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經典影視音樂分享會

2021-02-06 藝邦音樂文化

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

自此,俠客已乘閒雲去,江湖空餘俠義說

2020年10月17日下午,由高地文化聯合朗聲圖書,在廣州購書中心六樓多功能廳舉辦了一場『金庸經典影視音樂分享會』,由傅邦老師主講,聯合青年音樂家秋羽李嘉健的現場演奏,十八般樂器輪番上場,重現金庸武俠影視音樂,為現場的金庸迷們獻上了一場聽覺盛宴。


香港紅學家林以亮曾說:凡有中國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這句由金庸先生的中、長篇武俠小說名字串聯而成的藏頭詩,早已為廣大金庸迷們所熟知。


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為題材拍攝的影視作品也是數不勝數,其中有不少是80、90後心目中的經典。


每次那些耳熟能詳的旋律一響起,仿佛都能馬上把人們帶到那個快意恩仇的世界裡,醉一場,夢一場。

《雪山飛狐》作於1959年,故事以胡一刀夫婦為主線,通過寶樹、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數年前與此相關的一段武林往事,該作品對主人公胡斐的成長之路基本沒有提及,所以後來作者又補著了一本相關作品《飛狐外傳》來講述主人公的成長曆程。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

——《追夢人》

作詞、作曲:羅大佑

(1991年臺灣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片尾曲)


《連城訣》作於1963年,書名本做《素心劍》。講述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的故事。 

心曲低訴不休,月明花滿小樓。

曲曲相應,心事倆相串,笛琴和應風中留。

——《菊花淚》

作詞:黃霑,作曲:顧嘉輝

(1989年香港連續劇《連城訣》插曲)


《天龍八部》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如是我聞,愛本是恨的來處。

胡漢不歸路,一個輸一個苦。

——《寬恕》

作詞:林夕,作曲:趙季平

(2003年央視版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片尾曲)


《射鵰英雄傳》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逐草四方沙漠蒼茫,那懼雪霜撲面。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

——《鐵血丹心》

作詞:黃霑,作曲:顧嘉輝

(1983年TVB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主題曲)


《白馬嘯西風》作於1961年,以金銀小劍三娘子上官虹和白馬李三先後遇害拉開序幕,通過「呂梁三傑」追尋高昌迷宮的地圖,展開了李文秀與蘇普、馬家駿、瓦耳拉齊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同時穿插了蘇魯克與盜賊漢人、瓦耳拉齊與車爾庫之間的糾葛。


《鹿鼎記》創作於1969-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1689年),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徵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在情在理,他心我心,不必爭論也懶問。

為人為我,不必區分,一切事幹,開心要緊。

——《始終會行運》

作詞:黃霑,作曲:顧嘉輝

(1984年TVB版電視劇《鹿鼎記》主題曲)


《笑傲江湖》作於1967年,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衝的江湖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作品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折射出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狀態,同時也表露出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滄海一聲笑》

作詞、作曲:黃霑

(1990年電影版《笑傲江湖》主題曲)


《書劍恩仇錄》作於1955年,小說以清乾隆年間漢人反滿鬥爭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與陳家洛二人間奇特的矛盾糾葛而展開,他倆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一個是滿族皇帝,一個是反清組織紅花會的總會主。

山谷無限秀麗,四岸香花作布幃。

長蘆葦,輕遮蔽,寄情綠波心意系。

——《綠水情波》

作詞:盧國沾,作曲:顧嘉輝

(1976年TVB版電視劇《書劍恩仇錄》插曲)


《神鵰俠侶》創作於1959—1961年,小說的主脈寫的是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14歲起師從小龍女,於古墓派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日久生情,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蒙古鐵騎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衝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拔長劍,跨神鵰,心系佳人路迢迢。

揮柔荑,斬情緣,冰心玉潔有誰憐。

——《神鵰俠侶》

作詞:朱羽,作曲:張勇強

(1984年臺灣版電視劇《神鵰俠侶》主題曲)


《俠客行》作於1965年,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俠客行》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體驗。

縱馬江湖道,今生任逍遙,英雄不為紅顏折腰。

——《縱橫江湖》

作詞:翟廷雅,作曲:羅曉音

(2002年內地版電視劇《俠客行》片頭曲)


《倚天屠龍記》作於1961年,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我醉,一片朦朧,恩和怨是幻是空;

