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而上的溫度,讓蘇城進入烘烤模式,分分鐘讓人汗流浹背,這個時候,大家可要當心了!有一種致命的疾病,在伺機而動……
近日,蘇州一70歲老伯,大熱天騎行,回家後神志不清,被送進醫院ICU,確診為熱射病(重症中暑)經搶救,老伯生命體徵平穩。
1
高溫下騎行,住進ICU
今年70歲的劉老伯住在科技城,平時閒不下來,喜歡收些廢品補貼家用。
7月31日上午,劉老伯收了廢品,騎著三輪車到廢品站賣。當日氣溫35°C以上,回到家劉老伯開始冒大汗,因為平時節儉慣了,他沒捨得開空調降溫。
之後,他便進入嗜睡模式,出現了神志不清的症狀,家人見狀趕緊送到科技城醫院。
蘇州科技城醫院急診科醫生高致立介紹,老伯送到醫院時神志昏迷,全身大汗淋漓,並且大小便失禁。經檢查,老伯體溫高達40.9℃、心率失常。醫生緊急用冰毯對其進行快速降溫,輸液補充電解質,1小時後將其送入重症醫學科(ICU)進行生命支持等治療。
經抽血檢測,老伯肝腎功能和凝血機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ICU醫生判斷——這不是普通中暑,已經發展到熱射病的嚴重程度。
2天後,老伯各項生命體徵終於恢復平穩,脫離生命危險,今日轉至普通病房。
「平時身體還行,真是沒想到,中暑會住進ICU。非常感恩醫院的醫生、護士,危急時刻救了我一命。」劉老伯說,以後再也不敢大熱天出去幹活了。
「重症中暑,如果搶救不及時,致死率可達到70~80%。」高致立表示,中暑分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通常在中暑之前,人體常常會有先兆中暑的表現,如頭昏、口渴、心慌、無力、精神渙散等不適,這時就要引起警惕。
2
病死率高達70%
夏天千萬要小心熱射病
劉老伯這次「死裡逃生」,也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就在幾天前,園區一45歲男子騎車時突然暈倒、四肢抽搐。送醫後,男子被確診為重症中暑,在ICU住院3天才脫離生命危險。
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可將中暑分為以下3級: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及輕症中暑的患者表現為口渴、食欲不振、頭痛、頭昏、多汗、疲乏、體溫正常或升高等症狀。而重症中暑則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射病(重症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
熱射病可分為勞力性熱射病和典型性熱射病兩種類型,前者多見於在高溫高溼環境中運動而產熱過多,後者多見於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者,由於體溫調節能力下降散熱減少所致。
熱射病有什麼症狀?
熱射病常伴發多器官功能受損包括顱腦、心臟、肝、腎、肌肉等,潛在的併發症包括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酸中毒、電解質平衡紊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橫紋肌溶解症等,是一種致命性疾病,救治不及時病死率可高達70%。
其實,在發生熱射病之前,很多人都會有點徵兆,比如,感覺頭暈沒力氣,胸悶心慌氣急,有的還會面色潮紅、大量出汗、心跳加速,但有些人對這些症狀不重視,繼續硬撐,就可能發生熱射病這種嚴重的後果。
醫生提醒,對於輕症中暑人員,應立即將其轉移到通風陰涼處,同時用扇風、冰敷或涼毛巾擦拭身體等物理降溫,並飲淡鹽水或藿香正氣水等方式消暑解渴。但是重症中暑患者易出現高熱、休克、意識障礙等症狀,需及時送醫處理,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責編: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