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勞改22年的張賢亮,如何成為作家首富?

2020-12-19 騰訊網

1994年七八月間,由劉鎮偉執導,周星馳、朱茵、吳孟達、莫文蔚等主演的愛情悲喜劇電影《大話西遊》攝製組,來到位於寧夏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在100多天內完成了上、下兩集電影的拍攝工作。後來,《大話西遊》成為周星馳從影生涯裡最被影迷津津樂道的代表作之一。

鮮有人知的是,鎮北堡西部影城是一個作家一手打造出來的。他叫張賢亮。

張賢亮的一生,充滿傳奇。

張賢亮的祖籍是江蘇盱眙,於1936年12月生於江蘇南京。張賢亮年少成名,讀中學時就開始文學創作,21歲在著名的文學期刊《延河》上發表詩歌《大風歌》。也正因為這首詩歌,他被送到寧夏進行勞動改造,長達22年之久。

這一段經歷,後來被張賢亮寫進多部小說裡,成為他豐富的創作素材。其中,張賢亮的代表作之一的短篇小說《靈與肉》,在1982年被改編為電影《牧馬人》,由謝晉導演,推出後廣受歡迎。在票價只有1毛錢一張的80年代初,《靈與肉》創造了1億元的票房紀錄。這等於是說,每一個中國人都買票進電影院看了一遍。男女主角許靈均、秀芝為廣大讀者耳熟能詳。

除了《靈與肉》,張賢亮還創作了《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河的子孫》《龍種》《青春期》《一億六》《老人與狗》等長中短篇小說。張賢亮與影視劇特別有緣分。他一共有9部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搬上銀幕,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或許,這給了張賢亮創辦鎮北堡西部影城的信心吧。

鎮北堡位於寧夏銀川,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是一座邊防要塞。1740年,寧夏發生一場地震,鎮北堡被地震所摧毀。清廷在距鎮北堡不遠的地方修築了一座新堡,是為鎮南堡。鎮北堡便荒蕪下來。在上世紀50年代後,鎮北堡一度成為一座煉鋼的場所。

1969年,張賢亮還在寧夏接受勞動改造時,去集市買鹽的過程裡,無意中發現了鎮北堡,用張賢亮自己的話來說,是「遠遠的走來,突然看到荒漠上聳立的兩個古堡的廢墟。它就像黃土地裡迸發出的兩種力量,給人一種蒼涼的、雄渾的感覺。」

張賢亮對鎮北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將它寫進自己的中篇小說《綠化樹》裡。當然,那時候的張賢亮,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在20多年後成為這種荒涼城堡的主人。

1980年,張賢亮結束了勞改生活,被調到寧夏文聯工作,從事文學創作。沒過多久,謝晉將他的短篇小說《靈與肉》改編成電影《牧馬人》,張賢亮極力向謝晉推薦鎮北堡,作為電影的外景地之一。電影上映後,果然一炮打響。

有意思的是,電影《牧馬人》的攝製組隊伍裡,有一個年輕的攝影師,叫張藝謀。多年以後,張藝謀拍《紅高粱》,不由自主地將攝製組往鎮北堡帶。

《紅高粱》上映後,讓鎮北堡產生了更大的知名度,甚至有日本遊客專門來到寧夏鎮北堡,就為了拍一拍《紅高粱》攝製組留下的小房子。

鎮北堡林草試驗場的場長袁進琳看到了鎮北堡蘊含的巨大商機,提出了打造影視劇拍攝基地的想法。不過,大家都對這種新鮮事物不熟悉,心裡沒有底氣,便找到了張賢亮。張賢亮「將自己的譯本的外匯版稅抵押給銀行,加上少量集資總共78萬元」,創辦了鎮北堡西部影城。

那一年,是1993年。

張賢亮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在文學界的名聲不亞於賈平凹、莫言、陳忠實等人。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以後,張賢亮就極少有新作問世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他將幾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鎮北堡西部影城上面。

寫作和經商,是兩個不同的領域。許多優秀的作家,在經商上弄得一塌糊塗。張賢亮卻在這兩個領域都表現得非常優秀。他善於利用自己的「著名作家」身份,來進行經營。許多遊客到鎮北堡西部影城來,就是為了見他一面。他想出了很多令人拍案叫絕的點子,其中一個是把黃河水賣到市場上,2毫升黃河水10塊錢,賣得還不錯。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的影視城遍地開花,但絕大多數都不賺錢。張賢亮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卻一直保持著盈利的狀態。如今,鎮北堡西部影城已成全國5A級旅遊景區,是中國十大影視基地之一,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張賢亮自己,也因為鎮北堡西部影城賺得盆滿缽滿,被稱為「中國作家首富」。

