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為了藍天下的幸福——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見聞

2020-12-23 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1日電題:為了藍天下的幸福——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見聞

新華社記者

「十三五」時期,以藍天、碧水、淨土三場保衛戰為標誌的汙染防治攻堅戰,成為億萬百姓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一些蒙受重汙染之苦的地方群眾更是充滿期待。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為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為群眾留住更多藍天攻堅克難、全力以赴。

今年前11個月,河北有6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2019年,河北全省平均優良天數226天,較2013年增加77天,全省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

近日,新華社記者走訪河北多地,探訪當地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成效。

(小標題)破題攻堅 從霧霾中艱難突圍

在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十名城市中,河北最多時曾佔據7個。

在京津冀大氣汙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中,河北有8個城市在內。

偏煤的能源結構、偏重的產業結構、偏公路的交通運輸結構,嚴重的大氣汙染給河北貼上了一張「黑色名片」。

抓住調結構的「牛鼻子」,河北從霧霾圍城中艱難突圍。

保定,曾頭頂重汙染城市「黑帽子」。

「今年保定完成最後83.02萬戶『雙代'改造,至此平原地區農村取暖基本實現散煤清零。」保定市發改委副主任尹緒龍說。

「過去一天擦好幾次桌子。」高碑店市慄各莊村村民單增平說。四年前,她家通過「氣代煤」改造,小煤爐換成了燃氣壁掛爐。

「燃燒1噸散煤排放的大氣汙染物是電煤15倍以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說,散煤治理的意義不言而喻。

2016年以來,河北省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雙代」工程,目前基本實現平原地區散煤清零;對山區和壩上地區實行潔淨煤兜底全覆蓋。

遷安,工業重鎮。

記者近日走訪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球團生產線監測屏一組實時數據顯示,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實時數據為2.9、3.3、32.64毫克/立方米,遠低於河北省10、35、50毫克/立方米的超低排放標準。

產業能源結構偏重是河北大氣汙染「病灶」所在。尤其鋼鐵、水泥、電力等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粉塵排放是大氣汙染重要源頭。

2018年起,河北在全國率先推進鋼鐵、焦化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統計顯示,目前河北已完成重點行業386家企業1058個項目,基本實現重點行業有組織超低排放改造全覆蓋。

井陘,晉煤東運通道。

據統計,307國道井陘段,每天有約2萬輛重型柴油車經過。

「每天抽檢100多輛車,現在幾乎不見國三車了。」機動車尾氣檢查站工作人員郭建強說。

一輛國三重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相當於約100輛國四小轎車的排放量。河北省物料大進大出,且以公路運輸為主,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汙染貢獻率僅次於工業和燃煤源。

近年來,河北省下大力氣調整運輸結構。2019年,全省鐵路貨運量完成2.7億噸,比2017年增長58.8%。截至2020年10月底,公路貨運量佔比從2017年的90.7%下降到85.7%;2020年以來,累計淘汰和清理國三及以下中重型柴油貨車15.9萬餘輛;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累計推廣應用各類新能源汽車32.2萬餘輛。

(小標題)產業轉型 讓綠色成為永恆的底色

如今的河北,綠色發展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底色,襯託出高質量發展成色。

從被動選擇到主動出擊,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理念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生態環境治理從「絆腳石」到「助推器」,河北在創新中求進步,在改革中求發展。

去產能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機械臂作業、一體化管控、現代化的辦公樓,走進「退城搬遷」至唐山沿海樂亭縣的河鋼集團唐鋼新區,宛如置身高科技企業。

經歷「十三五」時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唐鋼公司累計壓減煉鐵產能287萬噸、煉鋼產能307萬噸。目前唐鋼新區定位高端汽車板、家電板、建築工程、海洋高強用鋼等,不斷向產業鏈中高端攀升。

「十三五」以來,河北將國家要求的去產能範圍由鋼鐵、煤炭2個行業調增為鋼鐵、煤炭、焦化、水泥、平板玻璃、火電等6個行業。打出集中攻堅行動、構建市場化產能交易平臺、國有企業帶頭壓減等去產能「組合拳」。

