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雙胞井孕育墨江哈尼人

2021-02-08 藝嘉旅遊



在彩雲之南,有一個美麗神秘的小鎮——墨江

在神奇的墨江,有一場隆重盛宴——雙胞文化節

在雙胞文化園,有一口古老的井——雙胞井

《西遊記》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唐僧師徒來到了西梁女兒國,無意中喝了子母河中的水,肚中便有孩子要降臨……這一段,我至今記憶猶新,對神奇的河水嘖嘖稱奇。在得知神秘的墨江河西村有一口古井,備孕的夫婦們喝了井水後能生下雙胞胎,我從小就無處安放的好奇心,終於迎來了曙光,便迫不及待想要去探訪。

朝著嚮往的墨江出發,一切都顯得格外美好。耳機裡傳出徐子崴的《太陽轉身的地方》,一路歡聲一路歌,不知不覺,墨江小鎮就在眼前。縣城雖不大,但她的美不言而喻。

墨江是我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地處雄偉高大、景象壯美的哀牢山腹地,全縣地形北部狹窄、南部較寬,如一個紡錘,正好被北回歸線穿越而過,將縣城劃分為熱帶和溫帶,在特殊的氣候作用下,墨江四季如春、動植物豐富紛繁。這個美麗的縣城素有「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太陽轉身的地方」、「雙胞胎之家」等美譽。


在縣城中心找了一家賓館落腳,前臺服務員笑吟吟的上前招呼,讓人覺得「誰言身是寄,能使客如歸」。客房舒適整潔,更值得稱讚的是房價合理!賓館的前臺姐姐熱情的向我們介紹墨江,告訴我們哪裡好吃好玩,要如何去才方便快捷……那時正下著雨,卻讓人覺得陽光明媚,特別溫暖。旅途中,感動我的不僅是壯麗秀美的景色,更是那些遇到、聽到的人與事。

來到了古井所在地——墨江國際雙胞胎文化園,售票阿姨和藹可親的推薦了一位土生土長的哈尼族女孩燕子給我們做導遊。燕子活潑開朗,皮膚稍黑,笑起來潔白整齊的牙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燕子熱心的向我們介紹:「墨江國際雙胞文化園是以當地著名的『雙胞井』為基礎而修建,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以多子多福的雙胞胎文化、世界性的生命文化和古樸濃鬱的哈尼族民俗文化為特色的主題公園。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座充滿神秘氣息的公園,開始奇妙之旅,體驗精彩奇趣的墨江……」

雙胞大門是一座巨大的拱門猶如一輪明月。漫步公園,草木蔥鬱、空氣清新,以「水」為景觀軸,遊路為紐帶,連接各景觀節點。雙生植物、雙子雕塑遍布園區,生動有趣的展現在遊客眼前。


燕子介紹到:「雙胞井位於雙胞文化廣場中心,景區一對雙胞銅塑,活潑可愛。雙胞井後方是長達70多米的大型百子圖雕塑牆,氣勢恢宏,百子圖的正中,雕刻著一對雙胞龍神,呈現出騰雲駕霧,乘風而來的氣勢。是天下父母們『望子成龍』心願的真實寫照,也是天下雙胞的守護神。在雕塑長卷的兩端,是我們中華民族兩則最為淵源流傳的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和『女媧造人』。雙胞文化長廊展示,來自世界各國的147對雙胞胎笑臉及30多幅哈尼民族文化及節日活動。充滿現代色彩的藝術雕塑向人們展示墨江生態城市、雙胞文化、生育福地的多彩世界。」

「大家抬頭看,旁邊就是河西村,這個哈尼族群眾時代聚居的村落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它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做『雙胞村』,這都歸根於這兩口陰陽井,兩眼水井伴著河西村走過了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井水一年四季充盈,至今仍在使用。更有趣的是,光一個小小的河西村,就有10多對雙胞胎和幾對三胞胎,正是因為世代飲用這神奇的雙胞井水,還有許多既沒有家族遺傳,也沒有長居墨江的朋友僅僅是喝了雙胞井水,就能夠多子多福,美夢成真!今年春節前,我們景區的總經理還喜得了一對龍鳳胎。」聽得出燕子為此感到十分自信和驕傲。


兩眼井水清澈透明,大家爭先恐後的用木瓢打起,井水喝到嘴裡清冽甘美,懷著美好的祝願,希望幸福也能降臨在自己身上。我和其他遊客邊喝井水邊聽燕子講述著雙胞井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哈尼族少女,與水神深深相愛並有了他們愛的結晶。邪惡的巫師搶奪少女不成,便趁水神外出之時,誹謗少女腹中的雙胞胎是惡鬼的孩子,將要為世間帶來災難。少女被逼無奈,只好逃亡他鄉。來到河西這個地方,她產下了一對雙胞胎後悲憤而死,雙胞胎為證明母親的清白化作了兩汪清泉。附近的哈尼族群眾感於雙胞胎的饋贈,將兩眼泉水保護起來,砌成水井,這便是盛名遠播的河西『雙胞井』。」如此神奇美好的故事,一直縈繞在耳旁,讓人回味無窮。


