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郭靖真的這麼做了嗎?蕭峰才當之無愧

2020-12-24 一直奔跑的小樓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本身是有矛盾的,在郭靖眼裡為國和為民是一致的,沒什麼區別,但是在江湖豪傑如黃藥師、周伯通等眼裡卻是兩回事。

國是皇帝的國家,民則是老百姓。

郭靖母子流落到大漠,是蒙古人收留了他們,自幼學習蒙古人的騎射摔跤等,還與拖雷結義為安達,甚至還被封為金刀駙馬,可以說蒙古人對他有再造之恩。

反觀大宋,除了給他一個不堪回首的童年,還給了他什麼?

被他骨子裡血統的束縛,背叛了安達和青梅竹馬,背叛了蒙古人,是不是有點不義,有點不忠?如此之人也當不得一個俠字吧。

郭靖和蕭峰是同樣的人,是一個鏡像。郭靖是儒家,蕭峰是佛家。

他們兩個都是被敵國撫養成人,而且都被敵國尊敬愛戴,最終又都和敵國分道揚鑣。

如果郭靖沒遇到黃蓉,他可能會專心的去當他的金刀駙馬,並且成為一個好將軍,在成吉思汗攻打大宋的時候,他一定會據理力爭的反對,最後戰死沙場。

作者譴責的實際是戰爭的發起者、侵略者,大俠一定會是反對戰爭反對侵略。

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郭靖立了大功,成吉思汗給了他一個機會,允許他提一個條件,他本想推脫了華箏的婚事,最終卻選擇了制止屠城。

蕭峰曾經覺得自己這個契丹人會低人一等,但他看到了兩國軍隊互相殺戮百姓,終於明白了,兩國都有好人,也都有惡人。

這才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至高境界。

反倒是楊康,選擇了「生我無恩,養我有恩」的道路,確定了自己的立場。

此時大宋國內許多人已經對趙家王朝心灰意冷,甚至是厭惡之極,當時對蒙古人的野蠻還沒有切身體會,在趙家王朝下民不聊生,最終,失去民心的趙家王朝丟了天下。

在這個時候,為國和為民實際上就是背道而馳,如果真的是為國為民,就應該揭竿而起,既能抵抗外辱,也能除去內惡,一舉改朝換代。

所以郭靖的局限性也就在這裡,一心維護腐朽的趙宋王朝,他的忠義更多是愛民,不是愛國,不是真的為民,他阻擋了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身懷經世之才的黃藥師等人,寧願退隱山林、袖手旁觀,就是對趙宋王朝的不滿,也是對時局與歷史的清醒認識。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放到郭靖身上有點言過其實,郭靖忠義的形象更多是止殺的形象,不是止戰為了和平。而蕭峰制止宋遼開戰,才符合大仁大義的形象,他的價值觀,作為忠義形象的代表才是當之無愧。

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郭靖只是一位儒家的草莽英雄,他不會有安邦定國"的抱負.也沒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才幹。