堅決去產能,河北省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發生歷史性轉變,「鐵老大」交出在全省工業佔比的「頭把交椅」。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15年提高3.5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

「散亂汙」治理推動縣域經濟做強做大——

從石家莊市向東北方向驅車1小時到達無極縣,這裡是黃河以北重要的裝飾材料加工之鄉。

3000多家生產規模小、環保水平低的粗加工企業曾散落在9個鄉鎮、100多個行政村,年產800多萬套木門。加工、噴漆、運輸導致的空氣汙染飽受詬病。

2017年以來,河北省「散亂汙」治理深入推進,為縣域產業整合升級、集中治汙、集群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018年,當地企業家趙彥斌投資30億元,在無極縣建立起佔地千畝的產業園,讓進駐企業可共享先進生產線與環保設備。

「企業聯合採購,既能降低成本,也有利於接大單。」趙彥斌說。

隨著皮革和裝飾材料兩個產業被列入「河北省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的107個特色產業集群」,趙彥斌也琢磨著發揮產業特色和資源優勢,在木門產業基礎上,引入沙發生產線。

以「散亂汙」治理為著力點的一系列措施使河北特色產業集群快速興起。安平的絲網、臨西的軸承、辛集的皮草、桃城的工程橡膠、永年的標準件、寧晉的工程電纜等品牌逐漸在全國打響。

在河北,鐵腕治汙往往需要「關」出一片新天地——

位於冀晉交界的井陘縣,是一個千年古縣。高峰時期,全縣有近400家露天礦山,礦山開採「千瘡百孔」,而運煤、洗煤造成的環境汙染更是讓外地人不願來,讓本地人「不敢曬衣被」。

面對亮起的生態「紅燈」,2018年,井陘縣將整治後僅存的55家露天礦山全部關閉。

2018年,縣政府通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以公開掛牌出讓方式確定3家整合主體企業,獲得專項整治資金13.53億元,根本解決了礦山環境修復治理資金問題。

如今的礦山企業,寬闊的水泥路直達礦區;爆破作業降塵、噴霧;清潔運輸密閉、灑水抑塵;機械化代人安全施工。

依託千年古縣的文化資源,逐步修復生態瘡疤的井陘縣正在謀劃「文旅康養」的美麗圖景。

(小標題)任重道遠 共建共享同一片藍天

美麗中國,同一片藍天。

「十三五」時期,京津冀三地空氣品質也實現大幅度明顯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019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3%,區域共享空氣品質改善成果。

今年河北加強京津冀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支持服務廊坊「北三縣」、北京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汙染治理與生態保護,穩步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執法。

「河北底子差、汙染重,與別處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自我加壓、主動作為成為近年來大氣治理的常態。」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說。

啃的都是硬骨頭,打的都是攻堅戰,而隨著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河北蹚出一條「點穴式治汙」的精準治理新路徑。

走進唐山市環境保護指揮中心,一張涵蓋全域內主要汙染源的「天羅地網」展現在眼前。

「哪裡大氣數據異常、哪家企業排放超標、哪裡焚燒秸稈等一目了然,並可第一時間傳達到責任單位。」唐山市大氣治理專家組成員吳光輝說。

目前,河北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街道)環保所全覆蓋,重點企業全部建成在線監控系統,實現全省域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絡全覆蓋。

依託強大的科技支撐,不僅有助於河北精準治汙,還將有效推動區域聯防聯控,從治一隅向治全局擴展。

河北保衛藍天的歷程正是我國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的真實寫照,也印證了我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2013年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經對比測算,中國在空氣品質改善上的變化速度是世界少有的!」嚴剛說。

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的趨勢,但成效並不穩固,稍有鬆懈就有可能出現反覆。

「京津冀大氣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臭氧汙染問題日益顯現。」嚴剛指出。

迎來「十四五」,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布的規劃《建議》提出將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