突然燕子眼睛一亮,說到:「或許大家還不知道,十多年前的墨江猶如待嫁的閨秀,鮮為人知。是有一個人到了這裡後,讓這裡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墨江光芒四射。他就是王崇亮先生——雲南旅遊策劃第一人,著名規劃師、策劃師,昆明藝嘉旅遊集團董事長,雲南省旅遊規劃協會會長。」

「王崇亮先生用超前的策劃理念和獨特的創意思維點亮了墨江小鎮。正是他的策劃,改變了墨江,他根據墨江獨特的民族風情,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以雙胞文化為主題,植入中國傳統多子多福文化為主旋律,提出『喝陰陽水、吃陰陽飯、睡陰陽床』的理念,重新定義了墨江。後期投資建設墨江國際雙胞小鎮,使之成為了曼昆大通道上的雙胞財富第一鎮,推動了墨江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盤活了墨江這片熱土!也才有了現在大家眼前看到的一切熱鬧景象。」


她繼續介紹:「墨江自古以來都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從前熱情好客的哈尼人看慣了大批的馬幫從墨江匆匆而過,稍作休憩後便轉身離開。如今,世界各地的遊客不遠萬裡趕來,墨江已成為了遊客們眼中的目的地,專門來喝雙胞井水的遊客絡繹不絕。」

燕子接著說:「每年5月1日,墨江要舉行隆重的文化節,結合著哈尼族盛大的傳統佳節——太陽節一起,場面熱鬧非凡,『中國墨江國際雙胞胎文化節』也是王崇亮先生的得意作品之一,今年的墨江國際雙胞胎文化節已經是第十四屆了。2005年策劃並主辦了首屆墨江雙胞胎文化節,節日帷幕的拉開,讓靜默已久的墨江小鎮重新燃起燦爛奪目的焰火。活動的成功舉辦打響了墨江的知名度,更贏得了國內外遊客的稱讚,現已成為雲南省最具影響力的旅遊節慶之一。王崇亮先生這位奇人,用敏銳的慧眼挖掘旅遊資源,解開墨江神秘的面紗,讓世界認識、得到世人矚目!」


燕子笑吟吟的邀請我們明年的墨江雙胞文化節一定要來參加,她說:「全球各地的雙胞胎們齊聚墨江小鎮,參加這場屬於自己的盛宴,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精彩炫目的主題晚會、萬人狂歡的篝火晚會、激情搞笑的哈尼抹黑臉、壯觀又美味的雙胞長街宴、豪邁的哈尼划拳大賽、泥潭趣味活動、神秘的哈尼秘境婚禮等活動,總有一樣讓你流連忘返。哈尼人會送上最為真摯熱情的歡迎,活動期間,整個縣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樂喜慶的海洋裡。」

聽著燕子向我們津津樂道的講述著墨江,她對家鄉的變化十分自豪,也深深的熱愛著這裡的一切。遊玩了公園,依依不捨的與燕子告別,她的笑容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在縣城中慢吞吞的搖晃著,欣賞著這裡的秀麗山水、風土人情,無意中來到了太陽廣場。廣場位於墨江新城區中心,氣勢恢宏、布局精巧,以雕塑為主,設置了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哈尼族敘事詩《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的浮雕、石制日晷、四象和二十八宿、黃道十二宮、地平式日晷和無影手等景觀。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可親眼目睹「立竿無影」的獨特自然奇觀,定能讓熱愛天文科學的你大飽眼福。

踏上歸途,陣陣秋風拂過臉頰,神奇的雙胞井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在這片連太陽也眷顧的土地上,墨江譜寫著獨特的絢麗風採。正是走進了墨江,走近了古井,才讓我體驗到了墨江和「雙胞井」的秀美與神奇,這樣的美好永遠刻在了我的心裡。


(本文由「藝嘉旅遊」原創提供,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

藝嘉旅遊

旅遊全產業鏈整合運營商

       昆明藝嘉旅遊集團成立於1996年,集團業務覆蓋旅遊策劃規劃、旅遊產品投融資開發、旅遊景區運營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多媒體數碼、環境藝術等多個版塊,在行業內形成了前沿的技術優勢及核心競爭力,已成為我國旅遊全產業鏈整合運營商。

