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地說,哪怕是《歡樂頌》整個創作團隊,恐怕也沒想到那麼快就會有《歡樂頌2》吧?
第一部火得一塌糊塗,才使得第二部能以更快速度、更多植入播出。不過,《歡樂頌2》第一輪播出已近尾聲,口碑卻大不如前作。究其原因,大抵是比起前作,這部續集從方方面面來講,都少了最抓觀眾的「合理性」。
合理性,是第一部裡,五個女人來自不同階層、受到不同程度教育,因各自合理的原因,成為鄰居以後,展開的矛盾、衝突與對立。安迪的冷漠、曲筱綃的傲慢、樊勝美的世俗、邱瑩瑩的庸碌,都有相對合理的動機,使得人物生動、劇情寫實;而第二部裡,這五個女人成為了肝膽相照的閨蜜,這本身就不合理——試問一個日理萬機的金融女高管在面對一個自責不是處女的淘寶女客服時,怎麼同情得起來,還要寫郵件出方案去幫女客服追回直男癌男友?在華爾街混過、又接受西方教育的海歸女精英,顯然不會覺得這是個事兒。對於邱瑩瑩在這件事上的痛苦,安迪大概會覺得:為什麼?至於麼?因為第二部所有劇情都建立在「五個女人是閨蜜」的基礎上,以至於編劇只好捏造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奇葩男和惡婆婆來轉移注意、弱化根本上的不合理。(關於劇情,可以單獨再寫一篇來討論)
而人物造型,因為有了各種品牌的強勢贊助、以及大牌造型師的加入,《歡樂頌》第二季第一集開播,廣大觀眾就被屏幕裡的眼花繚亂震懾住了——內斂謹慎的女強人安迪突然改頭換面,一口氣在海邊度假時換了八個造型,堪比時尚雜誌拉頁專題,再不是那個在第一季幾乎只穿Brunello Cucinelli的女子。
難道造型師想要將它按照《欲望都市》的時髦路子來一遍?甚至在時尚方面的發展走向也很相似——在電視劇初期,雖然Carrie偶爾混搭出位,但四個主角整體造型都符合劇情。後來全世界女性都將其視為都會生活範本之後,電視劇到了最後兩季、乃至於電影開拍,造型資源豐富到爆炸,所有時尚大牌、話題單品、包括幾十萬元一件的高級定製堆得都要溢出來了。四個中年女子每五分鐘換一身,在沙漠裡也不忘叮叮噹噹全副武裝,然後圍坐起來啜著香檳談論育兒話題。
從小清新輕奢到一線大牌,露肩的、繁花的、女學生般的減齡背帶褲,甚至還有INS網紅界新崛起的草帽紅牌Eugenia Kim,安迪大概不僅僅是度假,還順便買了張坎城紅毯門票要去瞧一瞧,以便日後投資直播APP時心裡有個底。
根據《歡樂頌2》大牌造型師的說法,因為普吉島的戲最後拍,帶了很多衣服,拍了很久,最後導演只剪成一集,難免有些繁複。這說法聽著合理,但看著謹慎內斂的安迪突然穿著連帽露腰La Perla高定睡衣和花裡胡哨的小包總上演偶像劇橋段耍花腔(前陣子她甚至無法接受男友的任何親密動作),又或者在機場裡用包到喉嚨口的襯衫搭配「時髦到不得不擁有一件」的Sacai拼接外套,也還是免不了目瞪口呆。
以合理性推斷,非常有錢的安迪很可能是被曲筱綃推薦加了幾個代購的微信,於是什麼當紅就會被推送什麼,「姐,買吧!曲筱綃昨天全家還在我這兒下單買了貂兒呢,老豪氣了!」
大概是為了更加表現曲筱綃「沒學歷的傲嬌富二代」形象,造型師認為,「不同於愛曬的網紅,曲筱綃沒有必要每時每刻去炫耀自己擁有的大牌,她內心不在乎這些。但因為從小就受父母以及身邊同階層的朋友影響,她更希望自己穿的衣服看起來是貴的,吸引眼球的,其次才是好看的。」
於是她踏上了富貴逼人,富貴再逼人,富貴再三逼人,富貴最後逼死人的路線。👏🏻
人設也好,時裝也好,就不能合理一點嗎?
