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死人」不是誇張,中暑真的能要命!

2020-12-24 春雨醫生

據@中國天氣 今日預報,本周北方多地扎堆進入高溫周,華北、黃淮一帶熱力不斷升級,迎來今年來最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未來幾天,整個華北平原以及黃淮一帶都將處於持續暴曬中。

春雨君的同事阿花上午到辦公室的時候,面色發紅滿頭大汗,趴在桌上全身無力,喝了杯水又吹了會兒空調才緩過勁來。據說是早上堵車很久怕遲到,下公交後一刻不停地跑了八百多米,本想著當晨跑鍛鍊身體了,結果差點跑進醫務室。

(圖源華農兄弟,侵刪)

這大熱天,上午十點都三十多攝氏度了,再戶外跑個幾百米,不中暑才怪!

而且,你以為中暑只是出汗乏力頭暈難受,休息一下就活蹦亂跳了嗎?嚴重的中暑可是致命的!

這6類人最易發生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

人的體溫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人體通過皮膚血管擴張、體內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發體內熱量。在高溫、高溼、暴曬、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人體會出現散熱障礙,導致體內熱量蓄積,從而發生中暑。

(圖源:123RF)

在高溫的環境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體溫的自我調節。當空氣溼度較高時,會阻止汗液的正常蒸發,從而妨礙身體迅速釋放熱量。

其它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肥胖、發熱、脫水、心臟病、精神病、血液循環不良、曬傷、處方藥及飲酒等。此外,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精神緊張也是中暑的常見誘因。

(圖源:123RF)

因此,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時應注意,在高溫天氣裡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體育運動,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高溫中暑,甚至死亡。

重症中暑可導致死亡

根據中暑的症狀,中暑可分為先兆、輕度和重症中暑三類。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乏力、大汗、口渴、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噁心、胸悶等症狀。

(圖源:123RF)

除以上症狀外,輕度中暑主要表現為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脈率增快、血壓下降、皮膚溼冷等;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熱痙攣:

表現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在劇烈活動之後,發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醒,體溫一般正常。

處理方法:

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

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

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

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臟病史、低鹽飲食、或1小時後熱痙攣的狀況還沒有消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處理

熱衰竭:

起病迅速,其症狀包括眩暈、頭痛、噁心或嘔吐、大量出汗、臉色蒼白、極度虛弱或疲倦、肌肉痙攣、昏厥(通常片刻後立即清醒),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或長跑等劇烈體育運動的人更易發生熱衰竭。

(圖源:123RF)

處理方法:

1.涼爽且不含酒精的飲料

2.休息

3.涼水澡或擦拭身體

4.開空調

5.換上輕便的衣服

如果發生熱衰竭的人症狀嚴重、伴有心臟疾病或高血壓、降溫處理後症狀無好轉或持續惡化,則需要立即就醫。

熱射病:

當身體無法調節自身的體溫時,會發生熱射病。高溫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使身體溫度溫迅速升高。在10~15分鐘內,體溫可達到40攝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緊急救護,熱射病可導致死亡或殘疾。

(圖源:123RF)

症狀:

熱射病的表現多樣,可能包括:

1.頭暈

2.搏動性頭疼

3.噁心

4.極高的體溫(口腔體溫大於39.5攝氏度)

5.皮膚紅、熱、且乾燥無汗

6.怕冷

7.快速、沉重的脈搏

8.意識模糊

9.口齒不清

10.不省人事

處理措施: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跡象,說明此時的情況很有可能足以威脅病人生命安全。在試圖給病人降溫的同時,周圍其他人應幫忙撥打急救電話。

1.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

2.不論使用何種方法,迅速給病人降溫。比如:將病人浸泡在浴缸的涼水裡;將病人放在涼水淋浴下;用澆花的涼水噴灑在病人身上;用涼水擦拭病人的身體;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氣乾燥時,將病人裹在涼水浸溼的毯子或衣物裡用風扇猛吹

3.監測病人的體溫,堅持努力幫助病人降溫直到體溫降到38攝氏度

4.如果急救人員未能及時趕到,請繼續撥打120、110等尋求更多的指導與幫助

5.不要給病人喝水

6. 儘快得到專業的醫療救助

有時,病人的肌肉會因熱射病發生不自主的抽搐。發生這種情況時,要阻止病人傷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裡放任何東西,不要試圖餵液體給他/她補充水分。如果發生嘔吐,請翻轉病人的身體使其側躺,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

如何預防中暑?

