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中華】韓秉欣教授對話基督徒:中華神龍之神與西方的神根本不同

2021-02-19 大道中合盛亦華

     編者按:研討團內常有不同思想觀點的交流碰撞。前幾天,基督徒許海宏與韓秉欣教授間一次關於中華之神與西方神的對話,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審視中西方的角度。不妨看看、品品,或許能有不同的認知與感受。

      文\根據許海宏、韓秉欣二人對話整理   圖\網絡   編輯\王巖林


基督徒許海宏在研討中談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各位老師好。昨天,平安老師轉發了一個「甲骨蔡」的視頻。講科學的源頭不是哲學,他的結論是在神學。這個結論呢,其實在我們研討團裡早已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就是:科學的源頭在哲學,哲學的源頭是神學,這樣一條線走下來的。

      那麼哲學,作為神學和科學中間的一個介質,往科學走的時候,走的是客觀路線,往神學走的時候走的是主觀路線。到目前為止,哲學,往神學的高度上攀,沒有攀到頭;往下走到科學,在客觀世界中去求證的時候,也基本上是到量子糾纏這塊就受阻了,走不通了。

      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模式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西方走的是哲學,也就是主觀客觀這樣一個路子;而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呢,是道觀思維模式,也就是薛英俊老師講的全息整生羅緝思維。它們是兩套不同的思維模式。

      中國這個思維模式是內證的,它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以求的。前面聽了雄才老師的發言,他講這個邏輯、那個邏輯,什麼中國人缺乏邏輯等,完全是西方思維模式。開口閉口講邏輯的人,其實都是主觀思維,不是中國傳統的道觀思維。他這種主觀哲學,還沒有進入到中國這套思維和語言中來呢。

     韓秉欣老師講中國文化的根,是「神龍一脈」,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一種文化。它是來自於一種形而上的思維模式,包括認知上的一種傳承。它不是形而下的東西,不是我們在世界中先有了一個證據,然後來去講人類應該怎麼樣;而是先有了一個人類應該怎樣,然後才在內心中去求證這個說法對不對。

      我們中國整個漫長的歷史,就是在求證老子說的對不對、陰陽五行對不對啊。最後證明,古人說的是對的,古聖先賢這些啟示是對的。而不按照這些啟示、理論來行,就會造成人類的混亂。

      中國古人有個說法,是「大道至簡」。可是,大道,你很簡單、簡潔地給人講,人們多不會太在意。人們會覺得:就是這個?不相信這個!所謂:上杆子買賣不好做嘛。你硬給他講、硬給他說,他還覺得你在胡說,才不會照著你說的去做呢。這就造成了,越是大道就越講不清楚。

      無論是西方的神創論,還是韓老師講的「中華大道絕學神龍一脈」,其實都一個主題,就是:本體在神,本源在神。如果人的生命不是從神來的,然後你的所有思考、認知,都無法和這個神龍一脈的神創思想融為一體。

      人和這個形而上的神道,是有直接血脈關係的。這個血脈關係不連接上,思維就會跑到兩叉裡去。就只能看到客觀世界的東西,在客觀領域中研究,也就是形而下這個領域去探討研究,而突破不了形而上。

      這是我對今天群裡交流的一些理解和想法。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和不對的思想,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韓秉欣老師給許海宏的叮囑:

 

      許老弟啊,你說我講的神龍一脈是「神」,是你理解的那個「神」,我告訴你啊,這是你天大的誤解!

      中國是龍文化!神龍一脈的龍文化怎麼來的?我告訴你,我有一套完整的求證體系啊,你可千萬不要理解成你所理解的那個「神」啊!我上次跟你聊天,我不是說了嘛,你理解成的是「神」是「小巫」啊,我們中華的歷史過程中,有過巫,那是「大巫」,「大巫」最後升華變革成了中華的大道絕學,這個絕學是集古之大成。他是中華民族一步一步五萬年的功夫走到今天,大道絕學是走到了8000年的時候,由伏羲老祖宗集古大成首創的。伏義老祖宗集古之大成的這個過程,不是你理解的那個「神」啊,要是你理解的那個「神」呢,就是千錯萬錯,大錯特錯。

      許老弟,其實你剛才說的有一個認知是對的,大道「至簡至易」,這個「至簡至易」的同時,必須是「博大精深」的。講博大精深,別人不聽,那麼講至簡至易呢,他又說太簡單,這個就是最難辦的.靜不下心來啊.

