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橫店探索」

2020-12-27 環球網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的「橫店探索」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橫店影視城從1996年為支持謝晉導演拍攝電影《鴉片戰爭》而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正逐步實現由觀光景區到觀光休閒複合型旅遊目的地的轉型。從影視拍攝基地到影視旅遊主題公園,橫店影視城持續推進影視文化和旅遊融合,探索出了文旅產業的發展新路。

以影視為圓心 打造泛娛樂文化IP

橫店影視城本身沒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也沒有大自然賦予的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在先天的文化資源上存在劣勢。1996年以來,橫店影視城陸續建起了30多座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累計拍攝出各種類型的影視作品2500餘部,已經沉澱下豐厚、鮮活的影視文化以及其背後所關聯的歷史文化。得益於影視產業的發展,橫店影視城天生具有「影視基因、娛樂精神」,將先天文化資源劣勢轉化為不受地域局限的優勢,充分利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打造多元文化交融的夢幻之城、快樂之都。

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其本質是發展具有獨特性和專屬性的文化IP(智慧財產權),通過文化IP將旅遊業與其他文化娛樂業態進行跨界整合,實現產業價值的升級。作為影視拍攝基地,在橫店影視城拍攝的影視作品很多,但影視劇具有時效性、難以持續利用的特點。橫店影視城創造性地提出打造「影視泛娛樂」文化IP的戰略,通過對泛影視文化的深度挖掘,讓影視文化與歷史文化產生奇妙的化合反應,並以契合時代的創意形態融入旅遊產業的發展之中,形成橫店影視城獨有的文化旅遊品牌。

以產品為載體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本著「影視為表,旅遊為裡,文化為魂」的戰略思想,橫店影視城較早開始了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探索。這20多年的發展歷程,也是影視文化和旅遊融合程度不斷加深的過程。

開發旅遊演藝秀是橫店影視城最早嘗試的文化和旅遊融合路徑。2002年張藝謀導演的大片《英雄》在橫店影視城秦王宮拍攝,同年橫店影視城改編影片中「棋亭大戰」的經典片段,設計了首個演藝秀節目《英雄比劍》。該節目利用威亞拍攝技術,集聲、光、電等影視特效於一體,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影視文化的魅力。隨後橫店影視城從影視文化題材和歷史文化題材兩個方向雙管齊下,先後開發出以《夢幻太極》《暴雨山洪》《火燒圓明園》等為代表的實景秀,以《百老舞匯》《紫禁大典》《汴梁一夢》等為代表的舞臺秀,以《龍帝驚臨》《帝國江山》等為代表的多媒體設備秀以及一批沉浸感十足的街頭秀。截至目前,橫店影視城共開發出旅遊演藝秀120餘臺,節目幾乎囊括了目前中國旅遊演藝的所有種類,並且每天都在演出,有「中國旅遊演藝之都」之稱。

橫店影視城的旅遊演藝不僅類型多樣,在文化內涵的挖掘上也極盡所能。以新改版的《夢幻太極》為例,以《易經》「和」文化為內核,並引入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等中國上古神話故事,通過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來闡釋深奧晦澀的「易經文化」。像這樣的文化挖掘也同樣體現在其他演藝秀節目中。橫店影視城20餘場大型演藝秀每年都有小改、2—3年一中改、5年一大改,每次改動都是對文化內涵的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橫店影視城把開發博物館作為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又一重要路徑。橫店泛博物館群以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為主線,充分挖掘各景區的文化內涵,規劃建設1座主館和50餘座不同文化主題的專題博物館,形成「一條主線、萬象精粹」的「博物館樹」。橫店泛博物館群秉承「泛空間、廣運營、慧模式」的理念,打破傳統博物館局限於室內的常態,有效聯動室內與戶外空間,讓參觀者更深度地沉浸到文化體驗之中;充分考慮教育、娛樂、商業等相關業態布置,豐富文化產品類別;結合多媒體展陳手段與信息技術,提升遊客的體驗感,並實現數位化的展示與運營。

2016年初,國內首座以電影放映機為主題的博物館——中國電影放映機博物館在橫店影視城廣州街·香港街景區落成。隨後橫店影視城又相繼建成了巧克力博物館、麵包博物館、大宋市井生活博物館、海上洋貨博物館、清宮御膳博物館等,主館和其他專題博物館正在緊鑼密鼓地設計和建設中。通過泛博物館群的建設,橫店影視城將連綴跨越歷史時空的景區空間,深度、全面、有趣地展示影視文化與歷史文化,是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益嘗試。

以「影視文化+」為戰略 營造沉浸式體驗

隨著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傳統的文化體驗形式越來越難以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需求。面對文化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橫店影視城制訂了「影視文化+」的戰略指引,通過推動影視文化與多種娛樂休閒業態深度融合構建文旅大消費體系,也為遊客帶來「住在電影裡、吃在電影裡、玩在電影裡」的全方位沉浸式文化體驗。

