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買百萬手辦卻不贍養父母,稱:養兒為防老,別提母愛偉大!

2020-12-22 二次元漫漫君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在現實當中發生的一件讓人覺得非常「戲劇化」的事情。

這件事情,是一位在漫展上面的二次元漫友說的,而且還說出了這件事情中「主角」的名字,應該不是假的。因為考慮到事實真相無法確認的事情,所以這裡我們暫時把事情的「主角」稱為是「B君」吧。

這位B君也是一位老二次元,是一位80後,每個月的收入差不多能有10萬左右,可以說是非常富裕的了。但是,他卻沒有成家立業,買房之後自己一個人過自己的生活,平時用在買手辦上面的錢差不多已經過了百萬了,可是他卻不給家裡面老人一分錢。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件事情有些熟悉,因為在電視劇《天道》當中主角丁元英在自己的父親病危的時候說要去拔自己爸爸的氧氣管子,當時他跟他的母親發生過這麼一段對話。

元英母親:養兒防老,沒想到養出來的親生兒子,要去拔自己老子的氧氣管子。

丁元英:媽,如果您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等不等價還兩說著呢。碰上我這麼個不孝順的,您就算是賠了。

而在現實當中,為B君還真的就做出了跟影視劇當中的丁元英差不多的行為來!

畢業12年,沒給家裡一分錢

B君是個標準的80後,在2008年前後就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每個月的工資沒有多少,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在行業裡面也算是有了一些建樹,工資越來越高了。

可是,從2008年大學畢業經濟獨立之後,到現在為止12年就回過一次家,而且吃了一頓飯的功夫就走了。而這12年裡面,他沒有給過家裡面一分錢。

B君是獨生子女,他父母生他的時候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現在已經60多歲了。

雖然B君掙錢多,可是他的家庭卻並不富裕,父母都是種莊稼的農民。在那個100塊錢還是巨款的年代,兩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供著B君吃穿、上學。可是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到了快幹不動農活的時候,養了二十多年的兒子卻沒有贍養他們的意思。

喜歡動漫,百萬買手辦

而B君的經濟條件現在來說非常不錯了,一年就有一百萬以上的收入,喜歡動漫,一買手辦或者是周邊就是幾千甚至是幾萬的系列。

他的房子裡面已經有接近兩面牆的手辦了,跟喜歡收藏手辦的明星都有的一比。

喜歡動漫,喜歡手辦本身沒有錯誤,自己經濟允許也可以買這麼多昂貴的手辦,可是卻不出一分錢來讓自己已經上了年紀的父母擺脫莊稼地,這就說不過去了。

聽說,他的父母曾經到城市裡面找過他,但是每一次他都避著不見他們。傳聞說,他的父母從小就不讓他看動畫片,而且只要是考試成績不好,差多少分就打多少棍子。長大之後,他就開始躲著父母,能不回去就不回去了。

而賺了錢不給父母,也有一種「你從小口口聲聲都是為了我好,以母愛的名義對我『道德綁架』。現在我有錢了,我過得好了,你也該放心了」的叛逆心理。而花重金買手辦這件事情,也是從小養成的叛逆心理導致的。

小時候不讓我看動畫片,現在沒人管我了,我一次看個夠。與其花錢給父母養老,不如我自己買手辦玩!

這樣的行為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是父母有父母的道理,孩子有孩子的道理。

親子之間應該是要講感情的,要是沒有感情只有道理,那就不是親子了。而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了,要是弄不好,可能孩子會恨你一輩子。