在金庸小說中大部分主角最後結局都是歸隱於山林,他們的歸隱結局,是在有一番功業、建樹後「功成身退」,是對江湖名利的淡泊。

歸隱結局,表達了俠客對江湖的厭惡和逃避,暗示退一步天高海闊。

這正是金庸對俠客內心世界的領悟,是人類對平和恬淡生活的嚮往,是對和諧社會的憧憬,同時呼喚人類要爭取以和平取代戰爭,和諧發展,共生共榮。

相關焦點

  • 神鵰俠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巨俠不僅僅只有郭靖
    郭靖:"我輩練功學武,所為何事?行俠仗義、濟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然我才力有限,不能為民解困,實在愧當'大俠'兩字。你聰明智慧過我十倍,將來成就定然遠勝於我,這是不消說的。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才是真實的郭靖黃蓉
    在金庸小說中,郭靖黃蓉夫婦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之典範,他們以布衣之身幫助宋軍守護襄陽十餘年的壯烈故事,從《射鵰英雄傳》起,貫穿於《神鵰俠侶》,最終在《倚天屠龍記》中落幕當然,襄陽之戰中,並無郭靖黃蓉,但有一對平民兄弟,張順、張貴,他們當年上演了一幕氣壯山河的真實傳奇,絕不亞於虛構人物郭靖黃蓉。張氏兄弟演繹鐵與火的戰爭大片
  •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潮生紀錄片 | 青蜂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2020-07-03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儘管在武俠小說裡,人們對俠的武藝加入了很多超自然的想像,甚至還出現了玄幻與仙俠題材,但總體來看,人們對俠的道德觀念的關注還是要大於對其武藝高低的關注。金庸先生曾借郭靖之口定義「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種個人英雄式的救世者,就是經典的、中國人所推崇的大俠形象。
  • 看完江南七怪的事跡,我才明白什麼叫「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然而,江南七怪真的是在「裝逼」嗎?錯了,他們的每一個舉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沒有人不怕死,但他們喜歡出風頭,只是為了心中的那份「江湖正義感」。江南七怪在大漠輾轉幾年才找到郭靖,沒想到遇到銅屍鐵屍,郭靖誤殺陳玄風後,江南七怪葬了張阿生,之後六怪帶著郭靖來到李萍處,第一件事就是祭拜郭嘯天。
  • 喬峰、郭靖、楊過,金庸武俠裡的大俠,誰是真的「俠之大者」?
    後來發展出「俠客」一詞,字典解釋是急人之難、出言必信、鋤強扶弱的豪俠之人,再後來有了各種劍俠、武俠,其實也很理解,你要做一個鋤強扶弱的人,當然自己拳頭要夠硬,才有資本,李白《俠客行》說:「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 何為「俠之大者」?
    金庸構築的武俠夢裡,江湖中人的最高境界,並非武林盟主、天下無敵,而乃「俠之大者」。何為「俠之大者」,答曰「為國為民」!《神鵰俠侶》中,蒙古鐵騎兵鋒壓境,大宋江山危如累卵。英雄遲暮的郭靖,拼將一死扛起孤守襄陽的重任,他說:襄陽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萬百姓便盡為蒙古人的奴隸了。
  • 古天樂給香港底層演員發9000港元,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人民之福
    最近古仔又有大動作做好事不留名,反而名聲遠揚,不怕別人不知道你做了好事,只要你的心夠誠,會被大家傳播的。俠之小者,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以前他扮演的是楊過,在現實生活中,他扮演的是郭靖。行俠仗義的楊過,如今已成長為為國為民的郭大俠,是人民之幸,人民之福。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資管大時代》書評
    我們成功了嗎?似乎遠沒有;我們失敗了嗎?似乎也不能這麼說。那麼我們的研究到底起何種作用、有多大的意義呢?為什麼我們取得進展是那麼的不容易而要想退步卻隨時隨地?難道我們就只能在這個封閉的圈子裡兜圈嗎?吳曉靈老師嘔心瀝血、各位課題組專家秉燭疾書究竟是為了什麼?僅僅只是為了碼一些文字、出一本書、圖一時熱鬧嗎?什麼時候才能迎來風清氣正的朗朗晴天?
  • 王宇翔/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李榮《英雄訣》讀後
    如江華陽、宋敏夫婦之死就有模仿金庸《倚天屠龍記》中張翠山、殷素素之死的痕跡,泰山會盟推選江明為武林盟主一回是仿照金庸《碧血劍》中袁承志當選七省武林盟主的情節。關於本書的具體內容和情節,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來一讀。《英雄訣》既寫了江湖恩怨,也寫了政治鬥爭,但從本質上講寫的都是人性,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醜,明朗與幽暗在作品中時有碰撞。
  • 學會之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這些抗疫英雄!
