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活好當下,是最大的慈悲

2021-02-10 百草園書店



文 |  郭文姝 · 主播 | 珠珠 · 攝影 | 東方黎明 · 編輯 | 一白

嚴冬酷寒,天氣越來越冷了。歲月依舊在匆匆前行,願你做一個用心生活的人,只心懷喜悅,慢慢修行。懂得無論何時,活好每一個當下,是最大的慈悲。

 

人生的路雖然很長,前路茫茫,渺遠難測,但日子卻是一天天過下去的,每一個當下都是實實在在的。就像一個人登高時,一定要從低處開始一樣。擁有清明之心的人,便能夠真正觸摸到自己的心之柔軟,如一朵開在泥沼之中的清水之蓮,靜靜花開,美成一方自在的菩提世界。只做好一個人的本分,活在當下,讓庸常瑣碎的人生,也能開出至美至善的花朵。

 

春花秋葉,夏雨冬雪,一顆良善美好的心,不會沾染歲月風塵,亦無關高尚和謙卑,始終讓人願意妥帖相伴,默默依隨,心存敬畏。讓心中的愛自然而然地流淌在生命之河裡,感動著生活的每一個剎那,平靜地面對人生的起滅無常。關愛和守護著人間的一份份真情,讓每天都在發生的那些微小的愛的瞬間,像一束光,照亮人們內心陰暗冰冷的角落。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護佑,所以溫暖。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漫旅。每個嶄新的日子都是一段新的徵程,無論生活是否如意,無論是晴天還得風霜雪雨,真正的修行便是從一朝一夕開始的。讓每個日子都不帶怨氣地安然度過,止息所有不好的念頭,學會看清自己,不逃避現實,不虛妄自大,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讓人生的種種難堪的境遇,偏狹的心態,醜陋的人性,都在日常的宏大的慈悲裡無所遁形。

 

當面對重重的困難與挑戰,需要讓自己冷靜下來,不企望和祈求任何虛幻的不切實際的念想,因為真正的慰藉和指引只能來源於自己強大的內心。惟有擁有平和的心態,方能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在一日三餐的簡單生活裡修煉自己的身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當整個心靈無染而純淨,無所求,亦無所欲,讓慈悲的心意自在流轉,當新的太陽照常升起,簡單而平凡的幸福就會悄然降臨。

 

當你又一次準備整裝待發,世間熙熙攘攘,願你不懼來路,不畏歸途。始終靠自己的力量走好每一步腳下路,讓心安住當下,好好生活,好好愛。寸心潔白,慈悲眾生,便可溫暖自己,照亮別人。

-作者-

郭文姝,文學碩士,教育碩士,一個喜歡文字的人。推薦新書《時光裡的最美紅顏》,全國發行,新華書店,網站有售。限量籤售中,微信 lingbowumeiying。公眾平臺:如心梅園。本文首發百草園書店(Bai-Cao-Yuan),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

-主播-

珠珠,有深厚的語言功力,聲音雄渾大氣、富有感染力,擅長新聞、廣告、紀錄片、文藝作品配音。多年探索聲樂與語言藝術工作,並在多家電臺、電視臺多檔節目中擔任解說和主持。微信號yongge201812

