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在北京籤訂合作備忘錄,將在香港新建一座專門展示故宮文化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也是故宮博物院在內地以外地區,首個以「故宮」名義興建的場館。工程將於明年開工,2022年竣工。
香港西九文化區,是近年來香港政府治理打造的一塊新地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這裡有十多個類型不同的藝術場館和23公頃的公眾休閒空間,是一處充滿活力的文化天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說,特區政府決定將文化區西面臨海地段拿出來新建一座和故宮有關的博物館。
梁振英:土地是香港最珍貴和最昂貴的資源,特區政府將九龍半島西部市中心海塘面積40公頃的土地規劃為西九文化區,我們將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故宮、認識故宮、感受故宮。明年是香港回歸祖國的20周年,這將是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最好的、最大的禮物。
這是故宮博物院在內地以外地區,首個以「故宮」名義興建的場館。新建成的香港文化博物館佔地約1萬平方米,其中部分展廳會長期展出有關故宮文化歷史和宮廷生活相關的文物,其他還會陳列故宮的書畫、陶瓷、瓷器和其他藝術收藏,也有專門展出香港收藏家藏品的展廳。
在合作方式上,北京故宮未來將長期借出藏品供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覽,也會就博物館的設計和策展提供專業意見,但不會參與博物館的日常運作。也就是說,新建博物館並不是故宮在香港設置的分館,而是西九文化區的核心文化設施。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將捐贈35億港元,用來資助博物館的設計、建造和籌備展覽等費用。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明年香港回歸20年之際,故宮將有不少文物首次到香港展出。
單霽翔:作為之前的預熱,明年的6月28號,故宮博物院將有兩個大展覽,一個是「普天同慶萬壽盛典」展,一個是「養心殿」。這兩個展覽的很多文物都是第一次走出紫禁城,在香港回歸20周年時候推出,同時也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設獻出一份力。
一直以來,北京故宮博物院都面臨著「館藏文物多,但展出量有限」的困擾。英國的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羅浮宮、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著名的博物館,通常展出文物佔館藏文物的10%左右,甚至更高,但故宮的180萬件文物藏品對外展出的只有不到1%。單霽翔認為,故宮應該把更多的珍貴文物不是當成收藏在庫房的藏品,而是作為博物館的展品更多面向觀眾。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充滿了文化資源,其中一項資源就是我們的藏品。比如,故宮博物院藏有15萬6千件書畫和碑帖,堪稱世界最多;有1萬1千件金銀器、1萬9千件漆器、6千6百件琺瑯器;玉石器能把中華五千年文明連結起來;陶瓷是個天文數字,有36萬7千件;織繡居然有十八萬件;帝後的生活用具4萬件、其中有6萬2千件明清家具。我們經過努力,在故宮博物院每年有50個左右的陳列展覽,但展出文物僅佔收藏180萬件文物的0.6%,我們希望這些文物藏品有更多的展示的地方。
我們期待在香港定期舉辦系列展覽,讓這些造型美觀、做工精良、數量眾多的珍品文物、大部分從未面世的文物藏品,從故宮紅牆內「走出去」,讓香港公眾領略宮廷文物藏品的魅力。
除了與香港合作的新博物館外,故宮北院區也在積極建設中。新博物館將位於北京北部圓明園與明十三陵之間,總用地規模達62.01公頃,主要是改善目前故宮文物修復和展覽空間的不足。北院區預計將於2020年,即故宮建成600年之際竣工、開放。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在努力的開拓新的空間,國務院批准故宮在我們的西北25公裡的地方建10萬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館,我們希望建成一個園林中的博物館,使更多的藏品能夠得到展示,使更多的觀眾在非常舒適的環境中參觀展覽,同時我們的故宮文物醫院能夠更大規模的修復藏品。
樓市傳來的這個消息,讓買房的人長舒一口氣……
雷洋案為何不起訴?檢方:涉案警員犯罪情節輕微
政府監管無力?公司資金不足?究竟何原因上百位農民工三年討薪無果!
來源:央廣網綜合新聞晚高峰、中國青年報整理
記者:丁飛
本期編輯:馬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