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4月初,一首慷慨激昂的抗疫歌曲《熱血築忠魂》在自貢的朋友圈走紅。這首由退休幹部、公務員和傳媒公司老闆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抗疫MV,只是4名民間音樂愛好者創作的8首抗疫歌曲中的一首。
同時,詞作者之一的張永學系富順縣疾控中心員工。疫情期間,他不僅每天規定自己寫一首勵志的抗疫詩詞歌賦,還在創作一個大型抗疫音樂劇的劇本。
受江姐紅歌啟發 4名民間音樂愛好者創作抗疫歌曲
62歲的牛佛人金德富是曲作者,退休前曾任富順縣文化館館長。66歲的金德全是他的哥哥,退休前是牛佛鎮的副鎮長。而56歲的張永學和金德全擅長作詞,還有一位49歲的傳媒公司老闆郭澤君則喜愛唱歌,《熱血築忠魂》MV便是由他演唱、製作。
「我們4個是老搭檔了,《熱血築忠魂》主要還是受到江姐紅歌的影響,《紅梅贊》《熱血頌》等給了我很大的靈感。」金德富介紹,1月底疫情剛發生時,我們就萌發了創作抗疫歌曲的想法。
4人在大安、富順一帶的圈內小有名氣,疫情前便經常合作。「我是牛佛人,從小便受江姐故事的影響。喜歡音樂,我是受我哥哥金德全的應先,而老張和老郭又受我影響。」
1月底,金德全和張永學先創作出歌詞,再由大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永豐的修改、潤色,變得更加磅礴大氣和體現江姐精神。歌詞經過7、8稿修改,於2月底成稿。
凌晨電話改詞曲 已創作出8首系列抗疫勵志歌曲
與此同時,金德富開始作曲的創作。因為詞經常在變化,曲也會根據詞的變化進行調整。「常常半夜睡不著,靈感來了突然就蹦起床,然後開始創作。」
金德富介紹,有一次凌晨1時靈感突發,已經上床的他立馬起來給張永學打了個電話,兩人在電話中討論了一個多小時。討論好後,兩人又打電話給郭澤君,讓他在電話裡唱給兩個人聽,不斷推敲、修改。
「我們4個對音樂的熱愛,真的不亞於年輕人。」金德全說,前線醫護人員的鬥志感染了我們,在《熱血築忠魂》之前,我們已創作出《一往無前》《黨旗飄在第一線》《萬眾一心抗疫病》《我是黨員我先上》《英雄武漢》《最可愛的人》等抗疫前期、中期的歌曲。《熱血築忠魂》是抗疫後期的作品,接下來我們還將在抗疫結束後創作《擁抱春天》《共享小康》等歌曲,體現不同時期的抗疫歷程和國人的心路歷程。
每天一首詩詞歌賦 富順疾控工作者正創作抗疫音樂劇
張永學是富順縣琵琶鎮人,身在疾控部門,他特別能體會前線抗疫的艱辛。「大年初一,我感受到武漢疫情的緊急後,創作了一首散文詩《抗溫賦》。雖然中心工作很忙,但我規定自己每天必須寫一首詩詞歌賦。」
「現在,我還在創作一個大型的抗疫音樂劇。」張永學說,通過舞臺劇、歌曲、舞蹈、朗誦、旁白等藝術形式,來展現抗疫過程中全國和自貢的感人故事、英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