為了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河北還須以更強的定力、更足的動力加快推進改革。

展望未來,我國堅定不移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協同增效,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河北的藍天白雲,為美麗中國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提氣;河北的定力與動力,也將為我國兌現國際承諾增添底氣。(記者謝希瑤、鞏志宏、戴小河、齊雷傑)(完)

相關焦點

  • 為了藍天下的幸福 ——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防治見聞(新華社)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為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為群眾留住更多藍天攻堅克難、全力以赴。今年前11個月,河北有6個月達到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2019年,河北全省平均優良天數226天,較2013年增加77天,全省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近日,新華社記者走訪河北多地,探訪當地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成效。
  • 為了藍天下的幸福
    來源:海外網「十三五」時期,以藍天、碧水、淨土三場保衛戰為標誌的汙染防治攻堅戰,成為億萬百姓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一些蒙受重汙染之苦的地方群眾更是充滿期待。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為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為群眾留住更多藍天攻堅克難、全力以赴。
  • 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推進會
    近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今冬明春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推進會,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駱仕明主持會議並講話。市氣象局、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四川省眉山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及各區縣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河北省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進行報導
    近年來,河北省出重拳、下猛藥,防治大氣汙染,讓久違的藍天重回百姓身邊。漫畫愛好者師彥文老人用自己的畫筆記錄著幾年來河北大氣質量的變化。河北省石家莊市民師彥文:(前幾年)冬天霧霾特別嚴重的時候,兩個人走到對面,誰也看不清誰是誰,白天汽車都開著大燈。這兩年隨著汙染的治理,可以說是巨變,天高雲淡,心情舒暢,覺得生活特別幸福。
  • 山西省部署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記者9月30日從省藍天保衛戰決戰指揮部獲悉,日前我省召開會議,分析研判環境空氣品質形勢,部署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針對近期空氣品質連續反彈,進入秋冬季後不可控因素增多、發生重汙染天概率加大的形勢,會議要求採取步步為營的辦法,把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戰任務實實在在落實好。
  • 防治大氣汙染 河北喚回藍天(央視《新聞聯播》)
    河北省一度是京津冀地區汙染最嚴重的省份。近年來,河北省出重拳、下猛藥,防治大氣汙染,讓久違的藍天重回百姓身邊。 漫畫愛好者師彥文老人用自己的畫筆記錄著幾年來河北大氣質量的變化。
  • 河北石家莊橋西區推進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中山街道:中山街道緊急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會議,傳達區會議精神,會後立即組織城管隊員和環保所人員重點對轄區的餐飲業和平房區的散煤復燃進行巡查,確保Ⅱ級預警落實到位。東裡街道:東裡街道連夜組織綜合執法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辦公室及各社區書記召開大氣環保緊急調度會,傳達區政府大氣環保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街道大氣汙染治理工作。新石街道:新石街道召開大氣環保緊急會議,針對轄區實際情況,安排部署相關工作。重點針對轄區內舊村、餐飲、工地、企業、汽修、城鄉結合部等進行精細再排查。
  • 李國強督導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12月10日上午,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國強到建新街道、趵突泉街道部分重點區域、重點項目施工現場督導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李國強指出,要充分認清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大氣汙染防治作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對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多措並舉,持續發力,堅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
  • 哈爾濱:取暖季「加減法」,防治大氣汙染
    按照「減煤、替煤、潔煤」的整體思路,哈爾濱市以釘釘子精神,集中攻堅、綜合防治,壓實責任、狠抓落實,用「加減法」做好冬季取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推動空氣品質年年有新進步,三年實現根本性改善。在抓好冬季清潔取暖方面,哈爾濱市結合棚戶區、城中村、近郊村改造,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燃煤項目,啟動開展秸稈固化燃料替代散煤等試點工作,拓寬秸稈禁燒後的「出口」,解決農村地區大氣汙染問題。在逐步推廣稈固化燃料替代散煤,推動清潔能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時,哈爾濱市還有序推進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減少冬季取暖的燃煤使用量。
  • 《河北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解讀
    >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京津冀2020-2021年秋冬季攻堅方案》),深入實施《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切實做好全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省大氣辦制定並印發《河北省
  • 鄭州市農委召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會
