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將有首部專門法規 進一步強調屬地職責和行政處置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非法集資將有首部專門法規 進一步強調屬地職責和行政處置

作者: 段思宇

非法集資再迎嚴監管!

12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下稱《條例(草案)》),規定省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負總責,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職責分工,在市場主體登記、網際網路管理、廣告和資金監測等方面完善防範機制等。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條例(草案)》的通過可以說是非法集資處置領域的重大進展,也是對此前非法集資處置相關要求和意見的承接。《條例(草案)》進一步強調了行政手段治理,並明確落實屬地職責,這將有利於落實責任,強化機制,有助於加快構建行政處置與司法打擊並重並舉、有機銜接的新格局。

非法集資處置現重大進展

一直以來,非法集資問題備受關注,特別是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等因素影響,非法集資問題日益凸顯,案件頻發高發,花樣翻新,風險蔓延。

在此背景下,2016年2月,國務院曾公布《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59號),對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進行了完善,並明確地方政府的職責以及規定了跨省監管的處置原則。

隨後,在2017年,國務院法制辦官網又公布了《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據悉,該條例由原銀監會起草,涉及非法集資違法行為的認定、預防監測、行政調查、行政處理、法律責任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條例可謂是對59號文的再升級,比如內容方面,對非法集資的認定、職責分配以及整體協商上,更加完善與系統,對建立多層次的非法集資處置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行政處置與刑事追責銜接,可加強對非法集資的處置力度。

如今,國務院又通過《條例(草案)》,這被業內視為非法集資處置領域的重大進展。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新宇對第一財經表示,未來如果《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出臺,可能將以行政法規的形式出現,那麼可以算是非法集資領域首部專門的法規文件。「若是以行政法規發布,效力位階將僅次於法律,畢竟之前關於非法集資的相關規定,多是國務院發布的通知和意見,以及最高法、最高檢發布的司法解釋等。」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2020年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就曾提及,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加快推動《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出臺,做好貫徹落實條例各項準備工作,充分運用行政手段加強源頭治理。不斷健全執法機制,加快構建行政處置與司法打擊並重並舉、有機銜接的新格局。

該會議還提及,自去年以來,司法部等部門積極推動《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立法進程;同時,各地重拳出擊、精準拆彈,一些積累多年的風險得到化解,一批久拖未決的案件得以處置。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立案打擊涉嫌非法集資刑事案件5888起,涉案金額5434.2億元,同比分別上升3.4%、53.4%。

行政處置與司法打擊並重並舉

從內容上看,《條例(草案)》規定省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負總責,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職責分工,在市場主體登記、網際網路管理、廣告和資金監測等方面完善防範機制。

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對記者表示,上述內容再次強調了行政處置的重要性。近年來非法集資的處置方式基本以刑事立案為主,消化難度極大。如果將行政處置與司法打擊「並重並舉、有機銜接」,將帶來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的新局面。

「結合地方金融辦,從協調功能步入執法隊伍,可以預想未來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力度將大大增加,行政管理的效率更高。」肖颯說道。

還值得一提的是,《條例(草案)》在命名中增加了「防範 」二字,對此,肖颯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行政手段在加強源頭治理方面的作用。她還稱,預計新條例中可能將增加更多行政執法的內容,將行政處罰作為對橫亙在合法與非法之間的「黃線」領域的手段。

劉新宇也對記者稱,強化行政手段、落實屬地職責管理很重要,將有助於落實責任、強化機制,有利於進行監管資源的統籌安排,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有效預防和預警行政區域內非法集資的風險,並在出現風險事件時第一時間進行有力的處置。

實際上,關於省級政府總負責,各級政府、部門依職責分工的劃定,也並非本次文件首次提出,在59號文中已有涉及。59號文要求,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應有效落實以下職責,比如做好本行政區域內非法集資風險排查、監測預警、案件查處、善後處置、宣傳教育、維護穩定等各項工作;確保本行政區域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組織到位、體系完善、機制健全、保障有力;要進一步規範約束地方各級領導幹部參與民間經濟金融活動等。

此外,《條例(草案)》還規定了調查處置中的強制措施,強化監管問責。對非法集資的行政、刑事責任和資金清退、非法集資參與人應承擔的後果等作了嚴格規定。規定地方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等要加強對防範非法集資的宣傳教育,增強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