到底《歡樂頌》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在續集中產生如此大的異變?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它的人設。初開始看起來《歡樂頌》還是一部寫實的都市劇,隨著劇情發展,走向越來越趨於兩級,貧富之間的鴻溝尤其明顯。幾乎所有相對真實的部分都發生在被原生家庭拖累的鳳凰女樊勝美和月入四、五千大城市打拼還要被男友嫌棄非處女的邱瑩瑩身上,而華爾街女強人安迪和富二代白富美曲筱綃則基本沉溺在韓國偶像劇裡無法自拔。窮人們關上房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為鬥米折腰,闊人們不僅有足以影響上海經濟的藍顏知己打理一切瑣碎事務,身家豐厚怎麼也打不走的追求者,還可以在談笑間就搞定各種高難度商業談判,隨便說說就讓對手心服口服。
就是這樣的階級分裂,偏偏還非得共處一室,為各自雞毛蒜皮操碎了心。人物之間差距過大,價值觀卻非要硬融,於是劇情不合理卻仍要歡天喜地一家親,也難怪再大牌的造型師也剎不住車——反正有錢人會更有錢,奮鬥啊努力啊都是過場,想買什麼當然就可以買什麼,好姐妹在一起爭奇鬥妍才好看,沒完沒了的商品植入也必須考慮妥當。
在《歡樂頌》第一季裡,有錢人還未曾表現過度強勢,窮人也鬥志滿滿,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在其中找到自己影子。曲筱綃是國內小眾設計師的擁躉,古靈精怪,幾套造型可圈可點;安迪則更是近些年來電視螢屏上中國職業女性著裝的優秀代表。比起樊勝美寧可買廉價衣服翻花樣,她務實地認為,「一周不過七天,一季也不過幾個月……我只要衣服一周不重樣,圍巾兩周不重樣就好。」
一個忙碌的金融女不會允許自己浪費太多時間在凹造型上,她需要的是幹練、高效和有所節制的體面,這樣才能製造足夠安全感,讓客戶放心地託付身家。
打開安迪的衣櫥,你會發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單品都是黑灰白藍基礎色調,襯衫、長褲、西裝、鉛筆裙……隨意拽出兩件就能相互搭配,大方得體,永不出錯。
必須要說,劉濤對安迪這個角色曾經是有研究的,以及,她對自己的造型有非常嚴苛的個人標準。《歡樂頌》這兩部中,安迪的戲服大多數是劉濤購買的私人衣物,尤其大量出現在劇中的義大利奢侈品牌Brunello Cucinelli(不會念沒關係,以下簡稱BC,你也可以這麼叫),絕對證明了劉濤的眼光——現實中的每一個海歸金融女、乃至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家庭太太,日常穿著幾乎全是這個讀不出品牌的低調品牌。
一方面是全屋人的精神依靠、什麼事都會想辦法解決的溫柔姐姐,另一方面又要在工作場合表現立場態度,安迪需要亦柔亦剛的著裝——尤其材質還要足夠柔軟,能將高度缺乏安全感的自己緊緊環繞,BC完全符合這種人物設定。
此牌以頂級羊絨製品起家,男裝見長,沒有一驚一乍的驚人設計,LOGO藏得極深(其實是根本看不到),價格不菲,但質地精良,屬於那種穿上以後就脫不下來的感人。一切色彩來源於大自然啟發,可窺見光影變化,穿它的人應該也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大概也是安迪在第一季非常受歡迎的原因,未見得十分奪目,但溫柔細膩,最重要是,她很合理。