朋友們,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在下方給出你的看法。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果說養兒就為防老,那就不要說母愛有多偉大
    如果說養兒就為防老,就不要說母愛有多偉大------第一次看到這就句話的時候,深刻的感受是這是一種客觀的觀點,並且我認同。這句話是從《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看來的,只這麼簡明扼要的一句話,便足以顛覆我們傳統的觀念。
  • 《天道》丁元英:如果養兒為了防老,就別說母愛偉大,你同意嗎?
    重溫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經典電視劇《天道》,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說的這句話引人深思:「如果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 自己,那是交換。我和大哥都在外面,如果秋紅在給父親端茶倒水的時候也這麼想,他也是你們的爹,那這碗水就端不下去了,結果就是咱爹喝不上水。」丁大哥回答道:「秋紅照顧父母,將來遺產都是她的。」丁元英反問道:「那沒有遺產的父母就該扔牆頭上了?講責任本來就已經錯了,說孝順再加個美德就更錯了,那應該是血緣關係的本來,本該如此。孝順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 豆瓣9.2《天道》扎心臺詞:養兒為了防老,就不要談母愛多偉大
    這句話一出的時候,不只是他的兄弟姐妹,連觀眾們都特別震驚。作為接受中華傳統教育的人,我們的觀念一向就是「父慈子孝」,贍養父母應及時,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在」。但是這個人在父親出事之後想著的就是如何讓父親死於病榻上,似乎有甩包袱的嫌疑,惹人戳脊梁骨。
  • 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還可以防老。因為女兒畢竟是要嫁出去的,等到父母年老以後,養老的責任和義務幾乎落到兒子身上。所以,中國人一直覺得養兒防老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甚至關係到自己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 75歲的王大爺突發中風,經過醫生的搶救後撿回了一條命,但是卻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成了一位失能老人。王大爺的老伴早年患病離世,只留下了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如今,王大爺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就需要有人來照顧他。
  • 38歲張韶涵稱養兒不能防老,防曬霜卻能,疑不打算生子結婚
    4月25日,張韶涵出現在一場直播裡,被問到養兒能不能防老的時候,她異常堅決地說道,不,防曬霜才能。張韶涵說養兒不能防老,防曬霜卻能的時候,簡直是太颯了。而這也同時說明了,張韶涵疑似不打算結婚生子。其實養兒防老是舊年代的人才會有的想法和認知,但很多事實都證明,養兒並不能防老,很多家庭都出了不孝子,到頭來不但不能孝順父母,而且還要父母為其操心。人的本性永遠都是自私的,父母養育孩子也並沒有那麼高尚無私,只是為了讓自己不孤單,老了以後有人照顧,既然父母都不是無私的,孩子就更難做到無私了。
  • 生兒育女為了防老:丁元英認為這是一種交換!讓人直不起腰來
    那這碗水就端不下去了。結果就是爹都喝不上這口水了。大哥:小妹照顧父母,將來遺產都是她的。丁元英:那沒有遺產的父母就該扔牆頭上了,講責任本來就已經錯了。說孝順再加個美德就更錯了。那應該是血緣關係的本來,本該如此。孝順是個什麼東西,是美德?非得把所有乾淨的地兒都弄髒了才踏實了。
  • 如果養兒是為了防老,那麼父母就是天然的債權人?
    郭德綱做客《魯豫有約》,時稱自己不適合做生意,「入佛門六根不淨,入商界狼性不足。」魯豫顯然沒有聽說過這句話,用天真的口吻反問:「經商需要狼性嗎?」只有自始至終對他深信不疑、理解了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的人,才有好結果。他像上帝一樣,看著愚痴的人們作繭自縛。一方面,他似乎慈悲為懷。另一方面,又如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他送給芮小丹的禮物,就是文化屬性與得救之道的討論。
  • 農村都是兒子主要贍養父母,城市子女都是同樣贍養父母,為什麼
    我想農村人都知道,在農村贍養老人的責任,主要是由兒子承擔,女兒平時回娘家看看父母,帶點好吃的,給父母買點衣服,經濟能力好的,給父母留點零花錢。農村老人的贍養主要是由兒子來承擔的,老人包括生病去世,所有花銷一般都是由兒子來承擔,當然女兒家庭經濟能力好的,也有拿錢幫著老人的,但這是自願的,沒有要求女兒和兒子一樣來平攤贍養父母的費用。為什麼在農村會這樣,其實是有兩個原因所造成的。
  •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4天敲盆自救,「養兒防老」,騙了天下多少父母