2001年,65歲的張賢亮被特批考到了一張駕照,買了第一輛寶馬C系。以後,張賢亮每次上北京開會,都是自己開車,一路聽著唱片到了北京。

相關焦點

  • 曾被勞改22年的張賢亮,如何成為作家首富?
    1994年七八月間,由劉鎮偉執導,周星馳、朱茵、吳孟達、莫文蔚等主演的愛情悲喜劇電影《大話西遊》攝製組,來到位於寧夏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在100多天內完成了上、下兩集電影的拍攝工作。後來,《大話西遊》成為周星馳從影生涯裡最被影迷津津樂道的代表作之一。
  • 曾勞改22年的張賢亮,如何成為作家首富?
    也正因為這首詩歌,他被送到寧夏進行勞動改造,長達22年之久。迅速成為第一個走出國門的作家。在賈平凹、莫言、餘華等還在探索自己的寫作道路時,張賢亮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賺取的稿費已經讓他成為中國最有錢的作家。每年作協開會,張賢亮都會開著他的寶馬轎車,聽著唱片一路從寧夏開到北京。
  • 富家少爺被勞改22年,如何成為中國作家首富?用稿費建起影視城
    富家少爺被勞改22年,如何成為中國作家首富?他叫張賢亮。張賢亮,1936年12月生於南京,1955年從北京移民到寧夏,先當農民後任教員。1957年被劃為「you派分子」,押送農場勞動改造長達22年。1957年,他因在《延河》文學月刊上發表長詩《大風歌》而被列為you派,遂遭受勞教、管制、監禁達22年,其間曾外逃流浪,討飯度日。1979年9月,他終獲平反,1980年調至寧夏《朔方》文學雜誌社任編輯,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1年開始專業文學創作。
  • 他曾是22年的「勞改犯」,張賢亮有啥實力能成為作家首富?
    他曾是22年的「勞改犯」,張賢亮有啥實力能成為作家首富?經過了解之後發現張賢亮是在1936年出生於江蘇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因為他從小對於文學創作都非常感興趣,所以在小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他的創作,在中學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獨自創作,並且在21歲的時候還在著名文學期刊《延河》上發表了一首詩歌。
  • 作家張賢亮逝世前稱「我在等死,不是開玩笑」
    張賢亮的「原罪」1980年,經過22年勞改和勞教,從西湖農場回到銀川的張賢亮,跟比他小十來歲的散文組編輯馮劍華做了《朔方》的同事,兩人最終結婚。張賢亮見到未來嶽丈時鞠了一躬,這深得馮劍華父親的心:「此子面相不凡,不愧是大家庭出身,將來必有大出息。」婚禮並不浪漫,在單位會議室舉辦,馮劍華親手縫了一紅一綠兩床緞面被子。
  • 走近張賢亮——比小說還精彩傳奇的一生
    張賢亮右派生涯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勞改和勞教中度過的,運動一來就抓去勞改,勞改幾年又到另一個農場就業勞教,這種抓了放,放了抓的狀態一直持續到文革後期。張賢亮說:我最好的愛情小說,是一個沒有愛情的人寫出來的。這段失戀的經歷後來被張賢亮演繹成了小說《靈與肉》,根據該小說改編的電影《牧馬人》更是感動了許多那個年月的人們。
  • 最有錢的作家,曾被勞改22年,後花12億建了一座城——長安城
    後來,《大話西遊》成為周星馳從影生涯裡最被影迷津津樂道的代表作之一。鮮有人知的是,鎮北堡西部影城是一個作家一手打造出來的。他叫張賢亮。張賢亮的祖籍是江蘇盱眙,於1936年12月生於江蘇南京。張賢亮年少成名,讀中學時就開始文學創作,21歲在著名的文學期刊《延河》上發表詩歌《大風歌》。也正因為這首詩歌,他被送到寧夏進行勞動改造,長達22年之久。
  • 深℃丨《靈與肉》登上央視,我更懷念那個講真話的張賢亮!
    張賢亮的短篇小說《靈與肉》登上了央視,關注度很高。就連母親6月初也在追問猛將兄:央視8套啥時候播出呢?我很好奇,這部寫於1980年的短篇小說,是如何能拍攝成為42集的長篇電視劇的呢?大概看了一下電視劇介紹,原來是加了不少1980年之後的內容,展現出了新時代寧夏的變化。
  • 張賢亮談性,還有與宮雪花的一段豔遇
    他下海經商,創辦影視城,和娛樂圈頗有交集;與女星宮雪花的一段撲朔迷離關係,是他自己樂於談論的話題。他還被爆「同時包養5個情人」,不過後來已闢謠。宮雪花■張賢亮簡介1936年12月生於南京,祖籍江蘇盱眙,1955年後定居寧夏,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文聯主席。
  • 紅城作家 ▏高曉珂:聆聽張賢亮鎮北堡的風聲(二題)
    2014年9月27日,著名作家張賢亮走完了他78年苦難而又輝煌的人生路程,他精心打造的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是矗立在他生命裡程中的一座豐碑。 張賢亮的人生可為跌宕起伏坎坷不平。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因發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發配到寧夏銀川附近一個叫鎮北堡的地方進行勞動改造長達22年。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平反後他寫了大量的文學名篇,成為中國著名的作家。
  • 關於張賢亮最好的訪談:40歲處男的性 飢餓和寫作
