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大學前,一邊憧憬著大學生活,一邊又心懷忐忑。
對於很多人來說,大學是第一次離開家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環境是陌生的,接觸到的人也是天南海北的。
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樣的事。
大學室友又是整個大學時期和我們相處時間最長,共同話題最多的人,如果宿舍內部關係緊張,那麼整個大學生活也會很彆扭。
有人把宿舍關係,尤其是女生宿舍關係比喻成「甄嬛傳」,言外之意就是說女生宿舍的關係比較複雜,男神的宿舍關係相對簡單一些。
很多人沒上大學前看了這樣的帖子,都害怕這樣的事情落到自己頭上。但是真正上大學之後大家反而沒有那麼緊張了。
宿舍裡的人確實來自天南海北,大家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大家性格各異,有人開朗,有人文靜;有人不拘小節,有人斤斤計較……
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所以,每個人的個人差異絕不是引起宿舍矛盾的主要原因。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那麼多宿舍不和的事例呢?是因為很多人沒有遵守「宿舍潛規則」。宿舍不僅僅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更是需要每個人盡力維護的一種「長久關係」。
相信我,每個宿舍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矛盾,但有的宿舍能大事化小,有的宿舍只會讓矛盾升級。這取決於宿舍中每個人對問題的處理方法以及她們的態度。
就拿宿舍中最常見的作息問題來舉例,大部分學校會在規定的時間熄燈,這也就提醒大家該上床睡覺了。
但是很多問題也是在熄燈後的這段時間暴露出來的,有的同學睡得早,一熄燈就睡覺,有的同學習慣晚睡,熄燈後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大家要注意這些熄燈後的「潛規則」,才能保證舍友之間不會因為這件事而鬧矛盾。
首先,沒掛斷的電話要在熄燈後儘快掛斷。有人習慣「煲電話粥」,一個電話能打幾個小時。有時候熄燈之後還在繼續,一次兩次別人可能會忍一下,但時間久了就成了矛盾的導火索。
所以有習慣煲電話粥的同學一定要注意了,當宿舍熄燈之後應該儘快將電話掛斷。這不僅僅是宿舍的規則,更是一個人教養的體現。
其次,看劇聽歌打遊戲的同學要戴上耳機。「耳機文化」也可以說是宿舍內不成文的規定了。即使是白天,也儘量不要用手機公放,如果需要公放那一定要經過別人的同意。
到了晚上更是要注意,看劇聽歌打遊戲一定要帶上耳機,打遊戲的同學還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手機屏幕亮度儘量調到最低。大部分人睡覺的時候不喜歡有亮光,這就是很多同學買床簾的原因。但床簾是易燃物品,很多學校不允許掛。
所以同在一個宿舍裡,每個同學都有義務照顧到別人的感受。將心比心,這場關係才能夠維持下去。
假如突然要和別人說話,儘量壓低聲音,不要搞「突然襲擊」。辣辣是一個睡覺很輕的人,睡著後稍微有一點動靜就會醒來。上學是最令我崩潰的就是睡覺好好的,突然有一個同學大聲叫你的名字,或者是叫別人的名字。
她並沒有惡意,她可能只是突然看到了什麼有趣的段子或者搞笑的新聞,想和大家分享,但她忽略了此刻可能有人已經睡著。
此外還有一種人令大家很反感,那就是總喜歡麻煩別人還愛佔便宜的人。
宿舍中總有一種人,吃飯讓你幫帶,零食讓你幫買,上課讓你幫籤到,沒事兒還得抄你作業。
如果說大家都是同學幫個忙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幫帶東西買飯不給錢,三番五次讓別人替自己喊到,做作業自己從來沒動過腦子,都是直接抄別人的成果,這樣的行為就很過分了。
而事實就是這種人確實存在,而且還不是少數。
大家要記住,請別人幫忙凡是涉及到金錢問題,無論多少,都要及時結算清楚。涉及到人情,無論大小,都需要還清。
不要覺得這樣做沒有人情味,在一個宿舍裡,相比於人情味更需要的是「規則」,否則宿舍關係很難維持下去。
你不可能讓宿舍裡每個人都喜歡你,同樣你也不可能喜歡宿舍裡的每個人。但是大家既然生活在一起,就需要相互包容,互相磨合。
建議還沒有體會過宿舍生活的同學們牢記下面這幾點宿舍的「生存之道」!
遵守宿舍內的規章制度,輪到自己做的事情不推脫,不該自己做的事情不要多事。最常見的就是打掃衛生,一般宿舍都有值日表,大家按照值日表來是不會有問題的。
如果有人有急事來不及,或者偶爾忘記了,大家幫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有人每次都逃避值日,那大家就不要多管閒事。
不做背後議論別人的長舌婦,更多的時候當一個傾聽者就好。
如果有人把對某個人的不滿說給你聽,那麼你就靜靜聽著,不要轉身又和別人議論。因為你不知道表面上看起來苦大仇深的兩個人,什麼時候又會變成好朋友。
不用為了合群而合群,但遇到需要以宿舍為單位完成的事時,要積極配合。
我們說,好的宿舍關係並不是大家時時刻刻都在一起,而是你有你的空間,我有我的生活,但是需要集體出力時又能很快地團結在一起。
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宿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