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真菌性鼻竇炎應手術治療,目前的主流方法是選擇鼻內鏡手術,充分開放鼻竇,徹底清除鼻竇內的真菌病變。
0101真菌性鼻竇炎有何表現,有多少種類?
詳見此文真菌性鼻竇炎有何症狀?
02真菌性鼻竇炎可以用藥物保守治療嗎?
真菌球型鼻竇炎普通藥物治療無效,需手術徹底清除病變,充分開放鼻竇,定期隨訪,避免復發。手術效果較好,術前或術後均無需抗真菌藥物治療。合併急性細菌感染時可以使用抗生素控制細菌性炎症,緩解疼痛。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術後需使用抗過敏藥物治療。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無論慢性還是急性,均需配合長時間的全身抗真菌藥物治療,治療周期較長,費用高。慢性侵襲性的真菌性鼻竇炎一般先手術再全身抗真菌藥物治療。根據病情也有先藥物治療再手術,術後繼續藥物治療的。真菌性蝶竇炎影響視力時,在手術徹底清除病變的前提下,術後還需使用激素衝擊治療,以嘗試挽救視力。
03真菌球型鼻竇炎必須手術嗎?手術時機如何選擇?
是的,需要手術。真菌球型鼻竇炎手術時機:屬於擇期手術,非炎症急性期手術也並非特別迫切,有時等3個月到半年也無礙,安排好個人時間,擇期手術即可。在此期間有再次合併細菌感染出現急性的頭面部疼痛的可能。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此病類似。變應性真菌性鼻竇炎往往就診時不適症狀已較長時間,建議儘快手術解決問題。慢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當然是需要儘快手術。急性侵襲性真菌性鼻竇炎需儘快多科會診,綜合治療。部分患者對手術有顧慮,拖的時間過長,即使是非侵襲性的真菌球型鼻竇炎放任不管病變也會逐步擴大,並破壞鼻腔鼻竇的正常結構,到頭來還是需要手術。而且延誤治療時機,鼻腔結構破壞大,恢復時間更慢,康復後功能影響更大。部分患者疼痛時用抗生素治療「有效」,便覺得自己的疾病完全康復而不選擇手術,這是不科學的,抗生素治療的是細菌感染。真菌病變若不清除,以後反覆合併細菌感染,還會引起疼痛不適。而且長期發展下去滴水穿石也會破壞鼻腔鼻竇的正常結構。
04手術怎麼做,是微創嗎?
是微創手術。經鼻孔伸入鼻內鏡後在內鏡下操作,面部無疤痕。對手術方式方法感興趣的患者請參考此文《 真菌性鼻竇炎的臨床處理—鼻內鏡手術視頻》。微創是內鏡手術的理念之一,但不是噱頭,也不是評價手術療效的主要指標。徹底清除病變,充分的開放鼻竇,儘可能的保留鼻腔鼻竇的黏膜是手術的核心。鼻竇開放不到位反而不能很好的解決鼻竇炎症,容易出現術後復發、粘連、繼發鼻竇粘液囊腫等,還需二次手術。很多來我院行二次手術或多次手術的患者,複查CT可看到前次手術是不規範的。
05手術需要多長時間?
手術時間30分鐘—1小時。手術前有等候時間,麻醉準備和術後麻醉甦醒的過程,前後需大約1小時,進出手術室總時間為2個小時左右。
06真菌性鼻竇炎會癌變或致癌嗎?
一般不會。但我院有數例真菌性鼻竇炎合併上頜竇癌病例,其他醫院也有個例報導,總體來說較少見(小於1/1000的概率)。
07真菌性鼻竇炎會復發嗎?
一般不會復發。復發的機率以及日後對側患病的機率和正常人相同,比較低。若1年以內「復發「,更合理的解釋是手術不成功,未徹底清除病變。手術後持續流膿涕,涕倒流不見好,需行內鏡和CT檢查是否有病變殘留。
08老年患者手術是否有風險,多大歲數不能做手術?
隨著經濟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手術病人的平均年齡也越來越大,60歲甚至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佔比逐年增高。只要術前檢查可耐受手術,評估手術收益明顯大於風險即可手術。手術風險分為麻醉風險和手術操作併發症風險。麻醉風險與年齡和基礎病相關,年齡越大,基礎病越多,風險越大,有的甚至不具備全麻條件而不能手術。手術操作併發症風險與年齡無直接關係,二次手術或多次手術的患者相對手術難度更大,更易出手術操作併發症。
09月經期能否手術?
外科手術通常建議避開月經期,尤其是月經來臨前。如果入院後由於情緒緊張導致例假提前,由於此手術創傷小,時間短,亦可按原計劃繼續手術。
10全麻還是局麻?
全身麻醉。
11需要住院嗎,住幾天?
需要住院,入院至出院總共需5天左右,入院後行手術前檢查,手術後1-2天病情平穩即可出院。
12手術前需要做哪些檢查?
全麻手術的術前常規檢查:抽血,心電圖,胸片。鼻竇CT,個別患者可行MRI進一步確認診斷。有心臟病,哮喘,腦梗等基礎疾病需行相關的檢查,多數需在門診完成,並請相關科室會診,確定能耐受手術,無手術禁忌。
13手術前如何準備?
手術前1天晚上10點後不吃不喝,第二天白天等候手術時也不吃不喝,手術順序靠後的患者會安排上午輸液。每天服用降血壓藥的患者,手術當天早上一小口水將藥物送服。平時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維,華法林,利血平,降壓0號的患者需手術前1周停藥,使用別的不影響麻醉和手術的藥物進行替代。
14術後有何注意事項?
鼻內鏡手術患者術後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