我醒,一場春夢,生與死一切成空。

——《刀劍如夢》

作詞:周華健、詹德茂,作曲:周華健

(1994年臺灣電視劇《倚天屠龍記》片頭曲)


《碧血劍》發表於1956年,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師仇構成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他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

誰管世間滿風浪,仗劍匹馬走天涯。

湖海秀色如圖畫,奔波無厭倦,只怕萬裡天地窄。

——《浪跡天涯》

作詞:鄧偉雄,作曲:顧嘉輝

(1985年TVB版電視劇《碧血劍》插曲)


《鴛鴦刀》作於1961年,敘述了江湖上盛傳的鴛鴦寶刀的秘密以及圍繞它發生的故事。該小說情節曲折,語言詼諧,在不長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幾個不同的江湖俠士形象,可讀性強。


相關焦點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儘管在武俠小說裡,人們對俠的武藝加入了很多超自然的想像,甚至還出現了玄幻與仙俠題材,但總體來看,人們對俠的道德觀念的關注還是要大於對其武藝高低的關注。金庸先生曾借郭靖之口定義「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種個人英雄式的救世者,就是經典的、中國人所推崇的大俠形象。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郭靖真的這麼做了嗎?蕭峰才當之無愧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本身是有矛盾的,在郭靖眼裡為國和為民是一致的,沒什麼區別,但是在江湖豪傑如黃藥師、周伯通等眼裡卻是兩回事。國是皇帝的國家,民則是老百姓。反觀大宋,除了給他一個不堪回首的童年,還給了他什麼?被他骨子裡血統的束縛,背叛了安達和青梅竹馬,背叛了蒙古人,是不是有點不義,有點不忠?如此之人也當不得一個俠字吧。郭靖和蕭峰是同樣的人,是一個鏡像。郭靖是儒家,蕭峰是佛家。
  •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2020-07-0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王宇翔/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李榮《英雄訣》讀後
    我雖深知自己不具備寫文學評論的水平和資格,然兄之盛意難卻,故不揣淺陋,冒昧寫幾句感受,呈請讀者朋友批評哂正。    我與李榮老兄互相聞名久矣。2015年陝西省、榆林市詩詞學會府谷、神木採風活動中初識,2016年榆林市詩詞學會米脂、綏德採風活動中再遇並作深談。
  • 神鵰俠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巨俠不僅僅只有郭靖
    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然我才力有限,不能為民解困,實在愧當'大俠'兩字。你聰明智慧過我十倍,將來成就定然遠勝於我,這是不消說的。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 學會之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這些抗疫英雄!
    學會之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這些抗疫英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謹向這些抗疫英雄致敬! 「疫」不容辭,逆行擔當人民至上, 英勇奮戰面對未知的病毒他們是埋頭苦幹的人是拼命硬幹的人是為民掙命的人......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 古天樂給香港底層演員發9000港元,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人民之福
    他帶給人們的驚喜不斷,除了影視的,還有生活,公益活動的驚喜。最近古仔又有大動作作為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會長,他豈會坐視不管。做好事不留名,反而名聲遠揚,不怕別人不知道你做了好事,只要你的心夠誠,會被大家傳播的。俠之小者,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以前他扮演的是楊過,在現實生活中,他扮演的是郭靖。行俠仗義的楊過,如今已成長為為國為民的郭大俠,是人民之幸,人民之福。
  • 《辯護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有劇透的影評
    有信念的人,像男主一樣的人就是我心中的大英雄,頂天立地的,佩服這樣的人,這樣光風霽月的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溫瑞安:若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必先「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若是要給他打個「標籤」,也許大多數人會選擇「武俠」。但實際上,溫瑞安先是一位情感豐沛的詩人。連他自己也覺得詫異:「我明明是寫詩、研究詩的啊,怎麼就變成武俠作家了?」  溫瑞安, 原名溫涼玉,祖籍廣東梅縣,1954年元旦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據悉,尚未入學之時,他已開始念遍家中藏書,寫出了個人第一部作品——以少量文字作為說明的連環圖故事《三隻驢子》。
  •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漫談遊戲中的「俠」文化
    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 何為「俠之大者」?
