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天氣預報推送說全國多地大降溫,再加上吸霧霾的恐懼,下了班恨不得瞬移回家,對花花世界毫無眷戀。跟床的感情倒是又深了幾分,我有強烈的預感:未來出門逛店,會變得更加困難。
好消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在沙發上完成,比如在全世界旅行,又或者做一個攝影師。
前幾天看到的新聞,來自紐西蘭的JacquiKenny女士因為患有恐曠症(Agoraphobia),根本不敢出門。為了治療自己,她開始在網際網路上虛擬旅行,通過Google街景等沉浸式體驗,去感受真實世界的空間。
坐在沙發上,她去了突尼西亞、塞內加爾、秘魯、沙烏地阿拉伯,在世界上的各個角落遊蕩。
遇見漂亮的風景和建築,就調整角度,截圖保存。她拍下荒蕪街道上正在接吻的情侶,高速路上狂奔的駱駝,翠色山巒環繞的籃球場,還有各種各樣的村莊和建築。
通過她的Ins帳號「曠恐症旅行者」,她上傳了兩萬七千張街頭照片,涵括1000多個城鎮。
據說恐曠症是焦慮症的一個變種,世界上1.7%的人口都患有這種病症,其主要症狀是不喜歡去公共場合、人多的地方或者陌生未知的地方,而寧願自己一個人、或者與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呆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對於恐曠症患者而言,主動離開自己的「舒適區」是極為困難的。病發時,他們會躲在家裡,甚至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床。
現代科技打造的虛擬旅行,使「恐曠症攝影師」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成為了現實。
▲ 玻利維亞,足球隊在山下的空地訓練
我們有越來越多接觸廣闊世界的方式,360 度全景圖、VR視頻,已經被證明不只是更加「有趣」和「好玩」而已,它還可以打破人類活動範圍的界限,就算一輩子沒有出過山村,也照樣可以站在雪山、海底和狼群之中,穿梭於曾經不可能接觸的領域,和世界產生更強烈的共鳴。
大概很快就不用為冬天躺在床上不想出門而羞愧了。畢竟電影裡特工會議都要仰仗AR技術,而未來能帶著我們遊太空潛深海的VR,自然也可以用來逛逛全世界那些美店。
╲
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
先來開一開腦洞吧,如果能隨時隨地虛擬漫遊,我躺在床上最想去的店,是最近朋友圈刷屏的天津濱海圖書館。
這間純白色的圖書館,出自荷蘭最具影響力的MVRDV設計工作室之手。書架和階梯的造型猶如白色波浪,圍繞著中心的圓球蕩漾開來。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種「書海中漫遊」的感覺,仿佛可以跨越時空,看得見人類群星閃耀。
書店的沉靜氣氛本就令人著迷,更別說結合了如此夢幻的建築設計。像這樣逛一間店,同時可以欣賞到設計之美的,還有位於秦皇島黃金海岸的三聯海邊圖書館。
整個圖書館採用清水混凝土建造而成,從內到外都是最原始直白的樣子,佇立在這個恍若世界盡頭的沙灘上,就像一塊倔強單純的石頭,怪不得被稱作「最孤獨的圖書館」。
大片大片青灰色的牆面,和綿延的海岸線互相映襯,乾淨又規整,看到這個畫面,再煩躁的心情也能自動安靜下來。
逛一逛面朝大海的書店,也許是焦慮時代裡找回內心寧靜的好辦法。你可以瞬間跳躍到希臘伊亞鎮上的Atlantis Book。這是一家面朝愛琴海的半戶外書店,由年輕的藝術家所經營,出售大量哲學書籍。
在書店露臺之上,甚至可以俯瞰聖託裡尼火山島全景,白色牆身映襯碧海藍天,還未走進書本的世界,夢幻風景已令讀者遠離煩囂。
在所有的實體空間裡,書店可能是最美貌又氣質出眾的一類了。博爾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如果可以無視距離,隨心所欲去探店,我當然要去看看天堂。
▲ 萊羅書店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靈感來源
葡萄牙波爾圖的萊羅書店是歷史最悠久的書店之一,同時也是哈利·波特電影中書店的原型,JK.羅琳書寫《哈利·波特》的靈感來源地。店中央的哥德式木製樓梯最為搶眼,海螺一樣的旋轉弧度,像是搭設在現實與幻想中的橋梁。