畢竟年代變了,一個會哭泣有缺陷的非面譜化女強人會更接地氣。
尊嚴比麵包重要,體面比金錢重要
正因為這短短十幾年、生活在都市中的我們不斷開拓眼界,自我進化,才會對一部熱播的都市電視劇如此關注,對其中每一個細節都孜孜不倦地求證、推敲。我們希望它能忠於生活,如果還能給予我們高於目前生活的指導,那當然更好。
所以我才說,《歡樂頌》裡,只有安迪在第一季的穿著是最合理的——相比萬花筒一般的曲筱綃、隨時可以登臺春晚參與拜年金曲大聯唱的樊勝美、人物面目模糊的關關、以及刻意穿大碼童裝佯裝天真的邱瑩瑩,安迪至少給現實中的高收入女性畫了一副還算到位的像。真要入手同款,也不會出錯。
還是以BC舉例,這個由於過於低調、基本不做任何推廣宣傳的品牌,因為劉濤穿到了劇中,才被更多人漸漸知道。而安迪這一類女子,何以鍾愛BC,恰恰是其尊重身份的選擇。⬇️
該品牌有三寶,其一為質感極為上乘的羊絨大衣,舒適剪裁、式樣簡單。在所有強調知性穿著的場合,包括好萊塢明星們,也都會選擇一件BC羊絨大衣。
其二是羊絨西裝外套。尤其是夏季款,BC能把純羊絨做出絲麻混紡的效果,且只做單層不加襯裡,所以夏天也穿得住。我個人非常喜歡,咬牙買過兩件。
精英特工007,在炎熱的沙漠地區也是穿著BC外套。
安迪在《歡樂頌》裡更是大量地穿BC外套,10套有7套是。
其三是BC的招牌單品:羊絨套頭衫。男士款完全無花樣,全靠精良裁剪。女士款最多只做一些簡單的提花,但顏色也嚴格限制在大地色系中,無論你今天是要穿去和大客戶開會,還是穿去給小朋友開家長會,不出錯是肯定的,但質感一望便知。
德尼羅身上這一件BC基礎款可以從20歲穿到70歲。
安迪在戲中也穿了格溫尼斯同款。
穿BC的態度大概是:錢我一定要賺。賺到一個定量,換取重質不重量的美好物質,絕不囤積、絕不張揚,絕不沾沾自喜。
這是另一種孜孜不倦的進取。特別像BC創始人Brunello Cucinelli,即使身家豐厚,身處頂頂虛榮的時尚行業頂端,還是可以堅持過著現代僧侶式的平靜生活。他居住在義大利的一個中世紀村莊,不喜外出、絕少社交。40多年來穿同一款球鞋與蛋白色燈芯絨褲子,早餐固定吃小餅乾、溫牛奶和咖啡,最喜歡送人的禮物是Marcus Aurelius的《沉思錄》與自家生產的羊絨圍巾,以便戶外散步時可以披在肩頭。
「人們最需要的是尊嚴,尊嚴可以產生責任心,也許比麵包還重要。」 Cucinelli這麼說。
這句話也恰如《歡樂頌》主創對安迪的設定與期望——她代表都市女性可能達到的一種層次:智慧、理性、財務獨立、毫不依賴,對各種人際關係有清晰的邊界。所以,她的出場令觀眾眼前一亮,她過往的言行舉止也很對味。
當然,安迪曾經在劇裡說自己不知道手上拎的包是愛馬仕,這的確很可笑。她都穿了那麼多BC,怎麼可能認不出如此高調的牌子?!以及,我也不知道第二季結束之時,安迪會不會崩人設,但你不得不承認,安迪的穿著以及身上那股勁兒,始終是很合理的。
畢竟,如果你是安迪這樣,有學歷、有心氣兒、有事業的都市女性,在嘗過人生的甜酸苦辣之後,會更加堅定:尊嚴與體面才是一輩子至關緊要的生活信條。哪怕被認為是端著,哪怕沒那麼多顏色。
努力從一切不合理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微信&微博:反褲衩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