人物主張應由賴清德參戰。賴裸退後滿腹委曲,獲得獨派同情,蔡在這些因素下,即使有美國畫下紅線,也不會改變深綠路線。
然而,蔡英文端出「中華民國臺灣」,乃至民進黨若也推出「中華民國臺灣」決議文,也只是選舉花招,對解決民共僵局不會有任何幫助。民共最大障礙是「一中」,蔡政府不承認「一中」,兩岸就無法解凍。蔡政府想靠美國解決兩岸問題是椽木求魚,美國也不會支持民進黨政府公投正名、制憲,把「中華民國」改成「中華民國臺灣」。蔡政府加「臺灣」兩個字是為討好獨派,但獨派看到「中華民國」也大表不滿,這招式事實上沒什麼用。
「中華民國臺灣」的虛假,日前已經被韓國瑜拆穿。韓批蔡英文不要九二共識又不要「臺獨」,要蔡說清楚2300萬人該何去何從?「中華民國臺灣」就是這樣的產物,不要統也不敢獨,看不到臺灣的前景。講真話的韓國瑜惹火了綠營,現在已被蔡政府列為「頭號戰犯」,韓要訪問大陸、出去賣農產品,蔡政府都在扯後腿。原因無二,現在國民黨裡對蔡英文最有殺傷力的就是韓國瑜,他敢講真話,有戰力,不怕被抹紅。包括現在蔡政府官方刁難韓的出訪,韓也毫無畏懼的力拼到底。
柯文哲也是個講真話的人,他16日到臺中演講直言,臺灣現在最大問題就是不夠務實,兩岸若戰爭「美國要求臺灣至少要撐兩天」,「喊『臺獨』卻取消徵兵制」,但是臺灣推募兵制兵夠嗎?柯言下之意質疑,臺海一旦開戰,臺灣能撐得過兩天?
不過,對比韓、柯兩人,柯因選舉要靠綠營選票,他講話尺度、兩岸路線明顯已退縮,例如他除了「兩岸一家親」,最近又提到「國是『中華民國』,家是臺灣」,看似又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臺灣」有些接近。柯文哲近來全臺跑,參加活動,拜訪地方實力派人物,參選2020跡象愈來愈明顯,他的兩岸論述是往統走,還是向「獨」靠,最近應是轉折點。
至於處於「初選內戰」中的國民黨,吳敦義日前拋出執政後將籤兩岸和平協議的說法,蔡政府除批判之外,更聲稱要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加碼增加公民複決條款,從法制面來卡國民黨。然而,國民黨提出「兩岸和平協議」是真議題?兩岸和平協議見於2005國共破冰的「連胡會五大願景」,也出現在2008年的「江八點」,但此後大陸兩岸政策即未把和平協議重點入列,2019「習五條」的重點已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尤其,2015洪秀柱提出的和平協議主張附帶「民意為本」,綠營即要求不得有一中、且綁進公投,「兩岸和平協議」幾已變成是不可能實現的假議題了。
兩岸路線是臺灣2020大選的重中之重,但迄今,假議題太多,真議題太少,濫情民粹理盲的討論無助於解決問題,只會讓臺灣的籌碼快速流逝!
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