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再怎麼的懂事明理,總會有哭鬧的時候。這時,父母為了制止孩子哭鬧,往往會使用一些欺騙性的手段來誘哄孩子,效果通常是立竿見影的。然而,這麼一來容易會失信於孩子,甚至誤導孩子陷入謊話連篇的境地。
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小孩向父母哭鬧的情形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早在兩千多年前,曾子的妻子也經歷過。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道: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小兒子跟在後面哭鬧。為什麼哭鬧呢?想跟著母親去集市唄。由此看來,即便是古代,集市也是小孩子不可抗拒的一大誘惑。孩子母親當然是不想帶他去,就哄道:「你回去,等我回來給你殺個豬吃。」對於一戶人家來說,豬可算是一大筆錢財,哪裡能隨隨便便地就宰了吃呢。顯然,這是哄小孩子乖乖聽話的伎倆。
等她從集市回來,曾子打算抓豬來殺。妻子趕忙阻止道:「不過是跟小孩開玩笑罷了。」曾子比較明事理,說道:「嬰兒非與戲耳。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意思是,小孩可不是開玩笑的對象。小孩子不懂事,要靠父母作出樣子才會跟著學,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了他,也就是教兒子學會騙人。做母親的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母親了,這不是進行教育的方法。於是就把豬殺掉煮了。
孩子哭鬧是一回事,不能因為制止孩子哭鬧而哄騙孩子。既然已經承諾了孩子,就必須言出必行。這不僅僅是出於個人的誠信,還出於父母對孩子應當所作出的以身作則的教育。
曾子此舉是正確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頭豬對於一個家庭而言雖然貴重,但是為了教育孩子成為一個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人,犧牲一頭豬的利益絕對是值得的。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一頭豬不過是眼前的蠅頭小利,不足以相提並論。父母們切勿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