      我的觀點非常清楚,「博大精深」,必須做到在「當下」就能做到「至簡至易」,而且能夠把那個「博大精深」的東西當下立地「至簡至易」地示現出來。如果沒這個功夫,我可以告訴你,許老弟,「假言十萬卷」就是這個東西,他的十萬卷如果做不到「當下」就能立地「至簡至易」地示現出來,那這就不是真功夫嘞!所以,我現在識別所有的人就是這樣,你說了千言萬語,你能當下歸結到「至簡至易」嗎?「當下」就能立地地示現出來嗎?這就是佛門裡面講的「高高山頂立」,同時做到「深深海底行」,注意啊,是高高山頂立的「當下」,立馬同時就能做到「深深海底行」,否則就不是中華大道絕學。

      就怕誤解啊,許老弟你誤解的太深啦,太深啦,我和你關於小巫和大巫的那個對話,中華大道絕學的訣竅,你好好的再悟一下。

      我可以給你串一條歷史魂線,你聽一下是不是你所說的那個「神」。

      崑崙中華「神龍」一脈

      崑崙燧火、結繩紀事;華表凖天、黑白陰陽;四橫四縱、弇茲九宮;盤古河洛、開天闢地;連山易卦、伏羲十言;數物本一、格物知至;魄魂神脈、有生無滅。

     看看這個過程,它是人(類)的認知啊!而絕對不是你所理解的那個「神」的認知!崑崙中華「神龍」一脈大道絕學,是中華民族實踐探尋至根至本的關於宇宙大千終極理論模式之智慧的結晶啊。

      你怎麼能夠逃離或者是掙脫西方那個哲學的浸陰和綁架呢?三觀到底是什麼?三觀,我在群裡反覆的說了,「範疇」認知確立就那麼簡單,說出來了,沒有人相信啊,還在那兒死死抱著自己的什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之「三觀」的知見不放手,這一些人,著實是搞不懂「宇宙」、「世界」和「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搞不懂「大宇宙」、「小宇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搞不懂人(類)的「已知」和「未知」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搞不懂我們老祖宗說的:「一炁」、「消息」、「恍惚」、「象」、「像」、「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所以現在西方哲學和西方物理學,他根本就穿透不過去我們陰陽太極及其八卦「天五」的那個中心,這是因為他不懂中華神龍一脈「伏羲連山易卦大道絕學是「十言之教」,許老弟,伏羲連山易卦大道絕學,是十言之教!

      今天在大群裡還有人直言對我說,說什麼:「十言之教」他沒有聽說過,說我是杜撰,我回覆說:你沒有聽說過,是你孤陋寡聞!這種孤陋寡聞,現在看來是有相當數量的人沒有聽說過。有不少的人,一天到晚抱著「八卦」顯像不放,伏羲八卦及「十言之教」,那是推演出來的,是伏羲連山易卦象數陰陽一體極子編碼道法推演出來的。「陰陽」就有一個系統完整、至極精準的極子編碼推演方程式,是易卦極子編碼方程推演出來的哦,我說的「神龍一脈」,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神龍見首不見尾!怎麼說呢.靜不下心來,靜不下心來啊,阿彌陀佛。

      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中華伏羲連山大道絕學的思維模式及推演方程的立足點,他的是點、圓一體,心物一元,這是很關鍵的!而西方人呢,是點、線,一條線,心物二元對立!這也是很關鍵的!

      所以,東西方這兩種不同思維方式及其立足點,它所能夠「觀」到的宇宙大千的真實相是不同的。說句形象的話,一個在萬米之高,一個在100米之高,所觀到宇宙世界能一樣嗎?

