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友人相邀,再次走進廣西全州縣石塘鎮興坪村委(也誤寫為興坪)仁甲村。聽當地村民說,這是一個有著五百多年歷史的古村,是當年中央紅軍長徵經過之地。除嫁來者外,村民基本上都是唐姓。此自然村又包括仁甲新村、老村、立崗頭三個片村,有人口近千,但在家只有兩三百人。原名程家村,因程姓無嗣,唐姓外甥於元初從花橋到仁甲上門,繼承家業,後改為仁甲村。
據碑文記載,此祠堂建於道光四年。也經過維修。
祠堂外牆
這是一個有著紅色歷史與許多未解之謎的古村。古村旁附近有個神奇的古寨,上面就隱藏著一些他們感到困惑不解的東西,古村離當年紅八軍團戰鬥的楊梅山不遠,古村有許多迷人的景觀。這些讓我們以後慢慢道來。
這村裡另外還有兩大特色,一是雙胞胎特多,二是家家戶戶做鬥笠。
村民唐成坤說,家家戶戶做鬥笠與雙胞胎多是村裡的兩大特色。
村裡最大的雙胞胎有70多歲,10歲以內的雙胞胎有6對。村裡從老到少他們知道的雙胞胎有一二十對。這麼多雙胞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沒人探究真相。讓村民也感到好奇!他們希望能有人破解之謎
村裡家家戶戶做鬥笠。
這是做鬥笠的模型。
做好了的鬥笠。
村民唐萬傑夫妻正在紡織鬥笠
唐萬傑一家做鬥笠一項可收入一萬餘元
鬥笠似乎很好銷,隨便問了幾戶,都在圩日賣完了。
這是一個很有開發價值的古村,不僅有許多紅色故事與神秘的古寨,還保留著抗美援朝時期的標語,周邊有著優美的自然環境。發展鄉村旅遊,希望有關部門好好籌劃!期待不久的將來,能有所起色。
蔣廷松原創
我人生中的四位校長(1):杜聿明之妻曹秀清
我所知道的廖藻一家與一些革命先輩的往事
晚清著名監察御史趙炳麟傳13:獻計選拔皇位繼承人
上班路上(當代詩歌)
當年的難忘往事,一段我與《園丁之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