預防中暑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持涼爽,高溫天氣下應儘量呆在室內,不在高溫時間段(11點-14點)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如有必要外出,則要做好一系列的防護措施:

1.飲水充足:保證足量飲水,每天1.2-1.5升,不要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後應適量飲用鹽水。如果需要在高溫的環境裡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水(500-1000 ml),水溫不宜過高,飲水應少量多次。

(圖源:123RF)

2.做好防曬:在戶外,應當儘量選擇輕薄、寬鬆及淺色的服裝。如果一定要進行室外活動,要注意防曬、降溫。可以佩戴寬帽簷的遮陽帽,太陽鏡,並塗抹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

(圖源:123RF)

3.注意飲食作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飲食儘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但要注意,高溫環境下人們更需要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時避免電風扇或空調直吹。

4.結伴活動:需要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時,同事間應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狀況。如發現有中暑的跡象,要及時採取措施。高溫中暑可以導致人神智不清,甚至喪失意識。熱浪來襲時,建議65歲以上老人的家人或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兩次電話確認老人的健康狀況。

(圖源:123RF)

5.注意頸部降溫:如果在戶外打籃球、軍訓,注重頸部降溫對預防中暑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可以在休息間隙用冷水打溼毛巾敷在脖子上,或者將冷飲用毛巾裹住縛於頸部表面。

高溫天氣出行要注意做好行程規劃,做好防曬措施,及時補充水分(儘量不喝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失去更多體液),關注中暑高危人群,千萬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裡。可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一旦出現中暑的症狀要及時降溫、休息和補水,重症患者應及時就醫。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資料: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2014-05-30,

http://www.chinacdc.cn/jlm/jkcj/ymyjz_5628/201405/t20140530_97603.html

[2]國家衛健委,預防中暑核心信息,2017-07-13,

http://www.nhc.gov.cn/xcs/s3582/201707/13ca891cb0564425958519afbf66cb37.s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相關焦點