    微博評論裡都炸了,20天不來看看,這是多大的心,我心裡亦是五味雜陳。 常說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然而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擔心女兒受欺負,女婿的車是他們買的,嫁妝一分沒要還多添了五萬。 兒子結婚的首付是他們出的,房貸也一直是他們在還,周圍人都說能和李叔結親是上輩子修的福分。 然而一場病卻寒了李叔的心。 年前的一次常規體檢,李叔的胃查出了毛病,需要做個手術。
  • 《親愛的麻洋街》馬曉曉保送北大,卻被母親阻攔,養女只為防老?
    馬曉曉在母親的意願下,不得已放棄了她想學的理科,更放棄了與歐小劍的承諾,不再想去北大上學,畢竟馬曉曉所有的理想,都被媽媽一句過來人全都否定了。媽媽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馬曉曉不出去,就不會經歷這些挫折。
  • 男子年薪超百萬,不願贍養病重的親媽,鄰居卻說兒子做得好!
    養兒防老,很多人都想生一個兒子,就是為將來「老有所依」,但有時養兒也不一定防老,孩子不贍養老人的新聞層出不窮,原因卻不盡相同,有的是兒女不孝,但有的也是事出有因。案例王大媽患了腦梗,幾乎失去自理能力,兩個兒子生意失敗,生活都非常困難,但小兒子卻非常有出息,年薪百萬生活滋潤,王大媽就想讓小兒子照顧自己,誰料竟然被小兒子一口拒絕。
  • 養兒為防老,千古不變!武則天牝雞司晨,都得靠她的兩個兒子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縱觀大秦至滿清兩千年封建王朝,孝道歷來都是國之根本,大漢更是以孝治天下,有舉孝廉之制,將孝道推崇至高。
  • 「您要想在我家吃飯,就得給夥食費」「房子是我買的」
    這本來是人之常情,但養兒真的能防老嗎,可能不見得,現在社會壓力大,人的思想在不停地改變,養兒能不能防老,還真不好說,具體要看看孩子是怎麼樣的。不過李阿姨也不惦記。兒子李理上大學,李阿姨恨不得跟著兒子一起去學校,怕兒子吃不好,經常給兒子送吃的,給兒子的生活費也很多,別人有手機了,馬上給兒子買,開始出電腦了,李阿姨就讓人給兒子弄一臺電腦,在李阿姨的心裡,兒子是一定要用最好的。李阿姨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一聊起兒子,李阿姨是滔滔不絕,當別人問起女兒時,李阿姨隨口附和了一下,就不說了。
  • 女明星和兒子同床睡15年,稱娃為「小狼狗」,這是種「畸形」母愛
    文/愛學習的小饅頭 「母愛」是偉大的,那是因為母親生下了孩子,養育了孩子,同時在養育的過程中孩子受到了正確的教育,因此我們說「母愛」是偉大的。
  • 面對偏心的父母:兒子、女兒誰更應該贍養老人?
    知乎上有一個高人氣問答:拆遷戶王老太房子拆後分得360萬現金,給兒子300萬,女兒60萬。結果現在兒女都不贍養,為什麼?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兒女的邏輯實際上都不難理解。女兒:既然重男輕女,養老找你的寶貝兒子去。兒子:都是子女,都分了錢,女兒不養我憑什麼要養?
  • 父母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讓女兒贍養,最後結局更令人心寒
    農村老人不像城裡有退休金,農村老人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在農村也都沒什麼花銷,自己種糧食。我和姐姐都嫁到城裡,生活水平一般,逢年過節都會給父母一些錢,買很多吃的用的,有病也都是我們管,我的哥哥從來都不管。想著都是做兒女 ,誰願意孝順誰孝順。可是從去年,我二哥哥和二嫂把土地承包出去,到外面打工。
  • ...沒拿養老金給兒子買房,兒媳跟兒子鬧離婚,兒子卻要跟父母斷絕來往
    只是中國的父母卻不行,因為他們還得為兒女出錢買房。 那麼,父母該不該拿出自己一輩子的積蓄,幫兒子買房呢?還是父母把這些積蓄攢著,給自己養老。畢竟現在養兒並不一定就能防老。
  • 《我的兒子是奇葩》收官 黃愛玲再現母愛偉大
    由汪俊執導,宋丹丹、佟大為、黃愛玲等主演的都市情感話題大戲《我的兒子是奇葩
  • 15歲輟學的農村男孩,到帶娃6年的單親爸爸:「我養兒不是為了防老」
    而許哥一樣不佔。他的人生沒有方向,青春期渾渾噩噩度過,初中沒上完就出來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餐廳服務員,奈何15歲那麼小的孩子連一大盤酸菜魚都抱不動,沒多久就不幹了。老家親戚看他無所事事,便介紹他去學門手藝謀生,他聽從安排做了4年廚師。但波瀾不驚的流水線生活,使得一顆年少輕狂的心日漸浮躁。在身邊一群朋友的慫恿下,他放棄老本行加入「賺快錢」的捷逕行列放縱自己。
  • 12歲男童遭父母虐待,曾賣掉二兒子聲稱母愛偉大,今再懷孕想脫罪
    一位幼稚的小男孩,對父母有著如此真摯的感情,而康康卻受到了父母無情的毒2007年7月24日,康康的祖父到張國輝家看望孫子,但進門後的一幕讓他久久無法釋懷。外公稱,自己見到康康時,他全身都是傷,手腕上還留有勒痕被吊起來後留下。外公問張國輝怎麼了,張國輝只說夫妻倆一起用繩子捆著康康的手,吊在那裡就死了,其他的什麼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