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020-12-24 王老師同步課堂

大家好,歡迎來到好好做教育,我是王老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去感悟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圖片展示:課題內容說明

一、題目解說:

聞,聽說。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尉。左遷,降職。龍標,唐代縣名。遙,遙想,遙祝。此寄,指這首詩。題目交代了事件背景及任務對象。

本詩屬於七言絕句。

圖片展示:絕句常識

二、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合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圖片展示:李白

三、句子解釋: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首句寫景兼時令,點出問詢的季節-暮春。大意是:柳絮已落盡,布穀鳥在不停的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運用擬人抒情,是千古名句。將明月擬人化,把它看作能知人意、達人情的友好使者;明月寄愁飽含了詩人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此句大意是: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讓它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邊。

<拓展>最後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詩人運用了擬人、想像、情景交融等手法。請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其作用。

圖片展示:真題再現

四、主題歸納: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以形象思維的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借明月來表達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切、安慰之情。

圖片展示:結構圖解

五、寫作特色:

(1)寄情於景,情景交融;

詩人寫景,獨取飄忽不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切合當時情境,融情入景,因此句子於景中見情,雖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

(2)豐富的想像,變抽象為形象。

詩人通過豐富的想像,書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月到夜郎西。將自己的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使之人格化,這就是形象思維所具有的特點和優點。當詩人需要表達強烈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用這樣一種手法來獲得預期的效果。

圖片展示:問題探究

這首詩是詩人李白得知好友王昌齡的不幸遭遇,賦詩遙寄以表同情與關切,從中可見李白的俠肝義膽。這首詩啟示我們要正確面對朋友的順境與逆境,同甘共苦,共患難。這也是告訴我們朋友之間的感情不會被距離打敗。

可愛的你們,六年的小學生活剛剛結束,你是否也收穫了不少的好朋友,你們之間發生過哪些難忘的事情,快來評論區一起分享吧。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燦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
  • 詩詞鑑賞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今天鑑賞一首李白的詩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首詩是李白在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官龍標尉時從遠道寄給王昌齡的詩。李白在一聽到王昌齡的不幸遭遇時,想必也是感同身受的,因為李白一生也是東奔西走,四處飄零。所以寫了漂泊無定的楊花和叫聲似「不如歸去」的子規。因此「楊花落盡子規啼」,滿含離別的愁緒。而「愁緒」的來源是聽說好友被貶官了,去的地方要過五溪(指湖南西部的五條溪水)。湘西當時屬地理位置偏僻之處。作者是為好友而愁的。
  • 古詩詞賞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古詩今譯: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
  • 戲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樣的朋友應該多交一些
    李白一生豪放、交友無數,結識了同時代的著名文人杜甫、王昌齡、孟浩然、李邕、賀知章、高適、張旭、汪倫等人。一是自身性格,二是也有交友入仕之意。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孟浩然》、《贈汪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雪讒詩贈友人》、《送賀賓客歸越》、《贈裴司馬》等等。今天我們通過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來感受李白對朋友的感情。「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 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上冊必背古詩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 部編版初中語文課內古詩詞鑑賞—《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所寄》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1、與李白有關的文學常識:詩仙;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2、聞:聽說;左遷:貶官(遷:升官,搬家;右遷:升官)3、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託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
  •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鍾情於古代世間萬物所賦予感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這首詩應該是我們在學校時候學習過,出自詩仙李白之手。對於李白的詩詞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詩人結合我所有對於浪漫文學的期盼。
  • 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七年級語文填空真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背景   天寶年間,________被貶為龍標尉。作者聞訊,寫了這首詩寄給他,表示慰問。
  • 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背景:   天寶年間,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作者聞訊,寫了這首詩寄給他,表示慰問。
  • 李白寫給王昌齡的一首詩,情真意切,真摯感人!
    公元753年,王昌齡被貶龍標縣尉,當時李白人在揚州,聽說好友被貶後寫下的這首詩,表達了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同情之心,也寄託了自己對王昌齡的思念之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代: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 古風歌: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導讀:大家都知道的最近在根據大家的分享寫內容,然後收到大家的私信其實很驚喜,也很恐懼,因為這意味著我要爆肝分享了,但是愛你們的小編願意,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之前收到百度網友「二硫碘化鉀y」分享的三首古風歌。
  • 當你被貶,仍有一人念你冷暖,寄你的詩千古流傳
    0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公元753年,時值暮春時節,柳絮飄零,杜鵑悲啼,李白在揚州聽聞好友王昌齡獲罪貶官,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尉。王昌齡將要到達貶所時,李白才聽說,趕忙遙寄一首詩深表安慰。猶記得那一年,他和王昌齡在巴陵不期而遇,二人一見如故,自此結成好友。
  • 細說古人為何把「貶謫」稱之為「左遷」
    唐代詩人李白為王昌齡寫過這麼一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首詩是王昌齡被貶官後,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詩。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王昌齡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
  • 黔陽(上)|左遷龍標的王昌齡,和我相逢於此
    隋唐時期稱龍標縣,即《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龍標」,明朝屬湖廣辰州府沅州黔陽縣,清朝屬湖南沅州府黔陽縣。黔陽古城即為古代黔陽縣縣治所在地,稱「黔城鎮」。建國後,黔陽縣城遷至安江鎮,因此在拆舊建新的浪潮中,黔陽古城中的古建築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