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我拿到了公司出的第一本 MOOK。出版前,我總能看到同事們討論選題,把樣書的每一頁貼在會議室牆面上校對。雖然沒有參與製作,但這是我離印刷最近的一次,開心又感動。
越被電子屏幕包圍,我就越喜歡這些聞得著摸得見的文字。
我關於「摸得見的文字」最早且深的印象不是書本,而是媽媽的各種印章,有媽媽的名字、單字等等。小時候我寫字不好看,總愛擺弄它們,感慨那些紅色橡膠印章印出的字真好看。
力道足夠大時,紙張上會出現凹凸的痕跡,從視覺延伸到觸覺。用力不均時,顏色也深深淺淺,十分靈動。放現在看,那些紙張上起伏的字痕有種老派的浪漫。
我對那專屬的凹凸字感一直念念不忘,於是在淘寶搜了一遍。終於在一家專門「賣字」的店,買到了滿意的專屬於自己的印章,這家店的名字很好聽,叫「字在」,出售活字或活字衍生的字文化文創產品。
這家店有股力量,你只需去逛一圈,翻翻詳情頁看看評論區,你就會被它深深吸引,對它念念不忘。
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活板》,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
▲ 泥活字
「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 視頻《了不起的匠人》
沈括將此發明歸於工匠畢昇。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後來又發展出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鉛活字等。
▲ 錫活字、木活字、銅活字
「我希望讓活字,活下去」
劉美松是個作家、詩人,28 歲就入行印刷業。2009 年好友提議想用活字印本書,於是劉美松聯繫湖北赤壁的活字印刷廠想要購買該廠已經停產的鉛字。
沒想到卻被告知機器已經被賣了廢鐵,鉛字也被溶解製成打鳥的鉛彈,甚至連放置鉛字的字架也賣給豆腐坊當廢柴燒成了灰燼。
劉美松覺得該做點什麼,結果就像著了魔一樣回收活字。收藏與回收是最笨拙的方式,他還希望活字能活起來,希望它能走進人們的生活。於是,「字在」便誕生了。
截止目前,「字在」有中國活字相關的完整收藏體系,從泥、錫、木到鉛、銅、瓷六種活字形態,其中鉛活字不計其數,光緒年間的木活字數十萬枚,古銅模數百萬枚,各類鑄字機、活字印刷機及輔助設備數百餘臺,珍藏鉛板及工具若干。
這些藏品都存放在劉美松湖北赤壁的活字基地,並設有專人進行維修和養護。
▲ 字在的線下空間店
你不僅能在各種各樣的展覽中見到「字在」,還能親自參與到「字在」不定期舉辦的活字印刷活動中。更能在他們的淘寶店購買屬於自己的定製活字印章。
見字見心
我的第一個活字印章,定製了自己的名字,拿在手裡小巧可愛,十分精緻。
字在可以定製 1-4 個字的活字印章,我在評論區看到有人說因為太喜歡,在字在買的印章已經可以印出一首詩來了。
活字是鉛錫銻合金材質,都是由曾經鑄字的老手藝人鑄造的。
印章的外殼是胡桃木,如果你定製多字,可以自由排列,最後再利用傳統榫卯結構固定住。
印章精巧又雅致,它讓我對活字的認知掙脫了課本。我好像是第一次那麼認真地觀察一個字,深深淺淺的字痕就像文字的筋骨,美到令人動容。
後來,需要送禮物時,我都會想到字在。如果對方是個愛字之人,我就會選一個與 TA 有關的詞送給 TA,這樣的禮物既特別又有意義。
▲ 買家秀
除了活字印章,店裡還有只容得下一個字的「字在瓶」。
心事如瓶,深藏一人,字在瓶更偏紀念意義一些,因為活字一旦放進小玻璃瓶裡,就很難拿出來了。
▲ 字在瓶中的活字是由 24k 真金鑄造
除了活字,字在售賣一切與字文化相關的文創產品。比如印有漢字筆畫書籤、百家姓的膠帶、漢字筆畫回形針、開字開瓶器等等。
我有個壞習慣,不定期刪除自己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內容,朋友圈、豆瓣、微博.有時候還會全部清空。直到某天我想回顧,才發現我成了一個「沒有過去」的人。隨手點一點就能刪除,讓一切都變得容易,所有的文字變得像代碼一樣輕盈。
想起小時候寫日記,心情會隨著筆墨一筆一划呈現出來,開心時工工整整一筆一划,憤怒時歪歪扭扭力氣大到能將紙張戳破,長大後再翻起仍覺得可愛。
科技確實為我們省下不少時間,但我還是認為文字之美只有摸得見時才更加治癒。這種漢字之美的老派浪漫,也許你去逛逛「字在」就能感受到。
只搜「字在」是無法搜到店鋪的
如淘口令無法跳轉
大家可在淘寶搜索以下關鍵詞
【zizaiyabang】
【字在禮品】
Hi~小可愛們!我是清單的姐妹號——「每天發現一家店」。論挑好東西好店鋪,我可是專業噠~如果你還需要其他好物的推薦,可以關注我哦!
在這裡想讓更多的小夥伴知道,「每天發現一家店」在做的,就是帶你去發現不一樣的小眾設計店鋪,發掘出彰顯個人特色的服裝、包包、鞋子、生活用品等等。關注我,基本上不用再為淘不到心儀的好物煩惱啦!
掃碼關注,拒絕平庸。期待「每天發現一家店」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想要的美好改變。
▲ 長按就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