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有句關於優質睡眠的養生諺語——先睡心,後睡眼。
諺語是勞動人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智慧精華,古人早就認識到睡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並通過諺語的形式將睡眠養生之道傳授後人,許多諺語至今仍然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積極影響。
內經
南宋理學家蔡元定(1135~1198)善於發掘傳統養生理論。他所著的《睡訣銘》對睡眠養生的研究十分的深入:「睡側而屈,覺正而伸,勿想雜念。早晚以時,先睡心,後睡眼。」向我們描述正確的睡姿,睡前要排除雜念,寧心靜氣,心裡安寧後才可入睡,通過正確的睡眠達到休養生息的目的。
經過一天忙碌,人的心裡會經歷許多不良情緒:孤獨、寂寞、無聊、抑鬱、難過、悲傷、憤怒、失落等,如果不及時加以排解,帶著這些不良情緒入眠,將會降低我們的睡眠質量,從而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國古代醫書《內經》中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論述,說明不良情緒對五臟的傷害極大。人在睡眠時,五臟處於休整和排毒狀態,如果帶著這些「垃圾情緒」睡眠,會干擾人體五臟的正常修整和排毒功能。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帶「垃圾情緒」入眠會導致失眠等睡眠障礙,在睡眠障礙的長期、慢性的影響下會降低人體免疫力,誘發各種嚴重疾病。
失眠
【如何做到先睡心,後睡眼】
遇到不開心的事要想得開,放得下,往好處想,向親人朋友傾訴,勤交流,及時排解「垃圾情緒」。
養成有規律睡眠的良好習憒,千萬別熬夜。
睡前找個清靜、空氣好的環境散散步,放下心理負擔。
臥室環境要保持安靜,避免光亮、哚聲等幹擾。
睡前溫水泡腳可促使全身肌肉放鬆。
睡前喝一杯溫熱牛奶有助於入眠。
睡前聽聽快樂輕鬆的音樂,不要看電視、玩手機,不喝茶、咖啡。
平時堅持適量運動,可防止失眠,有助於睡眠。
天天好夢
祝大家天天好夢。