      你剛才一點感悟,到還有一點味道嘞,說:西方的神學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了,找不見出路啦,其實我說西方「神學」是找不見「歸家」的路了,出去了找不見「歸家」的路啦!你看啊,你看這西方神學不正是這個宿命嗎?同時,西方的物理學也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啦,盡頭是啥呢?就是「量子糾纏」啊,你看著,西方物理學他如果不從我們中華伏羲連山大道絕學的門口入進去,不用中華伏羲連山大道絕學易卦象數陰陽一體極子編碼方程式推演求證,仍然用西方阿拉伯十進位的數子數學和萊布尼茲的沒有破「零」的01二進位,在那裡作為他的基礎理論邏輯推演的基礎,他就必定暈頭轉向,找不見歸家的路!

      我就可以斷言,它如果不更門改逕入大道,它永遠趕不上和中華伏羲連山大道絕學所差的這一大步,這個問題是不依誰想怎麼說,誰說行,還是不行為轉移的。它如果不更門改逕入大道,就不可能做到中華大道絕學所求證出的那個宇宙萬有的「終級理論模式」,愛因斯坦、霍金生前拼著命在追尋,至今無果,都沒有找到嘞,我這個不是說大話嘞,「宇宙天地、萬有一統;高度對稱,致極精準;至簡至易,博大精深,有生無滅」才是真!

      許老弟啊,悟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無道不馭術,無術不顯道;道即是術,術即是道,這兩個關係是「一如同在,手心手背,不二非一,當下歸一」的這樣一個關係,整天說道,你如果同時沒有「術業專攻」,那你這是空悟道,沒有道。整天講「術業」,就只拿具相之術說事,你心中無道,沒有悟大道,那你就是小術小徑!「道即是術,術即是道」,是手心手背,絕非左手和右手啊!

      另外,許老弟也不要被孔老夫子的「形而上」、「形而下」給打暈啦,注意,我經常喊,「當下歸一」,當下歸一,當下歸不了一,都是飄著呢,都是假的,什麼形而上、形而下呀,我在那個群裡面,反覆跟你講,「伏羲十言之教」的「消息」、老子的「恍惚」,你如果搞不清白,你就根本不可能做到穿越宇宙。

     也不要被西方哲學的「主觀世界」、「客觀世界」給你打暈了,那個主觀世界、客觀世界,那是個點線一段、心物兩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所以說,我跟你講啊,你真不能腳踩兩隻船嘞,腳踩兩隻船,船隻要一動起來,必定要掉進水裡去啊,那怎麼辦呢?只能扎紮實實的腳踩一條船啊。

      什麼主觀世界、客觀世界,這種點線一段、心物兩元分別的思維方式,就是典型的西方哲學的老根子,是西哲建立他的「本體論」的基礎,你如始終還站在這基礎上,來看中華大道絕學,你能看懂嗎?

      當然,在這裡我可以肯定的跟你講,西方的經典馬克思主義,他的理論是超越了這種東西,是超越了什麼主觀、客觀的,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的提法,注意啊,是「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真正超越了什麼主觀呀,客觀呀、唯物啊,唯心啊什麼的。

      按照傳統的理解,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的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的轉變,其實,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都不是馬克思的出發點。在其一系列著述中,馬克思對這兩種孤陰獨陽、心物二元兩分,來理解世界的「哲學方式」進行了公正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對其不同的形態從「類型」的角度進行了歸納和劃分,中肯、切實、準確地指出其癥結:唯物主義體系中的「純粹唯物主義」堅持「客體至上」原則,特點是「敵視人」;「直觀唯物主義」則堅持「自然至上」原則,關注的只是人的自然性、生物性,因而只能是一種「抽象的人」。唯心主義體系中的客觀唯心主義堅持「觀念至上」原則,追求絕對化了的「理念」或「自在之物」;主觀唯心主義則堅持「自我至上」原則,單純追求的是具相單個人的「自我意識」。而馬克思既不是從觀念、精神、孤立單個人的個體「自我意識」出發,也不是單純從客體、自然、物質出發,而是從它們之間社會關係的現實表現和變化發展出發,從現實感性的「社會人」的「實踐」出發。因為「實踐」不是凝固的點,不是僵化的實體,而是一種關係、一種過程、一種活動。「實踐」是現實感性的「社會人」的「世界存在」的根據和基礎,同時人(類)又通過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使世界成為一個更大規模、更多層級的開放體系。這是對僵持於本原問題上抽象的還論思維方式革命性的根本轉換。正因為馬克思「人的社會實踐」觀點是指向「思想的存在性何以可能」的原初境界和思維方式,因此馬克思的「實踐辯證歷史人本主義」在彰顯「認識論」意義的同時,也彰顯著「存在論」意義(注意,是「同時」!)換言之,馬克思的「實踐辯證歷史人本主義」的哲思意蘊是:人(類)的「社會實踐」是「思維」與「存在」一如同在、手心手背;不二非一、當下歸一之「同一性」」、「統一性」的基礎。(詳見韓秉欣《人類終於接近宇宙真相在妙高峰頂匯合了—《歸極—科學社會主義大道之行》哲思導讀》一文)