    為進一步強化市委、市政府2020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整體部署,落實《中共鄭州市委辦公廳 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鄭州市2020年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確保全市農業農村系統承擔的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6月4日上午,鄭州市農委召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會。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赴中山調研大氣汙染防治和生態文明...
    11月11日,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率隊到中山督導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調研生態文明體驗館建設。中山市政府副市長葉紅光參加調研活動。 調研組聽取了中山市近期大氣汙染防治情況及下階段藍天保衛戰工作介紹,指出當前汙染防治攻堅戰已進入到最關鍵、最艱難的衝刺階段,要清醒認識大氣汙染防治面臨的嚴峻形勢,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 「三管三治三常態」,濱城區市西街道決勝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就是幸福。連日來,濱城區市西街道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全體幹部職工主動放棄周末休息的時間,從工地揚塵管控、工業企業減排、渣土車輛監控等多方面持續發力,保護碧水藍天。前期黃土裸露、濾網破損、揚塵汙染等20處自查問題,通過平整土地、增補鋪設濾網、噴灑新型抑塵材料等措施進行整改,以最大力度壓實大氣汙染防治的主體責任。同時,街道儲備防塵網等應急覆蓋物資1000捆,對於隨發現的問題隨整改32處。
  • 鋼城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12月12日,鋼城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鋼城區委書記武樹華主持會議並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郅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紀青參加。會上,武樹華指出,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進入決戰決勝的緊要關頭,各級各部門要把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特別是冬季防治工作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認清嚴峻形勢,認真分析問題,對症下藥、標本兼治,以非常決心、非常措施抓好重汙染天氣應對,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武樹華強調,要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中扛牢治汙責任。
  • 棗莊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百日決戰調度會議暨空氣品質約談會議
    10月29日,棗莊市召開全市大氣汙染防治百日決戰調度會議暨空氣品質約談會議。調度10月16日全市大氣汙染防治百日決戰推進會議後,各督導幫扶組進駐區(市)、棗莊高新區以來,各區(市)、棗莊高新區,各專班的工作開展情況。
  • 衡陽市雁峰區著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環境質量穩中有升
    據了解,今年,衡陽市生態環境局雁峰分局緊緊圍繞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目標,全面打響「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汙染防治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在水汙染防治方面,該區狠抓散亂汙企業整治,完成祝智華廢品泡沫廠等15家「散亂汙」企業的提升改造和關停任務;深化飲用水水源問題治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繼續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源規範化建設;及時落實城鎮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促成城鎮汙水收集處理改建工程的如期完成;加強畜禽養殖場的環境管理,大力發展適養區畜禽養殖場;逐步改善農村環境汙水治理。
  • 鄭州市控塵辦督查八組到石佛辦事處檢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深入推進施工項目秋冬季揚塵汙染治理,10月12日下午,鄭州高新區石佛辦事處邀請鄭州市控塵辦督查八組組長申少華、副組長武小兵、區控塵辦副主任王升起、攻堅辦督辦科科長範巖冰到石佛辦事處檢查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並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會。
  • 我市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哪些地方可圈可點
    1月8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派出近20人到我市考察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我市介紹了主要做法。此次考察內容包括:我市汙染防治攻堅戰辦公室聯動聯防聯控工作;我市大氣汙染防治全市一盤棋,共同聚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我市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管控工作。
  • 中山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城市,擦亮偉人故裡綠色名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山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提升全市生態環境方面,重點開展整治水環境、大氣環境及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以環保「鐵軍」精神守護碧水藍天,以更好的生態環境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濟南市歷下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國強督導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人民網濟南12月11日電 12月10日上午,濟南市歷下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國強到濟南市歷下區建新街道、趵突泉街道部分重點區域、重點項目施工現場督導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現場督導李國強指出,要充分認清當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大氣汙染防治作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對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多措並舉,持續發力,堅決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