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對每個家庭來說那都是大事情,一旦發現有任何異常,首先會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看胎兒是否異常,原本到醫院檢查看病是為了去病消災,但是對於鹿邑縣的孫女士來說,因為一次看病卻導致自己4個月的胎兒意外流產。
孫女士介紹說在2020年12月29日早上,已經懷孕16周的她發現自己的分泌物比較多,而且還帶有血絲,便前往當地一家醫院求醫,來到醫院之後做了B超檢查,經過檢查發現胎兒的心率發育都是正常的,抽血化驗之後,醫生表示血象有點高,但是不疼不癢不落紅,沒有事,只要回家休息就行了,吃點營養品。
之後接診醫生段某給她開了一種洗劑和一種保健藥,這種保健藥是在這名醫生的介紹之下購買的用於保胎的藥,不過開藥的過程卻讓孫女士心生疑惑,這些藥並非是通過醫院的藥房購買,而是在這名醫生的指引之下,在現場掃碼購買的,一共花費了298元,當時孫女士著急看病也沒有過問。
沒想到在2020年12月30日凌晨00:30左右,孫女士4個月大的胎兒突然流產了,而這個時間距離去醫院看病還不足12個小時,最關鍵的是當時經過檢查之後發現胎兒是正常的。
對於此事,當時的接診醫生段某表示,不知道是孫女是從哪裡購買的,反正我沒有賣給她。
對此孫女士表示當天有收款記錄,付款信息金額等等全都在上面,還可以調查醫院監控、包裝和保健品盒子的指紋就是她本人拿給我的,當場付款購買。
涉事醫院一位丁院長表示當事人已經向有關部門反映此事,目前正在落實中,有任何結果都會及時反饋。至於其他問題,這位丁院長並沒有多作解釋。
通過此事也提醒大家,在診所開藥的時候要查看一下診所是否有相關的資質,即便是去醫院開藥也要通過藥房來購買,這樣才能夠保障藥物的安全性,以免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對於此事,大家有何看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