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寫到唐僧師徒四人途徑女兒國的時候,豬八戒和唐僧喝了子母河的水,到了驛館突然腹痛難忍,這才知道那子母河的水會讓人懷孕。
然而,《西遊記》畢竟是個神話故事,世界上也不會真的存在子母河。
可是就在雲南墨江的一個小縣城裡,有一口比子母河河水還要神奇的雙胞胎井,傳聞喝了這口雙胞胎井水的人,就會生下雙胞胎。
這個說法被傳得神乎其神,很多遊客都是衝著這口雙胞胎井慕名而來的。
說來也奇怪,在這個小小的縣城裡,還真的就存在著許多對雙胞胎。
墨江縣人民醫院是整個墨江最大的醫院,在他們的記載中,僅2014年一年醫院接生的2030個新生兒中,就有13對雙胞胎,而且都是自然懷孕,沒有任何人工幹預。
說到這,因為墨江縣的雙胞胎數量太多,他們還成立了一個墨江國際雙胞胎協會,他們統計了從村組再到村鎮再到縣城,全縣現居的一共有1122對雙胞胎。
再加上外出求學、打工的,數量能達到1200對之多。
難道那口雙胞胎井,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嗎?
墨江的雙胞胎井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一千多年來,無論是乾旱還是暴曬,2米多深的井水從來就沒有乾涸過。
有人覺得,雙胞胎井的神奇功效和它離北回歸線很近有關。
北回歸線是太陽在北半球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位置,在墨江,熱帶和北溫帶就被這條北回歸線隔開,因此雖然墨江只是一個小縣城,卻有著兩種不同的氣候。
這種說法乍一聽有些道理,可是北回歸線除了雲南墨江,還經過了我國的廣西、廣東和臺灣,在地球上共計經過了16個國家和地區。
如果是因為北回歸線的話,那麼在其他地區也會有這樣的雙胞胎效應。
然而根據調查,其他地方並沒有出現。
墨江還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每家在娶媳婦兒的時候,都要給新過門的媳婦兒準備雙胞餐。
雙胞餐的主色調是紫色,裡面有一種常見的野菜叫「刺五加」,本草綱目裡記載刺五加「以莖埋草,不言其貴」,可以預防和治療體質虛弱。
雖然其他地方也有刺五加的生長,可是墨江的刺五加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樣。
它新長出來的嫩芽,是紫色的。
主食是紫米飯,用雙胞胎井的井水淘米後再蒸。
雖然紫糯米裡有很高的葉酸含量,非常適合孕婦食用,但是葉酸是一種很常見的營養素,隨處都可以買到。
而且葉酸對孕婦最主要的功效是防止胎兒神經管畸形、預防先天性疾病和減輕妊娠反應,這和雙胞胎的形成似乎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
其實在很久之前,雙胞胎對於墨江來說,更像是一個「詛咒」。
古代的哈尼族,每移居到一個地方建寨的時候,就選一棵樹作為竜樹,也就是寨神樹。
哈尼人在農曆二月的第一個龍日殺豬宰雞祭祀「神樹」,祭司會向「神樹」為村民祈求村寨安康,人丁興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如果說有人做了什麼觸犯神明的事,那麼神明對他最大的懲罰就是降生一對雙胞胎到他家,一個是正常的孩子,另一個是魔鬼製造出的幽靈。
所以對於哈尼人來說,婦女生下雙胞胎為最大不吉,要殺死嬰兒,並用母豬一口招待全寨,求其寬恕。
後來,雖然這種封建迷信的思想有所改善,但是接踵而至的連年戰亂和一些天災,使得田地顆粒無收。
有些家庭生下了雙胞胎,卻養不起,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只能選擇捨棄其中的一個,來保證另一個在成長過程中有足夠的經濟和營養。
再後來,思想開放了,經濟水平上升了,生活也變好了,雙胞胎漸漸的就成了墨江的特色,雙胞胎井也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有科學家認為,雙胞胎的形成和遺傳因素有關。
凡夫婦一方家庭中有分娩多胎者,多胎的發生率就會增加。
有研究報導,雙胞胎的母親有4%的機率會孕育雙胞胎,而雙胞胎的父親僅有1.7%的機率可以使其妻子孕育上雙胞胎。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白雲鄉的鶴山村也是雙胞胎誕生率非常高的一個村子。
公認的是,人類雙胞胎出生率為1%到2%,而鶴山村的雙胞胎出生率居然高達5%,54年間出生98對雙胞胎,這一數字還在不斷被刷新。
中國遺傳學會理事、博士生導師陳德富針對鶴山村的雙胞胎狀況做出研究後也表明:
「某個家族和某兩個家族在遺傳方面,容易產生多胞胎和雙胞胎,如果雙方之間通婚,這樣通過多代以後,使他們生雙胞胎的機率就會提高。」
「遺傳基因是解釋它的最有力的科學依據。」
不論是因為北回歸線的影響,還是井水的神奇功效,抑或是葉酸的作用,每種說法看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推敲之後又都會被否決。
或許不單單是因為一兩個因素,而是這些雙胞胎村獨有的天時地利人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科學家最終會給我們一個準確的答案。
(資料來源:雲南熱線、搜狐新聞、好奇心研究所、百度百科、《你懂的不夠》)
還想看?那是要加關注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