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學概括

2021-01-13 繪畫指南

透視學即在平面上再現空間感、立體感的方法及相關的科學。

              達文西手稿

狹義透視學(即線性透視學)方法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產物,即合乎科學規則地再現物體的實際空間位置。這種系統總結研究物體形狀變化和規律的方法,是線性透視的基礎。15世紀義大利畫家L.B.阿爾貝蒂的畫論敘述了繪畫的數學基礎,論述了透視的重要性。同期的義大利畫家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對透視學最有貢獻。德國畫家A.丟勒把幾何學運用到藝術中來,使這一門科學獲得理論上的發展。18世紀末,法國工程師蒙許創立的直角投影畫法,完成了正確描繪任何物體及其空間位置的作圖方法,即線性透視。L.達·文西還通過實例研究,創造了科學的空氣透視和隱形透視,這些成果總稱透視學。

因物體對眼睛的作用有3個屬性,即形狀、色彩和體積,因距離遠近不同呈現的透視現象主要為縮小、變色和模糊消失。相應的透視學研究對象為:

①物體的透視形(輪廓線),即上、下、左、右、前、後不同距離形的變化和縮小的原因;

達文西建築手稿

②距離造成的色彩變化,即色彩透視和空氣透視的科學化;

達文西-雕塑作品

③物體在不同距離上的模糊程度,即隱形透視。

                                                            達文西-水之素描

透視有三種:

色彩透視

消逝透視

線透視

建築設計手稿-達文西

在線性透視出現之前,有多種透視法。

①縱透視。將平面上離視者遠的物體畫在離視者近的物體上面.

②斜透視。離視者遠的物體,沿斜軸線向上延伸.

③重疊法。前景物體在後景物體之上.

④近大遠小法,將遠的物體畫得比近處的同等物體小.

⑤近縮法。有意縮小近部,防止由於近部透視正常而擋遠部的表現.

⑥空氣透視法。物體距離越遠,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離外物體偏藍,越遠越偏色重,也可歸於色彩透視法.

⑦色彩透視法。因空氣阻隔,同顏色物體距近則鮮明,距遠則色彩灰淡.


透視學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名詞很多,有視點、足點、畫面、基面、基線、視角、視圈、點心、視心、視平線、滅點、消滅線、心點、距點、餘點、天點、地點、平行透視、成角透視、仰視透視、俯視透視等。


基礎理論

1,透視——通過一層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後面物體的視覺科學。「透視」一詞

來源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釋為」透而視之「。

2,透視圖——將看到的或設想的物體、人物等,依照透視規律在某種媒介物上表現出來,所得到的圖叫透視圖。

3,視點——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標識為S。(EYEPOINT)

4,視平線——與人眼等高的一條水平線HL。(HORIZOUTALLINE)

5,視線——視點與物體任何部位的假象連線。(LINEOESIGHT)

6,視角——視點與任意兩條視線之間的夾角。(VISUALANGLE)

7,視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間範圍。

8,視錐——視點與無數條視線構成的圓錐體。(VISUALCONE)

9,中視線——視錐的中心軸。又稱中視點。(LINEOEVISUALCENTER)

10,站點——觀者所站的位置。又稱停點。標識為G。(STANDINGPOINT)

11,視距——視點到心點的垂直距離。

12,距點——將視距的長度反映在視平線上心點的左右兩邊所得的兩個點。

標識為d。(DISTANCEPOINT)

13,餘點——在視平線上,除心點距點外,其他的點統稱餘點。標識為V。(COMP

LEMENTPOINT)14,天點——視平線上方消失的點。標識為T。(TOP—VANISHIUG)

15,地點——視平線下方消失的點。標識為U。(BOTTOM—VANISHIUG)

16,滅點——透視點的消失點。


高階理論

17,測點——用來測量成角物體透視深度的點。標識為M。(MEASURINGPOINT)

18,畫面——畫家或設計師用來變現物體的媒介面,一般垂直於地面平行於觀者。標識為PP(PICTUREPLANE)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標識為GP(GROUNDPLANE)

20,畫面線——畫面與地面脫離後留在地面上的線。標識為PL。(PICTURELINE)

21,原線——與畫面平行的線。在透視圖中保持原方向,無消失。

22,變線——與畫面不平行的線。在透視圖中有消失。

23,視高——從視平線到基面的垂直距離。標識為h(VISUALHIGH)

24,平面圖——物體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跡。標識為N(PLAN)

25,跡點——平面圖引向基面的交點。標識為TP(TRACKPOINT)

26,影滅點——正面自然光照射,陰影向後的消失點。標識為VS(VANISHINGOFSHADOW)

27,光滅點——影滅點向下垂直於觸影面的點。標識為VL(VANISHINGOFLIGHT)

28,頂點——物體的頂端。標識為BP(BASEPOINT)

29,影跡點——確定投影長度的點。標識為SP(SHADOWPOINT)