      有機會,咱們再當面交談吧,甚至於到時候,我提著你的耳朵把口訣交給你,你馬上會怎麼說呢.到那時,你回頭再看看,你現在說的話,你都會覺得可笑。

      大道中華研討團王覺士微信號:wyl666125

    

    前期【淨毒立言】推薦項:

     1、中國古代科技一直落後於西方(毒言推薦:陳大漓)

     2、中國古代相比西方,缺乏科學精神(毒言推薦:陳大漓)

     3、2000多年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封建統治(毒言推薦:王巖林)

     4、封建地主、封建地主階級、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有地主階級的社會就是封建社會等(毒言推薦:王巖林)

     5、中國古代欽天監、司天監系統的觀象授時,是巫師們的封建迷信活動(毒言推薦:慈天元、韋寧

     6、農民起義導致了古代的改朝換代,反抗與推翻統治階級的是一次次的農民革命(毒言推薦:王巖林

     7、中國人沒有信仰,華人是沒有信仰的民族,沒有信仰就沒有力量,思想混亂和腐敗問題的根源是喪失信仰(毒言推薦:慈天元  王巖林

      8、基督教的經典譯作《聖經》(推薦理由:佛經、道經、儒經皆沒有自推為「聖經」。 聖賢之道,沒有宣鬼神為'聖教'之理。 建議:改譯作《耶經》或《神經》。立言人:慈天元

      9、士人,是大道中華的文明之心。(立言人:王巖林)

      10、中國共產黨人和毛澤東時代的革命戰士,是政黨組織條件下的一代新士人。(立言人:愛愛

      11、電磁波學說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完全正確,不容置疑。(毒言推薦:程奉獻忠  立言:不存在電磁波;不存在作為基本力的強、弱作用力;不存在所謂的時空彎曲、宇宙學紅移等;建立在電磁波基礎上的廣義相對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神話!)

      12、全面重建與高揚中華士人文明話語,是奪回自身歷史解釋權至為關鍵的一步。(毒言推薦:王巖林

      13、中國人不講邏輯,中國人沒有邏輯思維(毒言推薦:慈天元)。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自有一套根本關聯著自然、大道的整生羅緝(立言人:薛英俊

      14、對中國史前研究證明,不是簡單的「石器時代」;而應是金屬時代之前,先後有一個「木石前盟」複合工具時代和火技術陶器時代(淨毒立言人:陳明遠、金岷彬

       歡迎同樣感受到毒話語之痛、有為大道中華立言意願的五湖四海朋友,積極加入或賜稿《淨化毒言》、《科玄與道》、《文字文明》、《大道中華》四大專欄,讓我們一同去攪動中華之道當代話語的時代風雲吧!