-攝影-

東方黎明(郭樹連),資深攝影師。其作品唯美精緻,清透細膩,擅於表現光影。作品賞心悅目,畫面感表現強烈。微信:gshl666888


相關焦點

  • 賞讀 | 十一月,願你我都好
    就像《假如,還有那麼一天》文中所講:你我流連於季節的邊緣,聽秋風清瘦了柳楊,賞秋菊張揚了秋黃,品秋香香醉了丹楓;將一歲沉澱的厚重於秋染中潸然悵惋. 人生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人活在世上,活的就是一種態度,你高又怎樣,我低又如何,大家都是一日三餐,夜晚睡床一樣都是三尺寬,即使你是高官,再怎麼有錢,一天24小時你也不會比我們多過幾個時辰,說白了,也許你過的日子,還不如我們自在心安。
  • 活好當下 平安喜樂
    昨天的已過去,別去懊悔;明天的尚未到來,別去煩惱;今天的正在進行,活好當下。願所有人都活好當下,平安喜樂!
  • 疫情當下,讀好生命教育這本大書
    在這個過程中,我讀到奧地利精神醫學家弗蘭克博士寫的一本書——《活出意義來》。弗蘭克博士經常問遭遇巨痛的病人:「你為什麼不自殺?」病人的答案通常可以為他提供治療的線索,譬如,有的是為了子女,有的是因為某項才能尚待發揮,有的則可能只是為了保存一個珍貴難忘的回憶。利用這些纖弱的細絲,為一個傷心人編織出意義和責任,找到「充實」——這便是他的「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
  • 袁衛星:疫情當下,讀好生命教育這本大書
    在這個過程中,我讀到奧地利精神醫學家弗蘭克博士寫的一本書——《活出意義來》。弗蘭克博士經常問遭遇巨痛的病人:「你為什麼不自殺?」病人的答案通常可以為他提供治療的線索,譬如,有的是為了子女,有的是因為某項才能尚待發揮,有的則可能只是為了保存一個珍貴難忘的回憶。利用這些纖弱的細絲,為一個傷心人編織出意義和責任,找到「充實」——這便是他的「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
  • 看著花開,活在此刻,就會相信,美和愛真實存在,慈悲溫暖,寬廣無邊,這是真正的在當下的狀態.
    我跟她說,太陽這麼好,我們曬太陽嘛,別想那麼多,放鬆享受,不要有任何壓力,要在當下,你看,這一刻這麼美,地上的落葉,枝頭的花都好好看。我們只有活好了這一刻,才有能力活好下一刻嘛,後面自有後面的安排。做手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醫生都很厲害。
  • 就是活在當下喲~
    【原創】【首發】文:黎海濱(whlihaibin)-少年讀詩詞,讀一句記一句,一字一解,力求快快弄懂、背熟。那種讀法,有如餓漢吃飯,只為填飽肚子。中年讀詩詞,隨意翻讀吟誦,不求甚解,但求切合此時此地的心境與情懷。這種讀法,恰如老僧品茶,品的是茶,更是韻味與意趣。夜讀。
  • 為什麼要活在當下?
    做任何事情不會一勞永逸,生命的不盡如人意是這娑婆世界最大的真實,也是最大的遺憾。世界如此之大,再怎麼努力,終其一生,我們也無法和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相遇,也無法參與每個人的生活,無法走過世間的每一寸土地。佛門裡講,人不會真正地死,所謂的「死」,只不過是換了身皮囊,繼續輪迴。人為什麼會有諸多煩惱,就是因為把這個娑婆世界看得太真實、太執著。
  • 戒律,讓「慈悲」、「智慧」、「內心安定的力量」活起來
    戒律並不呆板,它很活潑——讓「慈悲」、「智慧」、「內心安定的力量」活起來我們要了解,戒律並不呆板
  • 如何激活自己的潛能:學會活好當下,做最好的自己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我們如果想要激活自己的潛能,我們最重要學會的一個方法,那就是活好當下,做最好的自己,當我們做最好的自己時候每個人或許需要明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我們能量釋放最大的時候,我們越能活好當下,我們就越能綻放自我。
  • 賞讀 | 早安,晚安,一生平安
    每個人都需要平安,每個人都不能失去平安,這是我們活在世上最起碼的生存條件,儘管世間充滿了太多的不幸,儘管我們不是大款,只要內心充滿陽光,遠離消極的情緒與苦悶,用愛化解瑣事紛繁,那麼,你定會贏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都說做人難,其實不難,只要你善良、寬厚,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在有限的生命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讓生活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就沒白來人世走一回,就不負此生。
  • 慈悲心的觀修
