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發布:上線網絡劇202部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赫)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推出了《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近幾年網絡原創視聽節目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網絡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19年,在政策引導、市場推動、以及行業自我演進的多重作用下,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等作品的創作生產傳播在轉型中發展,在調整中提升,更加自覺地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為網民提供了更加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網絡視聽精神食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將大量網絡原創節目相關的數據,整理成《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網絡劇、網絡綜藝和網絡電影三冊)。

在網絡劇方面,2019年網絡劇在重點劇目備案審核流程調整、影視行業轉型優化的背景下,創作生產減量提質。全年共上線網絡劇202部,相比2018年的215部略有下降,同時在價值引導、題材結構、內容呈現、形態創新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019年上線的網絡劇中,古裝劇共26部,佔全年上線作品的13%,與2018年上線40部古裝劇相比下降35%。與此同時,現實題材作品比例顯著提高,且「瑪麗蘇」「霸道總裁」等「套路劇」有所減少,反映青年人奮鬥風貌的體育類、競技類明顯增加。雖然網絡劇中的現實題材作品質量仍有較大提高空間,但相比往年,可以說實現了較為明顯的升級。

2019年,在5G技術投入商用的背景下,製作播出機構積極探索網絡劇的形式創新,搶佔新「賽道」。「互動劇」在技術標準設計、基礎設施搭建方面有所突破,並上線了4部作品。「互動劇」的概念開始為網民所熟悉和接受。

此外,2019年共有73部劇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並首先在網際網路平臺播出,相比2018年的82部有所減少。但網絡首播電視劇數量減少,影響力提高。其中出現了《破冰行動》《長安十二時辰》《慶餘年》等熱度與口碑兼具的大劇。

在網絡綜藝節目方面,2019年在政策和市場等因素的積極引導影響下,在投資、製作、傳播、開發等環節都趨於理性。全年網絡綜藝節目新上線網絡綜藝221檔,相比2018年的241檔略有下降,尾部綜藝大幅減少,腰部綜藝也有收緊趨勢,總體上保持了穩中求進的勢頭。

製作播出機構圍繞網絡綜藝主要受眾,即青年網民的需求,打造了一系列符合青年人題材興趣、觀看習慣、審美偏好的網絡綜藝節目特別是頭部節目,「青年文化」逐漸成為網絡綜藝節目的重要標籤之一。這些節目在環節設置、舞美設計、剪輯手法方面均有顯著特色,如《樂隊的夏天》《這!就是街舞第二季》《極限青春》等。此外,為滿足青年網民需求,2019年網絡綜藝的題材也在國風、電音、滑板、樂隊等方向上有所擴展。

競技選拔類節目受到了更為嚴格的引導調控。同時,由於前兩年此類節目特別是大規模選秀節目的出現,導致觀眾審美疲勞、有能力的選手儲備不足,雖然2019年騰訊、愛奇藝、優酷節目也繼續推出類似節目,但影響力普遍走低。一些機構將目光投向「偶像 + 比拼」「偶像 + 情感」「偶像 + 生活體驗」,湧現一批偶像團體的定製綜藝,但這些節目普遍影響較為有限。