新哥德式的外觀和樓梯皆由建築師埃斯特韋斯設計建造,這裡不僅是網評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也被多家英國報紙及Lonly Planet評論過。1906開業至今,無論何時走進這家書店,你都會為它的美而震驚。
有著「天堂書店」美譽的,還有荷蘭馬斯垂克 (Maastricht) 的教堂書店。由800年歷史的教堂改造而成,創新同時保持古典,壯觀之中不失平靜。這間書店2007 年榮獲Lensvelt室內設計大獎,英國《衛報》評價其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書店。
▲ 荷蘭馬斯垂克 (Maastricht) 的教堂書店
說到古老建築改建的書店,不得不提的還有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雅典人書店(El AteneoGrand Splendid),原址曾是一間於1919年開幕的大劇院,環境優雅古樸。改建後的書店保留了劇院完整的外觀風採,原先座椅的區域變成了書架,結合劇院的富麗堂皇與書店沉穩知性的氣氛,成為了愛書人士的駐足、流連之地。
▲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歌劇院書店
古典華麗的空間固然值得遊覽,還有一家簡約到極致,「一周只販賣一本書」的森岡書店,同樣在我的探訪計劃之內。
▲ 日本東京,一周只賣一本書的森岡書店
森岡書店位於日本東京,佔地僅15平米左右,卻是知名網紅店。每周由店員挑選出他們認為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進行售賣,並於店內策劃一系列相關的展覽及周邊產品。
在信息洪流的現代社會,森岡書店給選擇困難症的人、時間不夠用的人,提供了簡約的答案。真想每周都去這間別致的小書店逛一逛啊。
╲
在最美的花店裡漫遊
╲
如果虛擬旅行成為現實,我還想在世界上最美的花店裡駐足,看看花店主人每天都在架上擺滿哪一種鮮花。
丹麥設計師Martin Reinicke的Blomsterskuret花店是一定要去瞧瞧的,這可能是最符合我夢想中花店的模樣。花器裡生長了生機盎然的花朵,有著欣欣向榮的秩序和美麗。
敞亮的採光、木質的屋舍,還有陶土花盆和藤編畫框,簡單自然的裝飾和綠葉繁花相得益彰,仿佛在城市裡寫下一首優美田園詩。
木屋花店更多還原的是城市田園感覺,而全球最美花店之一的Odorantes則展現了一種令人屏息的華麗。這間花店位於巴黎,店主是CHANEL高定御用花藝師,對於色彩的把控十分獨到,最擅長用各種花卉和香氣的搭配傳達藝術美感。
花店的牆面塗成暗色,把鮮花的姿態和色彩襯託得更為濃烈,空間裡的裝飾和容器,都由創始人Emmanuel Sammartino和他的伴侶Christophe Herve親自挑選。
店裡的陳列他們每半年就會更換一次,包括牆上的油畫,甚至他們收藏的鳥類標本,每一個細節都令人陶醉。由於卓越的藝術美感,這間花店贏得了各領域人們的尊重與喜愛,許多時尚名人都是他們的顧客,VALENTINO等時尚品牌也跟他們長期合作。
自然的造物總是那麼奇妙。接下來我想去看看動物標本商店,比如位於法國巴黎左岸的Deyrolle。
Deyrolle由 Jean-Baptiste Deyrolle 開設於1831年,是許多自然歷史愛好者的必訪之地,也有很多雜誌廣告在這裡拍攝,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就曾在這裡取景。
▲ 電影《午夜巴黎》,同樣是在現實和虛幻中穿梭
在鑲嵌畫作的房間裡,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動物標本,狗熊望向窗外,孔雀揚起頸脖,溫柔的斑馬趴在獅子近旁。而抽屜裡則有精美的蝴蝶、甲蟲、蜘蛛等標本,就像一間珍奇百寶屋。
在美國紐約,也有一家可與之媲美的標本商店The Evolution Store。該店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格林威治區,主營範圍有模型、昆蟲標本以及化石等。在紐約是購買自然歷史收藏品、文物、禮品的首選零售店。
在這樣有趣的店裡漫遊,感受自然造物的神奇,精彩程度不輸給博物館。
好了,最後一起來聊聊吧:
如果未來VR技術足夠完善,可以在全世界虛擬旅行,你最想第一時間衝向哪間店?
嗯,跟現實不同的是,一定不是吃飯的店。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