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哈尼人的歌,才發現自己不會唱歌;看過哈尼人跳舞,才發現自己不會跳舞;飲了哈尼人的酒,才知道自己不會喝酒;到了長街宴,才發現自己不曾笑的那麼歡。
長街宴「長街宴」是哈尼特色文化的一個縮影,既生動體現了哈尼族同胞團結友善的傳統,又集中展示了哈尼族的節日飲食、風俗禮儀、歌舞服飾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每到「昂瑪突」節來臨,哈尼人會在山寨裡擺上酒席,一起歡度節日。在擺酒慶祝時,百來張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條長龍,「長街宴」也因此而得名。
桌子的排列也是有規矩的,一桌緊挨著一桌不能隔斷,第一桌和最後一桌,被稱為「龍頭」和「龍尾」,不是普通人家放的,必須是龍頭才能放在第一桌或最後一桌的位置,而龍頭必須是大家推選出來的村寨裡德高望重之人。由龍頭用哈尼語唱起祝酒歌,再傳到龍頭那裡。反反覆覆的傳唱,一遍遍的勸客多喝酒、多吃菜。在這裡幾乎所有的話語都可以用歌聲唱出來,歡快的調子,熱情的歌聲,讓人不知不覺就把酒喝下去了。
擺宴席時,鑼鼓喧天,熱鬧非常,全寨男女老幼穿著節日的盛裝,從四面八方集攏來入席。入席時,主持人龍頭坐首席,其它人根據男女姓別、年齡層次、興趣愛好的不同,自願組合圍長桌而坐。各家各戶的菜餚上桌時,都先端到龍頭面前,讓龍頭品嘗,接受龍頭的真誠祝酒。龍頭將各家各戶菜餚扒出部份,堆在一起,然後又分發到各處去,這種混合在一起的菜餚,示意全寨人同心合力祭神迎龍來和全寨人共度佳節。
如遊人遇上長街宴,人們紛紛讓坐,拉你入席,盛情招待,每年參加長街宴的人數約4000多人,賓主一起喝酒、共享美食。
長街宴歌作詞:徐榮凱 作曲:萬裡
總導演:張國立 演唱:譚晶
踏上哈尼梯田(樂作田個田)
一級一級登(尼個)天
拖來彩虹當(尼個)桌
擺成長街宴(樂作宴個宴)
梯田登(尼個)天
彩虹當桌擺成長街宴
樂作作一作
樂作作一作……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昂瑪突節長街宴,揭示了哈尼族人民在耕作文化中對水的認識和對自然的崇拜,同時也反映了哈尼族人民勤勞樸實、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每年吸引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不論誰,只要你原意,都可以融入這浩浩長宴中,坐在哈尼人家的宴桌上,去體驗哈尼古老的文化風情。
溫馨提示:預計紅河州紅河縣將於10月26日舉辦哈尼長街宴,有意者請關注後續資訊。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