    【開設了一個「構建中國新時代話語」投票區。歡迎投票。在此謝過。】  

相關焦點

  • 「大道中華」許海宏:對照西方不同的神、哲、科傳統,重新審視中華...
    編者按:一名既接受了西方神學洗禮、又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著不斷探索的基督徒,用他自己的獨特的視角,給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中西歷史與根本所歸的對照圖。尤其是對自然神學與哲學神學的闡釋,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認知一個動態發展著的西方。至於作者最後將西方的神與中華的道都視作天啟是否恰當?歡迎進行更深入地探討。
  • 《中華元典精神》:體悟中華元典精義
    英國科學哲學家懷特海說:「兩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柏拉圖的一連串註腳。」可見西方人對其元典的依憑。中國哲人張載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王夫之說:「六經責我開生面」,將作為「往聖絕學」的元典(如六經)視作開闢「萬世太平」的精神起點。「六經」乃中華元典的基幹,而「樂」本無經,傳之後世的實為「五經」。
  • 「大道中華」段修斌:試談中華經緯學守正創新
    而實質上,中華經緯學具有完整的理論結構,其屬於一種全「產業鏈」,從「(氣或能量)之根→(絕對運動)之幹→(相對運動)枝葉」樣樣俱全,具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不但可以為宇宙自然與人類社會運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而且也能夠從根本上避免空談學風。經緯學,這屬於我們中華文化中早已存在的一種概念,比如「涇河與渭河」,這是寫在中華大地上的一種鮮明印記。
  • 《尋找中華廚神》微紀錄片首映禮在博鰲成功舉行
    Jamie Chaffey等嘉賓出席了《尋找中華廚神》微紀錄片的啟動儀式。在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下,我們將弘揚中華傳統美食文化,講述好中華匠心廚神故事,希望通過該紀錄片,弘揚中華美食傳承與創新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飲食文化傳承人物光榮的社會風尚和不忘初心、勇於創新的敬業風氣。《尋找中華廚神》該紀錄片對傳播正能量、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現中國夢、百姓夢、幸福夢具有深刻的意義。
  • 《似是故人來》:在走訪對話中,追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節目從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文化求知者」視角出發,以社會文化現象、熱點文化問題切入,通過「走訪+對話」的節目形式,觸摸中華文化內涵。第一期中,漢字這一特殊的中華符號首先登場,節目在探求漢字的前世今生間,也在努力探求中華文化之源。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作者:彭 林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導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文明之一。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將人類歷史劃分為史前、古代文明、軸心時代和科技時代等四大階段,其中只有中華文明完整地跨越了四個階段。作為人類軸心時代的幾大原生文明之一,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傑出貢獻。
  • 打開中華文化的智慧大門——讀《中華文化密碼》
    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唯一沒有中斷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那麼,如何理解文化?中西文化有何差異?如何探究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近日,中央黨校報刊社原總編輯鍾國興教授新書《中華文化密碼——通達智慧之門》,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能說是標準答案,卻是獨具啟發性的解答。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中華本位文化的重建與認同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作者:彭 林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導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的文明之一。四部之學,以「經學」為首,即以儒家《十三經》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經學,是承載中國人人生大道的學問,是中國人價值觀體系的載體,包括將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作為人類的終極理想,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通向理想社會的階梯,將「孝」作為修身之初階,將「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普世價值理念作為社會生活的準則。中國文化的獨特個性,主要是通過經學來體現的。
  • 「西方近代音樂之父」巴赫的《聖誕神曲》傾聽音樂是與神對話
    聖誕節不能缺少「西方音樂之父」巴赫的音符,尤其是在德國。德媒曾說,「缺少巴赫《聖誕神曲》(Christmas Oratorium)的聖誕節,是不可想像的。」德國作曲家、演奏家巴赫(1685–1750),是西方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一生創作了800多首樂曲,大部分是宗教音樂,這些音樂達到了基督教音樂的最高境界,有「音樂聖經」之稱。巴赫家族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巴赫5歲就成了教堂唱詩班的男童,7歲開始讀《聖經》,15歲得了合唱獎學金,被唱詩班錄取,同時進入神學校學習。