依託於獨特的場地和配套資源,橫店影視城推動「影視文化+會務」發展,打造了宮廷宴、清宮宴、長桌宴、民國宴等主題宴會,讓與會人員輕鬆跨越歷史時空;在旅遊購物環節上,橫店影視城積極開發「影視文化+文創」,開發出了依託於影視文化資源的「我們的片場」產品系列和依託於歷史文化資源的「穿越時空的禮物」產品系列,推動了影視文化、歷史文化走進當代消費者的生活;在「影視文化+體育」方面,以「跑進電影,穿越歷史」為口號的橫店馬拉鬆通過與影視文化的緊密融合,形成了具有趣味性、穿越感的文化特色,在全國的馬拉松賽事中獨樹一幟;面向中小學生群體,橫店影視城充分挖掘現有的文化資源和產業優勢,推動「影視文化+研學」,開發出了影視文化研學、傳統文化研學、紅色文化研學等多種研學產品。在積極探索文化與旅遊融合的基礎上,橫店影視城還積極創新「影視文化+美食」「影視文化+娛樂」「影視文化+微電影」等新型文旅業態,構造全沉浸式的消費場景。

橫店影視城還在推進「影視文旅綜合體」建設計劃,包括正在升級的廣州街·香港街景區和新建的夢外灘景區等。影視文旅綜合體集合影視拍攝基地、主題景區、主題商業街區、主題度假酒店群、主題博物館和主題文創空間於一身,在影視或歷史文化的融合下將「穿越感」體現得淋漓盡致,充分滿足遊客全方位、沉浸式的文化體驗需求,成為多元業態複合的特色品牌景區。

2018年—2019年,橫店影視城連續兩年全年接待遊客量突破1900萬人次,平均每分鐘就有36位遊客走進橫店影視城體驗影視文化。由橫店影視城牽頭起草的《主題公園演藝服務規範》成為國家標準,彰顯了橫店旅遊演藝秀品牌在國內的標杆級地位;融合了十裡洋場老上海文化特色而打造的夢外灘影視主題酒店入選浙江省「金鼎級特色文化主題飯店」名單。憑藉影視文化和歷史文化的融入,橫店影視城不但吸引了國內遊客的到來,在國際化方面也初見成效,不斷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影視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眾多海外媒體也紛紛到橫店影視城做宣傳推廣,橫店影視城逐漸成為向全球展示中國影視文化、歷史文化的一個窗口。

未來的橫店影視城,將繼續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不斷用新的技術手段、新的創新思維、新的表現手法來實現文旅產品的轉型升級,並創造出更多文旅融合的新業態。橫店影視城將積極為中國文旅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做嘗試,有信心通過努力將橫店影視城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東方影視文化旅遊名城」以及「中國主題休閒夢幻之都」。(文圖:米廣弘)