  • 高溫來襲,「熱死人」不是誇張,這份防治中暑指南請收好
    高溫天氣,不少人仍堅持在戶外工作。有的人認為,中暑不過是口渴、頭暈,體溫高了些,只要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實不然。中暑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甚至可能引起死亡。如果無法避免需要在高溫下作業,應該如何預防中暑呢?如果出現了不適症狀疑似中暑,應該如何正確急救?
  • 能把人熱暈的熱射病,是中暑?還是特殊疾病?
    被熱浪擊倒,送到醫院的人也越來越多。將人熱暈,甚至熱死,這事兒,的確存在。造成這種悲劇的疾病,叫熱射病。那麼,問題來了,氣溫更高的非洲怎麼辦?咦,對喔,沒太聽說過非洲熱死多少人呢?這是為什麼呢?咱們現在來看其中的細節。熱射病,是需要進行重症監護的損傷。據報導,患熱射病後,28天內的死亡率可達58%,由於氣候變化,目前,熱射病死亡人數有所增加,每年死亡約2000人。
  • 為什麼溫度不是很高,還有人出現中暑?
    家人回憶沒有外出,也沒劇烈活動,情緒沒有大波動,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原來是老人在室內溫度達到30度以上,溼度比較大,雖然不是很熱,但是老人體質弱,由於中暑所誘發的。那可能有人疑問,為什麼溫度不高也能引起中暑呢,今天簡單說說:一 為什麼會出現低溫也中暑的情況?
  • 中暑了怎麼恢復的快?
    中暑,在夏季很常見,這是由身體過熱引起的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長時間在高溫下體力勞動或運動所造成。如果您的體溫升至40度以上即為「熱射病」,會迅速損害人的大腦、心臟、腎臟和肌肉等器官。拖延時間越長,熱損傷就越大,並增加嚴重併發症的風險,造成永久性器官損傷更嚴重甚至會出現熱休剋死亡。
  • 中暑了怎麼辦?學會這幾點能救命!
    中暑是指在高溫、高溼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紊亂造成的代謝失常綜合症[1]。如何識別中暑呢?根據中暑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症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2]。
  • 趁「熱」收下這份預防中暑指南
    今天就是大暑節氣了,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最容易中暑的時候。有的人以為中暑不過是口渴、眩暈,在涼快的地方歇一歇緩過來就好了。其實中暑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礙或功能衰竭,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急性疾病,需要我們在這個時節格外加以重視。1.除了高溫還應警惕高溼環境溫度與溼度與中暑密切相關,高溫高溼的環境最容易發生中暑。
  • 夏季中暑怎麼辦!快來學學能救命!
    小心,這時候你可能就已經快中暑了。中暑一般來說是因為溫度變化太大,身體的溫度調節功能無法負荷所導致。何為中暑?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高溼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 別以為只有高溫天氣才會中暑,「冷中暑」你見過麼?
    近日,臺灣25歲的妹紙,因工作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再加上愛吃冷飲,喝冷水最後居然神奇般的「中暑了」,小編覺得不大可能啊!這樣的「冷中暑」來的真的是猝不及防啊。最後只能通過刮痧祛除熱氣的方式治療,你看看後背這像是「溝壑」一般的紅條紋,簡直是慘不忍睹啊!
  • 新加坡最近熱死了,氣溫計已經爆了表......
    看了這些,通心粉們是不是熱到快要窒息了?熱得簡直要爆炸了?(詳情:北緯1°到底有多熱?新加坡竟有人被熱死了!!!)走一分鐘,我變三成熟半小時,五成熟一小時,能中暑最近坡島太陽很大,出去曬得胳膊疼,有點軍訓站軍姿的感覺。
  • 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怎麼辦?該怎麼預防中暑?
    進入夏季天氣變炎熱,中暑的人就會很多。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中暑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看文章了解一下吧~(網絡配圖)中暑的症狀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
  • 非洲女生竟在中國熱中暑?這樣的夏天該怎麼過?
    不知道大家對近來的氣溫感受如何真的是熱到融化!!!
  • 今天,你被熱化了嗎?出現中暑徵兆怎麼辦?
    明明才5月份,這麼熱的天,中暑了可咋辦?朋友圈裡已有多位小夥伴反映差點兒中暑了。下面,我們就教教大家如何在高溫天遠離中暑!中暑究竟是咋回事?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和電解質丟失過多、散熱功能障礙,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疾病。
  • 老人高溫下中暑交警為其遮陽 遇到中暑怎麼辦
    ,面色蒼白的症狀,因為這時候的他們或許已經血壓下降,脈搏變快了,而有這些症狀的中暑已經需要救治了,如果不能及時的救治就會轉為重症中暑,重症中暑的人就會出現熱痙攣、熱射病、熱衰竭和日射病這四種疾病了,不及時救治就會導致生命有可能受到傷害。
  • 狗狗中暑後,這些要命的「神操作」千萬做不得!
    許多人閒暇時喜歡刷抖音「頑皮家族」的醫師、醫助們也不例外前幾天,我們的醫師在刷抖音時發現一位狗狗家長發視頻求助自家狗狗中暑了該如何處理正當醫師要開啟熊熊的「科普」之魂,對此進行一番評論指導時卻被其他網友們的評論吸引注意沙土、酒精、藿香正氣水……
  • 狗中暑導致致命?這些知識能救命
    狗狗熱到拆車,這些都是狗狗被關在車內引發中暑的案例,在感到痛心的同時我們也要反思。    寵物展舉辦時排長隊進場,高溫天氣導致多隻狗狗中暑,有兩隻狗狗因此死亡。    需要提到的是,體溫超過39度後,它體內的氣管會陸續受到損害,但是你不會發現任何外在跡象,除了大口喘氣以外    當體溫高於41度,狗體內器官開始衰竭,並隨時可能死亡!
  • 醫生:不是普通中暑
    扶搖而上的溫度,讓蘇城進入烘烤模式,分分鐘讓人汗流浹背,這個時候,大家可要當心了!有一種致命的疾病,在伺機而動……近日,蘇州一70歲老伯,大熱天騎行,回家後神志不清,被送進醫院ICU,確診為熱射病(重症中暑)經搶救,老伯生命體徵平穩。
  • 三伏天這麼熱,教你中暑如何刮痧!
    入伏後,我國大部分地區迎來連日晴熱高溫天氣,各地頻頻出現的因高溫而中暑的新聞,不免讓大家有些擔憂。——近日,山東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為中暑不治身亡。送醫時,產婦體溫高達40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損傷。
  • 「熱死了」的慘劇真實發生!這種高溫殺手,你不得不防
    最近的天氣大家都知道,人人嘴裡都喊著熱死了!
  • 喝風油精能治中暑?藿香正氣水、人丹等也並不適用於所有中暑症狀
    原標題:喝風油精能治中暑?別當真  盛夏季節,各地紛紛出現了中暑案例。本周上海持續高溫,周中還可能迎來酷暑日。對於有戶外行程的人們,要如何避免中暑?需要注意的是,許多人愛用於防暑降溫的風油精、藿香正氣水、人丹等,並非適用於所有的中暑症狀,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而且,幾乎所有的防暑降溫藥對孕婦都是禁用的,新生兒最好也不要使用。
  • 深圳一遊客春節爬山暈倒,只因氣溫過高致中暑,網友:冬天中暑了
    深圳一遊客春節爬山暈倒,只因氣溫過高致中暑,網友:冬天中暑了春節期間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問題。只有安全了,才會有生命。生命是珍貴的,上天也是公平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條,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平時多運動,鍛鍊自己的身體,有了好身體才可以為自己的以後努力奮鬥。根據消息稱,在2月5日大年初一,廣東深圳一遊客在爬山的途中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