  • 這才是中國:道不同,更高倫的中華象符文字式法
    既不是中華道學意義上的「文」,也不是漢字之「字」。也就是說,文、字與「拼音指號」、「拼音語詞」是不同倫的;是不應該混為一談,以相同的標準衡量或用相同的方式作處理的。文、字,意義根源於事物的自然式法信息;拼音指號、拼音語詞,則來源於創造者的理念定義指認信號。嚴格來說,「指號」與「符號」是有著根本不同的。
  • 《尋找中華廚神》微紀錄片活動在香港正式啟動
    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指導、海外網旅遊頻道運營方主辦、歡盈(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尋找中華廚神》微紀錄片開機儀式於2019年4月19日上午在香港土瓜灣東南工業大廈私薈會所順利舉行。《尋找中華廚神》是國內首部以人物勵志故事與美食文化融合的微紀錄片。以「弘揚中華美食傳承與創新精神」為使命,致力在全網全社會營造飲食文化傳承人物光榮的社會風尚和不忘初心、勇於創新的敬業風氣。該紀錄片對傳播正能量、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建設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現中國夢、百姓夢、幸福夢具有深刻的意義。
  •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2012兩岸人文對話」——溝通與交融之道
    2012年初,中華文化促進會與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在共同推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宗旨下,就合作舉辦年度性高端文化論壇達成共識:取名「兩岸人文對話」,邀集兩岸專家學者以中華文化視角,對兩岸共同關心的世界議題和普適價值進行探討。
  • 【大家】與神對話
    羅馬教廷,掌控了與神對話的利器,教宗專屬的大赦,到十三四世紀轉成贖罪券,終淪為教廷斂財的工具與罪證,而激起中古世紀歐洲的社會動蕩。在今日看來,願意購買一張證明來免去自己的萬惡之源,實在愚不可及。但即便是贖罪券早已撤消,各種朝聖贖罪的名目仍變著花樣地吸引萬民,愚信,似乎是人類惰性的根本,難以徹底消除。
  • 以人為主體:中華文明知識體系的本質特徵
    ●中國固有知識體系可以吸取西方知識體系的各種優秀成果充實、提升自我,但不能失去自我,不能放棄以現實的人、現實世界為知識體系之本的傳統,不能放棄以現實的人、現實的社會、現實的社會群體為價值主體這一中華文明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
  • 陳來:中華文明核心價值別於西方的四大特點
    原標題:陳來:中華文明核心價值別於西方的四大特點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日前,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的《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國學流變與傳統價值觀》一書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 《與神對話》簡介(附電影)
    本書以「我」和虛構的「神」展開對話的形式出現,尼爾很巧妙地安排「我」提出了許多令人困擾的問題,並通過「神」來予以回答。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各種關於生活的真知灼見,以及教導讀者如何正確地對待生活的理念,比如愛和恐懼是所有人類行為的根本出發點、生命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痛苦是錯誤思想的結果,是你自己創造了這經驗等等。
  • 文揚:西方如何跳出「國強必霸」邏輯,真正理解中國和中華文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文揚】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學者馬丁·雅克研究中國很多年了,他一直以來向讀者們宣揚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並不是一個與西方國家一樣的民族國家,中國的主要特徵來自於中華文明的歷史,而不是來自於19世紀才剛剛成型的民族國家。西方一直試圖用西方的方式來理解中國,這是個很大的錯誤。
  • 異端「全能神」活躍再惹抵制 臺灣基督教眾教會首次聯合聲明
    迫於事件的嚴重性,2月25日,臺灣基督教界多達56個主要宗派、教會、神學院、機構及媒體單位聚集在臺北靈糧堂召開聯合會議,針對全能神教的異端教義和種種作為,共同擬定並發表聯合聲明,指正異端,呼籲基督徒警惕異端並奮起為主爭戰。 據悉,這次聯合會議的範圍之廣,尚屬臺灣基督教界首次。
  • 「大道中華」程獻忠顛覆性質疑:孔子的「東夷化」,一手造成了華夏...
    程獻忠覺士卻認為,孔子的刪詩書、約史記、黜八索、除九丘、夷神仙,令上古華夏文明「從立體的大道文明(神仙)與禮義文化(玉禮器),扁化、異化為平面的世俗文藝(如六藝)與巫覡文技」,幾乎斷裂了文明傳承。我們尊重每一位為中華文明文化做出突出貢獻的先賢大德,但也認真對待每一位試圖還原歷史、撥亂反正探索者的研究成果。
  • 潘嶽:中華詩詞與中華文化共同體
    中華詩詞是中華文明之道的重要載體之一。所謂道,就是精神,就是境界,就是原則,亦是規律。在傳統社會中,大到國家制度、施政方針,小到士農工商、琴棋書畫,古代聖賢典籍中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道融會貫通,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根深葉茂的參天大樹。如商道,如茶道,如醫道,如劍道。這些,在詩詞中都有鮮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