      集團旗下擁有昆明藝嘉旅遊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國家旅遊規劃設計甲級資質)、雲南元謀旅遊經營有限公司、雲南美佳通數碼多媒體有限公司、昆明萬意環境藝術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集團旗下運營有三個景區,分別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楚雄元謀土林景區(物茂土林景區和浪巴鋪土林景區)、墨江雙胞文化園景區。

       目前,與集團合作的單位包括雲南建投集團、雲南城投集團、雲南能投集團、雲南雲投集團、雲南交投集團、雲南世博集團、西藏宏績集團、(深圳)協同創新、浦發銀行、建設銀行、昭通交投、大華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藝嘉旅遊公眾號

☛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精彩圖文可發至714204876@qq.com

相關焦點

  • 雲南墨江神奇的雙胞胎村
    可是就在雲南墨江的一個小縣城裡,有一口比子母河河水還要神奇的雙胞胎井,傳聞喝了這口雙胞胎井水的人,就會生下雙胞胎。這個說法被傳得神乎其神,很多遊客都是衝著這口雙胞胎井慕名而來的。說來也奇怪,在這個小小的縣城裡,還真的就存在著許多對雙胞胎。
  • 走近哈尼 走近墨江 大美墨江歡迎您
    其中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熱情洋溢的哈尼牛皮大鼓舞、口口相傳的敘事長詩《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特色紫色宴等,都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墨江哈尼族牛皮大鼓舞據了解,在墨江境內,哈尼族支系有卡多、碧約、豪尼、白宏、切弟、阿木、臘米、西摩洛、卡別九個支系。哈尼服飾包括衣服、圍腰、腰帶、鞋、帽及裝飾品。
  • 哈尼族歌星米線‖《哈尼寶貝》
    哈尼寶貝 - 南徵北戰NZBZ詞:趙辰龍
  • 為哈尼族醫藥做一些事,留下一點東西讓後代摸得著、看得見
    他們是來自墨江的哈尼民族民間醫藥協會的民間醫生。上午的講座結束之後,墨江哈尼民族民間醫藥協會的會長李允錕及其團隊接受了我們的採訪。桌上有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當聽說要在昆明舉行蘭茂論壇的時候我便打電話詢問鄭進會長我們是否可以參加,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就立馬為協會的10個人報名了。
  • 普洱:墨江哈尼族——一個把歷史和財富訂在衣服上的民族
    其中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據了解,在墨江境內,哈尼族支系有卡多、碧約、豪尼、白宏、切弟、阿木、臘米、西摩洛、卡別九個支系,哈尼服飾包括衣服、圍腰、腰帶、鞋、帽及裝飾品。哈尼族把黑色或藏青色視為顏色中最高貴,最能完美地表達生命的本色的顏色,認為一切生命都是從黑暗中誕生終究還需回到黑暗中去,所以哈尼人把黑色或藏青色作為本民族服飾的基本色調,同時輔以靛青色、灰色、藍色和白色,通常用紫、黃、紅、綠色作為點綴,形成色彩斑斕、生動有趣的哈尼族服飾文化。哈尼族婦女服飾最具有民族特色。
  • 墨江哈尼 埔且寨長街宴吃到飽 十月節蕩鞦韆迎福氣
    ▲白弘支系的埔且寨是墨江少數保留「十月節」長街宴的族群之一。(圖/魏有德攝) 魏有德/雲南墨江報導 生活在墨江的哈尼族人有9個不同的支系,各支系在民俗文化上也會產生一些差異。其中,白弘支系的埔且寨是墨江少數保留「十月節」長街宴的族群之一。
  • 西雙版納哈尼族歌星米線《哈尼寶貝》
    米線的平凡而又神奇的經歷!看了,誰不能理解她!她是一個只上過6年小學,甚至沒有學過簡譜,卻有著超常音樂天賦的女孩。她是西雙版納山寨飛出的以唱通俗歌曲成名的"鳳凰"--米線。也許機遇永遠屬於準備好的人,在西雙版納有"跳舞看傣族、唱歌聽哈尼人"的說法,西雙版納的哈尼人天生有著一副高亢的好嗓子,且樂感絕佳。在餐館打工期間,就算工作又苦又累,米線愛唱愛跳的天性照樣展露無遺,有時一高興了洗著碗就唱起歌來,她的好嗓子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 墨江哈尼 老祖宗的把妹神器愛情衝鋒鎗 2根弦彈出浪漫傳說