                                   達文西弓弩.機械.人體解剖手稿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透視學的發展歷程
    公元16世紀,透視學的理論研究在繪畫、建築效果圖中所應用的還是僅限於一個消失點的平行透視法。 公元17世紀以後,透視學的理論研究發展迅速,其範圍涉及到成角透視、傾斜透視、曲線透視以及陰影透視等,整個透視學的領域,透視理論與畫法被廣泛應用到繪畫和設計表現中。
  • 透視學,你可能了解的不多
    2020/06/25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老黃給你講歷史 中世紀 第七章 透視學
  • 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透視學》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從湖北師範大學傳來喜訊,該校美術學院郭琛老師負責的《透視學》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
  • 萬九老師【人人講視頻課】:繪畫透視學基礎
    萬九老師【人人講視頻課片段】學習繪畫漸漸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了,有的人學習繪畫是為了給生活增添色彩、有的人學繪畫是因為考學的需要,不管是出於什麼需要,繪畫透視學是我們學習繪畫開始時需要知道的這些事兒長按識別二維碼 訂閱萬九老師視頻課《繪畫透視學基礎》萬九:高中美術專職教師,武漢市優秀教師,三十年教育經歷,油畫家,炎黃畫院特聘畫師。
  • 烏切洛為了更好的表現真實,幾乎將一生的精力奉獻於透視學?
    烏切洛非常注意寫生,而且對透視學非常的著迷,他為了更好地表現真實,幾乎將一生的精力都奉獻於當時還未有人深入鑽研的透視學。畫面中間是騎著白馬的佛羅倫斯軍隊司令尼克羅,他正在指揮士兵們戰鬥。他後面是一位年輕的旗手,他騎在馬上拿著飄揚的軍旗,由於除了尼克羅之外,他是最明顯沒有甲冑蓋住臉的人,因此他顯得非常突出。
  • 弗朗切斯卡:沒有透視學,任何物體都不能被準確的縮小
    麥當娜·德爾·帕託面板上的蛋彩畫203 x 260釐米1467皮耶羅從幾何學狀語從句:透視學的著述中可以看出,他在科學方面的造詣不亞於同時代的任何人,或許亦不遜於任何時代裡的任何人他的全部作品-充滿透視學知識
  • 義大利畫家曼特尼亞,潛心研究透視學,畫作以獨特的視點著稱
    這與他潛心研究透視學並有著獨特的領悟有關。所以他的作品還常常以獨特的視點進行描繪,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園中祈禱 1458-1460年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曼特尼亞對透視學的自如運用構成了他最主要的藝術風格,這是建立在他嚴謹的素描功夫和獨特的繪畫角度基礎
  • 一招制敵之「歸納概括」
    在申論考試中,有一種能力至關重要,決定著申論考試的成敗,這就是歸納概括能力。歸納概括是作答申論需要掌握的基本功,申論中除了大作文之外的題型都需要以歸納概括為基礎,所以,要想玩轉申論,首先應該將歸納概括題一招攻克,這就先要了解什麼是歸納概括。01什麼是歸納概括呢?
  • 教你學會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能不能簡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衡量我們是否讀懂文章的一個重要標準。閱讀文章。我們要做到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也就是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歸納段意;最後再回到文章整體理解上來,進而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申論四大基礎題型|歸納概括題|題型概述
    歸納、概括給定資料或者文章的重要信息是閱讀的目的之一,也是公務員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歸納概括能力(本質上也是閱讀理解能力的一種表現)成為申論考試的重點考查要素。歸納概括題,在申論中屬於客觀類的題目, 「歸納」 ,是指歸攏並使之有條理: 「概括",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歸結在一起總括,其本質是對已有內容、事物的整合、加工。
  • 紅樓夢的寫作背景概括
    「脂硯齋」說他「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這是對他矛盾心理的概括。《紅樓夢》寫作耗時十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可以說十年辛苦,字字泣血。字裡行間隱喻著他消極厭世的世界觀,曹雪芹在書中,只有憎恨,毫無幻想,而對於年輕一代又寄以希望,注視著她們的遭遇和結局。同是出身於卑賤,有的始終進行著不屈的鬥爭,有的確自甘墮落,變成奴才,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 數字已經無法概括淘寶直播的瘋狂!
    數字已經無法概括淘寶直播的瘋狂!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05-07 摘要:最近淘寶直播有多瘋狂?
  • 2017事業單位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概括類題解題方法:關聯詞法
    兩模塊題型所佔比例分別是50%,其中在片段閱讀中概括類題是考查重點。因為概括類題在往年片段閱讀模塊中的題量均在12道左右。因此,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應抓大放小,有所側重的備考,而不應眉毛鬍子一把抓。 要快速準確地掌握概括類題,其前提就是對概括類題在宏觀上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即知道什麼是概括類題以及概括類題的解題思路是什麼等等。
  • (三)案情過於複雜,標題難以概括
    (三)案情過於複雜,標題難以概括 2020-09-14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七大對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的概括
    之一的黨的建設的經驗,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在題為《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從政治高度深刻闡述了堅持這三大作風的重大意義,明確指出這三大作風是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之一。三大作風的基本精神還被寫進七大通過的新黨章。
  • 如何把握「概括舉措」、「提建議」、「談啟示」三種問法的區別
    題幹中出現的「概括舉措」、「提出解決建議」、「談談啟示」這三種問法實際上重點都是以對策的形式呈現,那三者之間有有何區別呢?每種問法對應的做題技巧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中公教育在此進行指點。一、概括舉措對於題幹中出現「概括舉措」、「概括做法」、「概括做了哪些工作」、「總結措施」等問法,應該注意三點:一是重點對材料中的做法進行提煉。關注的對象是材料中表示做法的表述,通過「採取」「實施」「實行」「通過……實現……」等對策提示信息尋找要點。
  • 高考—論小說的情節概括,情節作用及分析情節的技巧
    情節是高考小說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概括情節,分析情節技巧和作用是情節命題的三點內容,分析情節作用又是重中之重,同學們複習這一點時既要全面梳理,概括全文的情節,又要能分析某段或某情節與全文情節的關聯性,更要掌握它們在塑造人物,表現主題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