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有尺,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2021-02-08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叔,ID:yeshu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背後往往藏著他最真實的教養。與人相處中,真正有修養的人,總是能讓人如沐春風。

出言有尺,是一種善良。

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有這麼一些人,明明心眼不壞,卻很不受人待見。

因為他們的說話方式,總是很容易令別人陷入尷尬。

其實,與人交往中,如何拿捏好說話的分寸,也是一門學問。

所謂出言有尺,就是既不輕易評判他人,也不交淺言深,更不要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快,讓別人陷入難堪。

做事有餘,是一種情商。

聽過一句話說:「一個人高情商的表現,就是話別說太滿,事別做太絕,凡事留餘地。」

任何一段感情,都要有留白的空間;任何一段關係,都要給彼此留一點退路。

為人處世,要多一分推己及人的善良。不要得理不饒人,更不要過分苛責任何人。

畢竟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說話有德,是一種修養。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話有德,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修養。

要知道,生活中那些傷人的話,永遠都是說出去容易,收回來很難。

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會在別人的心裡,留下一道難以癒合的傷痕。

因此,誇獎別人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貶低別人的話一定要三思而行。

人際交往,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餘生,願我們都能做到,出言有尺,嬉鬧有度,說話有德,做事有餘。

相關焦點

  • 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嬉笑有度開玩笑是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通平常的事,但玩笑的目的在於調節氣氛,如果不懂得把握玩笑的尺度,言語間就會有意無意的傷害到他人。馬歇爾·盧森堡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 出言有尺,嬉笑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
    出言有尺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語言的表達也是一門藝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驕傲,不要拿自己的個性去挑戰別人的脾氣。學會尊重,讓別人舒服,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素養。說話的時候,多換位思考,多設身處地。有時候,可能一句輕描淡寫的指責,就會成為壓垮情緒的最後那根稻草,一個看似玩笑的評論可能就是輕輕一推的多米諾骨牌。你不了解別人經歷了什麼,就不要妄評你看到了什麼。說話有分寸是一個人的高級修養,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體現著做人的尺度,也體現著一個人生活的層次。
  • 出言有尺 戲謔有度
    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愛才有度。做事要留有餘地,說話要留些口德。惡語出口不足以喪身,卻足以喪德,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戲謔有度。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
  • 出言要有尺 戲謔要有度
    大致是這個意思吧,我這才沒再說什麼。」菲兒坦言,收了他的香皂後,更不好意思拒絕他聊天的請求了。菲兒不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有時她還有點傻。她以為自己老公都能把密碼給他,自己就更加可以有什麼說什麼了,於是菲兒向這位表弟傾訴了一些自己和老公吵架等一些家長理短的事,她天真地以為,這些事自己的老公可能都和他說過了。
  • 老祖宗古訓:「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到底什麼是天理?
    今天筆者著重筆墨,和您一道了解一句,值得所有國人學習的話: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這句賢文出自《增廣賢文》中(清)金纓編的《格言聯璧》,句中的"天理"是指天然的道理,我國理學家認為倫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即"天理",成語有"天理難容"之說。這裡的"人心"是指眾人的情感、願望。
  • 做人,心中有尺,做事有度!(好文)
    文/泠泠做人就是應該,心中有尺,做事有度!度,是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衡器。鐵石人心,經不起感情的溶解,對人對己真心就好!蜜語人生能使人陣感舒適,但,不能久立你我交心的持久!更不能取的彼此的真心向上。所以說人心交往要把住一個度。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們掌控不了命運,卻能掌控自己的一切安排。隨緣就好!人的命,天註定,世上的事,你真說不清。
  • 為人,要心中有尺,做事有度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觀看動漫片《尺度》時,這句出自蘇軾的前《赤壁賦》的豁達之語,穿越時空的隧道,倏忽而來,和心意相契。不是嗎,在當下,如果每個人能把這句充滿哲理的話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那麼做人就有了一把尺子,做事也必然有了分寸。
  • 發朋友圈很有品味的人生哲理句子,人人點讚
    六、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說話有德。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  七、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用離開去威脅任何人,因為最後你會發現,原來你真的沒那麼重要。
  • 做人,說話要留餘地,做事要有氣度
    而在你的人際交往當中,你需要時刻保持自己的理智,要做到說話留餘地,做事要有氣度,這樣做,既會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又能夠讓人感覺到你的魅力,從而讓你不知不覺當中獲得人們的尊重。所以,適當地對別人保持一些忍讓,懂得在必要的時候為自己留一份尊嚴,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和原則。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哪些神明呢?有哪些出處呢?
    「公門裡面好修行,半夜敲門心不驚;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出自【宋】王日休《龍舒淨土文》集俗語竹枝詞。在道教對神明的認為舉頭三尺的神明是三臺北鬥神,《太上感性篇》有云:「又有三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三臺星名北鬥神君,主人間善惡、生死、壽夭、富貴貧賤之事。」
  • 心中有尺,口中有度(深度好文)
    心中有尺,口中有度(深度好文) 一句無心的話,
  • 說話當如水,做事應如山(深度好文)
    -2-做事要硬○ 能力沒有,不能長久做事要硬,就是要有真本領。做事要硬,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有底氣,做事才能硬氣。人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不學習就意味著被淘汰,沒有能力,就像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不可能長久。
  •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夜讀: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05:31來自新華社客戶端主播:董千齊有一名木匠,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捲尺。聽過一句話說:「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每個人這一生,又何嘗不需要三把尺子?第一把尺:比較前段時間,在一次部門聚餐中,大家聊到了「情商」這個話題。好幾位同事,紛紛誇讚了自己心目中情商高的人。有位同事很有意思,他接著大家的話茬,把他認為的公司裡情商低的人都說了一遍。還頭頭是道地分析,別人情商低的地方在哪裡。
  • 答:有書讀,有事做,有錢賺,有人愛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有書讀,有事做,有錢賺,有人愛。細想之後,深表贊同。01 有書讀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胸中有學問的人,氣質自然光彩奪人。說到「天若有情天亦老」,她隨口就說出了幾句古代文人雅士對出的下聯。被網友稱讚:一顰一笑,一字一句都散發著魅力。這樣引經據典、娓娓道來的應變能力在節目中比比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能力。
  •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生善惡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兩句話都是一個意思,「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來自很多版本,這說明此話很有哲理的,也很現實的,被不少有名望之人所採用。《增廣賢文》中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勸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隱瞞真實情況,你頭頂上就有神靈在看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