相關焦點

  • 非法集資將有首部專門法規,進一步強調屬地職責和行政處置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條例(草案)》的通過可以說是非法集資處置領域的重大進展,也是對此前非法集資處置相關要求和意見的承接。《條例(草案)》進一步強調了行政手段治理,並明確落實屬地職責,這將有利於落實責任,強化機制,有助於加快構建行政處置與司法打擊並重並舉、有機銜接的新格局。
  • 非法集資將有首部專門立法 進一步強調屬地職責和行政處置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非法集資將有首部專門立法,進一步強調屬地職責和行政處置非法集資再迎嚴監管!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條例(草案)》的通過可以說是非法集資處置領域的重大進展,也是對此前非法集資處置相關要求和意見的承接。《條例(草案)》進一步強調了行政手段治理,並明確落實屬地職責,這將有利於落實責任,強化機制,有助於加快構建行政處置與司法打擊並重並舉、有機銜接的新格局。
  • 李克強:要用法治的辦法處置非法集資
    資料圖  李克強總理12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  「這部條例出臺非常必要。這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將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進一步納入法治軌道。」李克強說,「要用法治的辦法處置非法集資,加強重點領域監管,防範和化解風險,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匯報,近年來,面對非法集資案件,各地區各部門採取有力措施嚴厲打擊,取得積極成效,但形勢依然比較嚴峻。  「對非法集資行為,一定要時刻瞪大眼睛,必須常抓不懈,堅決依法嚴厲打擊。」總理說。
  •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李延霞)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會議強調,要用法治的辦法加強重點領域監管,防範和化解風險,保護群眾合法權益。會議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規定省級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負總責,明確地方各級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監管部門職責分工,在市場主體登記、網際網路管理、廣告和資金監測等方面完善防範機制,規定了調查處置中強制措施,強化監管問責。草案對非法集資的行政、刑事責任和資金清退、非法集資參與人應承擔的後果等作了嚴格規定。
  • 2018年以來中國打擊處置非法集資涉案金額逾萬億元
    原標題:2018年以來中國打擊處置非法集資涉案金額逾萬億元   中國正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這一「無照駕駛」行為。
  • 屬地管理、行政執法權重心下移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反思
    為探索問題的解決之道,理論界從學理和經驗兩個維度展開了一些討論。在學理層面,當前專門以行政執法權重心下移為主題的文獻並不多,研究者們大多將其包裹在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這個大的題域之中附帶進行討論,這些研究概括起來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行政執法權重心下移進行整體性診斷並提出對策建議。
  • 春節期間全國將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區塊鏈等領域是重點
    1月3日,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簡稱「打非局」)消息顯示,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簡稱「處非聯辦」)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春節期間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稱,為進一步推動做好常態化宣傳,加強非法集資源頭治理,處非聯辦定於2020年春節期間在全國範圍集中開展一次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
  • 銀保監會集中回應七大熱點:約談螞蟻、網際網路存款下架、非法集資、網絡小貸……
    談非法集資:2018年以來,全國共打擊處置非法集資案件1.5萬餘起,涉案金額1.1萬億元;各地果斷查處了「團貸網」「善林金融」「信和系」「溫商貸」等重大案件。2020年12月21日,《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 涉眾型非法集資犯罪疑難問題研究
    作為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中「寬」的體現和強調,該制度的價值內涵很好地契合了當下涉眾型非法集資犯罪案件的諸多特點,通過在涉眾型非法集資犯罪案件中的適用,可以使該制度的價值得以進一步延伸。通過被追訴人的「認罪」為分層次處理奠定了法律基礎,防止打擊面過寬;通過「認罰」有效地緩解了追贓挽損困境,最大程度降低集資參與人的經濟損失。
  •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非法集資宣傳月 為大眾帶來非法集資知識
    為提高廣大社會群眾對非法集資的辨別能力和防範意識,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值此非法集資宣傳月期間,特地為大家開展非法集資的相關知識。
  • 永定區:甄如輝深入處置涉嫌非法集資專案組督導案件辦理情況
    督導現場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1日訊(通訊員 李啟忠)12月29日上午,永定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甄如輝、副書記湯敬友深入處置涉嫌非法集資專案組,調研指導處置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辦理情況。甄如輝首先聽取了「12.7」處置涉嫌非法集資專案組的工作匯報,查閱了辦案臺帳和接訪記錄。
  • 上海阜興私募基金案的涉案資產該如何處置?全部返還投資受害人!
    由於案件的複雜性和涉及面廣,以及上海地方政府行政權力的限制、各相關部門職能的分割和現行法律的不完善,儘管阜興案件已移送到法院,但仍留下一大堆「疑難雜症」甚至包括公檢法系統都無法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處理,勢必使投資人的法定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護,投資人的基金財產將被嚴重侵蝕,損失將得不到應有的追回。
  • 非法集資套路深,千萬別「入坑」!這份提示教你慧眼識套路
    福鼎市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於防範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廣大市民朋友們: 近年來,投資理財信息諮詢類中介機構非法集資風險逐步暴露,問題平臺增多
  • 嚴懲網絡非法集資 最高判囚15年
    圖:此次刑法修正案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作出四方面修改/網絡圖片【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6日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作出四方面修改,主要涉及證券犯罪、非法集資
  • 懷來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積極開展非法集資風險排查聯合行動
    為全面掌握轄區內非法集資風險情況,提高防範、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主動性和前瞻性,有效防範和化解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我縣金融秩序,8月4日上午,懷來縣公安局經偵大隊與縣工商局對我縣進行了聯合行動。
  • 山西省出臺全國首部規範隨地吐痰地方性法規
    央視新聞客戶端5月16日消息,5月15日,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西省禁止公共場所隨地吐痰的規定》,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以達到治理公共場所隨地吐痰陋習,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提高公民公共衛生意識和文明素養,營造健康衛生的公共環境,保障公民身體健康的目的。
  • 郵儲銀行裕華東路支行開展社區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大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力度,切實提升人民群眾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郵儲銀行裕華東路支行黨支部在恆大御景半島小區開展了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橫幅、擺放宣傳展板、現場廣播、發放宣傳彩頁等方式,向市民詳細講解非法集資的特徵要件、常見手段、典型案例及辨別技巧等相關知識。
  • 明知是非法集資,代言明星繼續推介營銷的,可能涉嫌非法集資共犯
    在上一節裡面我們分析了在為非法集資代言的明星,其身份確認為是為非法集資提供協助的集資協助人。關於為非法集資代言明星的身份確認的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明確所謂的非法集資協助人,就是為非法集資提供推薦營銷等幫助的單位或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