圍繞頭部節目製作的周邊衍生綜藝越來越多。從2018年的116檔,增加到2019年的186檔。這些節目或是正片未播出的花絮片段,或是嘉賓的個人專輯,或是為節目進一步宣介,或是重新製作一檔與正片相關的互動娛樂節目。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發布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推出了《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近幾年網絡原創視聽節目持續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網絡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網絡視聽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19年,在政策引導、市場推動、以及行業自我演進的多重作用下,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等作品的創作生產傳播在轉型中發展,在調整中提升,更加自覺地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為網民提供了更加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網絡視聽精神食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將大量網絡原創節目相關的數據,整理成《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網絡劇、網絡綜藝和網絡電影三冊)。
  • 《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如何解讀行業現狀及趨勢?
    今日看點 10月12日下午,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召開,現場發布了《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首度公開了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和產業規模,同時呈現了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絡視聽市場現狀、特點,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研判。
  • 中國網絡劇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而隨著市場的發展,網際網路與電視臺同播的現象也逐漸頻繁,將通過電視臺和網絡全渠道播放的形式稱之為網臺聯動劇,即廣義網絡劇的範圍。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網絡劇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網絡劇以在線視頻平臺製作為核心,專業影視製作公司逐步進入市場。
  • 2018網絡大電影&網絡劇研究報告:網大1030部,網劇214部……
    11月28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公布了2018年針對網絡視頻產業
  • 18個月上線631部網劇 《陳情令》以90.27的熱度指數位列網絡劇榜首
    18個月上線631部網劇 《陳情令》以90.27的熱度指數位列網絡劇榜首時間:2020-10-15 00: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8個月上線631部網劇 《陳情令》以90.27的熱度指數位列網絡劇榜首 10月12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在成都發布《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 報告:2019年新上線的網絡綜藝節目數量下降
    原標題:網絡綜藝求新求精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整理的《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近期發布,從中可看出網絡綜藝節目創作傳播的變化和趨勢。  截止到2019年,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網民人數為8.54億。網絡綜藝節目的潛在消費群體及市場規模隨之擴大。
  •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發展概況分析
    2019年網絡綜藝節目的發展概況分析文字撰寫:張昕蝶、王姝以、黃佳鈺、史小楠
  • 盤點2017年網絡劇:「內涵」提升有「網感」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監管中心日前發布的《2017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指出,網絡劇發生了從重規模成長向重品質提升的轉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上線網絡劇206部,上線數量較2016年同比增長46%,劇集數量同比增長33%,網絡劇總時長較2016年同期增長65%。
  • 報告:2019新上線的網絡綜藝節目數量下降
    原標題:網絡綜藝求新求精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整理的《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近期發布,從中可看出網絡綜藝節目創作傳播的變化和趨勢。截止到2019年,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網民人數為8.54億。網絡綜藝節目的潛在消費群體及市場規模隨之擴大。人們對網絡綜藝品質的期待也在不斷提升。在政策和市場積極引導下,網絡綜藝節目的投資、製作、傳播等環節呈現出良性發展趨勢,節目的文化品質、專業性和現實參與度,都體現出追求精品的穩健心態。
  • 2018年中國網絡電視劇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原創故事仍在繼續發力
    2018年我國共上線網絡劇218部,較2017年同比增長5.8%,過去幾年,國內網絡劇不斷尋求突破與法制,向著專業化、規範化、品質化方向邁進。網絡劇市場現狀來看,2018年我國熱門劇單集時長多在45分鐘左右,劇目原創劇本雖較2017年有所減少,但原創作品仍在持續發力。
  • 拐點時代,全景觀察 |《2019年網生內容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合緝重磅發布
    而這一切都被記錄在《2019年網生內容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中。今天我們集中發布的白皮書或數據報告共四本:網絡劇、網絡綜藝、青少年向動畫、漫畫。內容涵蓋這四大行業的產業鏈和商業模式分析、年度數據分析、年度代表案例分析、代表公司分析、代表團隊分析、行業趨勢分析等諸多內容。其中既有骨朵對2019年行業全景式的觀察和思考,也有對新的一年的展望和希冀。
  • 2020年「深交會」發布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並舉辦高峰論壇
    央廣網深圳12月23日消息(記者黃倩 通訊員張麟)2020年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以下簡稱「深交會」)22日至23日在深圳舉行,會上發布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並圍繞「電視劇(網絡劇)的創新模式及市場運行新規則」等議題舉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 《2016網絡影視劇發展報告》:差異化態勢下的網劇與傳統之辯
    2015年網絡大電影這種曾經並不被高度關注的新的視聽消費產品類型獲得爆發式增長,掀起了市場熱潮,拍攝上線總數超過600部,數量堪比當年製作的傳統電影,形成了極大的市場反響。2016年網絡大電影獲得了超乎尋常的發展,各網站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的微電影和網絡電影5556部、網絡動畫片197部、網絡紀錄片140部,其中備案並上線的網絡大電影超過2000部。
  • 2020報告丨網絡劇綜節目觀察
    2020年上新網絡劇累計有效播放TOP20被愛奇藝、騰訊視頻包攬,共入榜18部,其中愛奇藝共13部(7獨播+6拼播)、騰訊視頻10部(5獨播+5拼播);優酷、芒果分別上榜8部、1部。
  • 《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發布:「減量」推動「提質」
    《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發布:「減量」推動「提質」 時間:2020.12.2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第二談:廣播電視與網絡視聽雙屏爭鋒
    (一)《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相關數據顯示,傳統廣電播出機構仍保持較大規模,網絡視聽產業則保持強勁勢頭。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廣播與電視均實行分設,進入到21世紀以後,有線電視臺與無線電視臺、廣播電臺與電視臺逐步合併成為主流。
  • 2020年「深交會」發布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 舉辦高峰論壇
    12月22日至23日在深圳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並圍繞「電視劇(網絡劇)的創新模式及市場運行新規則」等議題舉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深交會」以推進影視產業繁榮發展為指導思想,共同研究分析當前行業形勢,為加快全面恢復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打造精品、促進繁榮建言獻策;共同探討如何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的新需求,促進影視制播與網絡媒體的融合發展。
  • 重點網劇上線須報告主演片酬是真的嗎?2020最近比較火的網劇題材趨勢
    重點網劇上線須報告主演片酬是真的嗎?7月起重點網絡影視劇上線備案時不僅需要公示「節目上線備案號」「申報機構」「省市」和「備案時間」,還新增了「集數」「題材」「實際投資」「演員片酬」「年代」等信息,公示信息更加透明和豐富。
  • 2019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現實題材達63.16%(可下載)
    獲取《2019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完整版,請關注gongzhonghao:vrsina,後臺回復「綜合報告4」,該報告編號為20bg0052。2017-2018古裝劇數量、收視、豆瓣評分▍網絡劇作品分析整體概況:播出數量、播放量持續增長據藝恩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上線網絡劇286部,較2017
  • 【視頻內容分析】2020年視頻內容行業分析報告
    2020年,全年累計上線綜藝342檔,劇目415檔。各大衛視綜藝收視率整體上漲,文化財經類綜藝紮根傳統文化,推陳出新,持續發力。在劇目劇本來源中,原創內容數量最多,眾多大熱網文IP改編緊隨其後。除此之外,在2020年的視頻賽道上,又有哪些視頻內容和品牌成功出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