相關焦點

  • 橫店探索影視文化和旅遊融合新路徑
    橫店影視城從1996年為支持謝晉導演拍攝電影《鴉片戰爭》起步,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逐步實現由觀光景區到觀光休閒複合型旅遊目的地的轉型。從影視拍攝基地到影視旅遊主題公園,橫店影視城持續推進影視文化和旅遊融合,不斷探索出文旅產業的發展新路。橫店影視城本身沒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也沒有大自然賦予的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在先天的文化資源上存在劣勢。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吉安市城投公司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項目提質和綠化提升上,在惠民利民民生工程和綠化環境提升工程積極作為,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提升了「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推動了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數字文化推動文旅融合 助力打造海南自貿港文化「軟實力」
    憑藉「科技+文化」的力量,騰訊希望進一步推動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良性循環,探索海南「文創+旅遊」融合新模式,助力「海南國際電競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自由貿易港建設。2018年的「中央12號文」(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戰略定位,《海南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的出臺則進一步提出了具體措施。今年,《總體方案》再次強調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等深度融合,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集群,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
  • 2019中國旅遊演藝橫店高峰論壇舉辦
    本次論壇以橫店旅遊演藝發展經驗為出發點,邀請多位業內專家研討交流,以期打造更多優質的旅遊演藝產品,使旅遊演藝既能跟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也更好地承擔起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任務。橫店集團資深副總裁殷旭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傳統文化實在是博大精深,如果我們不好好傳承,真的是會對祖先感到慚愧,所以橫店今後會繼續努力打造優質的旅遊演藝產品,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好好地發揚出去,也讓遊客能從演藝中獲得中國文化的力量。
  • 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新聞發布會現場12月4日上午,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張掖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臨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曉霞女士,臨澤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苑花女士共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 推動文旅融合創新 探索打造「蒼南樣本」
    推進重大旅遊項目建設引領蒼南旅遊發展。半山半島、海西遊艇俱樂部等旅遊綜合體項目穩步推進。五是產品供給豐富多樣。深入實施「萬千百」工程,景區村、風情小鎮和景區鎮建設成效明顯,鄉村旅遊已佔據全縣旅遊的半壁江山。大力推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創成國家級旅遊示範基地3個、省級休閒旅遊示範村2個,各類高等級旅遊融合產品40多處,總量居全市前列。
  • 打造紅色文化法治陣地推動「法」「景」融合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  瑩□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謝偉英國慶中秋八天長假,福建省內不少居民以感受紅色文化魅力的方式選擇省內旅遊,他們或到古田會議會址,或到沙縣蘇區,還有的帶上孩子來到「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福建省立足豐富的紅色資源,將法治文化元素融入旅遊資源中,建立特色紅色文化法治陣地
  • 安徽臨泉中環格林童話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12月12-14日,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在北京發布,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入選,這是該縣文化和旅遊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展示平臺。阜陽市委常委、臨泉縣委書記鄧真曉作現場推介並領獎。此次活動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文旅企業參加。
  • 江濤:提升旅遊供給能力和品質 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江濤強調,要提前謀劃做好文旅城正式開業前各項準備工作,紮實完善核心景區各項設施,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突出重點、精益求精,努力提升旅遊供給能力和品質,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區委副書記許寧,區級相關部門和重慶融創文旅城有關負責人陪同調研。當天,江濤一行首先來到文旅城湖心島上的星級酒店群,該酒店群總建築約13萬平方米。
  • 一個意味深長的縮影:國家圖書館文旅融合的探索
    這個百年文化老店在新時代傳承著並困惑著,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服務方式之間,試圖加大對文旅融合的探索力度,也在試圖打磨自己的文旅模式,特別是近期明顯加快了探索步伐。  國圖文旅融合的「陽謀」: 深挖「內部動能」,打開「外部空間」  國圖試圖發力文旅融合、做旅遊文章,其實早有鋪墊。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河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劉英基:創造遊客價值,推動文旅融合
    旅遊既是大產業,也是大民生。在產業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經濟內循環發展大背景下,鄉村旅遊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劉英基院長主題演講在劉院長看來,綠色生態、有效益、要傳承、可持續是旅遊高質量發展的四個關鍵詞。旅遊高質量發展,不光能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傳承文化的旅遊才能具有生命力,然而若且唯若,旅遊業推動文旅融合併且關注到創造遊客價值的時候,可持續才可能實現。
  • 開封市鼓樓區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日前,為推動鼓樓區非遺產業快速穩健發展,讓非遺項目在傳承中煥發活力,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動力,開封市鼓樓區文旅局在餘店民俗文化村舉行了以「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攜手美麗非遺 助力鄉村振興」
  • 政協委員白庚勝:文旅融合,打造西南聯大文化旅遊新品牌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提交了「為合力構建西南聯大文化,政企文旅融合,推動旅遊景區提質擴容,打造一批高品質旅遊景區,推進『網際網路+旅遊』」的提案。在這背後,是一位作家幾十年如一日,推動家鄉文化振興的赤子情懷,以及一位政協委員時刻在肩的政治使命。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過去幾年白庚勝的調研足跡。  2017年是西南聯大建校80周年。
  • 新時代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橫店峰會召開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葛學斌,省廣播電視局局長張偉斌,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主任曹寅,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周繼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融合發展中心主任汪文斌,省廣播電視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呂建楚,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姜軍等受邀出席。
  •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IP評選丨快來為「橫店影視城」助力!
    有人會說是數不盡的絕色風光:西湖、千島湖、雁蕩山、烏鎮、普陀山…… 有人會說是道不盡的撩人美食:杭州東坡肉、寧波湯圓、縉雲燒餅、金華火腿、舟山海鮮…… 有人會說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海上絲綢之路、良渚古城遺址、南宗孔廟…… 有人會說是不計其數的名人大家
  • 中環格林童話世界榮獲2020全國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
    12月12日,2020年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創新項目在北京發布,臨泉縣中環格林童話世界名列其中,這是臨泉文化和旅遊項目首次登上全國展示平臺
  • 推動雜技文化「引爆」全域旅遊,吳橋縣迎接雜技節「回家」
    吳橋縣委書記張長瑞對各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雜技從業者說,縣委、縣政府將採納借鑑大家的好思路、好點子,以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舉措,把吳橋雜技文化旅遊產業做大做強,以雜技文化「引爆」全域旅遊,以全域旅遊「引爆」第三產業,使之真正成為強縣富民的支柱產業,切實實現「雜技興縣」戰略目標。
  • 貼近時代生活 推動融合創新 深化豐富內涵
    鮮活的社會現實和普通人背後不凡的故事,是綜藝節目生長的肥沃土壤新媒介、新技術不僅帶來節目傳播方式變革,而且成為節目內容和形態創新的內在驅動力,催生出新的綜藝類型和內容形態,推動新技術與新綜藝的融合創新綜藝節目不斷拓展行業邊界,與藝術、影視、旅遊、文博、科技、教育、體育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有效推動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實現綜藝+產業的聯動效應綜藝節目既要從優秀文化中汲取文化資源和精神力量
  • 天津市和平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徑。據天津市和平區副區長孟冬梅介紹,和平區成立了旅遊發展委員會及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編制了《和平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組建和平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重大項目開發建設和項目管理提供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