    學會之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致敬這些抗疫英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謹向這些抗疫英雄致敬! 「疫」不容辭,逆行擔當人民至上, 英勇奮戰面對未知的病毒他們是埋頭苦幹的人是拼命硬幹的人是為民掙命的人......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
  • 《辯護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有劇透的影評
    結尾的地方把我看哭了,哭的不行,這電影真的超級棒。1981的韓國,抓捕年輕人的組織的讀書會,抓捕集會遊行人士,虐打被抓捕學生,這是國際機器(檢察法院警察軍隊聯合)對公民的暴力,大興文字獄。法律不能保護人民,反而傷害人民,民眾未享受民主。
  •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漫談遊戲中的「俠」文化
    只盼你心頭牢牢記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日後名揚天下,成為受萬民敬仰的真正大俠。
  • 黃蓉對楊過言傳聖賢之道無功勞勞?實為楊過後來俠之大者幫助甚大
    在他斷臂後遇到神鵰,有了這位良師益友,再加上他本來就很有武學天賦,得以後來武功大進。又因他懲惡揚善,最終成了江湖中人人敬仰的「神鵰大俠」。楊過的武功雖然和郭靖沒多大關係,但是後來他能被人稱為是神鵰俠,這跟郭靖的關係的很大。
  • 郭靖楊過之爭,究竟誰對不起誰?——俠之大者,方有神鵰大俠!
    因為楊康不但是天波府楊家的不肖子孫,不但對郭靖毫無兄弟之情,三番五次要致他於死地,更和歐陽鋒一起謀殺了楊過的五位師父。對這樣一個大仇人的後人,又哪有什麼情面可講?郭靖的心胸氣度現擺在那裡,從一開始就比洪七公高得多,他的終身成就自然也比洪七公大得多,不論洪七公教不教他降龍掌法;楊過最終會被郭靖的偉大人格感召,拋開殺父斷臂之仇,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 霍元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上)
    本文出自納蘭秋《俠客天下》霍元甲,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霍元甲和黃飛鴻一樣,是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一,他的故事也被搬上銀幕很多次,也曾誤導我們,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果真如此嗎以往的刺客們也是俠士,但更多的是為俠任氣,而霍元甲卻把俠義精神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只有霍元甲在臨死前,面對要去報仇的徒弟們說:「你們要做的不是去報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我不想看到仇恨。最重要的是——強壯自己。」「萬裡長城永不倒,千裡黃河水滔滔……」當這樣的歌聲傳來,哪一個中國人不熱血沸騰?
  • 【弟子圖鑑】俠之大者——郭靖
    郭靖是大掌門初期熱門組合郭家的一員,以易得、易突破著稱,是平衡流的代表。覺醒後的降龍內傷特效更是將他推上了戰略弟子的寶座,不愧是俠之大者,傷你無形。還有一點,他是縹緲的最愛。一、滄海一粟如果要評金庸世界的愚者,那郭靖是毫無懸念的第一候選人。這個四歲才會說話的小小夥子,濃眉大眼,呆、傻、蠢、木訥不足一論。
  • 郭芙「草包」,大小武平庸,一代巨俠郭靖的徒弟真的個個不成材?
    郭靖的一生,重仁義、品性,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武功身手倒看成其次了,對待徒弟,也是如此。大小武的莽撞失敗,郭靖不會生氣,反而寬慰他倆:「武學之士,一生之中必受無數折磨、無數挫敗,那也算不了什麼。」楊過在英雄大宴上大出風頭,卻與小龍女師徒相戀,不被禮法所接納,郭靖更是痛心得恨不得一掌打向楊過。
  • 《天龍八部》:俠之大者的蕭峰,結局唯死而已!
    在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框架下,江湖武林是有內在靈魂的,是正能量爆棚的,在《倚天屠龍記》中,我們看到趙敏將六大門派的骨幹都擒獲,威逼利誘,想要偷學他們的武功,以榮華富貴誘他們投靠元朝,可沒有一個人屈服,就算是何太衝這樣私德有虧的小人,在大義面前,也毫不猶豫豪不露怯,這樣的江湖,不管怎樣的爾虞我詐紛擾不斷,它是一個三觀很正的江湖,是個有希望的江湖。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各版《射鵰英雄傳》哪一版詮釋的最完美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說起這句話,我就會想到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作為射鵰三部曲的開山之作,一直被翻拍過很多版本,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各個版本的《射鵰英雄傳》。由曹達華出演郭靖,榮小意出演黃蓉。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臺首次將《射鵰英雄傳》改編成電視劇,由白彪出演郭靖,他也在古天樂版《神鵰俠侶》中出演過中年時期的郭靖,米雪出演黃蓉,米雪因為該角色在當時一炮而紅,小王爺楊康由梁小龍出演,後來佳藝電視臺倒閉被TVB收購,香港無線電視臺翻拍83版《射鵰英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