    (圖/魏有德攝) 魏有德/雲南墨江報導 生活在墨江的哈尼族人,天生擁有一副好歌喉,再加上從大自然取得的「手作」樂器,形成獨有的音樂文化。哈尼族人在唱山歌時,伴奏的樂器少不了「牛腿琴」,文化傳承人胡德溫先生表示,「這把牛腿琴就好比是哈尼族的愛情衝鋒鎗,在歌謠裡的傳說故事中,沒有這把琴,就追不到美女,因此流傳下來。」
  • 一天一點普洱春節遊普洱必備攻略之遊墨江
    第一站 墨江 5、網紅打卡體驗區 活動時間:1月25日-1月31日 活動地點:石陣廣場 活動內容:哈尼巖畫體驗、穿越火線、眼疾手快挑戰、立定跳遠大比拼。
  • 「絲路雲裳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普洱哈尼家園文化:拳拳之心守護...
    拳拳之心守護哈尼民族色彩。供圖對於沒有傳統文字的哈尼族來說,民族服飾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服飾構成了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曾有人把哈尼族服飾讚譽為穿戴神話,即哈尼族人穿的是歷史,戴的是神話。屆時,來自雲南普洱的哈尼家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攜帶特色鮮明的哈尼服飾產品亮相時尚T臺,為觀眾帶來一場哈尼文化盛宴。拳拳之心守護哈尼民族色彩。供圖王冰是普洱市哈尼家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回憶起童年時代,在她的印象中,經常能得到普洱墨江當地三五成群的哈尼族姑娘、婦女,繡花、紡線、納鞋底。
  • 喝了墨江雙胞胎井裡的水,就能生雙胞胎?簡直不敢置信
    因為處於北回歸線上,整個縣城有1000多對雙胞胎,墨江成為一座神秘的雙胞胎之城。因此,也誕生了以雙胞胎為主題的「中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每年五月份,全世界各地的雙胞胎都到這裡來慶祝這個節日。喝了墨江雙胞胎井裡的水,就能生雙胞胎?簡直不敢置信說到墨江雙胞胎多的現象,沒有很明確的科學解釋。
  • 墨江哈尼/老祖宗的把妹神器「愛情衝鋒鎗」2根弦彈出浪漫傳說
    生活在雲南墨江的哈尼族人,天生擁有一副好歌喉,再加上從大自然取得的「手作」樂器,形成獨有的音樂文化。哈尼族人在唱山歌時,伴奏的樂器少不了「牛腿琴」,文化傳承人胡德溫先生表示,「這把牛腿琴就好比是哈尼族的愛情衝鋒鎗,在歌謠裡的傳說故事中,沒有這把琴,就追不到美女,因此流傳下來。」
  • 那一群在幕後默默奉獻的哈尼人...
    ,關注哈尼人的公眾號,傳播屬於世界的博大精深的哈尼文化!        今天介紹一群可愛的哈尼人,很多人沒有見過他們的人,卻聽過他們的聲音,這是一群在幕後為哈尼語電影默默奉獻的文藝工作者。     他們的工作都在幕後,他們給無數已經上映的電影譯配,卻從來不曾出現在熒幕上,但他們的聲音已經深入哈尼族山區的同胞心目中,他們是一群偉大的哈尼人。
  • 元旦去哪 | 元江哈尼山寨梯田雲海日出等著你
    過了十八灣,沿途的公路上下,隱約就可以看到很多哈尼山寨。這裡的哈尼人特淳樸善良,你走在路上,他們都會主動和你打招呼。從300多米的海拔,一下子攀升至1700米,這種「高處不勝寒」的意境,只有越走近那諾,感觸越深。
  • 哈尼長街宴的那些事
    聽過哈尼人的歌,才發現自己不會唱歌;看過哈尼人跳舞,才發現自己不會跳舞;飲了哈尼人的酒,才知道自己不會喝酒;到了長街宴,才發現自己不曾笑的那麼歡
  • 哈尼「紅米粒」
    ,關注哈尼人的公眾號,傳播屬於世界的博大精深的哈尼文化!故鄉是滋養童年的土地,故鄉是情感棲息的厚土,汲滿鄉土淳樸、寧靜和感念的文字在散文和詩歌中感懷故鄉的人、景、情和腳下的熱土。不講廢話了,本文中的照片和以下的詩歌散文均出自哈尼才女「紅米粒」之手,公諸於眾,以饗讀者。
  • 在紅河縣拍攝的哈尼母語電影《哈尼藥爺》受邀參加第1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
    《哈尼藥爺》將在電影節期間展映。  《哈尼藥爺》是紅河縣甲寅鄉哈尼族錢東麗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優秀哈尼母語電影,電影講述哈尼族民間醫生藥爺善良、樂於助人的真實故事,展示哈尼族民俗風情,哈尼醫術,梯田文化,還有那份感動人心的爺孫情。電影中所有演員均來自家鄉本地機關幹部、教師、學生、農民,所有場景在甲寅鄉境內拍攝。扮演藥爺的錢東凡是錢東麗的親哥哥,原雲南省歌舞團副團長、著名舞蹈家、編導、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