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就是民生,藍天就是幸福。連日來,濱城區市西街道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全體幹部職工主動放棄周末休息的時間,從工地揚塵管控、工業企業減排、渣土車輛監控等多方面持續發力,保護碧水藍天。
遵循由外而內的形式,街道執法中隊24小時不間斷督導工地死角,做到六個「百分百」,對問題工地隨查隨改。前期黃土裸露、濾網破損、揚塵汙染等20處自查問題,通過平整土地、增補鋪設濾網、噴灑新型抑塵材料等措施進行整改,以最大力度壓實大氣汙染防治的主體責任。同時,街道儲備防塵網等應急覆蓋物資1000捆,對於隨發現的問題隨整改32處。
對轄區28個在建工地裸露區域實行「兜底式」防塵網覆蓋和定期灑水等精準治理,保證施工工地裸露土地覆蓋到位、灑水到位、噴淋到位、溼法作業到位。同時,針對轄區430家沿街門店和餐飲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對餐飲門店油煙淨化設施安裝使用等情況進行排查。
街道成立大氣汙染防控工作專班,組織街道網格員和村居幹部進行拉網式摸排,對城區大小幹道沿線、拆遷舊村址、南環河、新立河等重點區域進行24小時巡視,對道路、河道、村居周邊等重點區域進行全方位監控。網格員每天對網格內的道路積塵清理、渣土車過境情況、道路灑水情況等進行巡視。目前,已查控渣土車運輸20車次,出動灑水車輛30餘輛次,對重點街路兩側的65處、2960餘畝的重點隱患點進行雜草清除和覆蓋作業,根除汙染源,有效減少揚塵汙染排放。
街道發揮全科大網格作用。無死角監控轄區重點區域,建立街道、社區、村居三級巡查聯動機制,416名網格員全員下沉,拉網式無死角排查大氣汙染問題隱患,對排查出的問題即時通報,同步建立整改臺帳,確保立查立改。
根據轄區人居密度、商業發展狀況,採取有針對性的汙染防治措施,精準施策,通過灑水車、霧炮車等噴淋設備,對施工工地、重點街路等加大噴灑頻次,淨化空氣品質。
針對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秸稈焚燒的面源汙染等,街道實施強力監管,安監、環保等站所進行定期巡查、定期銷號、定期通報。有效杜絕轄區環境汙染隱、藏、瞞及環境整治不徹底、不到位等行為,做到源頭防治。目前,已巡查涉工業源企業36 家,餐飲店鋪356 家,抽查工地58次,整改問題31項,治理揚塵汙染源53處。
街道成立3個督察組,對轄區周邊道路、轄區揚塵汙染點源情況和道路積塵、清掃情況進行巡查,明確驗收標準,嚴格督查通報。對問題排查有遺漏、整改銷號不及時的相關負責人進行通報批評,並及時組織「回頭看」,實現了「監管不留死角、取締不留盲區」。
公布環境汙染監督舉報電話05433157176,動員獎勵群眾積極舉報環境衛生問題線索,讓人人成為大氣汙染防控的監督員,在轄區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局面,推進深度治理提升治理能力。
街道通過線上的「精彩市西」公眾號,各社區、村居和行業微信群等平臺推送倡議書、通知公告、大氣汙染防治知識等信息,引導群眾提升安全環保意識,杜絕燒荒、秸稈焚燒等汙染環境的違法行為;線下各社區通過張貼公告、廣播等方式進行宣傳,引導居民群眾自覺參與大氣汙染防控防控工作,推動推動大氣汙染防控工作深入人心,引導居民積極參與,齊抓共治。
下一步,街道將持續發力,嚴格標準要求,科學規劃施策,堅持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合力攻堅,把環境治理工作做好、做足,讓成效更實、更長,以過硬作風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高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程芃芃 通訊員 董高峰 孫文爽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