    幫助他人時的感覺,就是這種感覺也會使我們活在當下,保持覺知。當別人關心你,尊重你,愛你,聆聽你,給予你關注時你覺得幸福嗎?事實上,當別人感受到你的關心、尊重、愛與傾聽時,他們也會感覺很幸福。幸福的秘密不是滿足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獲得幸福的話,你一定要有顆慈悲的心。因為這個世界就像回聲一樣運轉,你發出的能量,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這就是因果。
  • 早懂得,是一種溫柔的慈悲
    那種感覺,是踏遍千裡山,走遍萬裡路,於茫茫人海中,心靈終於找到了歸宿。是朋友,有著肝膽相照的義氣。是知己,有著惺惺相惜的默契。是愛人,有著默默無聞的陪伴。懂得,是成功時的把盞言歡。懂得,是失意時的真誠慰藉。懂得,是黑暗裡的一道光,是夏日裡的一抹清涼。它如一朵花的幽香,芬芳這個世界的蒼涼。如一弦清音,撫慰世間的浮躁。伯牙死後,子期再無知音,於是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 懂得,是一種溫柔的慈悲
    這樣的懂得,是溫柔,是慈悲,是琴瑟在御,歲月靜好的美麗。真正的懂得,無需刻意逢迎,只在心靈交匯的一瞬間,寂靜歡喜。它與風月無染,與名利無關。真正的懂得,是心有靈犀的默契,是默默無聞的陪伴,是是源自內心深處的理解與感應。就像藍天對白雲的包容,一朵花對另一朵花的欣賞。
  • 從大衛的遺訓反思:基督徒應活好當下,走蒙見證的道路
    大衛在臨別時,他對所羅門最大的託付就是在認識神和遵行神的話語上。大衛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充滿了很多瑕疵,他雖然多次聽命耶和華但也有違背的時候,他知道違背耶和華會帶來嚴重的結果,所以他渴望兒子所羅門可以在個人生活上作一個大丈夫,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
  • 【晨禱六點半】活出耶穌慈悲憐愛的心
    主播:五阿哥| 祈禱詞:小丸子| 剪輯:Peter歌曲:耶穌慈悲聖心
  • 活在當下
    一隻新組裝好的小鐘被放在了兩隻舊鐘之間。人總是活得很累,一下懊悔過去,一下擔心未來,就是無法安住於眼前當下。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當下這一念,才是最真實的人生。佛曰:「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
  • 《慈悲串經》
    求禰今天賞給我們日用的食糧,求禰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兇惡。阿們!【聖母經】  萬福瑪利亞,你充滿聖寵,主與你同在,你在婦女中受讚頌,你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  天主聖母瑪利亞,求你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
  • 賞讀 | 珍惜當下事,不負眼前人
    因為人生最大的財富與幸福不是富貴榮華,而是眼裡長著太陽,笑裡全是坦蕩,健康快樂每一天,其他都是浮雲。  許多的事,經歷就是收穫;許多的人,相遇就是緣分,只有懂得珍惜,把身體照顧好,把喜歡的事做好,把身邊的人待好,讓自己做到精神有光,靈魂有香,豁達的接受一切開心乃至不開心的,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將生活經營的豐富多彩,只有這樣,才不枉此生。
  • 【故事心讀】長期不共修,被移除共修群,是佛寶居不慈悲嗎?
    此處的「慈」可不可以與慈悲劃等號呢,當然不能。此處的「慈」是代表溺愛,沒有原則的愛,孩子的什麼要求都予以滿足,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孩子所有的錯誤都去接納。這樣的父母能不能培養出一個好孩子啊?不能。遇到一個敗家子兒,當你老了,什麼情況?讓你睡樓道,不贍養你,吃喝嫖賭樣樣精通,讓你痛不欲生,對不對?所以修行要懂得明理呀!
  • 活在當下 珍惜現在
    一天,我在家裡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安徒生童話》,便利用飯後茶餘認真地讀了起來。活在當下,不念過往;珍惜現在,不畏將來。能夠快樂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拒絕快樂,陪父母嘮嘮家常,幫愛人做做家務,帶孩子看看電影,留朋友品品香茗,約同事逛逛商場……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亦是精彩的。  朋友,停下你前行的腳步,看一看身邊的風景,等一等落下的靈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