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心部署環太平洋陣營
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推行霸權主義,近幾年卻常常遭遇阻力,深感倍受威脅的超級大國,不僅加強了對歐洲國家的控制,而且著力對環太平地區的國家加大監管力度。隨著東方大國的崛起,美國更是賦予了韓國、日本、印度等國家更多的權力,主要還是為了使之保持武力平衡,但是隨著韓國經濟發展壯大,逐漸表露出謀求政治大國的野心,與此同時擴大軍事實力的各項舉措也在刻不容緩的進行著。
韓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美國很難一碗水端平
眾所周知,韓國與日本淵源頗深。日本由於身處島國,資源匱乏,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曾多次對韓國發動侵略戰爭,所以兩者之間的關係稱得上是「世仇」。而美國的地理位置位於北美地區,與整個亞洲相隔甚遠,隨著霸主地位的不斷穩固,為了攫取更多的政治、經濟利益,由於鞭長莫及逐漸感到力不從心的美國,開始對整個環太平洋地區展開了新的部署,因此對各個亞洲國家頗為上心,先後與二戰後的戰敗國日本、以及發展落後的韓國建立了友好關係。
日本也因為這種「抱大腿」行為,獲得了美國的軍事鬆綁,時至今日已經不聲不響地發展出了7艘準航母,而且由於美國在戰後的大力扶持,更是一度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由於地域狹小,人口總量也一直不多,因此這次評比中人均GDP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並且它還成為了亞洲地區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之一。韓國的發展相對來說就要遲緩很多,同樣是小國寡民,卻還有一大軍事實力甚至可以對美國形成威懾的勁敵虎視眈眈,這讓韓國在發展過程中不免小心翼翼、卑躬屈膝。據悉,青瓦臺就曾經籤訂過過一些被國民認為是「喪權辱國」的條款,例如:不顧韓國民眾的抗議示威允許美國在本國境內建立生物試驗室,不顧國防安全同意美國在本國建立航空中轉站。當然這些國家層面的低頭還是贏得美國一定的好感,韓國的經濟終於在美國的扶持下,有了趕超日本的架勢。眼見著美國算是「一碗水端平了」,心心念念的亞洲地區的相互制衡版圖已經形成,韓國卻對外公開了航母建造計劃。
據悉,韓國軍方在參謀長會議上要求將原定的航母建造計劃提前,預計在2023年前讓這艘3萬噸級的輕型航母服役。這個計劃一經提出,各國一片譁然。美國更是一反常態地意見相左,日本也表示深感威脅。難道之前韓國種種任人擺布的態度,只是其臥薪嘗膽的軍事圖謀之一。
美國一反常態,韓國一意孤行
事實上,美國本次提出反對意見,是有理可依的。鑑於以上分析,美國十分擔心韓國這次大動幹戈地建造輕型航母,是為了與日本形成軍事較量。一旦日本海上武裝優勢被打破,韓國很可能趁勢追擊,最後如果發生「窩裡鬥」的情況,美國將更加難以收場。因此並不打算對韓國的本次計劃提供任何助力,這就使得韓國在真正實施建造過程中,應對困難的能力大幅減弱,畢竟這個國家沒有任何建造航母的經驗和心得,缺少美國的支持,就意味著要走更多的彎路。
但是,韓國這次突然的「叛逆」實是不得不為。日本給予韓國的緊迫感與日俱增,韓國本身就落後一大截,「君子不坐危牆之下」,奮起直追既是野心,也為自保。
韓國此次執意打造的3萬噸輕型航母,主要目的是為了彌補兩棲攻擊艦承載力不足的缺點。將計劃提前,也是為了早日建成航母,與將要向美國引進的F-35戰機形成戰鬥力。
不得不說,韓國本次的圖謀確實不小,而美國也無法遏制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發展本國國防安全武裝力量的合理提議,這就使得日本在未來的環太平洋地區位置陷入被動。相應的,美國精心部署的環太平洋利益共享者計劃很可能最終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