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錢德勒
王菲又出現了,直播她唱卡拉OK的場景,帶著三個和聲,絕對天后的待遇,很快就上了熱搜,話題是「王菲狀態「。
狀態毋庸置疑是好的,該天籟的天籟,該保鮮的保鮮,連發梢一點點低調又調皮的染色,都讓粉絲興奮不已。
顯然,對於很多人來說,人生半百的她被理想主義的光烘託,越發地讓人仰之彌高,諸如顏值、身材管理等俗詞都已經不能準確地描述她神在哪,仙在哪。唯有狀態二字,自帶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質,在社交平臺上被廣泛接受。反正當你去講豔羨的她或者他有什麼好,那就是狀態好,放之四海而皆準,可以是財務,可以是臉蛋,可以是身材,可以是戀情,可以是品位。
但是,很少有人去細想,王菲的「狀態好」對於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它背後的信息是什麼。
那今天就得罪了,說說「狀態好」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甚至是不要去勉強的東西。王菲的狀態好,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她出現得少,物以稀為貴,好不容易出來,總歸不好意思苛刻。
地利,她成長於國內娛樂行業最黃金的那幾年,有經典傳唱的作品。
至於人和,就是她的濾鏡很「堅固」。
至於保養和氣質,王菲當然是先天條件好,但你讓天后風吹日曬,皮膚也不會好。日曬,對於皮膚衰老的作用力,恐怕是男女共識吧,要避免它,需要花費很高的「運營成本」。所以,就顏值來說,它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天賦,但本質上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
所以,大多數人很難一直保持「狀態好」,甚至我相信「狀態不好」才是常態。高速運轉的社會生活讓很多人的精緻與體面成為點綴,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是為了這個精緻和體面,去交付自己的時間、精力,是帶著虛榮心的交易。
我上班五天,做加班狗,就是為了周末心安理得地喝個下午茶,發發朋友圈,顯示自己過得還不錯。你看到的朋友圈是「狀態好」,但你看不到加班的油頭油麵,甚至瀕臨崩潰。
誇張地說,狀態好是兩種人的特長:懶鬼與有錢人。絕非貶義,只是一句阿Q精神的調侃,大把的時間與閒錢,投資在自己身上終歸是人生接近完美的夢想。而為了這個夢想,無數人在奮鬥。換個角度看,不好的狀態就是生而為人的修煉,磨礪出來的已經不能用好與壞來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