    金庸構築的武俠夢裡,江湖中人的最高境界,並非武林盟主、天下無敵,而乃「俠之大者」。何為「俠之大者」,答曰「為國為民」!《神鵰俠侶》中,蒙古鐵騎兵鋒壓境,大宋江山危如累卵。英雄遲暮的郭靖,拼將一死扛起孤守襄陽的重任,他說:襄陽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萬百姓便盡為蒙古人的奴隸了。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各版《射鵰英雄傳》哪一版詮釋的最完美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說起這句話,我就會想到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作為射鵰三部曲的開山之作,一直被翻拍過很多版本,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各個版本的《射鵰英雄傳》。鍾靈毓秀,收穫了大批影迷,成為了不少觀眾心中最經典的俏黃蓉,翁美玲也因此走上了事業巔峰。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各版《射鵰英雄傳》哪一版詮釋得最完美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說起這句話,我就會想到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作為射鵰三部曲的開山之作,一直被翻拍過很多版本,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各個版本的《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追溯到最早的版本是1958年,由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出品的黑白電影,該片分為上下集。由曹達華出演郭靖,榮小意出演黃蓉。
  • 俠之大者丨金庸武俠經典回顧
    金庸創作了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橫掃華人世界,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金庸曾說:「寫這種小說,自己當做一種娛樂,自娛之餘,復以娛人。」但也是在他手上,武俠真正成了中國通俗小說的大類別。他顛覆傳統武俠的走向,在現實世界中構建了仗劍江湖的成人童話。而這次,金庸真的退出江湖了。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資管大時代》書評
    我不禁想起金庸老先生在他的《射鵰英雄傳》中的一段場景:郭靖一面解衣就寢,一面說道:「過兒,眼前強虜壓境,大宋天下當真是危如累卵。襄陽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萬百姓便盡為蒙古人的奴隸了。我親眼見過蒙古人殘殺異族的慘狀,真是令人血為之沸。」楊過聽到這,想起途中蒙古兵將施虐行暴諸般可怖可恨的情景,也不禁咬得牙關格格作聲,滿腔憤怒。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才是真實的郭靖黃蓉
    在金庸小說中,郭靖黃蓉夫婦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之典範,他們以布衣之身幫助宋軍守護襄陽十餘年的壯烈故事,從《射鵰英雄傳》起,貫穿於《神鵰俠侶》,最終在《倚天屠龍記》中落幕襄陽地理位置非常關鍵,清代大學者顧祖禹就曾這麼形容:「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也。」對於南宋來說,襄陽是戰略要地,堪稱「國之西門」,襄陽失,則江陵危,江陵危,則長江之險不足恃,而長江天險一旦被突破,江南一馬平川,還有什麼能夠阻擋元軍鐵騎?自從襄陽被圍後,南宋朝廷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救援。
  • 喬峰、郭靖、楊過,金庸武俠裡的大俠,誰是真的「俠之大者」?
    首先,我們看看「俠」的定義是什麼,西漢司馬遷著《史記》,專有一篇記錄各類俠客的《遊俠列傳》,裡面有布衣之俠、鄉曲之俠等,這些被稱之為俠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受到了司馬公的讚美:「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
  • 看完江南七怪的事跡,我才明白什麼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就是江湖義氣,一種正義感,一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氣魄,所謂的大俠,並不是功夫有多高,而是他的成就有多高。江湖上有許多二三流的門派,裡面有許多徒弟跟著二三流的師傅,學者二三流的武功,他們出師後的夢想就是行走江湖,懲奸除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到學業有成的那天,師父說我已經把畢生的功夫都交給你了,乖徒弟去闖蕩江湖吧。徒弟點了點頭說,師父如果那些壞人我都打不過怎麼辦?
  • 霍元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上)
    本文出自納蘭秋《俠客天下》霍元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霍元甲和黃飛鴻一樣,是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一,他的故事也被搬上銀幕很多次,也曾誤導我們,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果真如此嗎以往的刺客們也是俠士,但更多的是為俠任氣,而霍元甲卻把俠義精神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只有霍元甲在臨死前,面對要去報仇的徒弟們說:「你們要做的不是去報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強壯自己。」「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當這樣的歌聲傳來,哪一個中國人不熱血沸騰?
  • Crossover |『音樂萬能俠』陳奐仁+『嘻哈俠』歐陽靖
    《中國有嘻哈》上的嘻哈俠這位自稱是嘻哈俠,戴著一個金色的面具,看上去非常的神秘,最重要的是,他的實力還非常的強大。樣樣皆能樣樣皆精的『音樂萬能俠』陳奐仁▲陳奐仁、歐陽靖、恭碩良、Fergus Chow-《買一送一2010》▲《買一送一》是陳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