    一點風流韻事無傷大雅,個人生活方式而已。我認為,因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宗教(儒、道都不是,舶來品佛教是),我們距離靈魂生活還有距離。所以,性、飢餓是近代中國人的密碼,誰能詮釋出來,誰就是偉大的作家。看看近代為中國人贏得世界性聲譽的莫言、高X健、張藝謀,哪個不是?希望湧現更多張賢亮,更多詮釋中國的大寫的作品。為先生點支蠟燭,照亮西天的路。
  • 著名作家張賢亮病逝 盤點《靈與肉》《綠化樹》等代表作【2】
    張賢亮代表作品 《靈與肉》封面 (資料圖) 1、《靈與肉》——1980年《朔方》第9期 內容簡介: 小說描寫一個受到二十多年社會冷遇的右派許靈均在靈與肉的磨難中精神得以升華的故事。當年發表之後曾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獲中國作家協會第3 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及1984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中篇小說獎。 書摘: 大車艱難地翻過嘎嘎作響的拱形木橋,就到了我們前來就業的農場了。木橋下是一條冬日乾涸了的渠道。渠壩兩旁挺立著枯黃的冰草,紋絲不動,有幾隻被大車驚起的蜥蜴在草叢中簌簌地亂爬。木橋簡陋不堪,橋面鋪的黃土,已經被來往的車輛碾成了細細的粉末。
  • 他被譽為「臺灣的魯迅」,卻被大陸作家阿城和張賢亮所嘲笑
    這是臺灣作家陳映真在2004年臺灣浸會大學舉辦的「魯迅節座談會」上所說的話。陳映真被譽為」臺灣的魯迅「,在臺灣文壇,受魯迅影響至深並始終堅持國民性批判的作家僅有陳映真一人。陳映真繼承了魯迅的批判性、對社會的敏銳洞察及對弱勢群體的深切關懷,「魯迅給我的影響是命運性的。在文字上,他的語言、思考,給我很大的影響。至今,我仍然認為魯迅在藝術上和思想上的成就,至今還沒有一位中國作家趕得上他。」
  • 南梁人記憶中的張賢亮!
    點擊題目下方鎮北堡西部影城寧夏旅遊,一鍵關注我們喲~ 作家筆下的主人公往往有作家自己的影子。近期,根據當代已故著名作家張賢亮先生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42集電視劇《靈與肉》在央視八套熱播,劇中主人公許靈均因父親是資本家被錯劃成右派下放到賀蘭山農場七隊勞動改造的生活場景,其實也是當年張賢亮先生被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銀川市郊的西湖農場和南梁農場勞動改造長達
  • 【美文推薦】張賢亮:我一點都不關心韓寒郭敬明他們
    9月27日14時,曾創作《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的當代著名作家張賢亮因病醫治無效在寧夏銀川去世
  • 斯人已逝,墨香猶存|張賢亮的23部作品,你讀過嗎?
    十六、《我的菩提樹》 這是一個未被苦難擊倒,熱愛生命的故事,已在世界各地流傳。一個因一首抒發胸臆的詩而被打為「右派份子」的年輕人,從此展開了他長達二十二年的勞改生涯:饑寒與疲累交錯中,還必須不斷地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他只有藉一枝禿筆,偷偷抒發卑微、無力的吶喊,像一株使自己心靈澄澈的「菩提樹」。
  • 張賢亮的傑作——鎮北堡西部影城
    這兩座存在了數百年,已經被人遺忘了的古堡,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名噪海內外」,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著名作家張賢亮。1961年冬天,在寧夏賀蘭縣接受改造的張賢亮,偶然發現了鎮北堡的兩座明清古城堡,並以作家特有的敏銳眼光感覺到了其文化價值。1981年,導演謝晉籌拍由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改編的影片《牧馬人》時,張賢亮向謝晉推薦鎮北堡古堡作為外景地。
  • 21年,他靠賣紙成為「中山首富」!
    11月5日,2020年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出爐,中順潔柔創始人鄧穎忠以137.5億元資產排名第287位,成為中山首富。今年三季度,作為國內生活用紙行業第一梯隊成員的中順潔柔在疫情下強勢增長,實現營收55.55億,同比增長15.26%;實現淨利潤6.72億,同比增長53.42%,並開拓了醫用口罩生產、銷售的新業務。
  • 電大畢業黨報記者如何成為亞洲首富?七大法則
    鍾睒睒 12月31日,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66歲農夫山泉董事長鍾睒睒以778億美元身家超越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長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成為亞洲首富
  • 中國首富馬雲 成為世界首富還有多遠
    馬雲數日間成為了中國首富、亞洲首富,距離世界首富還有多遠? 幾年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預言:未來馬雲這個小個子將會成為新的世界首富。估計對於比爾蓋茨的預言當時沒有幾個人相信。而進入到今年以來,阿里巴巴的上市,馬雲一躍成為了中國新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